首页 糖尿病 第13页

糖尿病 第13页

  • 主治糖尿病 伴腰膝酸软方

    主治糖尿病 伴腰膝酸软方

    治糖尿病方 处方:黄芪30克,金银花20 克,黄连6克。每日1荆,水煎分3 次服。 主治:糖尿病,中医辨证为阴虚热盛型,症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尿色混黄,大便于结,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刘小波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处方:花生30克,大枣12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方天华 治糖尿病方 处方:枸杞子15克,桑白皮 12克。每日1剂,水煎2次,取药液合并,分3次服。 主治:糖尿病,伴腰膝酸软,面目肢体浮肿,舌红,苔薄,脉细滑。 周乔荣...

  • 糖尿病医生经验方 食疗药膳方

    糖尿病医生经验方 食疗药膳方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伴随终身,但可控制的疾病,在中医称为“消渴”,即消瘦、烦渴之意。但在临床上很多病人并不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这“三多一少”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发现。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主要为脑梗塞、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白内障、糖尿病足等等。   刘永源医生表示,由于中药具有降低血糖、调整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对于还没有发生并发症...

  • 金明介绍中医古方治疗糖尿病:养生堂20160713

    金明介绍中医古方治疗糖尿病:养生堂20160713

    本页提供2016年7月13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金明。主题是《巧用古方化危机-2》。主要介绍古方治疗糖尿病等相关内容,中医中药秘方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金明:国家级名老中医、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一张经典古方,适用于肝肾不足型患者,但实际现在这张方子变成慢性病的补养利器,用此方目的防重于治,考虑很多慢性病都是久病必虚,就可以用它补养和调理,因此,如果说古方今用,此方应是最时髦、最受欢迎的。这个古方子由六味药组成...

  • 萎缩性胃炎伴糖尿病中药医治

    萎缩性胃炎伴糖尿病中药医治

    张某,男,58岁,就诊时刻:2008年7月9日。主诉:连续胃脘胀满堵闷10年,加剧3天。就诊时症状:胃脘胀满堵闷,嗳气连连,口干口苦显着,无胃口,周身乏力,大便黏腻不爽,每日2~3次,小便黄,面色晦暗,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患者2009年做胃镜示缓慢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窦黏膜中度肠上皮化生,胃体小弯黏膜轻度不典型增生。 后连续中药医治。2型糖尿病史5年,每日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早、中、晚各2u(单位)、14u、12u。李佃贵据患者症状,辨证为浊毒内蕴,瘀血阻络,治以化浊解毒,活血化瘀。予自拟化浊解毒方加减:...

  • 糖尿病大便失禁 辨证施治方

    糖尿病大便失禁 辨证施治方

    糖尿病性腹泻 (附大便失禁)按其发 病机理和临床特点属 中医的消渴并发泄 泻、洞泄、五更泄等范 畴。辨证施治如下: 1.中气不足证见 大便溏稀或泄泻,水谷 不化、脘腹满闷,体倦 肢软,神疲乏力,面色 萎黄,或消瘦明显,或 大便自遗,舌质淡或胖 嫩或有齿痕,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或濡缓。治 宜补益中气,渗湿止 泄。方用参苓白术散 加减:党参、薏苡仁、仙 灵脾各25克,茯苓、白 术、扁豆各20克,陈 皮、山药、莲子肉、桔梗 各15克,砂仁、甘草各 10克,升麻7克。化 裁:兼肺气不足者加用 升阳益胃汤加减;兼有 阳虚者...

  • 苦荞面:糖尿病人的好粮食

    苦荞面:糖尿病人的好粮食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到2.8亿,其死亡率已居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 3位,成为发达国家中仅次于癌症、艾滋病和心血管疾病之后需优先考虑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呈逐年上升。最新调查表明:我国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为9.7%,估计糖尿病的患病病人数超过1000万。推荐了防治糖尿病的小验方,效果很好,推荐大家。 苦荞面 干蒸苦荞面:取苦荞面500克,干蒸30分钟后备用。每顿饭前服用2至3汤勺(30克左右),每天3次,开水冲面糊糊喝。 点评:糖尿病人总觉得饥饿,...

  • 糖尿病患者饮食方案

    糖尿病患者饮食方案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很多糖尿病患者是因为饮食不当而致血糖升高、血脂紊乱。有专家指出,米饭、面食等淀粉类的食物,容易导致升糖速度加快,影响糖尿病患的血糖稳定。于是,有很多的人选择只吃菜不吃饭。这样的方式真的能有效降糖吗?对此,专家表示,吃菜不吃饭会打破饮食平衡,其实糖尿病患者不必将米饭当作洪水猛兽。   指导专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副教授、广东省营养学会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超刚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副主任护师 周佩如   记者 李楠 通讯员...

