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 第5页
-
论《内经》中神的概念
神,是《内经》理论的重要内容,被称为人体精、气、神“三宝”之一,并且其理论体现于《内经》有关藏象、病机、病证、诊断、治疗、预后等各种学说之中,研究神的理论及其临床意义,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内经》中神的含义是很广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下面分别论述之。 广义之神:《内经》中广义之神包含了神为天地之主宰、代表了自然界运动变化及其内在的规律,同时也是人体及动物生命力及生命活动的表现,这部分内容与中国古代哲学相关认识一脉相承。 第一,神为天地万物之主宰。《说文解字》曰:&ld...
-
《黄帝内经》——中医流派的先导和源泉
秦汉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化背景就是诸子百家在学术上的创新与争鸣。成书于汉代晚期的《黄帝内经》之中也体现着各家学说的特点就不难理解了。 现在一般认为,《黄帝内经》的成书收纳了西汉以前众多医家学术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秦汉医学文献的本来面目,其中一部分是出自后人的增补,而且从内容中还显露出许多学术观点的分歧,这反映出其决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笔,也不是一个时代、一个方域的医学成就,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众多医家学术思想的总结汇编。任应秋先生在《中医各家学说》里也说过:“既然在这一时期,有不同的师承授受关...
-
内经谈“亢则害 承乃制”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是指六气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的调节机制。《素问·六微旨大论》从运气学说的角度,对六气相承的自然现象做了具体的论述,指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唐代王冰借用自然现象解释亢害承制,如“热盛水承,条蔓柔弱,凑润衍溢,...
-
内经中奇恒之府的概念
《素问·五脏别论》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提出了奇恒之府的概念。奇恒之府理论在《内经》中仅见此篇,但这一理论在藏象学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著名内经研究专家王洪图《内经选读》认为:“根据藏象学说的特点,所谓‘五脏’是指以肝心脾肺肾为中心,广泛联系六腑及全身组织器官而构成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其中骨、髓、脑属于肾;脉属于心;女子...
-
天人统一观是《内经》理论核心思想(上)
经典讲堂开栏语:本栏目今起刊登相关专家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系统讲解和诠释,以帮助基层中医药人员更好地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提高其理论水平和运用经典指导临床的能力。 编者按:本文作者张吉教授(已故)是《黄帝内经》理论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毕生对中医经典著作《内经》的理论思想和临症理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在经脉理论和《内经》理论指导针灸临床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独特的学术思想。本文系作者遗作,共分4个专题、6个部分,详细阐述了他对《内经》理论核心思想的精辟分析和独到认识,对指导中医临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
《黄帝内经》方位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发展与应用
《内经》 里论述的五行理论体系有如下两种, 即 方位五行理论和生克五行理论。生克五行理论中, 五行各自地位是相同的, 配属四时的关系为木春、 火 夏、 土长夏、 金秋、 水冬。而方位五行理论认为中为 尚, 中央控四方, 四方对应四时。方位五行理论以上 古殷商以前的五方时空观为萌芽, 经河图五行生成 数成形, 经 《管子》 《吕氏春秋》 的发展完善, 之后经 《淮南子》 提出医学五行五脏配属, 最终被引入到 《内经》 中。河图中体现的四时、 方位五行观念, 再 结合五脏配属后, 也就形成中- 土- 脾- 中央- 每季...
-
章太炎先生论《黄帝内经》理论探讨和俞曲园《废医论》之评说
章太炎(1869年-1936年) , 浙江余杭人, 名炳 麟, 字叔枚。 初名学乘, 仰慕顾炎武(名绛) , 更名 绛, 别号太炎。 近代著名民主主义革命家、 思想家、 小学家、 学者。 著作之富, 等若海山, 才大义高, 臻 俊抵极, 学问渊博, 堪称学海。 健在时, 为国内外推 崇数十载, 其殁也, 犹为后世敬仰思慕。 太炎先生经 学、 史学、 诸子、 小学成就与贡献均有专著论及, 唯 医学之成就与贡献鲜为人知。 1994年上海人民出版 社《章太炎全集》第八集为太炎先生 《医论集》 , 收 集先生自1899年至...
-
《内经》有关论述的基础上阐发营卫理论的论述
丁元庆教授是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从事临床研究30余年,在慢性病的防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本期起对丁教授从营卫辨治慢性病的理论研究与临床经验进行系统报道,以期对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提供借鉴,启发思路。首先推出在回顾《内经》有关论述的基础上阐发营卫理论的论述,分两部分介绍。 3、营卫功能 3.1 温煦脏腑百骸 温煦是卫气的基本功能。脏腑百骸、阴血津液皆赖卫气温化育养。脏腑为气化之核心,卫气是脏腑气化之动力。 3.2 滋养五脏六腑 脏腑百骸皆为有形为器,既需...
-
《内经》康复内容的整理与功能障碍的内涵
《内经》将针刺、灸芮、按摩、气功等治疗技术引入中医康复中。本文以现代康复医学功能障碍的内涵和分类为标准,建立了包含运动、感觉、呼吸、二便、听力视力、言语、精神功能障碍共七类424条条文的《内经》康复数据库。认为《内经》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后四个方面对七类功能障碍进行了阐述,表明《内经》已具有中医康复的雏形,为中医康复学在古籍整理方面的研究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20世纪80年代,现代康复医学传入我国,并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在此之前,中医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中医康复的内容。随着康复医学的传入、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