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 第31页
-
香蕉药用方:民间食方
1.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①每日吃香蕉3-5只;②香蕉50 克,研碎,加入等量的茶液中,再加适量白糖,即为香蕉茶。每次服1小杯,每日3次;③香蕉柄 25克,白菜根1个,水煎加适量冰糖服;④香蕉皮30~65克,水煎服,每日2次。 2.治肠热痔疮出血、大便干燥:每晚临睡前吃2~3个香蕉。 3.治燥热咳嗽,日久不愈:香蕉1-2个,加冰糖适量。隔水炖服,每日2次,连服数日。 4.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鲜香蕉根适量,去除根皮,洗净捣烂取汁,蜂蜜调匀。每次服100-150 毫升,每日3-4 次。重型病人应配合药物治疗。 5....
-
沙虫的民间流行食疗药方
沙虫又名光裸星虫,其形状呈长简形,长约12~ 22厘米,且浑身光裸无毛,体壁纵肌成束,每环肌交错排列,形成方块格子状花纹,所以又称裸体方格星虫。 沙虫更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疗价值。其性平、味甘、成、有滋阴降火,清肺补虚之功效。据记载,凡有骨蒸潮热,阴虚盗汗,肺痨咳嗽,胸闷痰多以及妇女产后乳汁稀少等症状’,最宜食用沙虫;对子肺痨咳嗽、神经衰弱、小儿脾虚或干燥症,用沙虫加姜片煲瘦肉汤饮服有疗效。另记载,沙虫滋阴补肾,小孩因肾亏而夜尿频繁者,煮沙虫粥吃可起到良好疗效,而夜尿的人吃煲炖的沙虫亦有效果。 据药书记...
-
夏天预防火 两种民间膳食偏方
肉禽类食品多是温热性,而鸭肉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温不热,清热去火,所以容易上火的季节,可多吃鸭肉。《本草纲目》记载鸭肉“填骨髓、长肌肉、生津血、补五脏”,可补虚生津、利尿消肿,适用于阴虚内热引起的低烧、便秘、食欲不振、干咳痰稠等症。营养分析表明,鸭肉中胆固醇含量相对来说并不算高,所以胖人也可以吃些柴鸭、瘦鸭一饱口福。 夏天气温高,气候炎热,使人体免疫力和防御功能下降,容易诱发疾病。因此,合理的调整饮食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吃的营养、又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呢?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记...
-
让主角发言——在2006全国民族民间医药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闭幕以前,我讲几点意见: 一、会议的目的 我们召开民族民间医药学术研讨会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让一些论文作者有一个交流的平台吗? 是为了提高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承办单位的知名度吗? 是为了显示有关医疗、教学、科研、生产单位的成就和政绩吗? 是,但不完全是。这些都不是根本的。 我们召开民族民间医药学术研讨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医药创造,保护民族医药文化,发现民族医药人才,发挥其保护各民族人民健康的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寻找中国传统、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 我们正是站在这样一...
-
老中医药专家传承 民间药膳秘方 中药生产企业
近日,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出台《2015年全市卫生计生人才工作要点》,对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明确了四项措施,包括启动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等。 2015年,该市在推进中医药传承工作方面,开展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验收和督导,启动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完成全国第五批、重庆市第二批“师带徒”出师考核工作。继续实施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和市级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项目,加大重点学科团队建设力度,造就一批骨干人才。推进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
-
民间中医医药研究 中医“治未病”中心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科普分会9月11日在京成立。大会选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巡讲团专家韩平任首届会长。 韩平介绍,该分会主要承担对社会大众的中医药科普教育工作,着重健康养生与疾病宣教。把科普信息进社区,打造中医药科普文化平台。分会设北京圣马克医院为宣教基地,每周定期为北京市民开展健康讲座,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健康观念深入人心。 会议期间,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陈珞珈,中医养生保健专家吴大真等围...
-
民族医医院建设 民间中医身份 医学师承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下发通知,将于近期组织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建设项目进行评估验收。 此次主要验收对象为第三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第二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民族医医院共30家建设单位。评估验收以《第三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项目评估验收细则》和《第二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项目评估验收细则》为主要内容,重点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内涵建设和综合服务能力进行检查评估。 通知提出,各单位自评工作应在2015年9月7日前完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
-
京族民间医药资源调研 中药湿敷疗法 中医事业发展
浙江省玉环县中医院内二科近日推出中医护理新举措,采用自制中药湿敷法治疗口僻,通过临床实践取得满意疗效。 取蓖麻子(白芷、火麻仁、马前子)、生附子、防风、冰片等中药研成粉末,根据口僻的临床辨证分型选择合适的中药湿敷方,需用时和匀呈糊状,敷于患侧面部颊车、四白、地仓等多个穴位,外盖纱布、胶布固定,7天为一疗程,以达到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同时,配合面部肌肉群的功能锻炼,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均有明显好转。该治疗方法受到患者欢迎。 作为全国第二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的河北磁县,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业发展...
-
王国强:加快促进民间中医药发展
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对民间医药的认识。 我国民间医药源远流长,不仅是中医药学形成的重要来源,而且不断丰富着中医药学的内容。加强民间医药工作,做好民间医药挖掘整理和总结利用,对于丰富中医药诊疗技术,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将中医药原创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具重要意义。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中医药机构要把民间医药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中医药“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推...
-
猪肠民间药方7款
中医认为,猪肠性味甘、微寒,入大、小肠经。具有厚肠理血功效;适用于便血、止痛、痔疮、脱肛等症。1.便血:猪大肠 250克,蚌侧柏叶90 克。共炖熟,仗汤食肠。或猪大肠、鲜枸杞根各120克。术煎、饮汤食肠。2.大肠血痢:猪大肠1段,用盐水洗净,灌入黄连末35 克;扎紧两头。蒸熟,捣烂;制成黄豆子大小的丸剂。每日3 次,每次30-50丸,于饭前米汤送服。3.外痔:猪大肠头一段(约16厘来),洗净。将槐花50克灌入大肠,扎紧两头,加水炖熟,吃肠饮汤。每日1次,连食 4日。对外痔初起特别有效。4.内外痔:猪大肠30 厘米,...
-
海参食疗12方:民间流传
海参性微寒,味甘、咸,具有补胃益精、养血润燥、除湿利尿等功效。主治精血亏损、虚弱劳怯、痔疮出血等症病。1.治动脉硬化:取海、参20-30克,冰糖适量。先将海参用清水泡发,洗净后放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烂,加入冰糖稍煮,每日空腹服1次。连服2-4周,或时时服食。2.治肝火偏旺兼脾、虚型高血压:海参2条,干贝2个,海带20克,绿豆30克,炖汤服,每周1-2次。3.治糖尿病:海参、鸡蛋、猪胰子各1个,煮熟,酱抽蘸食。间日服1 剂。4.治肝病:水发海带 1000克,灵芝10克,油菜、冬笋片各50克,食用油...
-
民间治慢性哮喘 老慢支
民间治慢性哮喘 鸡蛋2个,白胡椒10 粒,白酒(60度左右最佳)50 克。 制用法:将鸡蛋去黄留清,白胡椒研细未,二者搅匀放在陶瓷杯内,隔水加热至30℃左右,然后饲入白酒;用火点燃,再用筷于搅拌,待鸡蛋清变成白色时,趁热1次服。 每日1次。连服45天即有显著效果,病情轻者可治愈。 (郭旭光) 治老慢支食疗方 处方与用法:滑石 50克,麻黄25克,甘草 Z克,茶叶5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5克,日2 次,用冰糖温开水进服, 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通利肺道,调理脾胃;除毒生津,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咳喘,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