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疗法 第34页

疗法 第34页

  • 壮医排毒疗法治疗痛风有特色

    壮医排毒疗法治疗痛风有特色

    痛风中医属“痹症”,壮医属“发旺”范畴。壮医通过排毒,疏通龙路火路,将沉积在血液、体液和器官中的邪毒排去,泻热排毒、祛风除湿,同时激活五脏六腑的代谢功能,达到扶正之目的。近日,在广西壮医医院开展的壮医防治痛风研讨会上,该院排毒康复科唐华医师介绍,通过外敷内服及茶饮等壮医治疗,一般急性、慢性痛风病患者大多数能得到较好控制。 唐华医师介绍,壮医排毒治疗痛风以柳叶见血飞、土茯苓、车前草、松节等为主药。其中柳叶见血飞能人络搜剔湿热蕴毒,土茯苓等利湿、解毒、利关节。再配以清热...

  • 壮医挑痔疗法

    壮医挑痔疗法

    壮医挑痔疗法是针挑疗法 的一种,主要用于炎性外痔、肛 门瘙痒、轻度脱肛等症。 常用针具:同针挑疗法。 挑点选择:在腰骶部寻找挑 点。挑点特征:外形似丘疹,高出 皮肤,有的不突起,如帽针头 大小,圆形,略带光泽,呈灰 白色、棕褐色或淡红色不等, 压之不褪色。所选挑点要与 色素痣、色素斑、毛囊炎相鉴 别。找点困难时,可用手摩擦 患者腰骶部皮肤,即可出现。 若腰骶部同时出现两点以上 者,应选择其中最明显、位置 最低的点。一般每次只挑1 个痔点,若患者身体较好,最 多可挑2~3个。 操作方法:让患者反坐 在靠背椅上,...

  • 壮医刺血疗法操作规范

    壮医刺血疗法操作规范

    刺血疗法操作规范 刺血疗法的针具可选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常有两种点刺形式。 1.直接点刺法 先在针刺部位揉捏推按,使局部充血,然后右手持针,以拇、食二指捏住针柄,中指端紧靠针身下端,留出针尖 0.2~0.3厘米,对准已消毒过的部位迅速刺人。刺入后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即可。此法适于末梢部位,如十二井穴、十宣穴及耳尖穴等刺血。 2.提捏点刺法 此法是将左手拇指、食指捏起被针穴处的皮肤和肌肉,右手持针剌入0.1~0.2厘米深。退针后捏挤局部,使之出血。常用于鼻通、攒竹、上星...

  • 壮医疗法 四方木热叩 药线点灸 无药棉纱灸

    壮医疗法 四方木热叩 药线点灸 无药棉纱灸

    1.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操作: ①持线以右手拇指、食指夹持药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约 1-2厘米。 ②点火将露出时线端在煤油灯或其他灯上点燃,如有火焰必须扑灭,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 ③施灸将线端火星 对准穴位,顺应手腕和拇 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 重而敏捷地将带有火星的 线头直接点按在预先选好 的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 为一壮,一般每次一个穴 位灸一壮。 ④注意事项持线的 着火端必须露出线头,以 略长于拇指端即可,太长 不便点火,太短易烧着术 者指头。 操作时必须掌握火 候,施灸时以线头...

  • 我国传统医学疗法 火龙疗法

    我国传统医学疗法 火龙疗法

    火龙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疗法,是在患者身体特定的治疗部位涂敷上药物,并将其点燃,以火的热性将药物之药性透达至皮肤、肌肉甚至骨骼,以化积破坚、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气血、改善微循环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人体之气’ 血“遇热则行,遇寒则凝”.单凭该疗法中的火性就可以温通气血,再加上本疗法中所采用的通常为药性较强的中草药,火性可使这些药物的功效加倍,因此该疗法具有很强的疗效。适用于治疗颈椎、腰椎、膝关节等处的骨质增生病变。 采用火龙疗法治疗疾病之前,先将特定的中草药按一定比例...

  • 中医耳穴压豆疗法

    中医耳穴压豆疗法

    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应区或敏感点,当人体有病时,刺激这些部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就是耳穴。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表面光滑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0.6×0.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为佳,贴后每天按压数次,每次1-2分钟,每次贴压3-7天。 耳穴压豆疗法的关键是选准穴位,也就是耳廓上的敏感点,常用的选穴方法有直接观察法与压痛点探查法...

