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术后 第5页

术后 第5页

  • 防治术后肠粘连、尿潴留三法

    防治术后肠粘连、尿潴留三法

    肠粘连、尿潴留等都是外科 手术后(尤其是腹部手术)最常 见的并发症。手术后数小时,采 用如下几种简易方法,有助于预 防成减轻此类术后并发症. 1.吴茱萸生萎炒热敷术 后3~6小时,以吴茱萸90克, 用锅炒烫,将生姜30克捣烂取 汁,涂患者腹部,随后用纱布包 裹炒热的吴茱萸,从右下腹至 上腹,再至左下腹,反复热敷, 每次约10分钟。吴茱萸可多次 使用。此法具有防止肠粘连、促 进肛门排气,止腹痛之功效。 2.大蒜敷脐部术后6小 时,用去皮大蒜100克.捣成泥 状,敷于脐周,上敷热水袋30 分种,热水袋温度保持在50...

  • 柴胡宣肺健脾汤治疗老年骨折术后便秘临床研究

    柴胡宣肺健脾汤治疗老年骨折术后便秘临床研究

    骨科术后老年患者由于术后伤口疼痛、 卧床、 麻 醉、 镇痛泵的使用, 手术中对胃肠道的间接性刺激以 及心理因素、 精神紧张等原因往往影响胃肠道排便动 力缺乏, 肠蠕动功能减退。导致患者肠蠕动减弱排气 时间推迟、 腹胀、 便秘等并发症。中药、 针灸、 外敷内 服等中医疗法对便秘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平乐正骨 经验方柴胡宣肺健脾汤, 能补益脾肺、 益气生津。经 过我们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效果确切。笔者现将观察 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65 例患者均来自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2015 年 12 月 -201...

  • 肾脏病,肾移植术后,祛湿活血方药

    肾脏病,肾移植术后,祛湿活血方药

    吴某某,男,45岁,住址广东省揭阳县揭东月城镇篮头村。 主诉:肾移植术后8年余,眼睑及双下肢水肿3月 现病史:患者既往“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病史,于2004年8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常规免疫抑制方案:Neoral+MMF+Pred治疗。出院后门诊随访,监测血药浓度和肝肾功能。2007年11月患者因尿检发现“蛋白尿3+”入院,诊断为“肾移植术后蛋白尿:1.CsA中毒;2.慢性排斥反应”,...

  • 肾移植术后,慢性肾脏病,法当健脾补肾方药

    肾移植术后,慢性肾脏病,法当健脾补肾方药

    吴某某,男,45岁,住址广东省揭阳县揭东月城镇篮头村。 主诉:肾移植术后8年余,眼睑及双下肢水肿3月 现病史:患者既往“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病史,于2004年8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常规免疫抑制方案:Neoral+MMF+Pred治疗。出院后门诊随访,监测血药浓度和肝肾功能。2007年11月患者因尿检发现“蛋白尿3+”入院,诊断为“肾移植术后蛋白尿:1.CsA中毒;2.慢性排斥反应”,...

  • 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热敷疗法

    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热敷疗法

    尿潴留是混合痔患者手术后常 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患者排尿 困难而导致的膀胱过度充盈,引发 腹部胀痛。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 方法是诱导排尿法,如给患者听流 水声,给予心理疏导等,但效果并不 是十分理想。采用吴茱萸结合等量 粗盐热敷腹部治疗混合痔术后发生 、尿潴留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介绍 如下。 选取肛肠科进行混合痔手术治 疗的40例患者,年龄21~65岁,其 ’中男24例,女16例,病程l~16年, 息肉痔数目为3~5个,内痔分度为 Ⅱ、Ⅲ度。 一、诊断标准 所选患者均符合尿潴留诊断, 在混合痔...

