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食 第161页

食 第161页

  • 食欲不振 用中药治

    食欲不振 用中药治

    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容易食欲不振,没胃口。若不及时加以调理,则会诱发老人贫血、营养不良、低血糖等病症。下面介绍两则验方,供胃口不好的老人参考使用。 1.炒神曲、炒麦芽、炒小楂各10克,藿香、佩兰各6克。上药加水泡20分钟后,煎煮半小时,取药汁分2次饮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3剂。对脾湿食积所致的食欲不振、口淡、口黏、腹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炒神曲、炒山楂、陈皮各3克,共研细粉,用水适量调成稠糊状备用。每次取约如莲子大小的药糊,置于肚脐正中,用巴掌大脱敏胶布贴敷固定,每次敷6—8小时,隔天1次。对老人食...

  • 春节伤食泄泻中医治疗有招

    春节伤食泄泻中医治疗有招

    逢年过节,常会有人因贪吃而伤食,伤食会出现腹泻,中医称之为“伤食泄泻”。伤食泄泻的一般症状是:腹痛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奇臭如败坏鸡蛋),泻后腹痛减轻,伴有脘腹胀满,嗳腐多而酸臭,食欲不振等,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中医认为,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湿热内蕴,或过食生冷不洁之物,均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从而发生泄泻。伤食泄泻的治疗可选用以下方法: 一、单验方:对各种肉类伤食,可嚼食山楂片、山楂糕;对鱼肉伤食,可选生姜、紫苏各10克,水煎浓汁服;鸡蛋伤食,可...

  • 肠道敏感 中医食疗

    肠道敏感 中医食疗

    有些人的肠道特别敏感,耐受性差,稍微吃点生冷,再有生气、焦虑、受凉等情况时,肚子马上就咕噜噜叫,急着上厕所,这种疾病医学上称为肠易激综合征。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急剧上升,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对症治疗,但效果较差,而中医的辨证分型食疗,有针对性,且作用持久,疗效甚好。 一、脾胃虚弱型多因脾胃虚弱失于健运而发病,常在进餐后即觉腹痛不适且欲大便,其粪便稀薄或不成形,便后则舒,并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等表现。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1.山药粥:粳米50克,山药20克,同煮成粥服食,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10日为l 疗程...

  • 食滞胃痛 将保和丸改作汤剂使用

    食滞胃痛 将保和丸改作汤剂使用

    笔者近治一46岁男子,自述因朋友聚会进食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后即感脘腹胀痛,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吐腐酸臭,泻下急迫,里急后重,痛苦难耐。自服保济丸、健胃消食片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现除上症外,伴有泛吐酸水,胃脘灼热,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查体剑突下压痛(+)。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本病例属食积化热,郁于胃腑,胃火夹带食积之物上逆,故泛吐酸水,胃脘灼热。食积胃脘,故剑突下压痛(+);酸腐之食积于胃腑,损脾碍胃,脾胃功能失常,脾不升清,故泻下;胃不降浊,故嗳吐泛酸。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滑为食积不化之象。证属食...

  • 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食疗

    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食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了 萎缩性改变的胃炎。这种疾病的病情进展 缓慢,很多患者没能及时治疗,日久很容 易引发恶性贫血、胃癌等严重的并发症。 中医认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重点在于 养。食养是必不可少且疗效持久的一种治 疗方法。中医根据引起胃萎缩的病因、病 机,将此病分为脾胃虚寒型和胃阴亏虚 型两种,根据不同的证型,可以选用相 应的药膳进行调养。 一、脾胃气虚型常表现为胃脘隐 痛,空腹时疼痛加重,进食后疼痛减轻, 并伴有进食减少、体倦神疲、身体消瘦、 泛吐清水、大便溏薄等症状,可经常服 食参芪炖鸡调养。 具...