  • 蒙医几种独特的草原特色的疗法

    蒙医几种独特的草原特色的疗法

    蒙医以“赫依”、“协日”、 “巴达干”三者的关系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 “赫依”是指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凡是思维、语言、动作及各种脏器的功能活动,都受它支配。如果“赫依” 功能失常,则会导致脏腑功能减弱,表现为神志异常、失眠、健忘等症状。 “协日”是指火热之意,机体的体温,各组织器官的热能及精神的振奋等都是该 “协日”在发挥作用。&ldqu...

  • 艾灸疗法不仅能治病 还能健身延寿

    艾灸疗法不仅能治病 还能健身延寿

      古人把艾草命名为“艾”,其实“艾”就是“爱”。艾灸时,感觉温暖舒适通畅,如果说“杏”是中医之花,那么“艾”便是中医之草了。   艾灸疗法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历时几千年。艾灸疗法主要是以艾为载体,《本草从新》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元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诸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 内病外治方法 熨浴疗法

    内病外治方法 熨浴疗法

    壮医熨浴疗法,是利用药物熨烫及药水浸冼患病部位时的温热效应、经络传导及药物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作用,来发挥功效的内病外治方法。熨浴疗法可以通过疏通人体龙路 (体内血液的通道)、火路(体内的传感之道,即相当于神经系统),以发挥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舒筋止痛、调和气血等多方面的作用,从而调节天、地、人三气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寒湿凝滞、气滞血瘀和虚寒性疾病的疗效较好,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滚克)、痛风 (隆芡)、强直性脊柱炎(令扎)等病症。 熨浴疗法中所用的药物需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进行辨证选择,...

  • 儿童上感自然疗法 推拿疗法

    儿童上感自然疗法 推拿疗法

      小儿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若反复感染发病,单位时间内超过一定次数,即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近些年,随着气候变暖和病毒变异周期加快,其发病率急剧升高,可达20%左右,以2~6岁儿童最常见。   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于中医“虚证”范畴。由于小儿禀赋不足,肺脾两虚,肺气虚弱则表卫不固,脾胃虚弱则化源不足,五脏皆虚,故易受外邪侵袭。中医在扶正祛邪、增强抗病能力、改善体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小儿推拿疗法是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

  • 中医刺络放血疗法

    中医刺络放血疗法

      编者按:“出现半身不遂征兆时,取缝衣针刺破患者双耳垂各挤出一滴血;如遇有人抽羊角风,用缝衣针刺破患者人中穴挤出一滴血,即可止住……”近日,一则这样的针刺急救法“小知识”在网上流传。8月23日,《健康报》一篇题为《放血疗法急救不可靠》的署名文章对此进行了批驳,并认为针刺放血“这个过程仅仅是刺破皮肤的毛细血管,挤出其中的一滴血。因此不管刺什么部位,都不会产生所谓的急救效果,而更像是一种隔靴搔痒的巫术。”那么,针刺...

  • 中医针灸疗法的特色之一

    中医针灸疗法的特色之一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出自《素问·宝命全形论》,其强调“治神”是针刺的关键。这种治神为先的原则,是中医针灸疗法的特色之一,同时也反映了中医疾病诊疗观中以人为本的治疗思想。以下从其产生、精神实质等方面进行论述。   产生   《内经》中“神”的概念十分丰富。《灵枢·天年》云:“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本...

  • 岭南挑筋疗法

    岭南挑筋疗法

    岭南挑筋疗法是针挑疗法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在广东一带极为流行,它是用针具通过挑、提、摇、摆等动作,将相应部位的皮下白色纤维(病筋)挑出,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物理刺激疗法。该方法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效果明显,对缓解各个关节的疼痛都有一定疗效,尤其是腰背骶髂僵痛者。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准备的物品:一次性注射器(5毫升),2%普鲁卡因(或1%利多卡因),75%酒精,2%碘酊,无菌纱垫、胶布、棉签和针具。(局麻时如用普鲁卡因,先皮试)。 2、针挑点:C4-S5(第4颈椎至第5骶椎)、膀胱经穴、督...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疗法
  •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