  • 肾癌术后,尿血腰痛,脾肾方加减

    肾癌术后,尿血腰痛,脾肾方加减

    范某某,男,69岁,河北人。 患者因体查发现肾脏肿块于1997年4月22日作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右肾透明细胞癌。术后未行其他治疗,于1997年5月13日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精神疲乏,纳食少,大便2次/日,小便正常,舌淡胖,苔薄白,脉弦。 中医辨证:脾肾双亏,湿毒内结。 治则:补脾益肾,袪湿解毒。 方药:脾肾方加减。白参10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0g,灵芝10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菟丝子10g,石韦10g,鸡内金10g,麦芽15g,重楼15g,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15g,...

  • 骨折术后切口愈合 补气生血经典名方

    骨折术后切口愈合 补气生血经典名方

    当归补血汤加味对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外科手术是治疗骨折的常用手段, 术后切口愈合是临床医师和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且其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若骨折术后切口迁延不愈, 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还会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笔者将当归补血汤加味应用于骨折术后患者, 发现其可促进患者术后切口愈合, 缩短切口渗血时间及减少切口渗出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来源于蒙城县中医院2018年1—5月四肢远端及关节处骨折术后 (符合气虚血瘀证) 2...

  • 厥阴病 骨科外伤术后发热 方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厥阴病 骨科外伤术后发热 方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感染是骨科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因此骨科术后发热应先鉴别是否为感染引起。而对于非感染性发热的治疗,西医以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等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则讲究辨证施治,其优势在于能针对患者不同发热情况及其他兼症进行个性化治疗。本案在排除感染导致发热的前提下,从“厥阴为阖”理论着手,采用温少阴、阖厥阴的思路治疗,获得显效。现整理总结如下。 冯某,男,47岁,2022年5月21日入院。患者当日上午于工地2米高的高架工作时跌落,左侧肢体着地,致左侧胸部、腰部、左髋部疼痛,被送至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急...

  • 大柴胡汤治术后伤口久不愈

    大柴胡汤治术后伤口久不愈

    术后伤口经久不愈是困扰外科的一大难题,中医临证多从虚和寒入手,治以补益气血、温通血脉,但往往忽略了该病还有湿热内蕴、经络阻滞的病机。本案辨明湿热阻滞之病机,从少阳、阳明入手,和解少阳、内泻湿热,使经久难愈之伤口在较短时间内愈合。现整理总结如下。 王某,女,14岁,2022年5月12日初诊。主诉:下肢术后伤口反复不愈2月余。患者3月份因右下肢骨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显示为良性,但此后2月余术口反复渗液,难以愈合。术口位于右侧胫骨前侧,术口长度约7cm,未愈合部分约2.5cm,肤色偏淡暗,局部可见渗液,多呈淡...

  • 治术后失眠验案

    治术后失眠验案

    病例:患者,女,59岁。因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行冠脉搭桥术,术后失眠。早期应用曲马多、舒乐安定可减轻症状,但术后1个月症状加重,改服佳乐定、思诺思,并联合用百忧解,但效果不明显。诊见:心烦郁闷,头昏倦怠,心悸胸闷,乍热汗出,口干不欲饮,腹饥不欲食,舌稍红、少苔,脉弦细。头部cT检查示:脑萎缩。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断:不寐。病机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抑郁伤肝,证属肝肾阴亏,髓海空虚。治宜滋补肝肾,益脑安神。 处方:熟地、龙齿(先煎)、酸枣仁各30克,山药、怀牛膝、龟版、合欢皮各15克,山萸肉、枸...

  • 辨证治外伤性肠梗阻 术后脾约食滞肠梗阻

    辨证治外伤性肠梗阻 术后脾约食滞肠梗阻

      外伤性肠梗阻   陈某某,男,50岁,1986年8月29日诊。患者述于8月25日不慎从高处坠落,腰背着地而致腹胀,腹痛,腰痛等。当时也未介意,腹胀痛逐渐加重,不能进食,相继出现恶心呕吐,呈阵发性发作,腹胀不转矢气,已五天未解大便,腹疼有如撕裂状,痛苦难忍,随住医院诊治,曾肌肉注射新士的明,输液等以及开塞露灌肠均无良效。   检查:腹部隆起,叩击呈鼓音,有明显压疼,肝脾未触及。肠鸣音存在稍亢进。脊柱无畸形,第二腰椎有明显压疼。脊椎X线照片,显示第二腰椎轻度压缩性骨折。X线透视腹部示肠腔气体充盈,有游离...

