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 第27页
-
民间方治疗几例面瘫病例
清代《验方新编》中风篇记载中风口 眼歪斜验方:用活鳝鱼一条捣烂,左斜敷 右,右斜敷左。嘴正则将鳝鱼血洗净。屡 试皆效。又方:蓖麻子三钱(去壳)、冰片 五分,共捣融。左扯贴右,右扯贴左,以正 为止。笔者也曾听闻民间流传使用蓖麻 叶捣碎及黄鳝血涂敷患侧治疗面瘫效果 显著。笔者效仿此书记载及民间方法,合 用治疗几例面瘫病例,收效甚好,现介绍 如下。 病案一:王某,男,57岁。从商多年, 性急暴躁。因突发口歪前往医院就医,但 因公事繁忙拒绝住院。发病2天后前来 求诊。患者来时口角向左侧歪斜,右口角 下垂,右侧面颊动作不灵...
-
腮腺炎民间食疗方
1.猪胆汁:将猪胆汁干燥成膏状摊在厚布上,敷患处,以胶布固定,数日可愈。 2.大青叶:将大青叶 50~100克,捣烂,加适量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 1次,每次敷2小时,连敷数次。 3.丝瓜:将鲜丝瓜切碎捣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每日上、下午各换药1次,连敷2— 3日。 4.青黛、鸡蛋清:将青黛 1.5克,鸡蛋清1只,混合捣匀,敷患处1-3次。 5.酢浆草:酢浆草30克,水煎,少量多次频服;另用酢浆草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后敷于患处,每日2次,连服 4天。 6.黄柏、石膏:将黄柏7 份,石膏3份共研细粉,...
-
治急慢性唇炎采用民间验方
采用民间验方蛋黄油治疗急慢性唇炎150 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 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性76例, 女性74例;年龄12~60 岁;唇炎分为2型,即糜 烂型、干燥型。 二、治疗方法 将鸡蛋1枚煮熟去 皮及蛋白,将蛋黄在小 火上煎出黑色油状物,收集备用。将无菌纱布 剪成与上下唇型状,浸入蛋黄油中,将纱布浸 透,贴于上下唇炎处,每日3~5次,饭后更换, 或不更换纱布直接将蛋黄油滴至纱布上,5 天为1个疗程。 三、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痊愈:1个疗程症状消失,恢 复正常。显效:2个疗程症 状基本消失。有效:...
-
面部神经痉挛运用民间中草药治疗
广西南宁市农培德献方: 笔者阅读了7月1日第3 版湖南省郴州市读者陈树金 的患者求援,其52岁,两年 前脸部右侧抽搐,经医院诊 断为面部神经痉挛。求治此病 的良方。 笔者作病情病理分析认为, 面部神经痉挛,是骨骼肌或平 滑肌突然不自主的收缩引起病 症,是较常见的神经病专科疾 患之一。 运用民间中草药治疗,宜 益气活血,通络止痉为主。应 读者患者所急需求,笔者谨作 献方一帖如下,仅供参考。 内服处方:党参15克,桃 仁6克,黄芪15克,紫丹参 20克,鸡血藤15克,杭白菊 15克,酸枣仁15克,葛根12 克,...
-
糖尿病引发冠心病 民间中药方
山东省淄博市孙 传彬先生.现年80岁.自 述患糖尿病20年.现引 发冠心病、左心裹等求医 方。 按患者自述的病情, 笔者建议运用民间中草 药治疗,宜滋阴补肾、养 阴消渴、健脾益气、宁心 通阳为主。 黄芪15克,太子参 15克,山药15克,酸枣 仁10克,丹参12克,白 术10克,枸杞子12克, 茯苓12克,生地10克, 陈皮6克,葛根12克, 赤芍10克,天花粉12 克,麦冬12克,制半夏9 克,五味子10克,黄连3 克,瓜蒌10克,桃仁6 克,薤白10克,益母草 10克,山茱萸10克,丹 皮10克,甘草6克。...