    药罐操作规范 1.煮竹罐 将竹罐投入药液中,煮沸5分钟备用。 2.第一次拔罐 根据拔罐部位选定大小合适的竹罐,捞出甩净水珠(也可迅速用折叠的消毒毛巾捂一下罐口,以便吸去药液,降低罐口温度和保持罐内热气)立即迅速扣于选定的部位上。 3.第一次热敷 10分钟后取下竹罐。将消毒毛巾浸于热药液中,捞出拧干,待热度适当时敷于拔罐部位,3 分钟后取下。如法再敷3 分钟。 4.三棱针浅刺 在拔罐部位常规消毒后,用消毒三棱针在拔罐部位皮肤上浅刺 (0.2~0.3厘米)3针,以局部少量渗血为度。 5.第二次拔罐 取煮热的竹...

  • 采用自然疗法冬季养生

    采用自然疗法冬季养生

    冬季天气寒冷,正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易发时节。北京朝阳医院中医专家梁安荣教授提示,在寒冷季节,中老年人可采用一些民间自然疗法,来养生及防治疾病,如头面部自我按摩疗法,其方法简单易行,只要经常运用,持之以恒,就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正所谓“手当干遍,功力乃行”。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梳头疗法 梳头疗法,是用木梳(或角梳、金属梳、以手代梳)梳篦头部,既展示仪表风貌,又防治头部、身体疾患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通过梳篦头部,既能醒脑提神,解除疲劳,又能舒筋活络、明目益智、益寿延年。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

  • 脐疗法祛胃寒

    脐疗法祛胃寒

    方一 来源 明代《万病回春》 组成 吴茱萸、青盐各25 克,麸皮150克。 用法上药拌匀炒热,布包熨脐上下。 主治 胃脘受寒所致脘腹冷痛、喜暖畏寒。 方二 来源 清代《外治寿世方》 组成 白芷、干姜各3克,共研细粉;白酒少许。 用法先用白酒擦洗脐部,再将药粉填入肚脐中,脱敏胶布固定,上用热水袋温熨20分钟。 主治 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泄泻。 方三 来源 清代《阎氏家藏方》 组成鲜石榴皮20克。 用法 鲜石榴皮打烂成泥状,敷于脐部,外用脱敏胶布封贴、固定,每24小时换药1次。 主治 胃肠外...

  • 瑶医夹药推刮疗法

    瑶医夹药推刮疗法

    瑶医夹药推刮疗法,是瑶族特有的一种医疗技术,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指导,配合药物进行推刮,以发挥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散结止痛、清头明目、开胸导滞、缓痉镇痛等功效的外治方法。 夹药推刮疗法中的药物主要为橘叶和生姜,在针对不同病症和证型时,其制作方法略有差别。如对轻症者将橘叶2 片、生姜适量和少许盐共捣,用一层纱布包好,在开水中浸泡 2~3分钟,再夹在姜片之间进行推刮:重症者将上述捣烂的药物用纱布包好,在开水中煮沸5分钟后夹入姜片之间进行推刮:热证者将生姜去皮、切片,浸入盐开水内3分钟后取出进行推刮;寒邪偏重者,取生姜...

  • 脐疗法由《针灸甲乙经》而来

    脐疗法由《针灸甲乙经》而来

      肚脐,中医称之为“神阙穴”,是全身361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其特殊性及与全身的广泛联系,被称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   神阙穴是任脉上的腧穴,具有温通阳气、健脾和胃、强壮祛病、养生延年的功效,广泛应用在内、外、妇、儿等疾病的治疗上。现代研究也表明,穴位及经络都与神经末梢、神经束、神经节有着密切关系。这也就是脐疗能促进人体神经、体液调节,从而改善组织器官功能的道理所在。   脐...

  • 针灸疗法 自古有之

    针灸疗法 自古有之

      今日晨起,一边品茗,一边随手翻阅《中华成语典故》。这是一本老少咸宜、图文并茂的好书。看“病入膏肓”条目,有幅画赫然入目,它便是李唐的《村医图》,又叫《灸艾图》。画面虽然有点漫漶,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情丰富,意趣盎然,仿佛将我带到古朴的乡野,勾起许多乡村记忆。   李唐(约1050-1130),字希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是北宋赵佶画院的老画家。他擅长山水,兼工人物,并以画牛著称。他被誉为南宋山水新画风开山人物,得到同时代和后世的高度重视。   《村医图》是一幅风俗人物...