  • 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 赵之心运动疗法
  • 2型糖尿病医案实录 中医案分析

    2型糖尿病医案实录 中医案分析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庞国明 徐艳芬 张芳 孔丽丽   医案实录   周某,男,44岁,开封市人,2015年12月15日初诊。6年前因牙痛在当地医院就诊时查空腹血糖高达14.5毫摩尔/升,诊断为糖尿病,给予二甲双胍口服,但血糖不达标。诊见:口干渴、口黏,午餐前心慌、汗出,双下肢困重无力,时有背部瘙痒不适,大便有解不尽感,夜尿1~2次,泡沫多,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沉滑数。体重指数:26.04公斤/平方米。12月19日查胰岛功能示:空腹血糖及餐后1、2、3小时血糖分别为10.68、15.9、16....

  • 徐经世教授对糖尿病诊疗的认知

    徐经世教授对糖尿病诊疗的认知

    徐经世教授对糖尿病诊疗的认知,在继承古人经验的同时,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确可隶属“消渴”范畴,“消”如“旱田灌水,日下曝冰”,“消渴”乃热极内耗之意,治疗上提出应注重肝脾,倡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 徐经世教授认为,在临证中重培土,常可峰回路转,对一些疑难杂病也可以取得显著疗效。盖脾胃位居中州,为生化之源,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为“五脏六腑之枢纽&rdq...

  • 治糖尿病 糖尿病瘙痒麦芽方

    治糖尿病 糖尿病瘙痒麦芽方

    治糖尿病经验 经验方:黄芪30克,淮山、黄精各15克,当归、赤芍、川芎、地龙、知母各7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 1剂。控制饮食。 疗效:本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血两虚型患者32例,显效 18例,有效5例,无效9例。 麦芽茶治糖尿病瘙痒 生麦芽20克,洗净,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先浸泡30分钟,然后大火烧沸,再改为小火煮25分钟即可,代茶饮。麦芽是大麦经水浸泡长出的幼芽而干燥品,富含铬、硒及B族维生素,对缓解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之瘙痒,有较好的功效。 糖尿病人喝麦芽茶 糖尿病人因长期缺乏...

  • 炎热夏天糖尿病人降糖解暑良方

    炎热夏天糖尿病人降糖解暑良方

      虽然暑假已过了一大半了,但高温天气还没有消停的意思。在高温炙烤下,防中暑就显得特别重要。专家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防中暑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糖友比普通人群更容易发生中暑,尤其是病程比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陈红梅表示,在高温天气,糖友若出现口渴、头晕、心慌、恶心、皮肤发红干燥等情况,要注意中暑的征兆,而高温时减少在户外暴露,及时转移到阴凉处,补充水分是防暑的“王牌”。   指导专家   陈红梅   广东...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治则治法组方思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治则治法组方思路

    糖尿病( DM)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 病之一,目前,中国成人 DM 患病人数已达到 1. 096 亿,居世界首位 [1] 。其致残率、致死率仅 次于心、脑血管及癌症,居第 3 位。DM 患者中, 约 70% 出现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是致死、 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es retinopathy,DR) 是 DM 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 发症之一,我国人群 DM 病程 15 年以上者 DR 发 病率可高达 75% ~ 80% ,而新诊断患者中也有 21% 出现视网膜病变 [2] 。...

  • 糖尿病怎样才能安度夏季呢?

    糖尿病怎样才能安度夏季呢?

    炎炎夏日已至,糖尿病患者应该在生活中注意哪些事情,才能安度夏季呢?胡筱娟主任医师建议,“糖友”入夏要注意生活细节,少量多餐、择时运动、瓜果不多吃…… 膳食方面少量多餐 夏季天气炎热,糖友出汗多、吃得少,低血糖发生率多。这时最好少量多餐,多吃一些蔬菜、杂粮,少吃油脂大的食物和精细主食。另外,糖友夏季不宜过量进食冷饮、瓜果,否则容易导致胃肠炎或高血糖。建议糖友一天的瓜果总量不要超过四两。 解渴首选白开水 天热汗多,口渴思饮。但有些糖尿病患者口渴却不...

