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粥 第29页

粥 第29页

  • 冬季食粥 和胃气补脾虚

    冬季食粥 和胃气补脾虚

    冬至之后,阴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回升,时正是进补的好时机,无论是食疗或是药力都易发挥效能。说起进补可有两类,一类为食补,一类为药补,但“药补不如食补”。冬季食粥,在寒冷的气温下,喝上一碗热热呼呼、香美可口的粥,是老人们的美餐。煮粥通常用大米,大米:性味甘平,而其它米如小米、糜子米、薏仁米都是性味甘、微寒,因之,冬日食大米更有益。大米有和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之功效,除了煮大米粥外,还可以煮成: 山药粥:山药(去皮)50 克,大米50 克,蜂蜜、食用油均适量。将山药切成小块用油炒过加入蜂...

  • 夏季晚餐让杂豆粥唱主角

    夏季晚餐让杂豆粥唱主角

    天气炎热,很多人晚上就用水果来充当晚餐。其实,夏季晚餐让杂豆粥唱主角,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粥的热量不高,饱腹感强,确实有减肥效果。 一天中的营养尽量放在早餐、午餐来补充,晚上由于活动量比较小,营养需求少,可以吃得少一些、素净一些,到了食欲不好的夏季,晚餐更不要过于丰盛。早餐和午餐的饭菜种类尽可能多一些,米饭、面食、肉类、鱼类、蛋类、牛奶、蔬菜、水果等都可以吃一些,保证营养全面而丰富。 晚餐尽量简单些,把事先浸泡好的绿豆、红豆、黑豆、芸豆等各种豆类,加上大米、小米、血糯米、黑米,还可以加薏苡仁、燕麦、百合等...

  • 养生要喝云母粥

    养生要喝云母粥

    唐代诗人白居易对养生很有讲究。《晨兴》诗云:“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 其中指出,一夜不进食,如同斋戒,所以叫 “宿斋”。清早起来,吃点什么东西来解除宿斋呢?吃一杯云母粥。 云母,在道教典籍的记载中,既是一种祛病养生之药,又是一种仙药。《本草经.玉石部》云:“云母味甘平,无毒……久服轻身延年,悦择不老,耐寒暑,志高神仙。”常服云母粥,可以延缓人体衰老。 白居易所吃的“云母粥&rd...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养生
  • 立春养肝 喝粥以养肝补肾以养肝

    立春养肝 喝粥以养肝补肾以养肝

    立春 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的2月3日或4日。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一个“生”字。 按自然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下面我就浅说如何从起居、饮食、药物、经络等几个方面对肝脏进行保养。 宽心以养肝 肝喜调达而恶抑郁,肝脏与草木相似,所谓条达,就是指肝像树一样喜欢不受约束地生长,不喜欢压抑。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加活跃,引导气血从里向外调动,排泄体内浑浊之气。 心情忧郁或是急躁易怒引发肝脏气血...

  • 金秋防燥可服药粥

    金秋防燥可服药粥

    秋天千燥,要注意养阴润燥。下面教您做一道防秋燥的粥——百合杏十二枇杷粥。 用料:鸭梨1只,杏仁12克,百合15克,枇杷果20克,粳米50克,蜂蜜少许。 做法:在锅里放入适量的开水,然后依次把洗净的百合、杏仁和粳米倒进锅里,用大火煮,一边煮一边搅拌。让粥始终保持微滚的状态,一直煮到米粒开始膨胀,米水融合时再换小火。接着开始准备其他配料,把梨去皮切成丁,枇杷也切成小于,然后放入枇杷丁,稍稍搅拌,再放入梨丁,再一边搅拌一边熬。等到粥熬好后,把它盛在碗中,放到温度稍凉,再加点蜂蜜,这样这道百合杏仁枇...