  • 常见病穴位疗法的取穴技巧

    常见病穴位疗法的取穴技巧

    慢性胃炎 主要症状 轻微恶心感、食欲不振,胃部有持续性或阵发性的疼痛。饭后上腹部有微痛感或呕吐症状。 最有疗效的穴位 合谷穴和中脘穴 注意事项 孕妇最好改用足三里穴,不用合谷穴,因为合谷穴容易引发流产。 手轻握空拳,弯曲拇指与食指,两括指尖轻触、立拳,以另手掌轻握拳外,以大拇指指腹、垂直下压即是合谷穴 取胸骨斜突与脐的中间点即是。 胃溃疡 主要症状 脸色苍白、唇浅黄、疲倦虚弱。伴有胃胀气、呕逆、嗳气或吐酸水,严重时会出现胃出血、吐血、胃穿孔和突发性昏迷。 最有疗效的穴位 神门穴和足三里穴...

  • 壮医线刮疗法

    壮医线刮疗法

    壮医线刮疗法是采用苎麻或棉纱的线条或线团,蘸取清水或植物油,反复刮动、摩擦身体局部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取苎麻或棉线搓成直径约3毫米,长 30厘米的线条。治疗时以线条蘸少许植物油或清水。用两手拇指、食指各持线的一端将线绷直,以绷紧的线条反复刮擦治疗部位,边刮边不断蘸油或水,直至皮肤出现紫黑色痧斑为止。或者取适量苎麻或棉线揉成一团,蘸水或植物油,在所选取的部位摩擦、刮抹,直到皮肤出现紫黑色斑点为止。 壮医线刮疗法属于刮痧疗法的一种,它通过刮擦病人皮肤至痧斑出现,达到解暑化毒、祛风发表、醒脑开窍、通络止痛、...

  • 意念疗法

    意念疗法

    “意念疗法”属气功疗法之一,它是在身心放松的基础上,通过意守、意念导气等意识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达到自我治疗的目的。 “意念疗法”首先要求患者在施功前消除各种紧张与恐惧心理,确保思想情绪安静,同时要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为调神导引做好准备。“意念疗法” 没有严格的姿势,可根据病情,采用病人最舒适的体位,尽量做到肢体无拘束,无压迫,以有利于气血的畅通。本疗法以自然呼吸为主。 意守镇痛法该法是在气功疗法和针剌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依据病痛的部...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疗法
  • 中医放血疗法

    中医放血疗法

    小时候,经常喉咙痛,爷爷就边哄着我,边拿针在我手指尖上扎上几针,挤出几滴血。奇怪的是,第二天早上起床,喉咙真的不痛了。 长大后,带着对医学的好奇进了医学院校学习,后来跟一位从事放血疗法20多年的老中医学习之后,知道这就是中医里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方法——放血疗法。远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应用了。那时患有头痛或腿痛的人们,在狩猎过程中被树或石头碰破流血,发现头痛、腿痛反而不痛了,于是便利用锋利的石头割破皮肤、血管来医治疾病,放血疗法就这样产生了。 放血疗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疗效好、见效...

  • 食熨疗法开宣皮肤腠理等 健身祛病

    食熨疗法开宣皮肤腠理等 健身祛病

    熨疗是一种简便有效、经济实惠的中医外治疗法,具有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消炎退肿等功效。食熨疗法属于熨疗的一种,即用某种(几种)食物加热后熨烫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热感应机体内部或开宣皮肤腠理等,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 茴香熨取茴香20克,粗盐500克,干锅炒热用布包好,熨关节痛处;或用小茴香250克,干锅内炒至微香时,用布包扎趁热熨关节痛处,可治疗关节痛和多种慢性神经痛等症。 盐熨取大粒粗盐(不用精盐)500克,于热锅中快速炒热后,装入布袋,熨肚脐和腹部,适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菌痢、痛经及过食生冷或刺激性食物所...