  • 辨治糖尿病六经法

    辨治糖尿病六经法

    刘志龙辨治2型糖尿病“二要六经六类”法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快速增长, 特别是占糖 尿病总人数 95%以上的 2 型糖尿病已成为影响人类身 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疾病。糖尿病可引 发冠心病、 脑血管病、 肾病、 失明、 截肢等并发症, 造成 严重的健康损失及社会经济和医疗服务的负担 [1 ] 。在 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 75% [2 ]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目前还没有完全阐明, 一般认为 2 型糖尿病是遗传因 素、 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等共同作用的以高血糖为特 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

  • 中医治糖尿病脊髓神经病变

    中医治糖尿病脊髓神经病变

    湿热浸淫:肢体拘急麻木,感觉失常,或有痿弱无力,身热肢困,头重如裹,胸脘痞闷,大便黏浊不爽,小便赤涩热痛,舌质红、舌体大苔黄腻,脉滑数。治则为清热燥湿。方药用加味二妙散加减:苍术10g,黄柏10g,牛膝15g,当归10g,龟板10 g,防己10g。 瘀血阻滞:四肢软弱无力,或麻木不仁,或拘紧挛急,屈伸倒霉,肌肤甲错,唇青舌紫或舌见瘀斑,脉迟而涩滞。治则为活血化瘀。方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地黄、川芎各15g,当归12g,白芍15g,黄芪15g,牛膝15g。 肝肾亏虚:双侧或单...

  • 郑庆媛治糖尿病肾病方

    郑庆媛治糖尿病肾病方

    治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方 处方:黄芪15克,山萸肉、党参、麦冬、玄参、生地、赤芍、山药符12克,五味子10克。 加减:若口渴者加天花粉12克,以生津润燥;多尿者加小瓜10克,以敛阴制尿;腰酸者加杜仲12 兜,牛膝10克,以强腰健肾。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痛,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多见于糖尿病肾病早期,伴蛋白尿,浮肿者。症见口渴多饮,小便频数,形体消瘦,倦怠乏力,肢体浮肿,大便结,手足心热,心胸烦闷,舌质红,苔薄,脉细无力 。 专家点评:饮食不节,过食肥甘,...

  • 糖尿病胃轻瘫从“痿”论治探讨

    糖尿病胃轻瘫从“痿”论治探讨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的消化系统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50%~76%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胃轻瘫[1],且2型糖尿病患者胃轻瘫发生概率是非糖尿病人的4倍[2]。本病指糖尿病患者在排除了胃机械性梗阻情况下出现胃动力障碍和排空延迟现象,临床主要表现为早饱、食后腹胀、上腹痛、厌食、嗳气、体重减轻等,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并可导致血糖无规律波动,加重代谢紊乱。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表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平滑肌病变、Cajal间质细胞病变等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3]。现代医学多采用促胃肠动力药、止...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理论中药治疗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理论中药治疗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倪青   林兰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糖尿病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首都国医名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内分泌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分泌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从医60年、从教55年,德医双馨,硕果累累。她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首创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和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治则,研发上市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成药4种,获得发明专利4项。今将林教授治疗...

  • 糖尿病人群防治要素

    糖尿病人群防治要素

    糖尿病肾病患者控制血糖,首先要控制饮食,提倡“麦淀粉”饮食,麦淀粉是将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即面筋分离除去制成,除去面筋后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从9.9%降低至0.6%以下。常见的有如市售麦淀粉、玉米淀粉、绿豆淀粉、土豆淀粉以及粉丝、粉条、凉皮、藕粉等,还有水晶蒸包等食品;以及土豆、山药等根茎蔬菜。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低蛋白饮食的同时可补充α-酮酸制剂,但不能食用面筋等蛋白质含量高的碳水化合物。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伴高血压但无水肿者3-4克,有水肿者更要严格限制钠盐摄入。烹调食物...

  • 糖尿病肾病分型用药 老中医验案二则

    糖尿病肾病分型用药 老中医验案二则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许公平主任医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糖尿病科项目建设负责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许公平认为,该病属中医“水肿”、“关格”等范畴。多由素体不坚、情致不畅或嗜食肥甘厚味之品,导致脾胃损伤,致脾失健运,生湿聚水,水湿泛溢肌表则为水肿,久而影响到肾,致肾的气化失常,气不化水而可加重水肿。正如《内经》所...

  • 糖尿病药膳 饮食治疗至为重要

    糖尿病药膳 饮食治疗至为重要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 谢疾病,而以高血糖为其共同主要标志。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 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 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口渴、多尿、多饮、 多食、疲乏、消瘦等表现。然而,相当一部分甚至多数患者并无 上述症状,仅予全面体查或出现合并症时才被发现。糖尿病严重 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其他类型急性代谢紊乱。常见的合并症有 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及神 经病变等。糖尿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 留神糖尿病 糖友食物 糖友皮肤痒

    留神糖尿病 糖友食物 糖友皮肤痒

      人到老年,体质越来越弱,身体各个方面的毛病也越来越多,腿痛在老年人中更是普遍。很多老年人往往认为腿痛是关节和骨头的问题,很少考虑其他疾病引起腿痛的可能,而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种。   糖尿病引起腿痛通常是病史较长的患者,这类患者还会伴有很多其他并发症,例如视物模糊、头晕乏力等。糖尿病引起的腿痛不可轻视,如果得不到及时正规治疗,极易引起糖尿病足、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腿痛的糖友应及时做下肢血管的超声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以明确诊断。这类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糖,同时可服用止痛药减轻疼痛,还...

