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统 第3页

传统 第3页

  • 传统中医的独立性 国家中医药法是好法

    传统中医的独立性 国家中医药法是好法

    @黄老斯人 据闻,国外及港澳台有规定,当地注册执业的中医师,只能按传统中医方式诊疗,不能使用西医仪器检查,不能处方西药。这种明确界定中医西医两种医疗体系的做法,客观上保护了传统中医的独立性。国内推行所谓“中西医结合”,中医院的中医生多数实际上成了西医生,人们分不清谁是真中医,选择中医落了空。 @赵进喜大夫 国家中医药法是好法,如传统中药制剂配制与传统中医服务备案制等,是其亮点,但如何打破各利益集团的干扰,尤其基层管理部门的不合理限制,让政府的好法...

  • 传统民族医药之优势在于

    传统民族医药之优势在于

    传统民族医药流派纷呈,在人类繁衍进步史上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医学是世界各国生命科技成果的共同产物,二者当前共同维护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当互补长短,长期共存。 传统民族医药之优势在于:一是能做到就地取材,加工和制做方法工艺简单、成本小、能耗低,技术推广运用方便易行。二是符合当地民族种族生活习性、遗传基因、体质特点、地理环境,对本民族、本种族地方病、常见病、流行病有特效。如藏医药对高原病、胃肠病,蒙医药对肝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傣医药对风湿病、妇科病、跌打损伤,还有一些民间医药对蛇蝎虫伤中毒等有特效。三是...

  • 中国文化传统是中医学术的源头与底蕴

    中国文化传统是中医学术的源头与底蕴

    ●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中医药学理论成型和发展的根基。深入探索文化和中医药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文化传统之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 ●近代西医对中医诊疗方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无数中医从临床实践出发,深悟经典之奥理,兼容新知,使中医药学在医疗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并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中医学追求的是“顺应自然——身心健康——适应社会”这样一种整体和谐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

  • 陈可冀:国医大师推进古老的传统医药学迈向现代

    陈可冀:国医大师推进古老的传统医药学迈向现代

    厚古不薄今,温故且知新。传统中医学是古而不老,旧而常新,永远富有生命力的。 中医学和西医学虽然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及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在思维方法和诊疗手段上也有很大不同,但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是两者的共同价值取向。 我希望今后的中医发展道路中,能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西医学有机结合,跨文化认同彼此的优势和特点,优势互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精髓,提高临床疗效,是中西医结合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且只有采取这种优势互补的整合,跨学科交叉、求同结合和求异探索整合,才能使两种医学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 传统医药的传承正面临着后继乏人

    传统医药的传承正面临着后继乏人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统医药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逐渐改变,人们对传统医药的认知,以及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逐渐被淡化,一些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民族医药的保护面临危机,传统技艺生存空间逐渐缩小。足见当前我国对中医药的保护工作仍不足,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仍不够,传承和发展方向不明。 民族医药更需要保护 坐落在海拔2000米以上雪域高原的青海省藏医院,记载着藏医药的传承之路,也记录着数代民族医药工作者为之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全国藏医首席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m...

  • 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学

    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学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面对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机,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去深思应对之道,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文化视角去看待医学问题,在理念上有所创新。 •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学所形成的生命观和健康观,对于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理论、...

  • 中国传统医药与现代化并行

    中国传统医药与现代化并行

    编者按:2005年至今,文化部已建立了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在进行中。如何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之下,引领更多传承人守护住传统医药的文化根基,并让传统医药项目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是当下亟须思考的问题。本报今起连续刊发系列文章。 说起传统医药,有着至少5000年历史的针灸最具代表性。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医针灸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无疑让中医人为之振奋。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

  • 顾植山 传统处方反映了医生的思辨

    顾植山 传统处方反映了医生的思辨

    •顾植山认为,处方上写三个字或四个字,实际上反映了医生处方过程中的思辨,以及对药物品种与疗效、煎服方法与疗效关系的掌握。 •一张看似不起眼的病案和处方,蕴含了丰富的中医内涵,它是医家展示基本功的“名片”,践行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更需要在细微处见真功,恢复传统中医处方的精华,更能彰显中医药特色。 医生书写病案(古称脉案)和开具处方,是医生诊疗活动的文字表达。换句话说,医生书写病案、开具处方的过程,就是四诊信息收集、...