  • 治术后多汗方

    治术后多汗方

    方药:党参、麦冬各15克,山茱萸18克;熟地12克,五味子、山药、丹皮各6克,茯苓5克。 用法:每日1剂,文火煎,头煎于沸后30分钟,二煎于沸后20分钟左右,两煎相合,共取汁150毫升,分3次服,疗程3-20天。 主治:手术后多汗。 疗效:治疗33例,治愈24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 治牙龈术后出血方

    治牙龈术后出血方

    用云南白药粉末撒于创面,纱布压迫止血,30分钟后渗血减少。本方适用于牙龈瘤、牙龈增生等原因需做牙龈切除手术者,牙龈切除后,无法缝合止血,且创口渗血较多。...

  • 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时机 术后注意

    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时机 术后注意

    在夏季,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自觉症状比冬季有所减轻,正因为如此,患者往往忽略了这个很好的手术时机,再加上农忙、天气热等因素,多数患者不选择夏季手术。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会。 1、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在夏季手术,心脏负荷比冬季轻,有利于出院后的恢复。 2、现在各地的心脏中心住院条件都很好,病房都是中央空调,不存在因为天气热伤口感染的问题。 3、夏季正是学生的暑假,暑假比较长,中老年风湿性瓣膜病患者选择夏季手术,家里有充足的人力照顾病人。 4、如果你选择进入秋季手术,住院人数骤然增多,病房容量有...

  • 术后腹壁感染性窦道 刘清泉口授处方

    术后腹壁感染性窦道 刘清泉口授处方

    李某某,女,53岁,2015年1月13日初诊:患者因腹壁感染性窦道住院治疗,因疗效不佳,故来门诊就诊寻求中药治疗。患者2009年因肾功能衰竭于301医院行右肾移植,2013年8月27日于301医院行右肾输尿管移行性细胞癌切除术。现长期服用环孢素软胶囊、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甲泼尼龙片。因腹部反复感染,出现感染性窦道。刻诊:面色晦黄无泽,腹壁窦道可见渗液,纳眠可,二便调,舌紫暗,苔白腻,脉弦。 处方:生黄芪100克,银花90克,茯苓30克,当归30克,怀牛膝30克,车前子30克(包),地丁30克,皂刺...

  • 治肠痈方 急性阑尾炎术后残端感染

    治肠痈方 急性阑尾炎术后残端感染

    宋某某,女,17岁。2004年8月25日初诊。 患者于10天前突感腹痛,逐渐加重,伴有呕吐、发热(体温38.5℃)。遂到当地卫生院诊治,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1周,临床症状消失出院。出院回家后第3天,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8.0℃),右下腹(麦氏点)疼痛,遂到县医院诊治,诊断为阑尾术后残端感染,给予保守治疗2天,未见明显好转,前来就诊中医。 诊见患者发热(体温38.0℃),右下腹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夜间疼痛加重,消瘦病容,偶有恶心、呕吐。右下腹有术后瘢痕,拒按,舌淡苔黑,脉细...

  • 回肠癌术后顽固腹泻五年 柴瑞霭教授验案一则

    回肠癌术后顽固腹泻五年 柴瑞霭教授验案一则

    柴瑞霭,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柴瑞霭教授验案一则介绍如下。 孙某,女,42岁,2015年11月17日初诊。 主诉:回肠癌术后顽固腹泻五年。现病史:2010年12月行回肠癌手术,术后病灶切除,但出现腹泻,每日多达12次之多,泻出呈水样粪便,泻前10分钟开始腹部疼痛,泻后腹痛消失,但继而出现恶寒,全身疲倦,需约休息半小时后,恶寒消失,体力渐复,每日腹泻周而复始,迄已五年。期间,2011年经某医院服中药半年,腹泻稍有好转,2012年初...

