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术后 第4页

术后 第4页

  • 卵巢癌术后处方

    卵巢癌术后处方

    周某,女,57岁,湖南娄底人。2008年8月5日初诊。患者因卵巢癌术后化疗一次后白细胞严重降低,在2×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重度缺乏,绝对值降至0.3×109/L,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可短暂升高,但不久后马上下降,并出现牙龈肿痛,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多部位炎症反应而无法继续使用,慕名而来寻求中药治疗。症见:口腔有散在溃疡,口干口苦。舌暗红苔白,脉濡,尺脉弱。辅查:血常规:WBC:2.3×109/L,PLT:101×109...

  • 术后膝关节粘连药浴方

    术后膝关节粘连药浴方

    膝关节或邻近部位的损伤,由于长时间制动,导致关节腔内血肿机化,关节囊、股四头肌、髌韧带等挛缩粘连,肌肉失去弹性,甚至萎缩,最终发生关节僵硬者,称为术后膝关节粘连。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血瘀滞,经络阻塞所致,当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为治,运用外治法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可选用下列药浴方。 1.续断二草洗方:续断、伸筋草、透骨萆各 15克,五加皮、三棱、莪术、秦艽、杜仲、独活、海桐皮各12克,木瓜、牛膝各10克。将上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

  • “腰突”术后中药熏蒸

    “腰突”术后中药熏蒸

    经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需进行必要的临床康复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疗效。2006年2月至 2007年1月,笔者用中药局部熏蒸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待病人术后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缓解后,行中药局部薰蒸治疗。 药物组成:海桐皮、透骨草、伸筋草、乳香、没药各6克,当归尾5克,三棱、莪术、川椒、地龙各10克,艾叶15克,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各3克,自然· 铜20克。 将上药加水600—1000毫升,泡30~50分钟,缓慢加热至药液沸腾,然后用慢火...

  •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康复

    腰椎间盘在身体里具有缓冲压力、保护脊髓的作用。外伤或者随年龄的增大椎间盘发生退变等原因可造成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向椎管内突出,腰椎脊神经根受压而产生一系列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征患者在手术前要注意适当的补充蛋白质,每日蛋白质的量可达100~150克左右,尽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 (年纪大的患者治愈最好选用脱脂鲜奶或奶粉)、蛋类、大豆粉、动物的肝肾、瘦肉、鱼、鸡肉、酸奶等。每日6餐。术前一天晚上(如果没有糖尿病、食道癌)可多吃些无脂的糖果。食谱的安排在原来饮食的基础上注意增加全脂或脱...

  • 骨伤科术后调治案二则

    骨伤科术后调治案二则

      案1邵某,男,58岁。因“右胫腓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急诊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第五天,患者自觉汗出,恶寒,盖被褥一床尚觉寒冷,且小便淋漓难解。血、尿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查舌淡红,苔白,脉滑。考虑时至盛夏,病房空调开放,患者正当凉风,辨为太阳蓄水证,给予桂枝汤合五苓散加减,处方: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桂枝9克,白芍9克,滑石30克(包),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3剂,水煎服,日1剂。   上方服一剂后,小便淋漓不尽以及自汗、恶寒症候得以缓解,3剂后症...

  • 中药外敷巧治“腰突”术后残留痛

    中药外敷巧治“腰突”术后残留痛

    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其他疗法失败后常采用的方法。但该疗法存在着并发症较多的弊端,术后残留痛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对312例经手术后出现腰腿残留痛的患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治疗312例,其中男202例,女11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4岁;术前病程最短3天,最长92天;术后病程最短16天,最长33天;开窗髓核摘除术307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5例;单侧手术223例,双侧手术89例;单个髓核摘除术79例,2个以上髓核摘除术233例;术后单侧下肢残留痛23...

