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第5页
-
中医药图书是传承和传播知识和文化的最好载体
中医药图书是传承和传播知识和文化的最好载体,本文依托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内唯一的第三方书业信息服务与咨询机构,以下简称开卷)2015年年度的图书零售市场数据,对2015年度中医药学术和文化科普图书的出版和发行的数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通过调查和分析,反映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发展情况。 大众健康类图书年度动销量变化大 在开卷的图书分类中,中医类图书分布或包含在两个类别中,一个是医学类下的中医图书(含中医文化、中医基础、中医古籍、中医临床),另一个是大众健康类图书(含中医保健、孕产育儿、...
-
读《中国中医文化传播史》脉络清晰 视野宏阔
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疆域内外的传播从未有过停息。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中医传播的研究日渐增多,不少学者从历史、哲学、自然科学和人文角度,探讨了中医药传播主体、传播受众和传播路径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或者探寻分析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播机制中的问题。新著《中国中医文化传播史》的面世,则更加令人耳目一新。这是一部紧密结合中医药学术思想核心,突出弘扬中医药文化价值,贴近现代人类发展趋势,根据古今中外文献史实来介绍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著作,以史为鉴,对当代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中医文化传播...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历史悠久、丰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它以独特的东方文化内质与形态孕育了中医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医药学一直支配着中国人养生防病治病以及生活方式,也曾给周边的民族和国家以深刻的影响,成为人类文化宝藏中的珍品。中国传统文化由道、儒、释三大学派构成,但对中医药文化影响较深,接轨较早的当首推道家,直至近代亦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本文仅就中医药文化与道家哲学思想之渊源作一浅探。 医道同源双峰并峙 中国传统曾医、道并称,两家学术体系形成时期相近,都以阴阳、五行、精气...
-
培养中医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促进中医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讲话中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给中华民族打了强心剂,更给中医药事业和中医人注入了强心剂。笔者认为,文化自信以及自信文化,中医界有必要补上这一课。 文化自信促进中医持续发展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于新时期的中医人,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
-
公安县中医院 建设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基地
湖北省公安县中医医院建于1958年,经过几代中医人的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以中医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全面发展的特色中医医院,拥有全国首批示范中医医院、湖北省知名中医医院、全省中医药文化示范单位和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据统计,医院2013年接诊门诊病人31.2万人次、住院病人3.5万人次、手术8000台次、出生婴儿1210人、床位使用率138.1%、病床周转率54.7次/床,业务收入2.3亿元、同比增加20.8%,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40.3%。全院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92封,病人满意率高达99%,...
-
中医药的特色所在 中医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药利用花草、骨甲、矿石等为原料,经过修合炮制解除病疴,通过望闻问切探因,通过针灸拔罐治病袪疾,充满了神奇,这也正是中医药的特色所在。中医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于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治病原理体现了阴阳五行、辨证施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理念,是中华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呈现,这种亦文亦医的思想在药典、药方、药目、堂训、店规、配伍等方面都有生动体现,本文重点说药目。 名店为何多用堂 介绍药目要从传统中药铺的命名说起。历史悠久的知名中药商号多带“堂”字,北京永安堂、...
-
传承传播中医药文化 哲学社会科学作用不可替代
•中医药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既有自然科学属性,也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属性,没有传统文化的滋养,没有古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就没有古代的中医药学。 •高等中医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历史重任,同时也是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与传播者的主阵地,因此加强对中医药大学生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特别是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中医药的科学性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问题,从本质上看是一个哲学问题,如何从哲学层面为中医药的科学性及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论证辩护是高等中医院校哲...
-
中药 是我国医药文化的瑰宝
我的大学志愿填报的是中药学,很多朋友都有点不解,其实,这完全是受当赤脚医生的外公的影响。记得小时候,去外公家,经常碰到找外公看病的人。通过询问、把脉、看舌和听诊,外公就知病灶,开药方,然后从身后如墙似的药柜中,一个抽屉接一个抽屉地抓出一味味药来。看似不起眼的银柴胡、胡黄连、决明子等,却成为外公治病救人的良药。当时,我感觉很神奇。 外公笑说:“你可不要小看了这些草根树皮。人常说,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甘草外号叫国老,解毒和药本领高;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
-
中医的七情与传统文化中的七情六欲关系
范进中举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段小故事。说的是范进从20岁起屡试不中,苦苦挣扎,直到54岁才得了个秀才。一直以来,邻里的揶揄、老丈人胡屠户的责骂已成为他的家常便饭。他内心压抑着一种不平之气,但又相信命运,自安于卑微、屈辱的地位。他热切盼望中举,又从未料到有一天真的会中举。当他突然得知中举,他那被失败和屈辱压抑了的欲望和自尊心,以及多年来郁结的怨愤和悲哀突然活跃起来,使他无法承受,竟喜极发疯了。 说来也巧,范进最怕的老岳父狠狠打了他一个嘴巴,竟使范进的疯病不药而愈了。看罢故事人们或许会不解,范进...
-
中医药学会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
河南,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有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和辉煌的中医药文化历史。近年来,河南中医药事业通过改革、建设和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教育、科研、管理体系,初步具备了中药产业格局,并在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仲景文化成特色名片 提起河南中医药文化,便不可不提医圣张仲景,其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而他也成为了河南中医的代名词。如今,仲景文化也正成为河南中医药发展的名片。 有专家提出,河南的特色,就是要传承历史,充分阐发张仲景的学术思想;要...
-
第三届国际中西医学汇通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现场会议
各有关专家: 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这是中国特色卫生事业的重要方针。中西医学汇通研究是落实党的卫生方针的重要抓手和方法之一。中国近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中西医学汇通杰出代表人物张锡纯以其代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而誉满全球,成为继《伤寒论》以来最受欢迎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之一,为中西医学的汇通交流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天津中医药大学武清中医院名誉院长陈宝贵教授师承汇通学派创始人张锡纯的入室弟...
-
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我们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给出的概念是: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是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进行有机融合,以提供中医药文化传播及养生保健、医疗康复等服务为主题的旅游新业态及其产业链。 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能让中医药文化通过旅游得以传播、让中医药服务得以创新和扩展,将中医药文化元素和内涵注入到旅游业中并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提升了旅游业的品质、创新出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并延长旅游产业链,以满足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和对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休闲旅游的更新更高的精神文化...
-
太和县中医院文化
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文化氛围浓厚,内涵丰富。这是每个到该院参观者的共同感受。多年以来,医院十分重视医院文化建设,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到医院建设、医疗、服务、管理的每个环节,提升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品位,增强了医院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医院拥有高级职称69人,安徽省名中医5人,安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7人,国家、省级各类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委员或理事达53人,硕士研究生97人;骨伤、肝病、预防保健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 医院注重特色环境文化,营造中医药发展氛围。在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过程中,医院积极推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医院环境...
-
中医适宜技术 岐黄文化之旅
近日,针对甘肃省兰州市三县六区基层卫生人员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开班。 本次培训班由兰州市卫生局与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共同主办,培训对象涉及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其他医疗机构中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772名。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挑选理论知识扎实、临床技能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中医师担任培训老师,采用范本教学课件播放、培训基地讲解与实践操作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计划分5期进行,每期10天,共80学时。 通过培训,使基层医疗人员熟练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急诊急救技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政策法规等内...
-
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工作
近年来,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1年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联合成立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2011年11月由两个行业专家组成评审小组,评定出首批12家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2012年7月,评定出第二批9家示范基地、8家建设单位,涵盖了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园、中药加工厂等多种业态。201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开展了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内涵建设项目遴选工作,评定了10家旅游基地分别开展设计制作系列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