  • 食粥养生 须按辨证

    食粥养生 须按辨证

      食粥养生由来已久。然而食粥须按辨证及气温所需而食,方能得宜而养身。常遵循的饮食护理原则如下。   辨证遵循:失眠多用“百合莲子粥”,安神补心;腰膝酸软多喝“枸杞桑葚粥”,补肾壮骨;产妇宜用“小米红糖粥”,养血健脾;水肿宜喝“红豆荷叶粥”,清热又利湿;大便溏泻多喝“大豆糯米粥”,健脾益气;小便不利多喝“苡仁玉米粥”,利水又渗湿;大便干结多食“山药蕃薯粥...

  • 泥鳅粥鲜美 可去宝宝湿疹

    泥鳅粥鲜美 可去宝宝湿疹

    原料:大米100克,泥鳅200克,料酒、精盐少许,香葱10段,生姜3片。 制作方法:1.将泥鳅去头,剖腹去内脏,用温水洗去黏液。锅置火上,下油烧热,下泥鳅稍煎;2.锅内注入适量清水,加人泥鳅、料酒、精盐、葱、姜。煮开后去浮沫,待泥鳅熟后,取汤;3.将泥鳅汤与大米同煮。 营养提示:此粥鲜美,含铁元素丰富,还可去宝宝湿疹。...

  • 冬燥吃点杏仁粥

    冬燥吃点杏仁粥

    杏仁有苦杏仁和甜杏仁之分。苦杏仁供药用;甜杏仁虽也入药,但主要供食用。祖国医学认为,甜杏仁有润肺除燥、止咳滑肠功能。杏仁粥既能防治因寒冷干燥而引起的干咳无痰、咳喘和肠燥便秘,其营养又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特别适合老年人在冬季食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杏仁中含蛋白质27%,脂肪油53%,碳水化合物11%,还有钙、磷、铁、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和苦仁甙等多种营养,尤其富含钙质,含量是牛奶的2倍。另外,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也居各类坚果之冠,硒和杏仁中的维生素E结合,能更好地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具有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方法很简...

  • 柴胡、银柴胡药粥方

    柴胡、银柴胡药粥方

    柴胡、银柴胡皆能退热,但柴胡能解表退热,以邪入少阳之实热为主,银柴胡则治阴虚骨蒸潮热,以虚热者为佳。现介绍4则粥疗方.供选用。 1.柴胡粥:柴胡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柴胡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适用于外感发热,少阳寒热往来,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脏器下垂等。 2.银柴胡粥:银柴胡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银柴胡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

  • 喝粥退烧三优势

    喝粥退烧三优势

    发热是感冒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退烧药解热作用快,许多人选择吃退烧药来治疗,但是许多解热镇痛药都有多种副作用,可能导致人体的一些不良反应。为避免退烧药的副作用,若是感冒发烧没超过39℃,可以用粥疗来退烧。一来粥疗没什么副作用;二来退烧的速度比较缓和,这样不会破坏人体自身的保护系统(发热本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应,退烧速度快反而会影响疾病愈合);三来喝碗粥可以微微出汗而助体内邪气的排出。感冒引起的发热首先要分清感冒性质,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粥疗。 风寒发热:表现为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痰白清稀、舌苔白者为风寒发热。可用葱...

  • 两种药粥治生气后腹泻

    两种药粥治生气后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又称过敏性结肠炎或肠功能紊乱综合征。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仅次于感冒的发病率。其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并伴有腹泻(粪便稀薄或有黏液)或便秘(痛性便秘)、腹胀、排气等,虽然在腹泻或排气后腹痛的症状会很快得到缓解,但是情绪波动,尤其是生气、发怒时均可加重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患者有腹痛闷胀,或两胁窜痛、频繁排气的症状,并伴有腹痛欲泻、排便先难后易,大便常呈团块状,舌红;以下两款药粥可以缓解此种情况所致的不适; 参莲大枣粥:党参10克、莲子10克、大枣10枚、粳米 50克。先将党参、莲子研末备用,再将大...

  • 益气养胃粥

    益气养胃粥

    益气牛奶粥:大米100克、牛奶500克。大米淘洗干净,加水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煮,八九分熟时倒入牛:,奶搅匀,煮开即可。具有补津益气、养胃健脾的功效。适合气阴不足表现为气短、神疲、口干、乏津的胃病患者。 养胃佛手粥:佛手1.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佛手煎汤去渣,再加入大米、冰糖同煮为粥。适应于生气之后所致的胃胀、胃痛的患者。 (曾维嘉)...