-
治疗痢疾民间的5方
【简介】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 【治法】 (1)马齿苋:100~150g,加水煎服,每日两次;或鲜马齿苋捣汁半杯,加蜂蜜两匙,隔水炖,空腹分两次服,治疗菌痢(湿热痢、寒湿痢)。 (2)蔓荆叶:取鲜叶250g,加水800ml,煎一个半小时,滤出药液,浓缩至150ml,分3次,一日内服完,治疗菌痢(湿热痢、寒湿痢)。 (3)凤尾草:30~40g,加水250ml,煎至100ml左右,再加白糖或冰糖5~10g,分3次口服,治疗菌痢(湿热痢、寒...
-
广西民间草药烫熨治胃炎疼痛
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疼痛是胃炎 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 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控制疼痛是必 要的。临床运用壮药烫熨疗法治疗胃炎, 对缓解疼痛有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小钻、搜山虎、穿破石、五指牛 奶、香加皮、毛老虎、稀莶草、九节风、大 活血皮、千斤拔、徐长卿各50克。 用法:将上述中药加水1000毫升, 煎煮取汁500毫升后,其药渣装人一棉 布袋中,即制作成中药包。棉布袋用一大 小为30厘米x30厘米的棉布缝制成。将 药方煎煮取汁后,其药渣装入棉布袋中 制作成中药包备用。治疗...
-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中医验方民间偏方饮食疗法
【病因与症状】 感冒可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外感,是由一般的细菌(如链球菌)或普通病毒(如鼻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黏膜发炎所致的疾病。,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分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普通感冒症状轻、病程短、感染性小,病后免疫力低,可反复患感冒。受凉、疲劳、营养不良、年老体弱、情绪不佳等都可以成为感冒的诱因。 普通感冒的发病大多较急,之玎起可有咽干、喉痛或咽部发痒、有灼热感,继而出现鼻塞、流稀鼻涕、打喷嚏、咳嗽。同时可有发烧,体温在38.5℃以下,头痛、头...
-
小儿感冒民间常见治疗方法
感冒是孩子常见的疾病,对于治疗方法,民间不少方法也是可行的,下面介绍几种民间常见的治疗方法。 填脐疗法 即将药物放在肚脐上,借以发挥药效的方法。对于风热型感冒,可用葱白30克,连翘15克,共同捣烂,装入纱布包填放肚脐上,等到将要出汗时,给孩子饮少量温白开水,以促其发汗。对风寒型感冒,用葱白30克,生姜1片,胡椒5~7粒。将3味共同捣烂,装进纱布包,填放肚脐上,同时饮温白开水适量,以帮助其驱寒,促其发汗后取下。 握掌疗法 一是除寒握掌法:适宜幼儿受风寒之感冒。 药取薄荷、防风各15克,生姜2片(咽痛不用)。...
-
风寒感冒咳嗽民间一偏方
湖北老河口孟国提供:这段时间突然降温,老爷子出门遛弯,不小心受了风寒,感冒咳嗽,第二天就发烧了。退烧后还一直咳,有一点痰,而且越来越严重。用药两周后,咳嗽还没完全好。我以前听说过一个偏方,具体方法为: 取梨1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中间的核,放入20粒花椒、两粒冰糖,再把梨对拼好放入碗中,上锅蒸半小时即可。去除花椒后食用,一只梨可分两次吃完。请问专家,这个偏方是否可行?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杨力教授点评:偏方中的花椒具散寒功效,梨润肺,对于治疗受寒咳嗽有一定道理,不妨一试。 中医认为,咳嗽分寒咳和热咳,风热...
-
民间常用单味黄连用于治疗病痛
《神农本草经》中将黄连列入上品。民间常用单味黄连或与其他药物组合,用于治疗病痛,效果颇佳,现介绍于下。 单味黄连汤:心中实热。症见小溲短赤,尿时茎中作痛,口舌糜烂。用黄连3~6g(捣碎),煎浓汁服用。日服3次,每日1剂,常服2剂即愈。 肠连散:诸痢脾泄,脏毒下血等症。用黄连200g, 捣碎,装入二尺许的猪大肠内,两端用棉线或麻扎定,放入沙锅内,用水酒各半,文火煮烂,共焙干碎为细末,每次用米汤送服3g,日服3次,服上数次,泄泻则愈。笔者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收到好的效果。 香连汤:诸下痢...