  • 治贲门失弛症 食豆芽汤

    治贲门失弛症 食豆芽汤

    治贲门失弛症方 丹参、黄芪各30克,厚朴、当归、法半夏、茯苓各10克。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药液,早晚分服,20天为1个疗程。情绪不稳者加酸枣仁、合欢花;大便结者加决明子、瓜蒌仁;面白无华者加柏子仁、枸杞子。 (贲门失弛症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引起食管张力降低及食管扩张的一种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后骨疼痛、食物反流等。) 主任医师 李典云 梁文庆 献方 饮酒过后食豆芽汤 中医认为,绿豆芽有清热解毒、利 尿除湿、疏肝健脾的作用,可以加速酒 精在体内的排出,还可...

    精品偏方 2024-03-08 15 0
  • 消化不良 日常饮食加以调理

    消化不良 日常饮食加以调理

      消化不良一般所指多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它以饱胀、嗳气、隐痛、早饱、烧心、厌食等证候群为主要临床表现。   该病归属中医的“痞满”、“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气机不利、胃失和降。中医治疗该病有较好的疗效,通过辨证施治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逐渐恢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指导专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马军   记者 蔡卫杨 通讯员 魏星      偏方释疑  ...

  • 溃疡病患者的食疗方

    溃疡病患者的食疗方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通常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表现为上腹部节律性、周期性的疼痛,同时伴有上腹饱胀;打嗝、泛酸、恶心等症状。溃疡病的发病、发展及康复都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营养和膳食可以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 溃疡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在溃疡活动期宜吃些清淡、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软米饭、面条、牛奶、鸡蛋、藕粉、瘦肉、新鲜蔬菜等,病情稳定后可与正常人饮食一样。 营养平衡注意能量充足、营养平衡,适当控制脂肪摄入。动物脂肪如肥肉等应少食,在烹饪时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菜油...

  • 食疗七方治胃下垂

    食疗七方治胃下垂

    一方:党参10克,粳米50克,加水熬成稀粥。 每日1次,连续l周为1疗程。 二方:大枣、桂圆肉各10克,粳米50克,一同 熬粥服食。每日1次,1周为1.疗程。 三方:鲜藕O.5公斤,切成片,加水煮10分钟, 加入三七粉5克,搅匀。每口1次,温热服食。 四方:鸡内金15克,粳米50克,一同熬粥服 食。每日1次,连续10日。 五方:猪肚O.15公斤(切丝),莲子(去芯)10 克,加水一同熬汤,温热服食。每日1次,连续7日。 六方:黄芪15克,生姜6克,粳米50克,熬粥服食。每日1次,连续10日。 七方:陈皮...

  • 中药方治慢性胃炎 反流性食道炎

    中药方治慢性胃炎 反流性食道炎

      案例   赵某,男,57岁。2010年3月17日初诊。   心下痞满、吞酸、嗳气、纳差1年余,纤维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流性食道炎”。经中、西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诊见:心下痞满,吞酸,嗳气,纳差,口干喜饮,口苦,大便不成形,每日2~3次。无四逆。舌苔白,脉细弦。辨六经属少阳、太阴合病。辨方证属小柴胡汤合《外台》茯苓饮加乌贼骨、浙贝母方证。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陈皮30克,枳实10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乌贼骨10克,浙贝母10克,...

  • 溃疡腹痛食海贝粉

    溃疡腹痛食海贝粉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自觉腹痛,嗳气反酸,上腹部压痛等。海螵蛸(即乌贼骨)味咸涩,性温,归脾、。肾经,能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浙贝母味苦,性寒,归肺、心经,能清热化痰,制酸解毒。药理研究表明,海螵蛸含有碳酸钙、磷酸钙,能中和胃酸,其胶质和有机物质与胃液作用能在溃疡面上形成保护膜,达到止痛敛疡的目的;浙贝母还具有缓泻作用,可矫正海螵蛸便秘的副作用。二者合用治疗本病,制酸作用持久,不刺激胃,止痛效果佳。 方法:取海螵蛸、浙贝母按6:l的比例研粉混合,饭前30~40分钟空腹吞服,每次5克,每日2次。 李旭光...