  • 喝碗薏米粥不怕热

    喝碗薏米粥不怕热

    随着气温升高.很多中老年朋友开始怕热.觉得烦躁。这是体内的抗热蛋白减少.耐热力下降所致.可食用薏米粥来提高耐热力。 中医认为.怕热与体内正气虚有关,薏米又叫薏苡仁、苡仁,可补正气、耐酷暑。服食薏米粥,能护养后天之本脾胃,使水谷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人体正气足。现代研究发现,薏米中所含的薏苡仁多糖能增加人体内抗热蛋白的合成,提高人体耐热力,增强人体免疫力。 薏米50克,提前浸泡4小时,加水800毫升.常法煮粥.待温热时服食,吃完以微微发汗效果最好.每天1~2 次,连续吃10天。期间须避免冷饮、冷食,忌吹风...

  • 受寒腹胀喝砂仁姜汁粥

    受寒腹胀喝砂仁姜汁粥

    外界气温低,许多老人出现受寒腹胀等不适,此时可以喝碗砂仁姜汁粥来调养,一碗即可见效。 砂仁是传统的名贵中药,其性温,味辛,入脾、胃、肾经,具有行气化湿、温脾止泻等功效。临床常用于胃炎、胃溃疡等所致胸脘痞闷、腹胀食少、腹痛泄泻或妇女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的治疗。明代医家李时珍认为,砂仁有“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噎嗝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啮浮热,化铜铁骨哽”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砂仁含有龙脑、乙酸龙脑酯、樟脑、柠檬烯及皂甙等化学成分,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肠内...

  • 黄精莲子粥抗衰老

    黄精莲子粥抗衰老

    民间有“要想不衰老,黄精最可靠”的说法,其意是说食用黄精可使五脏安和、肌肉丰隆、骨骼壮实、其力倍增、白发渐黑、齿落再生。 黄精莲子粥采用黄精30克,莲子40克,薏苡仁50克。黄精煮汁去渣,入莲子、薏苡仁,加水同煮成粥,调味服食。 本方可补中益气,清心健脑,对脾胃虚弱、神疲气短等症有一定疗效。...

  • 金秋板栗粥健脾补肾

    金秋板栗粥健脾补肾

    宋代文学家苏辙在总结自己高寿的秘诀时,有诗云:“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李时珍读后深为叹服:“此得食栗之诀也。”可见板栗是老年人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板栗粥在民间流传历史悠久,深受世人追捧,有句俗话:“腰酸腿软缺肾气,栗子香粥赛补剂。” 板栗100克去皮,切碎粒与淘好的糯米100克,加拍碎的生姜10克,加水煮米烂汤稠,加少许盐,板栗粥即成。 板栗,素有“干果之王&...

  • 宁心安神除烦润燥 莲子百合粥

    宁心安神除烦润燥 莲子百合粥

      原料大米,百合,莲子,冰糖。   做法大米与干百合、莲子、冰糖三者组合按5:1的比例准备,干百合事先用温水泡软,莲子预先煮熟或用水浸泡两小时,与大米、冰糖同煮为粥即可,浸泡可使食材更易于嚼烂。建议把做好的粥熬好放凉后食用,味道与效果则更佳。   养生功效中医以百合入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百合其宁心安神、除烦润燥的功效备受历代医家及养生达人所推崇。《本草蒙筌》中称莲子:“味甘涩,气平寒”,亦有清心醒脾、安神止泻之功效。冰糖与白糖不同,具有去火、润肺的功效。这三味既是药材又是食材,...