  • 中药止结肠癌术后腹泻

    中药止结肠癌术后腹泻

      最近治了一例结肠癌术后腹泻的病人,疗效很好,颇有感触,总结于此,希望能与同道交流。   夏某,男,58岁,退休工人。因结肠癌二次术后腹泻、腹胀1年入院。患者于1993年因大便带血,性状改变,经肠镜检查加活检确诊为结肠高分化腺癌,给予根治术。术后予化疗数程(具体不详),经上述治疗后大便恢复正常。2009年初,患者再次出现便血,肠镜复查考虑结肠癌复发,予结肠全切,并人工造瘘排便。此后一直进食半流质,但终日腹胀、腹泻,大便质稀不成形,稀糊状,次数多,此次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住院。   入院后复查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征...

  • 中药熏洗坐浴减轻痔疮术后疼痛

    中药熏洗坐浴减轻痔疮术后疼痛

    痔疮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治疗重度痔疮的主要手段。因肛门周围神经血管丰富,对疼痛极为敏感,这种痔术后疼痛不仅会影响术后创面愈合,还可以引起排便困难,尿潴留等诸多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术后中药熏洗剂的应用,有效地缓解了肛门术后疼痛,缩短了术后创面愈合天数。 具体方法是:取荆芥、防风、大黄、苦参、透骨草、五倍子各60克,川乌、草乌各20克,将上药加水1500毫升浸泡30分钟,先用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0分钟。趁热先熏后洗,待水温降至40℃时,再坐浴10分钟。...

  • 中医狙击肾移植术后并发症

    中医狙击肾移植术后并发症

      目前肾移植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已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肾移植而恢复了健康。但肾移植术后仍可出现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低下、肾功能延迟恢复、肺部感染、红细胞增多症、疱疹病毒感染等并发症,临床若处理不好可严重影响移植肾肾功能恢复。近年来我们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治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配合中医治疗可明显改善肾移植患者的全身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缓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进展。   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低下   环孢素是肾移植术后最重要的抗排斥药物,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环孢素口服吸收个体差异很大,环孢素血浓...

  • 关幼波治术后无尿症验方

    关幼波治术后无尿症验方

      病历摘要:周某,男,74岁。患者于1961年8月21日下午5时许突发恶寒发热,随即伴有阵发性腹痛,局限于右上腹部,恶心呕吐,吐出物为食物残渣,解黄色稀软便一次。于次日下午皮肤出现明显黄疸,意识稍有朦胧。体温39.3℃,脉搏124次/分,血压95/50毫米汞柱,在右肋缘下有15厘米×12厘米大小之肿物,压痛明显。白血球计数22600,中性细胞89%,淋巴细胞11%,大小便检查无异常。   西医诊断为急性胆囊炎,于24日下午四时半在局麻下行胆囊造瘘术。术后至次晚八时,尿总量不到5毫升,患者处于半...

  • 术后尿潴留可炙神阙穴

    术后尿潴留可炙神阙穴

    方法:取新鲜生姜切成约3毫米的薄片,用针刺出多个细孔,用艾绒(药店有售)揉成直径为3厘米、高约 3厘米的艾炷。姜片放在神阙穴(肚脐),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以皮肤潮红为度,也可上下提拉姜片,防止烫伤。灸至有尿意即止。 说明:术后尿潴留是手术后一种常见的急症,相当于中医的“癃闭”。现代医学认为,术后尿潴留多是由于麻醉反应抑制排尿反射和切口疼痛引起膀胱括约肌反射性痉挛等原因引起,目前治疗上无有效的措施。而中医则认为受刀圭之损致精血亏耗,元气受损出现气血两虚,肾气不足,阳气无以化阴,膀胱气化无权...

  • 治手术后尿潴留经验

    治手术后尿潴留经验

    经验方:煨甘遂15克,甘草10克。 用法:将甘遂研成粉末,以3~6克酒调成饼状,敷贴肚脐神阙穴,盖上软薄膜并用纱布扎紧,保持4~6小时,无效者更换1料,可连用3 次。同时用甘草10克煎汤顿服。 疗效:本方治疗手术后尿潴留患者31例,痊愈(用药后1—14小时排尿)26例,无效5例。...