  • “师带徒”是中医传统的传承方式

    “师带徒”是中医传统的传承方式

    在中医药发展的演变过程中,名医、名师灿若星辰,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而名医、名师的造就,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的建立都归功于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即师承教育。 “师带徒”是中医传统的传承方式,也是继承名老中医衣钵,发展中医药事业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师承相传,可以使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世代相传。近年来,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非常重视中医师承教育项目的实施与推广,尤其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取效显著。但是在活动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

  • 传统中医外治法 贴敷重在预防

    传统中医外治法 贴敷重在预防

    近些年,季节性中药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在全国范围内很受欢迎。到底效果如何,怎样操作,机理何在?为此,我们请教了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孙惠敏主任中医师。 孙惠敏主任介绍:穴位贴敷法是以中医学天人相应、内病外治、脏腑经络等理论为依据。人体经络与脏腑相通,经络能运行气血,营养脏腑,沟通表里,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穴位贴敷有类似针灸的效应,通过穴位贴敷渗透皮肤,进入经络,导入脏腑,直达病所。农历三伏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旺盛,腠理开泄,气血趋于体表,这时运用药物贴敷穴位,最易使药物通...

  • 传统中医凸显“特色化”新亮点

    传统中医凸显“特色化”新亮点

      悬壶济苍生,杏林焕华彩。始建于1954年10月的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昨日迎来了建院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一次重大飞跃——医院整体搬迁、新院全面启用。这所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将以空前的规模效应、崭新的功能定位、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凸显龙头优势,跻身一流行列。   无锡市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内设无锡市中医药研究所、无锡市骨伤中心、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建有国...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我国的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其他民间医药三个部分。三者在学术上都是平等的。   ●中国的传统医药把“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作为重要内容,扩大并深化了“非遗”的内涵,最能够体现“非遗”的精神和灵魂,是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纲。   ●行业标准是比较高的规范,是一个圭臬。但人文学科尊重独创和唯一。所以,给一点宽容,留一点空隙和余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制订行业标准时应该注意的。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

  • 发挥传统医学优势为健康服务

    发挥传统医学优势为健康服务

    探讨历史上主要科学体系的认知模式及其影响,我认为有重要的意义。 和而不同,是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是对不同医学体系内在文化价值的肯定与发掘。医学是生命科学与社会、人文、环境、心理多学科融合的系统知识体系。毋庸置疑,医学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各民族文化底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中医学强调的“仁者寿”的道德健康理念、“医乃仁术”的医德观、“大医精诚”的职业追求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 不同的医学体系有其独特的认知模式...

  • 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根脉

    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根脉

    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

  • 发展中国家应加强传统医学交流合作

    发展中国家应加强传统医学交流合作

    MUGAKA BENSON PETER :坦桑尼亚传统医药处于初级卫生保健地位 坦桑尼亚姆希比亚医科大学 在坦桑尼亚的历史上,前殖民主义时期就存在传统医学。国家独立后,政府认识到了传统医学的重要性,当时大约70%的坦桑尼亚群众将传统医药作为初级卫生保健手段。国家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官员提出,传统医学的立法和专业化是满足国民健康需求的途径,要保护传统医学知识和传统医学资源。坦桑尼亚共和国议会于2002年对传统医学立法。 众所周知,坦桑尼亚不仅缺医少药,医疗水平也不高并且发展很不平衡,除...

  • 传统中医学离精准医学目标更近

    传统中医学离精准医学目标更近

    “精准医学”计划,由引领全球科技进步并以西方医学居主流医学地位的美国科学界率先提出,迅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精准医学”的核心是根据每个病人的个人特征,量体裁衣式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这与传统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美国的精准医学计划,把肿瘤治疗作为短期目标,其长远目标则是将其应用拓展到健康和卫生保健等诸多领域。这预示着,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传统中医学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个体化医学理念将逐步取代在医学界统治三百多年...