-
螃蟹民间常用9便方
螃蟹,昧咸性寒。中医认为,它具有散瘀血、解漆毒、催产下胎、续筋接骨之效。现介绍几则民间常用的验方。 1. 跌打损伤及瘀血肿痛:活蟹适量;洗净去泥,捣烂,加适量白酒拌和,敷于伤处,包扎,一日更换1 次。伤口破溃者不宜。 2. 扭伤:活蟹1只,高粱酒、面粉、葱各30g,生姜10g,共捣烂,用面粉拌和,敷于伤处, 1日1次。 3. 产褥热:蟹壳不拘量,烧存性,研细末,每次服10g,米酒冲服。 4. 肩周炎:活蟹2只,先放蟹在清水中泡2小时,待把腹内泥排完后,取出捣成肉泥,摊在布上,敷于最痛处,10小时后取掉。如还疼痛...
-
治食物中毒民间验方
1.驴、马肉急性中毒:淡豆鼓100克,杏仁15 克。用清水煎煮后温服。 2.鸟肉急牲中毒:生扁豆10克,晒干研成细末,用凉开水冲服。 3.发芽马铃薯中毒;绿豆60克,甘草60兔。水煎,去甘草渣,频频服之。 4.鱼、蟹中毒:①紫苏梗30克,生姜15克。水煎温服;②鲜冬瓜肉适量,捣烂,绞汁100-150毫升,开水冲服。 5.野菌中毒:①香屎 (又名芜姜)于30克,水煎服。毒轻少服,毒重多服; ②鲜积雪草(又叫大叶破铜钱)120克,片糖50克。水煎去渣,加片糖调匀服; ③鲜犁头草100克,地浆水(取1米深处的黄土,加水调...
-
蜂蜜疗疾民间验方
1.咳嗽:蜂蜜300克,加入川贝末20克拌匀,装瓶备用。每次1小匙含服,每日3--4次,治疗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久咳不愈属肺燥、肺虚者有良好疗效。 2.便秘:将黑芝麻200克、核桃仁200克捣细,拌入蜂蜜 50克;装瓶备用。每次3小匙内服,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津亏肠燥的便秘。 3.感冒:蜂蜜100克,1个柠檬榨汁,与蜂蜜混合服用,治疗流行性与普通感冒均有效。 4.咽痛:绿茶1杯,加蜂蜜1 匙,搅动使蜂蜜溶解,频频含服,可减轻咽喉红肿疼痛。 5.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甘草50克、陈皮15克的浓煎液配入蜂蜜10...
-
治治肝硬化腹水民间秘方
肝硬化是指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紊乱,质地变硬。可并发脾肿大、腹水、浮肿、黄疸、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肝性昏迷等。硬化患者的调养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宜情绪稳定,树立坚强意志,心情开朗,会有益于病情改善;并发腹水或感染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在代偿功能良好、病情稳定期可做些轻松工作或适当活动;用药从简,盲目过多地滥用一般性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戒烟忌牺,饮酒可使肝硬化患者病情加重,并容易引起出血;吸烟也不利于肝病的稳定和恢复,有促发...
-
民间滋补养生中医膏方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对膏药的制作作了详尽的说明,提出以治病的需求来确定剂型和给药途径的理论。《本草经集注》指出“又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汤者,宜服酒者,宜服膏煎者,亦兼参用,察病之源,以为其制耳”,并规定了汤、丸、散、膏、药酒的制作常规等。较详细地阐述明了制膏的几大要点:首先尽量浸取药的有效成分,煎煮时间相对要长,并用猪脂为粘稠收膏剂。另外还指出,若膏剂在内服同时可以外敷的话。可将制膏的药渣用来外敷病处,以尽药力而不浪费。这些论述可以说为现代制膏工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