  • 治陈年胃痛食疗

    治陈年胃痛食疗

    处方与用法:红糖250克,大枣500克,鲜生姜150克,花椒60克。红糖炒焦,大枣蒸熟去皮核,生姜捣烂取汁,花椒研末。共纳入洗净的猪肚内,用线缝合,文火蒸2小时。分7天食完。 功效: 温胃养气,散寒止痛,治陈年胃痛,遇寒加重.纳食减少, 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咏细无力等。...

  • 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二方

    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二方

    一方:蒲公英15克,苏梗、海蛤壳 (研粉)、佛手各12克,丹皮、黄连、枳壳、苦杏仁各lO克,甘草、大黄(后下)、玄明粉(冲化)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调胃泻热,理气止咳。 主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中医辨证为胃火织盛型,症见阵发性咳嗽,痰少,上腹部灼痛,胃中嘈杂,心烦,口臭,口渴喜饮,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数。 二方:香附、苏梗、海蛤壳(研粉) 各12克,柴胡、黄芩、半夏、黄连、浙贝母各10克,甘草、吴茱萸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咳。 主...

  • “胃寒”多畏寒 暖胃食疗方

    “胃寒”多畏寒 暖胃食疗方

      不少人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常常在夏天贪一时之快,过量进食性质寒凉的水果,以致最终落下“胃寒”的毛病。每当天气变冷时,“胃寒”人士还会经常出现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有效地暖胃?为此,记者采访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医师佘世锋。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医师佘世锋   记者陈晓琨通讯员张秋霞   “胃寒”多畏寒   佘世锋指出,我们常说的“胃寒&...

  • 治食道炎 上消化道出血方

    治食道炎 上消化道出血方

    治食道炎方 制半夏100克,鸡蛋10枚,镇江醋1瓶。每次取半夏10克,加醋适量(不掺水)共煮,在后去半夏;留醋。鸡蛋1枚去壳及蛋黄,取蛋清加入热药醋中,拌匀后随即顿服。每晚瞻前服药1次,服至症状消失即停; 功效:软坚消炎,主治食道炎,症见进食时胸后食道部位疼痛.吃予饭及硬物时痛甚,一般需要服药 10-20天有效。 (陈春良) 治上消化道出血 白芨、生大黄各30克,共研细末,过100目筛,贮瓶备用。每日2~3次,每次3~6克,用凉开水或冰水送服。 治胆囊炎 柴胡10克,茵陈30克,金银花20克。用500毫升水浸...

  • 治胃下垂民间食疗方

    治胃下垂民间食疗方

    处方与用法:龙眼肉150克,猪肚半个。猪肚洗净,切决,与龙眼肉共炖汤。饮汤,吃龙眼肉、猪肚肉。连服几剂。 功效:补中益气,可用于胃下垂,纳差,腹胀,贫血、眠差等。...

  • 天凉暖胃四款食方

    天凉暖胃四款食方

    深秋时节,气温下降,许多老人本来就是虚寒怕冷体质,稍不注意再感受点风寒,就会出现胃寒胃痛的症状。此时可以服用一些药食同源的温热食物做成的药膳,能有效地缓解胃寒胃痛。 果蔻乌鸡煲:乌骨鸡 1只(大约500克),去除毛和内脏后洗净;将草果、水适量煲熟,调味服食。此膳具有温中散寒、健胃止痛的功效,无论是感受寒邪所致的胃痛,还是饮用冷食所致的胃寒、胃痛均可食用。 干姜枣芪羊肉:羊肉 100克切块、黄芪6克、大枣10枚(去核)、干姜5克。以上食材加水适量炖熟,调味食用。此粥具有温阳、补气、健胃之功效,可治疗虚寒胃痛、四肢畏寒...