  • 贵州:传统医学现代医学优势互补

    贵州:传统医学现代医学优势互补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步伐,9月23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针对贵州省中医资源总体不足、中医服务可及性低等现实问题,《意见》要求: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为核心,充分挖掘和发挥特色优势资源,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9月28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召开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这在贵州历史上尚属首次。会上,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结合刚刚出台的《意见》发表重要讲话,...

  • 中医药传统知识 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

    中医药传统知识 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

    7月18日,以“落实国家战略,发展健康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岐黄论坛在京举办。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马建中指出,要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鼓励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中医药产业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 马建中说,发展健康服务业,中医药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中医药涉及产业链长,在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方面有很大潜力。另一方面,中医药有着丰富的原创思维、医学实践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和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能力,总结利用好...

  • 煎药机代煎和传统煎中药有何不同

    煎药机代煎和传统煎中药有何不同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再难接受面对沙锅两三个小时的辛苦。于是,大到医院、小到门诊部.都为大家提供了中药代煎服务:既节省了时间,又免去了熬药时弥漫在空气中怪怪的气味。那么.煎药机代煎中药和传统的煎药方式有何不同呢? 首先是煎煮的时间。由于不同类型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时间不同.煎药持续的时间有相应差别。比如解表类中药.由于其所含挥发油是药物的主要成分.这类药物一般煎煮时间相对较短:而补益类药的煎煎时间则相对较长。我们自己煎煮中药时,可以按照具体的时间要求,随时关闭加热源:而煎药机煎煮药物的时间是统一的.它是通过对不同...

  • 继承发扬中医传统

    继承发扬中医传统

      以“弘扬祖国医学,发展中医中药”为己任,北京康济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药的发展,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康济乃“健康天下,济世惠民”之意,企业的宗旨就是继承和发扬医者仁心,以“悬壶济世”的精神来解决民间疾苦,济众惠民,解除大众的病痛,使天下所有的人健康长寿,从而展现康济医药企业的仁心和大爱。   发挥中医药特色   康济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彭程介绍说:“康济医药从成立...

  • 传统的中医沃土上深耕细作 开拓发展

    传统的中医沃土上深耕细作 开拓发展

      郑州市中医院暨郑州市红十字医院,是河南省郑州市的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医院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现有职工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80人,开放床位800张。   医院的脑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郑州市临床特色专科;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郑州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儿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古老传统饮料 酸梅汤

    古老传统饮料 酸梅汤

      酸梅汤是我国古老的传统饮料之一,已有千年的历史。   酸梅汤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做酸梅汤以前先要准备好四种原料:山楂25克,乌梅25克,甘草5克,桂花5克,如此用量可以熬出一升酸梅汤。此外,还要准备一些冰糖,用量可以根据喜好自由掌握。   酸梅汤的做法很简单:先把山楂和乌梅放在清水里泡开,大约半小时即可;然后,把泡好的山楂、乌梅加上甘草一起,放在纱布包里,把纱布包的口扎好;接着,锅中放入清水1升,烧开后放入调料包,并放入冰糖,慢火熬制30~40分钟,在出锅前,加入5克桂花,桂花味道煮进汤中后就可以关火了;最后,用...

  • 祖国医学的传统疗法——冬病夏治

    祖国医学的传统疗法——冬病夏治

    祖国医学的传统疗法——冬病夏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临近三伏,冬病夏治中的“三伏贴”又火了。一些商家嗅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推出三伏贴的“便利贴”,患者自行购买,照着图上的穴位自行贴敷。还有一些小诊所、药店等夸大冬病夏治的效果,打着“包治百病”的幌子,误导了群众错误理解冬病夏治防病的理念;也有一部分群众并不是虚寒体质,也要做贴敷治疗…… 笔者认...

