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 第5页

传统 第5页

  • 传统养生与现代保健

    传统养生与现代保健

    闲暇之余,翻阅古医籍《养生医药浅说》一书,其中有一则“真常子养生秘诀”。真常子,即任源,宋徽宗时的宦者,字道源,自号真常子。他所作的养生秘诀曰:“酒多血气皆乱,味薄神魂自安;夜漱却胜朝漱,暮食不若晨餐;节食自然脾健,少思必定神安;汗出莫当风立,腹空莫放茶穿。”细细品味,堪称防病保健、益寿延年之妙诀。 “酒多血气皆乱”,大意是说饮酒过多可导致血气运行失常。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曾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醉以为常者,轻则...

  • 腊八粥:传统的民俗保健食品

    腊八粥:传统的民俗保健食品

      1月8日是农历腊月初八,即“腊八节”。我国很多地方在这一天都会吃一种传统的民俗保健食品——腊八粥。但是,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腊八粥的原料也多种多样。专家指出,腊八粥不仅是腊八节的美味,整个冬天作为主食食用都是比较好的食疗佳品。但在冬季食用腊八粥最好根据自身需要“对号食用”,这样会更加健康。   桂圆腊八粥:驱寒保暖   腊月里,气温寒冷,很多从事脑力劳动的职场人士大都有手脚冰冷的问题,特别是早晨和晚上。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

  • 古老的中医传统小零食

    古老的中医传统小零食

    中医常说“药食同源”,有些中药不是被锁在药店的抽屉中,而是被当作零食一样售卖,出现在小贩的摊位上甚至是超市的货架上。 例如在菜市附近,你一定能听到有人在叫卖:“现炒的热白果,香又香来糯又糯。”白果又称银杏果,除了炒菜、煲汤,炒出来也是一味古老的传统小零食。 炒白果自己在家也能做,白果不去壳放入小锅,加以粗盐粒,在一阵阵清脆的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一丝丝清香绽将开来。炒到微黄,剥一颗放到嘴里,香糯可口。每天吃四五粒白果,有补肾敛肺的作用。 与白果一样,马蹄糕...

  • 清帝康熙与传统医药

    清帝康熙与传统医药

    清代康熙皇帝 ( 爱新觉罗·玄烨,1654— 1722) 喜好西学,经耶稣会士张诚 ( Jean- Fran?ois Gerbillon) 、白晋 ( Joachim Bouvet) 、巴多明 ( Do- minique Parrenin) 等的侍读、讲解,对西医兴趣浓 厚,对西药颇具见地。存世的传教士满文著作 《钦定格体全录 》 《西洋药书》等客观反映了这段 史实,一直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 [1 -4 ] 。关注西医西 药的同时,康熙帝对待传统医药 ( 包括中医药、 民族医药等) 的态度如...

  • 中西医并重解决好医改难题 发扬传统医学优势是当代医学潮流题

    中西医并重解决好医改难题 发扬传统医学优势是当代医学潮流题

    中医药有五千年的历史,有很多的经验,古代的智慧到了今天依然可以发挥作用,我们经常说中医虽然古老,但是它的很多理念并不落后,发现的很多古代中药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 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挑战》的报告当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作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因此,我们应当看到健康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医学的目的应从治人的病转向治病的人,从重视疾病转向重视生存质量,从重视躯体健康转到重视人的心理失衡。 2008年,世界卫...

  • 世界对传统医学的需求不断提高“治未病”工程主阵地

    世界对传统医学的需求不断提高“治未病”工程主阵地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传统医药战略目标指出:未来10年要挖掘传统与补充医学在卫生保健方面的潜力,建立覆盖全民、以人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并且通过整合卫生系统中传统与补充医学产品的研究、实践以及对从业者的管理,促进安全、有效并规范地使用传统与补充医学。该战略目标的具体方向要求,要通过管理加强保障安全与合理应用,以及整合促进健康全覆盖,把传统和补充医学整合到健康服务的大体系中,中医药对健康服务方面的贡献也需要进一步挖掘。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大会通过关于传统与补充医学的决议,敦促成员国调整、采纳、执...