  • 天冷胸痛有时需治疗食管

    天冷胸痛有时需治疗食管

    天气寒冷,血管会收缩以保存身体热量,冠状动脉也会随之收缩,因此冬季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高发季节,发作胸痛、胸闷的人比较多。为此要应用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治疗,但有些人用后效果不明显,甚至症状还加重了。第二炮兵总医院马萍副主任药师告诉记者,出现胸痛不一定都是冠心病,很多因素都可以导致胸痛,胃食管反流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会因天冷发病率增高。老人出现胸痛,除了做心脏检查外,还要想到胃食管反流的可能性。 胃食管反流是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典型症状是烧心(胸骨中间、胸骨附近的烧灼感),此外还可造成...

  • 沈舒文治反流性食道炎

    沈舒文治反流性食道炎

      沈舒文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若胸骨后有灼热感,口干不欲饮,为胃阴不足,此组药配自拟滋胃汤(太子参、麦冬、石斛)以润为降,反酸配刺猬皮制酸和胃。   典型病例   李某某,男,62岁,咸阳市绒布印染厂退休工人。2008年9月29日初诊。患者近两月逐渐出现胸骨后不适,偶有灼痛,泛...

  • 秋养脾胃食藕粉

    秋养脾胃食藕粉

    秋季正是莲藕上市之时。秋藕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是老年人秋季补养脾胃的好食材。生藕味甘性寒,能清热润肺,凉血行瘀。将藕加工至熟后,其性由凉变温,功能变为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尤其是把藕加工制成藕粉,更是老年人食补佳品,既富营养,又易于消化,更有养血止血、调中开胃之效。平时脾胃不好的老年朋友,更宜多吃一些藕粉,也可自己在家做藕粉。 制作方法 将较老的藕洗净拭干,连皮切成薄片,为了加快干燥的速度,可先蒸5分钟,然后将藕片平铺在干净的纱布上晒干。等晒干、晒透之后,再放...

  • 腹痛腹泻不止 健脾消食清热化湿法

    腹痛腹泻不止 健脾消食清热化湿法

    健脾消食,清热化湿法 黄某,男,58岁,住院号:102947,2009年12月24日诊。 患者20余天前因肺重度炎症住市某院治疗,经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2天患者自觉身体已无大碍,不听家人劝阻,食生冷水果及肉食,遂致腹痛腹泻不止,泻下稀水样便,病情几日来呈逐渐加重趋势,日泻下10余次,终致卧床不起,遂来我院治疗。入院症见: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发热,神疲乏力,纳差,小便少,舌暗,苔微黄,脉滑数。中医查体:神清,少神,面色苍白,腹部压之痛。查血常规:白细胞:8.17×109/...

  • 胃食管反流病 采用疏肝和胃通腑降逆法

    胃食管反流病 采用疏肝和胃通腑降逆法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或连同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引起的胃或食管症状或黏膜组织损害的一类疾病。患者多有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口苦、纳呆、腹胀、便秘等症,严重者还可伴有一些反流综合征,如慢性咳嗽、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哮喘、焦虑、抑郁、心悸、胸痛等,涉及呼吸、精神、心血管系统。 本病当属中医“呃逆”“反胃”“呕吐”“胃脘痛”“便秘”等多种病症范畴。我们认...

  • 糜烂性胃炎的饮食健康

    糜烂性胃炎的饮食健康

    糜烂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的破损,破损深度不超过黏膜肌层,是介于浅表性胃炎和胃溃疡之间的常见消化道疾病。近年来糜烂性胃炎患者患病率有所提高。文献报道,糜烂性胃炎内镜检出率为0.3%-12.7%。糜烂性胃炎的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疼痛、烧灼感、嘈杂、厌食、饱胀感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伴有出血,如解柏油样黑便,甚至吐血、呕血导致死亡。引起糜烂性胃炎的原因很多,如饮食、严重创伤、感染、非甾体抗炎药、大手术、辐射、多器官衰竭等。笔者认为饮食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起糜烂性胃炎的主要因素。因此,健康的饮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

  • 肺胀 外治内调食疗法

    肺胀 外治内调食疗法

    肺胀常继发于哮病、肺咳等肺系久疾之后,因肺气长期壅滞,肺叶恒久膨胀,不能敛降而胀廓充胸,是以胸中胀闷,动则尤甚,气短而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指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本病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瘀潴留,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久咳、久喘、久哮、复感外邪,肺之体用俱损,呼吸机能错乱,气壅于胸,滞留于肺,痰瘀阻结肺管气道,导致肺体胀满,张缩无力,不能敛降而成肺胀。 肺胀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机体的防御机能处于低下状态,故最易复感外邪,诱...