  • 秋季宜食粳米粥

    秋季宜食粳米粥

    祖国医学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准则,在秋季,因外界比较干燥,燥邪容易伤阴耗液,所以要注意养阴。而养阴最好的方法就是喝粥,它不仅制作简便,老少皆宜;又由于粥稀软而适口,更适宜老年人食用。清代学者曹廷栋在《老老恒言》中曰:“粥能益人,老年尤宜。老年有意日食粥,不计顿,饥即食,亦能体健,享大寿。”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著有《食粥》诗曰:“世人个个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由此可见喝粥对养生防病、益寿延年的重要性。而熬...

  • 消暑祛湿保护脾胃 薏米和芡实煮粥

    消暑祛湿保护脾胃 薏米和芡实煮粥

    近日雷雨天气增多,湿邪较重。桂林市中医医院内五科主任邓建华介绍,如果拿薏米和芡实煮粥吃,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暑祛湿、保护脾胃的作用。 中医认为脾为湿土之脏,湿邪最易损伤脾胃,引起脾湿。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和传输,如果脾的功能不好,水液代谢不出去,人的体质就会偏湿,显得虚胖。 一般来说,薏米有健脾清肺、祛湿浊的作用,芡实可以健脾补肾、止泻止遗。因此,将这两种食物按1:1的比例煮成粥喝,可以很好地祛湿邪、护脾胃。需要注意的是,有便秘、肾虚尿频等问题的人,不宜多吃。...

  • 紫苏三则粥疗方

    紫苏三则粥疗方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其茎叶、种子均可入药入食,为药食两用食物。   紫苏,临床应用时分为茎、叶使用。中医认为,苏叶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之功,本品辛香温散,入肺走表而发散风寒,又能走脾行血而宽中,对外感风寒,内兼湿滞之症尤为适宜。《随息居饮食谱》言其“下气,安胎,活血定痛,和中开胃,止嗽消痰,化食,散风寒”。《本草纲目》言其“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本草正义》言“紫苏,芳香气烈,外...

  • 木槿花粥

    木槿花粥

    木槿花10朵,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将木槿花拣净,再用清水漂洗干净。粳米淘洗干净。取锅放清水、粳米,煮至粥成时,加入木槿花、白糖后再微沸2-3次即成。 功效:清热、凉血、止痢。适用于大便出血者及妇女白带不正常者。...

  • 入夏进补食粥好

    入夏进补食粥好

    许多人都知道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因而对冬令进补很重视,相比之下,对夏季进补就不那么重视了。其实,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出汗量大,整个夏季对于人的体能消耗很大,几乎每个人在夏季结束后,身体都比原来虚弱一些。同时,夏季高温,也是许多急慢性疾病发作的季节。因此。在入夏时早早进补,对脏腑进行调理,于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老年人夏季极易伤津耗气,气随津脱,从而导致气阴两虚。气虚表现为疲乏懒言、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阴虚表现为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为此,夏季老人进补时一方面要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

  • 防秋燥汤粥食方

    防秋燥汤粥食方

      从中医来看,人的健康和气候、外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秋天气候干燥,对人的新陈代谢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患病。秋阳暴晒的天气,使人们刚经受过夏天酷暑“折磨”的体质,在初秋又受到酷热和秋季干燥天气的夹击,因此很容易致病。人们常会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嘴唇干裂出血、皮肤干涩、咽干口渴、音哑、便秘、小便少等现象。还有的人会出现燥咳症状,如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   为了防止秋燥,平时应不食或少食燥热伤津之品,如煎鱼、炸鱼、炸鸡、油条、辣椒、五香粉等。可多饮、多食生津润燥的汤...

  • 手足发凉喝桂楂粥

    手足发凉喝桂楂粥

    老年人肾阳虚弱,常表现为手足发凉、怕冷,易患风寒感冒。老年人气血不足,血脉流通不畅,可用温补肾阳及活血药物相结合,使阳气布散到肢体末端。现介绍一款肉桂山楂粥治之,读者不妨一试。 方法:肉桂4克,山楂15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先将肉桂水煎20分钟,再放人山楂、粳米煮成粥,加糖即可食用。每日1剂,趁热服食。...

