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 第4页
-
《内经·素问·五藏别论篇》释义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写。名为奇恒之府。 ———《内经·素问·五藏别论篇》释义:黄帝问:我听医生说,有的把脑髓称为脏,有的把肠胃称为脏,或称为腑。冒昧问下,有的把肠胃称为脏,有的称为腑,这不同的说法,都说是对的。我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愿意听你详细解说。岐伯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
-
临床需要读 《黄帝内经》应该如何读?
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人才培养特别是优秀中医 临床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读经典做临床之 风蔚为壮观,但是在读经典做临床的实际操作过程 中,处于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的 《黄帝内经》似乎 未引起足够重视。从读经典角度而言 , 《黄帝内 经》作为中医经典之首 、 “医家之宗” ,肯定需要 读; 但是从临床角度而言 ,《黄帝内经》显然没有 《伤寒论 》 《金匮要略》等经典来得实际。那么如 何认知 《黄帝内经》在读经典做临床中的地位? 做临床需不需要读 《黄帝内经》 ? 如何读 《黄帝内 经》 ? 读什么...
-
读《内经》 新释(七绝)
沁园春·《内经》 医学巨舟,华夏传承,启始春秋。况先贤宝卷,百科齐揽,天经地构,兼收并蓄。辉映长空,彻鸣天地,千万医轮总载游。望川岳,叹古疆今地,仍滞中流。 学人代代趋修,登巨舰倾心攀宝楼。纵毕生研习,难能精透。采金撷玉,永世无休。八一篇章,穿朝越世,满目珠玑展案头。笛鸣矣,扬东方风慢,驶出神州! (刘方柏) 临江仙·赞《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名卓著,先贤典籍传遗。活人济世奠根基。探源明辨证,病案解疑迷。 岐伯轩辕研病理,岐黄由此称医。前人...
-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结构
《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其中《黄帝内经》学术体系是其关键。《黄帝内经》主要围绕人的健康、疾病进行阐述,形成了有关人的生命规律及其医学应用的知识和理论,而这些知识和理论的形成,必有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的渗透与影响,它既是医学理论形成的基础,也是《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医学理论和医学基础两部分。 医学理论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医学理论的内容,基本上可以由历代医家对《黄帝内经》内容的分类来概括。在分类研究《黄帝内经》的...
-
《黄帝内经》——中医思维之大成
中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框架之上的。因此,中医的特殊就突出表现在它的思维方法上。中医的思维方法主要有:意象思维、辨证思维、直觉与灵感、逻辑思维、系统思维等等。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是以文字、物象(图象、现象、符号)表达研究对象抽象含义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观察事物取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类比、联想,运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文字或其象征性符号进行表述,以反映事物普遍联系与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简介意象思维的三个阶段: 观察现象:即对周围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此象有体用之别,即形质与功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