  • 基于ACCORD研究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基于ACCORD研究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ACCORD研究(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性行动)显示强化降糖,使血糖控制更接近正常的血糖,病人不但不能在心血管方面获益处,反而死亡率更大,显著增加病人死亡风险。另外服用药物后有各种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使患者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加重了经济负担。追溯其原因,现代降糖药物多具有以下三大矛盾:1.作用强大与治疗错位的矛盾。2.靶点多与阻断激活无选择性的矛盾。3.疾病多因性与药物专效性的矛盾。西药可使血糖快速控制,但其过度降糖导致不良后果应该得到重视。但持续高糖也可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如何做到“高糖...

  • 建议其采取中药泡脚方法治疗糖尿病足

    建议其采取中药泡脚方法治疗糖尿病足

    张老先生患有糖尿病,三年前足部出现麻木刺痛、遇冷疼痛加重的症状,在医院被确诊为糖尿病足。医生建议其采取中药泡脚方法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糖尿病足表现为皮肤干燥,弹性差,皮色变暗,肢体麻木,感觉差,逐渐出现刺痛,长时间行走后腿痛,逐渐发展到休息也痛,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严重的引起皮肤溃烂,感染化脓,甚至坏死,当出现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呈紫红色,足部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早期症状时,应及时治疗及预防。 据河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季聚良博士介绍,中药足浴属于传统疗法的外治法之一,具有扩张局部血管、改善...

  • 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是糖尿病发展过程 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主要表现为肢体的麻木疼 痛或感觉异常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发病率呈 逐年上升趋势。伴随着时间延长, 病情日趋加重, 最 终导致病患致残。笔者自 2014 年 8 月 -2016 年 8 月 期间, 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 α-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 30 例, 临床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入组标准 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 1998 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 糖尿病分型和诊断标准 [1] ; ②上肢...

  • 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穴位外治法

    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穴位外治法

    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引起的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合并症,西医治疗颇为棘手。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疗效较好,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根据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等原则,将药物研末,用适量醋调成稠汁或糊状,敷于相应的穴位,起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 具体方法如下:取吴茱萸5克,研成细粉,用食醋调成糊状,晚上睡觉前用一块大约3×3厘米的胶布敷贴于涌泉穴上,第二天起床时去掉,7天为1疗程。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功能受损,运化失健是导致糖尿病性腹泻的主要原因。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封藏之...

  • 林兰论治糖尿病的思路与方法

    林兰论治糖尿病的思路与方法

    林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国医名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全国著名糖尿病专家。现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内分泌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分泌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从医60年,从教55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首创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和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治则,研发上市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成药4种,获得发明专利4项。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内经》云:“五脏皆柔弱,善病消瘅。&rdqu...

  • 糖尿病人“上药”解馋又控糖

    糖尿病人“上药”解馋又控糖

    56岁的刘阿姨前年患上了糖尿病,一年以来刘阿姨的血糖管理做得不错,前阵子刘阿姨惊喜地发现,血糖值竟然回落到正常水平了,医生告知刘阿姨这是糖尿病的“蜜月期”。刘阿姨疑惑,在糖尿病“蜜月期”是否就不需要用药呢?要如何才能延长“蜜月期”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陈容平。   胰岛功能改善,进入“蜜月期”   陈容平表示,糖尿病“蜜月期”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发...

  • 糖尿病从脾论治从肝论治从肾论治

    糖尿病从脾论治从肝论治从肾论治

    脏腑辨证起源于 《内经》 ,经历了秦汉隋唐时 期的成长过程,发展于金元时期,至明清时期日 臻完善 [1 ] 。脏腑辨证不仅仅是病位的确定,更是 对疾病全方位、立体的、综合的思维模式,是多 种辨证模式的融合。目前,脏腑辨证被应用于临 床各科疾病。笔者以脏腑辨证为核心,探讨糖尿 病治疗的思路与治疗。 1 病因病机 糖尿病病机复杂,常因虚致实,由实致虚, 与脏腑功能关系密切,正如 《灵枢·五变》所云: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 ” 《灵枢·本脏》云: &ldqu...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