  • 中医治老年术后排尿障碍

    中医治老年术后排尿障碍

    临床运用验方治疗老年术后自主排尿障碍4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药:党参、黄芪各15克,当归12克,白术、茯苓、午前子、竹叶、-黄柏、金银.花、甘草各10克。每人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所治4例,服药4剂,均恢复自主排尿。 病案举例:姜某,女,70岁。因阑尾切除术后,不能自主排尿2周来诊,,检查:下腹部胀满,右下腹可见6厘米手术疤痕,无红肿、压痛及反跳痛,可触及胀大膀胱,叩诊浊音。外阴及尿道外口无异常,肛道通畅。插尿管导出尿液300毫升、色清。尿检LEU(++),ERY(+),PRO(+)。保留导尿管接无菌...

  • 术后伤口难愈合 组成生黄芪200克

    术后伤口难愈合 组成生黄芪200克

    杨某,男,40岁。2013年10月8日初诊。患者主诉右股骨颈及右膝关节骨折术后一年,右膝关节疮面化脓感染1周。 患者右股骨颈骨折手术予以内钢板固定,术后1月时患者右膝关节化脓感染,流脓血水,红肿疼痛,给予抗炎对症治疗,中药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托毒排脓等治疗1月脓肿消退,病情好转,在家休养治疗。手术后1年半后在兰州某医院住院手术取出钢板及螺丝。 手术中发现患者膝关节腔内有脓肿,骨头坏死,脓液较多,色暗红,引流排脓,抗感染治疗4周不见好转,右膝关节手术部位没有愈合,且疮面不长,渗出大量...

  • 术后消肿两法

    术后消肿两法

    老年人身体平衡性和灵活性下降,很容易因为跌倒而发生肢体骨折。在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之后,术后肿胀极为多见,而且很长时间不易消退。西医认为,外伤炎症造成静脉及淋巴管阻滞,回流障碍;长期肢体固定,肌肉不运动使肌肉弹性降低,萎缩,失去舒缩功能,造成静脉及淋巴管回流缓慢或阻滞从而引发肿胀。而中医学则认为,骨折损伤,失血耗气,久病卧床,导致气血两虚而影响津液的正常输布,血运不畅,经络阻闭,水液停滞而为肿胀。 肿胀长时间不消可影响静脉回流,而且还会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长、感染等,甚至引发关节僵硬、粘连,影响肢体功能...

  •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治法 骨折手术与术后干预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治法 骨折手术与术后干预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包括内治、外治和物理治疗等等。 内治法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按照三类证型进行辨证施治。 脾肾阳虚型。治则:温补肾阳。方药:右归饮,骨康口服液等。右归饮代表方为: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甘草、杜仲、肉桂、制附子(《景岳全书》)。 肝肾阴虚型。治则:滋补肾阴,填精益肾。方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左归丸代表方为: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景岳全书》)。 气滞血瘀型。治则: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强骨...

  • 莱菔子治手术后腹胀

    莱菔子治手术后腹胀

    腹胀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症状。以往多采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的传统方法治疗,近来,临床上许多中医大夫采用中药莱菔子(即萝卜籽)配合热敷脐腹部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将生莱菔子250克,放人家用微波炉中,用高火加热2 分钟。取出待温度适宜,装入自置小布袋内,扎紧袋口,患者采取仰卧位,置于患者脐部及脐周腹部多点热敷,每处可敷3~5分钟,应避开手术切口以免引起疼痛。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天1次。对腹胀未消失者,可重复治疗。热敷过程中应注意保暖,不要过度暴露躯体,避免吹风,防止受凉。 中药莱菔子具有增强小肠运动、消食除胀的作...

  • 熊继柏治腹腔手术后大便不通医案

    熊继柏治腹腔手术后大便不通医案

      黄某,女,52岁,湖南省衡阳市人,是笔者应邀会诊的病例。   2001年6月16日初诊。某医院医生介绍病情:患者因患子宫癌,于2001年5月25日在该院做子宫切除术,手术较顺利,并经检查证实癌细胞未见扩散。但手术后至今,患者始终未解大便,仅矢气几次,腹胀、腹痛,不能进食。近10日来,小便亦点滴不通。且身发低热,约在37.5~38℃之间。   医院组织数次会诊,并几次邀请外院专家前来会诊,诊断结论一致:术后肠粘连,肠梗阻。解决的办法是再行剖腹手术。但患者精神极其疲乏,体质虚弱,患者及其家属均拒绝再次手...