  • 中医的传统脉法

    中医的传统脉法

    脉诊是中医传统四诊方法之一,历代医家专著、专论论述颇多,但脉诊精妙玄奥,难以掌握,需要长期的实践,故对医者而言,即便能背诵《脉经》《濒湖脉学》,也常常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至近代,西学渐进,强大的仪器设备尽显西医诊断之优势,脉诊逐渐被忽视。虽然近几十年来,中医脉诊在现代研究和精准脉法方面均有所创新和发展,但是传统脉法仍然渐受冷落。 孟河医派对于脉学有深厚研究,丁甘仁说:“脉学为四诊之一,辨之不详,则临证茫然。”又说:“盖闻泰西医用听声筒,审察...

  • 加强传统医药领域合作 查处违法中药饮片

    加强传统医药领域合作 查处违法中药饮片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下达2015年省重点建设项目通知,4个中药项目名列其中。4个项目共投资近62亿元,项目建成后,实现年销售总收入85.8亿元,税收11.7亿元,提供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15万个。 这4个项目分别为:投资7.11亿元的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现代中成药生产基地及中药渣能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年产片剂4亿片、胶囊18亿粒、口服液5000万支,并将对菏泽高新区内10万余吨药渣采取有效处理,实现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利润3.8亿元,纳税4.5亿元,并新增就业200余人;投资30亿元的修正药业临沂产业园项目...

  • 全球制定传统医学政策的国家

    全球制定传统医学政策的国家

    “整合医学是我成为一名内科医生的初衷,”司徒仲仁在自己的求职信中这样写道。司徒在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当住院医师时就曾在内科病房和重症监护室运用整骨疗法,他拥有加州和纽约的针灸执照,2013年起跟随王居易教授学习经络医学。 这位刚30出头的华裔医学博士即将成为洛杉矶退伍军人医院一名内科主治大夫。该院希望招揽有中西医复合背景的人才发展整合医疗。为了留住司徒,医院为他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争取到一份教职。司徒的际遇从侧面透露出传统医学已经得到主流社会认可的时代信息。 20...

  • 品尝韩国“传统茶”

    品尝韩国“传统茶”

    在汉城著名的老街仁寺洞街,聚集着几十家韩国“传统茶”茶馆,家家都有自己的绝活。 据记载,中国茶传入朝鲜半岛时,被当地人看成是一种有助于修行的饮料,饮茶之风曾随着佛教的兴盛达到顶峰。到了朝鲜王朝中期,儒教兴起,饮茶逐渐式微。渐渐地,具有药用价值的各种汤,包括药丸和膏熬成的汤,都被称为“茶”,这便是“传统茶”的前身。现在,韩国“传统茶”已经成为一种强调天然和健康的甜饮,中国茶在韩国只剩“绿茶”一种了。...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传统韩国
  • 藏医传统的营养食品

    藏医传统的营养食品

      青藏高原绝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和暖风带,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西藏与我国同纬度地区相比,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量少、日照充足、风速大。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构成了西藏藏族人民独特的膳食习惯。在广袤的西藏高原,糌粑、酥油茶、甜茶、奶渣、青稞酒、牛羊肉等历来是藏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因此我们说,营养尤其是充足的营养,是生命开始发展至成年时期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也就是说,生命的开始和发展都孕于营养之中,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作为物质基础。   肉类:藏族人民主要以牛、羊肉、奶类制品为主...