  • 入秋喝碗芡实粥

    入秋喝碗芡实粥

    在古药书里,芡实被称作是"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粮菜佳品。加上它有着很好的内敛、健脾的药用,在秋季进补时,来一碗香香甜甜的芡实粥是再好不过的了。 夏季天气炎热,脾胃功能也有所减退。进入秋凉后功能仍然比较差,不管进补什么都可能不易吸收。此时不妨用芡实适时进补,不但能健脾益胃,还能补充营养。等到服用芡实调整脾胃之后,再吃-些补品或难以消化的补药,人体就能更加适应了。 在补中益气方面,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强,除了可滋养强壮外,还适应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的治疗。食用方法以芡实粥为最佳,将芡...

  • 冬季养生话粥疗

    冬季养生话粥疗

    冬天气候寒冷干燥,人们会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千咳少痰等症状,可用银耳等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或中药来进行防治。下面介绍几款食疗方: 4.干咳痰少等症:银耳10 克,百合5 克.北沙参5 克,冰糖适量。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北沙参同煮。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或银耳、甜杏仁各10 克,川贝母5 克,冰糖少许。将诸药水煎2 次,合并药液,服前加冰糖少许,分早、中、晚服用,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5.体质虚弱、口燥咽干、失眠多梦等症:银耳、龙眼肉各10 克,大枣5 枚,冰糖少许。用温水将银耳发...

  • 香蕉粥防抽筋

    香蕉粥防抽筋

    冬天,中老年人锻炼时容易出现小腿抽筋,用香蕉与粳米煮粥可有效预防和缓解肌肉抽筋的症状。户外活动时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如受到寒冷刺激或突然紧张用力就会发生肌肉痉挛,出现抽筋现象。 香蕉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钾元素,钾元素可参与体内ATP能量代谢,有助于维持神经健康,可强化肌力及肌耐力,并协助肌肉正常收缩,伸展腿部肌肉和预防腿抽筋。由于香蕉性质偏寒,入粥食可缓解寒性,并有助于对钾元素的吸收。 将粳米100克、香蕉250克(去皮切块)、冰糖100克熬煮成粥,空腹食用,每天1次。...

  • 手足发凉喝点肉桂山楂粥

    手足发凉喝点肉桂山楂粥

    老年人肾阳虚弱,常表现为手足发凉、怕冷,易患风寒感冒。老人气血不足,血脉流通不畅,可用温补肾阳及活血药物相结合,使阳气布散到肢体末端。现介绍一款肉桂山楂粥冶之,不妨一试。 方法:肉桂4克,山楂3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先将肉桂水煎20分钟,与山楂、粳米同时人锅煮成粥加糖即可食用。每日1剂,趁热服食(不食肉桂)。 方中肉桂温中散寒,能扩张血管,使血液循环旺盛,疏通血脉。山楂活血化淤,促进气血流通。两者配合相得益彰。对由肾阳虚弱引起的手足发凉、脾胃虚弱及血脂高者服食本方效果好。...

  • 药膳粥顺口溜

    药膳粥顺口溜

      若要皮肤好,粥里放红枣。   若要不失眠,粥里添白莲。   腰酸肾气虚,煮粥放板栗。   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   头昏多汗症,粥里加薏仁。   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   消暑解热毒,常饮绿豆粥。   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   若要降血压,煮粥加荷叶。   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   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药膳
  • 御寒药粥四款

    御寒药粥四款

    冬季天气寒冷,许多老人都非常怕冷。中医认为,寒气盛则阳气伤,适当食用具有温补作用的药粥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提高御寒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韭菜粥:大米50克,先熬粥,熟时加入洗净切成段的韭菜30克,稍煮片刻即可,出锅后温热食用。韭菜辛、甘、温,具有温中益肾的功效,常食可助阳暖下、补中通络;增强老人冬季的御寒能力。 胡桃粥:胡桃仁50克(捣碎)、大米50克。加水共煮成粥食用,每日1次。胡桃仁具有温肾健脾、止咳定喘的功效,冬季常食此粥,可以助生阳气,增强人体御寒能力。 桂圆粥:桂圆10克、大米100克,同煮成粥。桂圆具有...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