  • 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端假体周围骨质疏松 健肾方

    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端假体周围骨质疏松 健肾方

    广东省广州市正骨医院 曾湘骏,何健东,阙敏强,梁笃,李保林,彭浩 摘要 目的:探讨健肾方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 (BMD 全称 ) 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广州市正 骨医院因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 / 半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共 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比较 2 组 术后 1、3、6、12 个月股骨柄周围骨密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关节置换术后 2 组患者骨密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 化。ROI1、ROI2、ROI3、ROI4 及 ROI5 术后 1、3、6、12 个月 2...

  • 术后便秘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 中医艾灸

    术后便秘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 中医艾灸

    术后便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现 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患者因为疼痛 而害怕排便,使得大便长期停留在肠道 而致水分被吸收,导致便秘;因为害怕排 便而减少饮食,最后导致摄入纤维过少 而形成便秘等。术后便秘极易引起各种 问题,如痔疮手术后便秘,如厕时间较 长,长期的下蹲或用力过猛,可以导致创 口开裂而出血、水肿。中医对于便秘有自 己独特的认识。中医学认为,腑气以通为 用、以降为顺,当腑气不通之时,秽浊之 物内停,可阻滞气机,日久者可化热,形 成痰湿、瘀血等。而中医的艾灸则具有方 便、卫生、副作用小等特点,故本文选取中医...

  • 新疆名医治痔术后排便不畅方

    新疆名医治痔术后排便不畅方

    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牛膝、生地、当归、白芍、火麻仁各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养血,增液润肠。用于治疗痔术后排便不畅,中医辨证属阴津不足型。本型患者多为痔术后大便干结难下,涩滞成块,3~5日排便1次,排便量少,味臭,伴有头昏头痛,心烦易怒,心悸失眠,口干舌燥,小便频数,心胸烦热,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创方者:徐斌...

  • 肛门病术后止痛 电针白环俞止痛法

    肛门病术后止痛 电针白环俞止痛法

      【穴性特点】   白者,洁也;环者,旋也。此类穴名,多由养生家静坐有得而名之。   张紫阳谓:“心下(此处指七节旁之小心),肾上,脾左,肝右,生门在前,密户在后,其连如环,其白如棉,方圆径寸,包裹周身之精粹。此即玉环也”。其处与脐相应,为人之命脉根蒂。本穴与玉环气机相通,正应其处,故名为“玉房俞”,又名“白环俞”。   本穴位于骶部,主治遗精、遗尿、带下、月经不调及腰骶疼痛等症。   【操作技法】   患者取俯卧位或...

  • 肛肠病术后疼痛(阳虚湿盛)方药

    肛肠病术后疼痛(阳虚湿盛)方药

    梅某,女,32岁。2014年6月来诊。病人因混合痔行“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痛2月余无好转,住院期间病房给予清热利湿院内制剂外洗,局部八髎穴、长强针刺均无明显效果。查体见,病人肥胖,倦怠乏力,小腹胀,下肢怕凉,舌胖大且淡润,齿痕明显,苔腻,脉沉弦滑无力。 诊断:肛肠病术后疼痛(阳虚湿盛)。 方药:通阳化湿,活血止痛:厚朴30g,白芍50g,元胡15g,桂枝15g,小茴香20g,黑附子15g,没药20g,炮姜25g,肉桂15g,茯苓30g,砂仁20g,肉苁蓉30g,炙甘草20...

  • 加味四君子汤辨证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的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加味四君子汤辨证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的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结肠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结肠癌 根治术结合术后化疗是目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但 应用化疗而产生毒副作用会使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及 骨髓移植等多种不良反应,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 生理心理负担 [1 -2 ] 。对于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积 极治疗, 不仅能帮助患者减轻病痛, 还有利于患者的生 存质量及预后 [3 ] 。本研究观察加味四君子汤辨证治疗 结肠癌术后化疗的不良反应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 87 例, 选于 2014 年 4 月&mdash...