  • 苗家传统养生法:热水泡脚

    苗家传统养生法:热水泡脚

    苗族同胞的婚礼习俗中有一个特殊的礼节——“洗脚”礼,当男方派人去女方接新娘时,女方家总会给迎亲男宾准备好一盆热水烫脚。苗家传统观念认为,客人从远方来,肯定累了,给客人洗个热水脚,有助于解除疲劳。苗医还认为,人之脚犹如树之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勤用热水泡脚,具有保健防衰功效。 苗家人足浴一般在临睡前进行,开始时热水不宜过多,只需浸过脚背即可,水温在50℃-60℃,水凉后逐渐加热水,目的是维持水温的恒定。一边浸泡,一边要用双脚相互搓动或者...

  • 庞桶药浴 瑶族传统外治法

    庞桶药浴 瑶族传统外治法

    瑶医庞桶药浴是瑶族的一种特色传统外治法,是利用水的温度刺激和药物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瑶医认为,庞桶药浴疗法是以祛风除湿、舒筋活血、解毒通络之功,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调整机体盈亏平衡状态,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功能。实际上,就是在热的药液中进行洗浴,借助水的温热刺激以及药物的皮透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瑶族用来药浴的庞桶是用杉木做成的大木桶。药浴所用的草药来自大瑶山,自采自用,多采用鲜药,平常也将采回的草药洗净、晒干,以备冬季使用。药浴多无固定配方,常根据药物性能搭配使用,各种草药的剂量,也多凭习惯和经验而定。药...

  • 中医传统推拿“开锁”疗法

    中医传统推拿“开锁”疗法

    中医传统推拿疗法历史悠久,其中推就是按摩,拿就是开关,民间又叫“开锁”,人体共有九把锁(“锁”其实就是人体的几条大筋,沿脊肌或或膀胱经),“开九锁”不仅能运行气血、平衡阴阳,还能贯通人体经脉,有回阳救逆的功效,运用一定的手法(抓起来再弹起来,实际上就是“弹筋发”)将闭塞的锁打开,一通百通,疾病就能痊愈。虽然在自然疗法盛行的时代,开九锁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但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它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伤筋、昏厥确有疗效。...

  • 傈僳族民间传统药方

    傈僳族民间传统药方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地区。那里不仅林海苍茫,终年云雾飘渺,而且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生长着数干种中草药。傈僳族人民在与疾病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汇积了丰富的民间药方,这些药方是民族医药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从相关的史志文献中收集到部分药方,以供参考。 治头痛方:带壳生白果(即银杏)60克,捣裂入砂锅,加水3碗,文火煎个 1碗半,分2次服完。1剂可连煎3次,连服3日,对神经性头痛效果显著。 治咽喉痛方:板蓝根、山豆根、白茅根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1剂煎2 次,早晚各服1次,连服2— 4天。...

  • 我国传统医学疗法 火龙疗法

    我国传统医学疗法 火龙疗法

    火龙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疗法,是在患者身体特定的治疗部位涂敷上药物,并将其点燃,以火的热性将药物之药性透达至皮肤、肌肉甚至骨骼,以化积破坚、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气血、改善微循环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人体之气’ 血“遇热则行,遇寒则凝”.单凭该疗法中的火性就可以温通气血,再加上本疗法中所采用的通常为药性较强的中草药,火性可使这些药物的功效加倍,因此该疗法具有很强的疗效。适用于治疗颈椎、腰椎、膝关节等处的骨质增生病变。 采用火龙疗法治疗疾病之前,先将特定的中草药按一定比例...

  • 傣医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医药

    傣医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医药

    傣医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医药之一,是傣族人民同 疾病作斗争而总结出来的 民族医药。它有着较系统的 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 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 地方特点。 远在2500年前的《贝叶 经》中就记载有傣医药内容。 傣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主要由1500多个 组织和32种湿性液体所组 成。傣医相关基础理论是承 袭和发展佛教学理论而建立 起来的。其“四塔”、“五蕴”学 说是理论的核心,用以解释 人体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 指导临床辨病用药、立法组 方。&ldq...