  • 术后低热中药蒲公英

    术后低热中药蒲公英

    笔者于2012年做鼻息肉摘除手术,术后第三天开始每于傍晚出现低热,体温在37.5℃至37.9℃左右,伴恶寒,持续一周左右,曾口服抗生素及退热药物治疗,但一直无好转,仍是至晚间即发热, 故自拟蒲公英单味药50克,煎水约500毫升,分多次温服,服后汗出,体温降至正常,恶寒减轻, 每晚1剂,至服药第三晚体温未再上升,恶寒消失,观察三日,体温正常而痊愈。...

  • 防范延缓白内障 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防范延缓白内障 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小鹏今年才27岁,视力却明显下降,原来双眼视力均在1.0以上,最近感到视物模糊,如同云遮雾罩,到眼科检查,双眼视力分别只有0.4和0.5。通过检查眼底等发现,原来小鹏患了白内障。小鹏感到奇怪,不是说老年人才患白内障吗,为何年轻人也得这种病呢? 眼科医生询问了小鹏的有关情况,原来他8年前由老家河南南阳来到郑州打工,在建筑工地当电焊工。劳动时虽然配有护目镜,但他感到麻烦,有时忙起来就把护目镜甩到一边。最近两年总感到眼睛发涩,谁想到白内障竟然缠上了身。 白内障种类繁多 其实,白内障并非老年人的专利。白内障...

  • 鼻窦炎术后中药减轻并发症

    鼻窦炎术后中药减轻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应用,该病治愈率有所上升,但术后术腔黏膜水肿、肉芽增生、囊泡样变、感染、粘连等因素又严重制约着治愈率的提高。鼻内镜鼻窦术后采用中药治疗能提高治愈率,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 处方 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鱼腥草30克,白芷12克,黄芩10克,乌梅6克,徐长卿10克,细辛3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 若见息肉色红、鼻流黄色浊涕、舌尖红,脉数,则加桑白皮15克,泽泻、牡丹皮各12克; 若见息肉灰暗质硬、舌红或有...

  • 起搏器术后中医膏方缓治“消补”兼施

    起搏器术后中医膏方缓治“消补”兼施

    心动过缓属缓慢性心律失常范畴,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常有胸闷、心悸、头晕、气短等症,重者可引起晕厥甚至猝死,属中医学心悸、眩晕,甚至厥证范畴。现代医学对此病尚无特效药物,但起搏器的植入解决了药物无法治疗的难题。起搏器虽可马上缓解患者诸多不适,但其终属创伤性手术,且“异物”植入对人体脏腑阴阳均有影响,术后更需长期服用抗栓药等维持性药物,日久耗损人体气血,导致患者身心俱疲。而膏方以调整阴阳、剂滋相应、久留效长的特点更适合用于起搏器术后的长期调治,且...

  • 中医对心脏支架或搭桥术后的辨证施治 方药分析

    中医对心脏支架或搭桥术后的辨证施治 方药分析

    李庆海治疗心脏支架或搭桥术后心系病经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西医治疗冠心病多为药物和手术方法,大多患者行心脏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显示血管狭窄70%以上,建议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此法解决了危重心肌缺血患者的梗死问题,降低了病死率。但手术亦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心脏支架或搭桥后的并发症处理较为棘手[1]。研究表明,心脏支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10.67%,部分患者出现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术后焦虑抑郁及药物不良反应[2]。随着冠心病术后...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中医治案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中医治案

    江苏省名中医龙家俊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58载。笔者师从龙家俊学习10余载,受益匪浅,兹将其指导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验案一则,记录如下: 王某,男,48岁,于2020年7月18日,因“剧烈胸闷胸痛1小时余”至我院急诊,诊治过程中反复出现室速、室颤、心脏骤停,伴有意识丧失,立即给予“电除颤、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静脉输注“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药物,经抢救1小时后意识恢复,立即行急诊PCI术,...