  • 加味枳壳汤减轻痔疮术后肿痛

    加味枳壳汤减轻痔疮术后肿痛

    枳壳汤由枳壳20克、荔枝草20克组成。《外科正宗》曰:“治痔疮肿痛,肛门下坠,无论新久,洗之痛自消。”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运用,在此基础之上加赤芍15克、黄柏15克、花椒15克、当归15克、甘草9克,加1000毫升水煎后,每日坐浴熏洗,运用于减轻痔疮术后肿痛,疗效很好。 王某,女,混合痔病史10年,在我科行混合痔手术后肛周创面水肿难消、疼痛明显,每晚需借助止痛药入睡。给予西药及外用膏药消肿治疗后效果不佳,后给予患者加味枳壳汤水煎坐浴先熏后洗,药渣外敷伤口,每日2~3次,每次约5分钟;连...

  • 郑玉玲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并发腹泻经验浅谈

    郑玉玲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并发腹泻经验浅谈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1],主要发生于结肠黏膜上皮,化疗是结肠癌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结肠癌患者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降低了20%的结肠癌复发、转移等相关危险的发生率[2]。化疗不可避免会出现不良反应,腹泻是其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现代医学在抑制化疗所致腹泻不良反应方面,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药在改善腹泻症状方面则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改善化疗并发腹泻的临床症状,更可提高化疗疗效,降低结肠癌复发。 郑玉玲教授,著名中...

  • 治胆囊术后肝功能损害方

    治胆囊术后肝功能损害方

    处方:茵陈、猪苓各30克,茯苓、泽泻各15克,栀子、郁金、柴胡、白术各10克。 加减:黄疸加田基黄20克,食少加麦芽30克,舌苔黄腻加滑石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2个月为1疗程。 主治:胆囊术后肝功能损害。 疗效:治疗16例,肝功能全部恢复正常。...

  • 结肠截取术后少腹痛10年 方投中医验方

    结肠截取术后少腹痛10年 方投中医验方

    【病案】   陈某,女,57岁,于2014年6月21日初诊。患者结肠截取术后少腹痛10年。   2004年患者因结肠壅阻而手术截除1.05米,85天后又截除小肠0.4米,其后不久即少腹痛,经检查被确诊为肠粘连。因少腹痛进而诱发胃疼乃至呕吐。每月均腹部皮肤隆起1~2次。每天睡眠时间仅4小时左右,亦长达10年之久。两目瘙痒、干涩,心悸。口中有咸味,大便每日1行,质稀,尿黄而少。脉弦,舌淡红,苔白,根厚,口唇红。部分指甲呈紫色。证属血虚而瘀,脾湿阳虚。治宜养血活血,健脾扶阳。方投桃红四物汤、五苓散...

  • 胁痛(西医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中医治之

    胁痛(西医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中医治之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展文国   丁某,男,70岁,2017年10月3日初诊。经常性感冒,同时见浑身怕冷、厌油腻饮食、胸闷气短、咽喉不利、咳嗽吐痰、疲乏无力等症状。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滑。检查:谷丙转氨酶(简称ALT)55mol/L,碱性磷酸酶(ALP或AKP)150mol/L,乳酸脱氢酶(LDH或LD)200mol/L,尿酸(简称UA)500emol/L,血小板(简称PLT)78mol/L。B超提示:胆囊切除,脂肪肝。   诊断:胁痛(西医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肝郁脾虚,痰浊瘀阻型)。...

  • 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调理

    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调理

    胆囊切除是针对严重胆囊炎、胆结石症等而采取的常见的根治疗法之一。众所周知,胆囊是贮存胆汁的重要器官,胆汁对食物的消化、脂肪的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胆囊对胆汁进入肠道具有调节功能。胆囊一旦切除,胆囊贮存和调节胆汁的功能就几乎不复存在了。 为了适应胆囊切除后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患者在饮食上尤应加以注意: 1.手术后,由于胃肠受到刺激,蠕动减少,肝脏功能受到抑制,胆汁分泌量降低,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所以术后1~2天应严格禁食,宜用静脉滴注补充各种营养。从第3天起可视情况给予流质饮食,...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