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第3页
- 
	
	传统民族医药之优势在于传统民族医药流派纷呈,在人类繁衍进步史上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医学是世界各国生命科技成果的共同产物,二者当前共同维护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当互补长短,长期共存。 传统民族医药之优势在于:一是能做到就地取材,加工和制做方法工艺简单、成本小、能耗低,技术推广运用方便易行。二是符合当地民族种族生活习性、遗传基因、体质特点、地理环境,对本民族、本种族地方病、常见病、流行病有特效。如藏医药对高原病、胃肠病,蒙医药对肝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傣医药对风湿病、妇科病、跌打损伤,还有一些民间医药对蛇蝎虫伤中毒等有特效。三是... 
- 
	
	陈可冀:国医大师推进古老的传统医药学迈向现代厚古不薄今,温故且知新。传统中医学是古而不老,旧而常新,永远富有生命力的。 中医学和西医学虽然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及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在思维方法和诊疗手段上也有很大不同,但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是两者的共同价值取向。 我希望今后的中医发展道路中,能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西医学有机结合,跨文化认同彼此的优势和特点,优势互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精髓,提高临床疗效,是中西医结合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且只有采取这种优势互补的整合,跨学科交叉、求同结合和求异探索整合,才能使两种医学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 
	
	传统中医外治法 贴敷重在预防近些年,季节性中药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在全国范围内很受欢迎。到底效果如何,怎样操作,机理何在?为此,我们请教了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孙惠敏主任中医师。 孙惠敏主任介绍:穴位贴敷法是以中医学天人相应、内病外治、脏腑经络等理论为依据。人体经络与脏腑相通,经络能运行气血,营养脏腑,沟通表里,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穴位贴敷有类似针灸的效应,通过穴位贴敷渗透皮肤,进入经络,导入脏腑,直达病所。农历三伏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旺盛,腠理开泄,气血趋于体表,这时运用药物贴敷穴位,最易使药物通... 
- 
	
	发展中国家应加强传统医学交流合作MUGAKA BENSON PETER :坦桑尼亚传统医药处于初级卫生保健地位 坦桑尼亚姆希比亚医科大学 在坦桑尼亚的历史上,前殖民主义时期就存在传统医学。国家独立后,政府认识到了传统医学的重要性,当时大约70%的坦桑尼亚群众将传统医药作为初级卫生保健手段。国家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官员提出,传统医学的立法和专业化是满足国民健康需求的途径,要保护传统医学知识和传统医学资源。坦桑尼亚共和国议会于2002年对传统医学立法。 众所周知,坦桑尼亚不仅缺医少药,医疗水平也不高并且发展很不平衡,除... 
- 
	
	贵州:传统医学现代医学优势互补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步伐,9月23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针对贵州省中医资源总体不足、中医服务可及性低等现实问题,《意见》要求: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为核心,充分挖掘和发挥特色优势资源,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9月28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召开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这在贵州历史上尚属首次。会上,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结合刚刚出台的《意见》发表重要讲话,... 
- 
	
	中医药传统知识 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7月18日,以“落实国家战略,发展健康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岐黄论坛在京举办。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马建中指出,要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鼓励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中医药产业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 马建中说,发展健康服务业,中医药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中医药涉及产业链长,在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方面有很大潜力。另一方面,中医药有着丰富的原创思维、医学实践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和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能力,总结利用好... 
- 
	
	煎药机代煎和传统煎中药有何不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再难接受面对沙锅两三个小时的辛苦。于是,大到医院、小到门诊部.都为大家提供了中药代煎服务:既节省了时间,又免去了熬药时弥漫在空气中怪怪的气味。那么.煎药机代煎中药和传统的煎药方式有何不同呢? 首先是煎煮的时间。由于不同类型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时间不同.煎药持续的时间有相应差别。比如解表类中药.由于其所含挥发油是药物的主要成分.这类药物一般煎煮时间相对较短:而补益类药的煎煎时间则相对较长。我们自己煎煮中药时,可以按照具体的时间要求,随时关闭加热源:而煎药机煎煮药物的时间是统一的.它是通过对不同... 
- 
	
	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有依据可传承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肖小河研究员领衔的有关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标准化研究,以常用中药大黄为研究对象,运用特尔菲法(Delphi法)证实了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具有科学性和可传承性,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可用于大黄商品规格等经验鉴别与品质评价的专用比色卡。该论文近日在美国著名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在线发表。 经验鉴别是历代中医评价和保证中药材品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中药材经验鉴别往往被斥之为不客观、不科学,越... 
- 
	
	中医药学熔铸传统文化之根本自中医药科学体系形成至今2000余年,无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历朝历代,东西南北,都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献身中医药事业。据李经纬教授主编的《中医人物词典》收录,从古至上世纪中叶,对中医发展做出卓著贡献的历史代表人物就有6200余人。 同时,以《黄帝内经》等四部经典为代表,形成了中医药学的文献体系。据2007年版《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1949年前中医古籍为13455种,加上台湾现存的690种,合计14145种。在反映古代中华文明成果的三部大型丛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中,中医... 
- 
	
	中医药教育莫忘传统文化2015年,首届全国《黄帝内经》大赛开赛,更好地传播了中医经典、弘扬了中医文化,一些院校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也纷纷启动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像考四六级一样考察中医学子对于典籍的掌握程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在中医界由来已久,然而要让每个中医人真正将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在中医药教育方面,还需下更多功夫。 现代中医教育以院校教育为主体,规模化、规范化是其优势,多年来为我国中医药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在实践中,中医学子传统知识素养不够高,对中医经典不够熟悉,重临床、轻理论的问题在一定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