  • 传统中医把脉的原理

    传统中医把脉的原理

      传统中医给人看病,不做抽血化验,也不做仪器检查,靠的是“望、闻、问、切”。其中,把脉就是一种最常用到的切诊方法。通过脉诊,有经验的中医就可以判断出身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把脉的原理   人活着,心脏就会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脉管里运行,脉管也会随着产生有节律的搏动,这就是脉搏。中医里把这种脉搏跳动的情况称为脉象。   脉象会受到年龄、性别、饮食、心理、气候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例如,年龄越小,脉搏越快,才出生的婴儿每分钟脉搏120~140次,五六岁的幼儿每分钟...

  • 中医坐堂 本是传统

    中医坐堂 本是传统

      如今,不论县或省中医院,院长出诊似乎已成常态,如果坚持常年出诊,好处多多。   县或省中医院院长,一般具有高级职称,是县与省的名医。名医兼院长职务,让很多患者慕名而来,能提高医院的知名度。而院长呢,常年出诊,会更多了解地方病,更多地听到老百姓的呼声,不仅有利医院的管理,还可能为科研寻找到突破口,在实践中提高医院的业务与科研水平。   院长常年出诊,始终处于医疗前沿,置身于医院职工之间,利于体察职工的苦与乐,同大家打成一片,减少上下级之间的距离感。常年出诊,院长会把好医德、好医风直接带给医务人员,通过...

  • 做最传统的腊八粥

    做最传统的腊八粥

    每年十二月初八即是腊八节。腊八节这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其实,腊八粥的各种配料一年四季都有,且易于被人体吸收,老少皆宜,不必非等到腊月初八才喝,根据不同人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可作为日常营养配餐和调剂饮食生活的一道美食,尤其适宜年老体弱或病愈后脾胃虚弱者食用。 糖尿病病人: 燕麦、荞麦为首选 营养学上,并不主张糖尿病病人过严地限制碳水化合物,但要选用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碳水化合物。许多研究已证实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降低血糖,特别是燕麦、大麦和一些...

  • 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有依据可传承

    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有依据可传承

      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肖小河研究员领衔的有关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标准化研究,以常用中药大黄为研究对象,运用特尔菲法(Delphi法)证实了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具有科学性和可传承性,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可用于大黄商品规格等经验鉴别与品质评价的专用比色卡。该论文近日在美国著名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在线发表。   经验鉴别是历代中医评价和保证中药材品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中药材经验鉴别往往被斥之为不客观、不科学,越...

  • 中医药学熔铸传统文化之根本

    中医药学熔铸传统文化之根本

    自中医药科学体系形成至今2000余年,无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历朝历代,东西南北,都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献身中医药事业。据李经纬教授主编的《中医人物词典》收录,从古至上世纪中叶,对中医发展做出卓著贡献的历史代表人物就有6200余人。 同时,以《黄帝内经》等四部经典为代表,形成了中医药学的文献体系。据2007年版《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1949年前中医古籍为13455种,加上台湾现存的690种,合计14145种。在反映古代中华文明成果的三部大型丛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中,中医...

  • 中医药教育莫忘传统文化

    中医药教育莫忘传统文化

    2015年,首届全国《黄帝内经》大赛开赛,更好地传播了中医经典、弘扬了中医文化,一些院校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也纷纷启动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像考四六级一样考察中医学子对于典籍的掌握程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在中医界由来已久,然而要让每个中医人真正将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在中医药教育方面,还需下更多功夫。 现代中医教育以院校教育为主体,规模化、规范化是其优势,多年来为我国中医药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在实践中,中医学子传统知识素养不够高,对中医经典不够熟悉,重临床、轻理论的问题在一定范围...

  • 传统医药从临床到科研还要走多远

    传统医药从临床到科研还要走多远

    慢性疾病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提示我们,传统医药对防治慢性疾病有无限的潜力。中日韩三国同处东亚地区,传统文化相近,几十年来,各国传统医学领域专家在运用现代科技研究传统医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现代科技让传统医药获得新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为从传统中药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而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运用现代科技从传统医药中提取有效成分是一直是传统医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虫草素是冬虫夏草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