  • 咳嗽头痛腹胀 清肺降火消食导滞法

    咳嗽头痛腹胀 清肺降火消食导滞法

    清肺降火、消食导滞法 邱某,女,5岁半,2004年4月3日诊。 咳嗽,头痛,腹胀,纳呆,舌红,苔薄黄,脉数。 证属:肺经郁热上扰,兼有食滞。 治以:清肺降火、消食导滞。 处方:杏仁6克,金银花10克,菊花6克,葶苈子5克,紫苏5克,槟榔6克,炒莱菔子6克。3剂,水煎1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服,日1剂。 药后病愈。 按 热邪扰肺,故见咳嗽。火性炎上,上扰头部,故见头痛。腹胀、纳呆为饮食积滞所致。舌红,苔薄黄,脉数为肺及...

  • 食疗对各种咳喘证有良好效果

    食疗对各种咳喘证有良好效果

    眼下正是杏子上市之时。杏原产我国,自古被列为“五果”之一,种植历史悠久,野生和栽培品种资源都非常丰富。杏以果实多汁,色泽鲜艳,酸甜可口为特色。 杏的营养价值较高,其中蛋白质每百克在0.9~1.2克之间,比苹果、香蕉、葡萄都高,维生素C含量高于柑橘。杏仁的营养更为丰富,含蛋白质23%~27%、粗脂肪50~60%、糖类10%,还含有磷、铁、钾等无机盐类及多种维生素。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杏子中含有丰富的抗癌物质维生素B17,经常食用杏子,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起到抑制细胞癌变的...

  • 百日咳食疗方5

    百日咳食疗方5

    鸡胆方:鸡胆、白糖。鸡胆置碗内刺破加白糖适量。隔水蒸15分钟即可。1岁以下3天服完 ;2岁以下两天服完;2岁以上1天服完。因味苦可分数次服完。...

  • 烦恼的秋咳声声 止咳食疗方

    烦恼的秋咳声声 止咳食疗方

      不知不觉已进入秋季,秋天在给人们带来凉爽的同时,也带来了令人烦恼的秋咳声声。   由于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直接相通,若燥热之气从口鼻入侵于肺,耗伤津液,致使肺阴受伤,则会导致秋燥咳嗽的发生。秋咳的主要表现为咳嗽日久不愈,痰少黏稠,或痰中带血丝,或干咳无痰,咳嗽厉害的还会引起胸痛。   秋季气候干燥,常常引来肺部不适,也使得咳嗽病症越来越高发。而且,秋咳总是比一般咳嗽更难痊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不想秋季咳不停,不妨试试几道润肺止咳的食疗方。   【止咳食疗方】   治疗秋季...

  • 百日咳食疗方7

    百日咳食疗方7

    鸡蛋羹:鸡蛋1个,冰糖15克。鸡蛋打碎搅匀,合冰糖加水适量,隔水蒸熟,一次食完, 每日1次。...

  • 食积咳嗽 推拿捏脊刺四缝疗法

    食积咳嗽 推拿捏脊刺四缝疗法

    近来,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来了许多咳嗽的患儿,其中因食积内热所致者占到半数以上。这些小朋友大多过食膏粱厚味、煎炸之品,不知饥饱,再加上活动较少,导致饮食积滞,从而引发了小儿多种疾病的发生。 该院儿科主任刘素文称,当今儿童的生活条件尤其优越,常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饥饱无度,或家长放纵小儿过食辛辣煎炸、肥甘厚腻、生冷寒凉之品及难以消化的食物,或平素常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为主食,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而形成食积。而停留于胃肠的食积,又为新的致病因素,可诱发多种小儿疾病。临床上由食积化热引发的咳嗽日渐...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