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第60页
-
自摸淋巴结有病早发现
医生给病人看病,常会摸摸有关部位的淋巴结。这是因为,某些部位的淋巴结异常,是一些疾病的信号。因此,如果你晚上上床睡觉时,有意识地摸一摸身上的淋巴结,对一些疾病就能做到早期发现。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常人约有500-600 个淋巴结,淋巴结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正常浅表淋巴结直径都在 0.2-0.5厘米,呈组群分布,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除颌下、腹股沟、腋下等处偶能触及1—2 个外,一般不易触及。一般说采,淋巴结肿大是由于急性炎症造成的,但有几处淋巴结...
-
眼睛黄斑变性简易自查法
黄斑变性有时发展得很慢而使老人察觉不到视力的改变,有时却进展迅速。因此老人养成每天做视力检查的习惯必不可少。 专家介绍了一种简单有效地自查方式:用黑底粗白线绘成一张方格表(如同围棋格子),中央有一点。把方格表放在视平线30厘米的距离,光线要充足、平均。如日常有佩戴眼镜者,需佩戴原有眼镜进行检查。年老者亦应佩戴老花镜进行检查。用手盖着左眼,右眼凝视方格表中心点。当凝视中心白点时,发现方格表中心或其他白线出现弯曲、断裂或变形,或方格部分位置出现模糊或空缺,就可能是眼底黄斑部出现毛病,须尽快找眼科医生作详细检查。如果没...
-
防治脉管炎医疗体操气功、自我按摩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中、小动静脉的一种闭塞性疾病,好发在下肢。大多因精神抑郁、寒冷刺激、过多吸烟等因素,使血管处于痉挛状态所造成。健身运动可以使痉挛的血管放松,还可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患肢形成侧枝循环而使疾病转愈。它适用于病程的各个阶段。 运动种类可选择医疗体操、医疗气功、自我按摩等项目。 医疗体操这是针对患肢的专门性练习,如患者某侧下肢有病时,可取平卧位,先将患侧下肢抬高离床面大约70度左右,持续1~3分钟,并做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运动10~30次。随后平放床上休息30秒钟~1分钟。再将患肢...
-
中医科普马有度 中西医结合科普沈自尹
许多人都对医疗卫生行业中诸多专业的领军人物耳熟能详,说起来,如数家珍。但涉及到科普领域,不少人恐怕知之甚少,甚至毫无所知。科研和科普是科学的两翼,对于医学发展而言缺一不可。在医学科普领域,笔者介绍三位优秀的主要人物,探索其科普足迹,以激励来者。 中医科普名家马有度 在中医界,大凡提起马有度,人们即会想到“中医科普”四个字。他不仅是医疗、教学、科研硕果累累的名医大家,更是在中医科普这条少有人问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奋勇前行,成为中医科普的领路人,也是中医界少有的以科研成果和科...
-
医之所病病方少 能不套成方辨证地自制新方
我初学中医时,有一个想法,就是不掌握中医的全面,决不临床看病。这个想法,真是太天真,太幼稚了。内外妇儿,伤寒杂病,头绪纷繁,千变万化,要掌握全面,谈何容易!而且要学,就得结合临床,如果脱离临床,又想学得全面,岂非纸上谈兵?可是我是没有教师作指导、自学中医的。无师指导搞临床,比无师指导啃书本,难度就更大了。因为啃书本,我还有较为有利的旧文学基础,而搞临床就什么基础也没有,无异盲人夜行。因此,对于行医来说,我走的弯路更多。弯路多,失败的教训自然也就多了。但是这些失败的经验教训,正好可以作为青年中医的借鉴。 &...
-
急救部主任赵晓东解读并详细教您自救的方法
炎炎夏日,暑热难耐,许多家长利用暑假时间带孩子奔向海滩消夏避暑;也有许多人盘算着郊游计划,避开城市的喧闹,亲近大自然。但你知道安全海域也有可能被有毒生物袭击吗?亲近自然的时候,又会遭遇哪些致命叮咬?一旦被蜇咬,第一时间应如何紧急自救?笔者采集近年游人在海边、郊外遇袭的典型病例,请首都地区军队急救中心、华北地区蛇伤救治中心、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主任赵晓东解读并详细教您自救的方法。 毒蛇咬伤救治务必争分夺秒 案例回放:去年8月6日,18岁少年小孙在郊外游玩时右脚被毒蛇咬伤,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12...
-
徐大椿为了救乡亲 自治医药
徐大椿是清代名医,字灵胎,号洄溪老人,江苏吴县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享年79岁。徐大椿传世的著作颇丰,比较有名的有《医学源流论》《医贯砭》《兰台轨范》等,后世有人将其著作编辑成《徐氏医学全书十六种》,流传甚广。 相传,徐大椿在家乡隐居时,遇上当地流行瘟疫,老百姓不知求医问药,却只知道拜佛求仙。徐大椿为了救乡亲,自治医药,在一天清晨早早赶到道观,等信徒都来烧香的时候,大声宣布,说自己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纯阳仙师下凡,惠赐了大量药丸,欲借自己之手免除百姓的瘟疫之灾,大家如果想要,可以免费...
-
张震自拟复方巧抗艾滋病 证候理念有创新
初见张震,只见他银发苍苍、精神矍铄、满腹医学理论,颇有大师风度。作为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创始人、中西医结合研究员、教授和主任医师,年近九旬的他依旧奋战在临床、科研最前线。对于中医学,他情有独钟并坚信中医药伟大宝库中蕴藏着真理,自当竭尽全力,精准继承,发扬光大。 张震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已有60年,他临床诊疗经验丰富,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治学严谨,既关注现代中医药研究信息,又善于继承前辈诸家学说之精华并有所创新,重视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 张震原本是一位大学本科毕业的西医师,上世纪...
-
张锡纯,创大气下陷理论理法 方药自成体系
张锡纯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四大家”之一,是近代中医学界一个泰斗级代表人物。他是一个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医学大家,在精心研读中医经典著作、认真学习前贤医学理论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医疗实践,对中医学术理论、中药性味功能、方剂配伍和防病治病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创新,取得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自序中说:“夫事贵师古者,非以古人规矩准绳限我也,惟藉以沦我性灵,益我神智。迨至性灵神智洋溢活泼,又贵举古人之规矩准绳而扩充之,变化之,引申触长之,使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