  • 雅致的传统养生法

    雅致的传统养生法

    逸游法古人早有“春日踏青远足,秋日登高望远”之说。置身于秀丽如锦的大自然中,探奇揽胜,游山玩水,可以使人忘却烦恼、心旷神怡,有助于消除躯体上的疲惫和心理上的郁闷。 闲赏法在读书、写作之余栽花种草、饲鸟养鱼、把玩文物、观赏字画,能够陶冶情趣,丰富生活内容。明代诗人、戏剧家高谦曾把休闲和鉴赏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 吟诗法,吟诵一首好诗,可以陶冶性情,宁神忘忧,化解不良情绪,减轻疾病的痛苦。 弈棋法三国时代的军事家曹操酷爱弈棋,时常与当时的几个围棋高手对弈。弈棋有益智的作用,紧张的思维活动能够锻炼大...

  • 传统养生学的『道理法术』

    传统养生学的『道理法术』

    建立一个科学的“道、理、法、术”养生体系,能为有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教育提供指导帮助,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需要给予相应的理论指导或技术帮助。 “道”为源,为养生之本 “道”,即养生之道,它与道家所论的“道”有类似之处,所谓“道法自然”、“自然之道”。它存在于天地间,存在于生命运动中,但它却难被一般人所认识、理解、掌握。虽然养生可以有干法万术,但最根本的是要合于自然,合乎&ld...

  • 重传统中药“四神汤”台湾深受欢迎

    重传统中药“四神汤”台湾深受欢迎

    进入冬季,人们开始重视“冬藏”,此时食补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和贮藏,可使人体元气充沛,体质增强,以利来年春天更好地拼搏。我国台湾的补冬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在立冬开始就盛行进补,谓之“补冬”。台湾王诗琅《艋胛岁时记》中就有补冬记载:“有的宰鸡杀鸭炖八珍,有的买羊肉和乌枣炖食,贫户则以福眼肉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俗谓此日食补品,于身体特别有益。”   重传统中药又重食料选择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

  • 传统中医的养生之道

    传统中医的养生之道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是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养老面对的诸多潜在问题接踵而来,总结其中日益凸显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人口老化速度加快、人口比例失调、劳动人口短缺造成人工成本的攀高、无可控的医养医疗成本高涨、医疗条件和设施等资源不均匀性、独生子女无法按传统的方式为父母“养老送终”、多数老人未具备足够养老所需的物质和精神准备、老人自主自理能力的逐步丧失、养老性别的差异需求、经济条件的差别、地区环境差异性、多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 中医传统“春夏养阳”养生思想

    中医传统“春夏养阳”养生思想

    甲状腺被誉为人体的“生命之火”,不但可以调节人体的体温变化,而且也影响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简称,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代谢活动下降所引起的全身性代谢减低综合征。近年来,我国甲减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发病率已经高达6.5%,并呈现出多发病率与年轻化的趋势。中医认为,甲减属于“虚劳”“虚损”,如伴有浮肿、小儿发育延迟、心悸等则称“水肿”“肤胀”“五迟&rdquo...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气神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气神理论

    精气神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天有三宝日月星, 地有三宝水火风, 人有三宝精气 神 。“精气神” 主宰着人类世界。人类的精神文明是 对 “精气神” 的发现、 顿悟、 礼赞和创造的历史 [1 ] 。 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气神理论— — —宇宙观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哲学, 精气神理 论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 发端于先秦, 阐发于两汉, 整 合于道教 [2 ] , 兴盛于唐宋, 是研究宇宙中精、 气、 神内涵 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 重绘中国传统医学的版图(—)

    重绘中国传统医学的版图(—)

    一、世界传统医学重振朝纲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2005年传统医学战略》中对传统医学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指出:“传统医学是传统中医学、印度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民间疗法的统称。传统医学疗法包括药物疗法(如使用草药、动物器官或矿物)和非药物疗法(如在基本不能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进行,比女口针刺疗法、手法治疗以及精神治疗)。在主要卫生保健系统基于对抗疗法或传统医学尚未纳入国家卫生保健系统的国家,传统医学经常被称为‘补充’、‘替代’或&ls...