  • 妇科病 试试中医脐疗法

    妇科病 试试中医脐疗法

      痛经   当归30克,元胡30克,吴茱萸30克,红花20克,乳香24克,没药24克,肉桂30克,细辛10克,冰片适量。研末装瓶备用,与月经前3天每次取15克,用黄酒调糊填脐,医用贴覆盖,外用胶布固定,每天2次,12小时1换,月经后3天取下。每月1次,痊愈为至。   闭经   白芷60克,香附50克,威灵仙30克,益母草90克。研末备用,每次15克,用黄酒调糊,医用贴覆盖,外用胶布固定,再加热水袋热敷,每天1次。7天为1疗程。   月经不调   五灵脂15克,丹参12克,当归18克,赤白芍...

  • 畲族捏八卦疗法

    畲族捏八卦疗法

    畲族捏八卦疗法是捏法的一种,捏法又称为抓痧、捏痧法,一般用来治疗痧症,就是在患者身上的某些部位或穴位上多次施用捏或抓的手法,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背部和胸部捏痧称为捏八卦。 取1只瓷碗,碗中放一点清水(或茶水、酒、醋等)作为润滑剂。手呈握拳状,食指、中指弯曲,第1、2指骨呈60~90度,沾上准备好的润滑剂,用弯曲的手指在选准的部位上,把皮肤捏起,用力一拔,然后让皮肤还原。这样反复几次后,局部出现充血,皮肤逐渐变紫。以期门穴(乳头直下,第6叻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为 中心,在双胸部上下、 左右各捏9处或12 处...

  • 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

    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

      彭氏眼针疗法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著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首创,彭老根据王肯堂《证治准绳》中载华佗论述,“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于脑,下连脏腑,通畅气血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验内之赃腑受病也”启发,通过长期临床观察患者眼白睛脉络形态颜色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发现了眼白睛脉络变化与疾病之间的规律,创立了观眼...

  • 巧用鼻疗法治病

    巧用鼻疗法治病

    塞鼻法: 1.头痛:取粗细合适的万年青根,剥去外皮,蘸朱砂末少许塞鼻。左边头痛塞右鼻,右边头痛塞左鼻。一般3~5日可愈。 2.黄疸:取生南瓜蒂适量,捣烂,以纱布包适量塞鼻,至黄水流尽即愈。 3.鼻出血:取栀子根适量、地榆炭适量,共捣烂,混匀,取少许塞鼻。 吹鼻法: 1.牙痛:荜拨、细辛、牙硝、樟脑各等份,共研末,取少许吹鼻。左侧牙痛吹右鼻,右侧牙痛吹左鼻,如效果不显著则吹两侧,定能见效。 2.胆囊炎、肝炎之胁痛:公丁香16克,研成细末,取少许吹鼻,每日3次。 熏鼻法 1.脱肛:皂角l片,放碗内烧烟,...

  • 艾灸疗法治老人大小便宜异常疗效好

    艾灸疗法治老人大小便宜异常疗效好

    各种原因引起的排便异常困扰着很多老年人,轻则腹泻、便秘、泌尿系感染,重则引起电解质紊乱、肠梗阻、尿潴留,二便失禁。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草纲目》云:“艾能灸百病。”《医学入门》:“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无创无痛苦,易于操作,老年人易于接受。 病人概况 患有排便异常的老年人136例,男 86例,女50例;年龄62~86岁,平均74 岁。腹泻者12例,便秘者26例,淋证68 例(前列腺增生肥大者52例,泌尿系感染 者16例),癃闭者9例,尿失...

  • 冬季调理日常保健按摩疗法

    冬季调理日常保健按摩疗法

    在冬季,掌握准确的按摩疗法,也有利于健康。 1、摩鼻:不少人鼻腔对冷空气过敏,秋季一到便伤风、流涕,经常按摩鼻部可缓解症状。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有热感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20次,每天1至2遍; 2、摩喉:上身端直,坐立均可,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到胸部,双手交替按摩30次为一遍,可连续做2至3遍,这种方法可利咽喉,有止咳化痰作用; 3、深吸气:每日睡前或起床前,平卧床上,行腹式呼吸法深吸气,再吐气反复做20至30次,有助于锻炼肺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