  • 失眠焦虑案医案 术后小便不通案 顽固湿疹案

    失眠焦虑案医案 术后小便不通案 顽固湿疹案

    运气学说,是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常讲,用运气思路指导临床,是基于天人相应的思想,通过观察自然界气候物候气息的变化来了解人体气机的变化及临床表现,“谨调阴阳,无失气宜”,通过调整天人关系达到祛病目的。运气辨治,注重辨时、辨机、辨阴阳开阖枢变化,是对静态、空间的辨证的重要指导和补充。临证做到审象、辨时、握机,并“握机于病象之先”,抓得“先机”,方机相应,往往速效。...

  • 横结肠癌术后高中分化腺癌 辨治处方治验

    横结肠癌术后高中分化腺癌 辨治处方治验

    李某某,男,74岁,2006年7月26日初诊。横结肠癌术后,高中分化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7/16。前列腺癌,奥沙利铂合希罗达化疗。右肺陈旧性结节。刻诊: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刀口疼痛,口干、纳可、眠可,二便尚调,舌质红、少苔,脉沉细。 辨治要点 老年男性,肝肾亏虚,热毒蕴结,渐成积聚。拟补肝肾、健脾胃,化热毒,消肿瘤为法,济生地黄丸化裁: 处方 生熟地各10克,山萸肉12克,山药20克,桑寄生15克,牛膝10克,何首乌15克,莲子肉10克,土茯苓30克,泽泻15克,凌霄花15克,赤芍1...

  • 解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危情 大剂红参

    解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危情 大剂红参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复杂、切除范围广、涉及器官多、术后并发症多,是风险较高的外科手术之一。其术后出血发生率为2%~18%,导致的死亡率高达14%~38%。一旦发生出血,可行血管造影明确出血位置,选择内镜下止血或血管栓塞止血,对大量出血或止血后再次出血的患者及时手术探查。 患者住院时一般状况 患者李某,男,77岁,主因“黄疸1月余”于2015年7月15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身黄、目黄、小便黄,于当地医院行腹部增强CT示:胆道梗...

  •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2]。其主要临床症状有顽固性恶心、频发性呕吐、持续性腹胀、早期饱腹感、餐后饱腹感和上腹痛难以缓解、食欲减退、全身乏力等[3],实验室检查多有电解质紊乱、血糖偏低、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等,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介绍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1则及...

  • 针灸闪罐治疗肠梗阻术后腹胀

    针灸闪罐治疗肠梗阻术后腹胀

    患者,女,42岁,于2015年10月18日来诊。诉肠梗阻术后20天,反复腹胀、恶心、呕吐10余天。20天前因肠梗阻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可,饮食二便正常,10天前行上腹CT造影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难以进食水,无发热、胸闷、停止排便等症状。现有上腹部胀满,上脘穴区有压痛,排气排便尚可,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等,腹软,未见明显压痛、反跳痛、墨菲征等;腹部叩鼓音,未见移动性浊音、肝肾叩击痛等;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存在,不亢进。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诊断 腹胀(肝郁脾虚...

  • 针灸药并用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针灸药并用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各种围术期因素导致术后胃肠功能不能恢复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临床常表现为术后腹胀、呕吐、排便延迟等,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普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目前西医缺乏有效、明确的治疗方案。本案在现代医学干预效果不佳前提下,从“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理论着手,采用先针后药的治疗方案,获得显效。现整理总结如下。 张某,男,81岁,于2021年3月19日入院。主诉:腹痛1月,加重1周。患者2020年11月18日因胆总管结石、梗塞性黄疸、胆囊结石住院,行腹腔镜下...

  • 大肠癌术后腹泻 辨证论治健脾升阳法

    大肠癌术后腹泻 辨证论治健脾升阳法

    大肠癌术后腹泻是指因大肠癌本身以及手术因素出现的大便质稀,或脓血、黏液便,或完谷不化,伴腹痛、肛门重坠或疼痛不适等症状。大肠癌术后腹泻具有反复发作、病程缠绵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他治疗方式的顺利进行。西医在大肠癌术后腹泻治疗上存在方式单一、疗效有限且难以长期维持等弊端。中药虽抗肿瘤效力不及化疗药峻猛,但其对于肿瘤所致并发症的治疗具有方式灵活、因人而异的独特优势。 王晞星教授系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40载。在恶性肿瘤的临...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