  • 重绘中国传统医学的版图(二)

    重绘中国传统医学的版图(二)

    三、中国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工程 自从198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以后,全国各民族地区都进行了民族医药的调查、发掘、整理工作,出版了近200部著作,其中译成汉文或用汉文著述的约120种左右,形成一个世界上罕见的民族医药发掘整理工程。 这项工作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历史上有文字的少数民族,由于有文字,也就有医学文献,有医学的系统理论并形成独立体系。例如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哈萨克医药、朝医药、彝医药等,其中以藏医药为代表。藏医学文献非常丰富(按目录至少在1000种以上)。曼巴扎仓(医学经院...

  • 中医学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学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塑造功能和熏陶功能,能够把各种个人的、主观的精神产品变成社会的和客观的意识和精神,传统文化对中医教育亦是如此。尤其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已经几乎成为一种另类的追求,取而代之的所谓非主流文化充斥着浮躁、奢靡的气息蚕食着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中医学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全面提升中医学子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大有裨益。 01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教育的关系 中医教育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丰富的文化积淀是中医教育理论的思想源泉。孙思邈的&l...

  • 传统中医证素及证素辨证原理

    传统中医证素及证素辨证原理

    传统中医理论对证候缺乏客观化的认识,致使长期以来,中医药学在认识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1]。这为中医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带来了极大不便。多种辨证方法的混乱运用,致使中医临床诊疗出现“以证套症,以病套证”的尴尬局面,都不利于中医学的发掘继承、学术发展、对外交流以及中医标准化的推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医药标准的整体水平,使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受到限制[2]。 证候的诊断标准化、客观化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证素辨证”体系的建立是在继承以...

  • 传统目诊理论及技术的现代应用与发展

    传统目诊理论及技术的现代应用与发展

    目诊是通过观察眼睛各部位的神、 色、 形、 态变化来诊断 疾病的一种方法, 是中医望诊重要组成部分, 肇始于《黄帝内 经》 (以下简称《内经》 ) 。 两目通过众多经络的贯通, 与脏腑 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因而眼睛的生理病理特征是中医诊断疾病 的重要依据, 蕴含大量内在的疾病诊断信息, 且因其简单、 直 观、 易行而备受历代医家青睐。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目诊理论 及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中医目诊的理论基础及实践 1. 目诊的理论积累及临床基石的奠定 《阴阳脉死候》 《内经》首开目诊之先河。 《阴阳...

  • 靖西端午药市——壮族传统医药文化的节日㈠

    靖西端午药市——壮族传统医药文化的节日㈠

    靖西县位于广西西南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山水小桂林,气候小昆明,药材大园林”。这里壮族人口占99.4%,是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得比较完好、民族风情依然浓郁的壮族原生态文化区。靖西处于祖国西南边陲,和越南高平等县山水相连,又是中国文化与南亚文化交汇的口岸之一。 靖西历史悠久。宋代壮族民族英雄侬智高在这里建立了“南天国”。这支农民起义军曾打到广州,对宋王朝构成巨大威胁。当北方的蒙古铁骑南下之时,一支追随文天祥的南宋义军在此活动。他们背水负隅,&ld...

  • 靖西端午药市——壮族传统医药文化的节日㈡

    靖西端午药市——壮族传统医药文化的节日㈡

    第二,全面规划本地的药材生产,恢复和发展地道药材: 这几年,靖西地区种植和收购青蒿、金银花、芦荟、何首乌取得不少成绩,田七的恢复生产也正在准备当中。我建议把恢复田七生产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理由是三七是五加科植物,和人参属同一个科,是一种药性平和、偏于温补、活血化瘀功效显著的中药,最初成名于广西田州,靖西历史上就是田七的地道药材产区之一。 三七本来是壮族民间应用的一种刀伤药,当兵的都随身携带,同时也是一种食品和佐料,大概因为采挖过度,早就成了栽培作物,很少野生的了。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三七“生广西南丹...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