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法 第36页
-
小儿疳积针刺疗法
小儿疳积是直接损害小儿健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营养紊乱病症。临床表现以肌瘦肤燥、发焦甲错、异食善饥、腹胀筋露为其特征。其症状与现代医学慢性消化不良症及营养不良症相似。此病好发于缺乳或断乳后的学龄以下儿童。 治疗疳症以健运脾胃为主。常用穴:1.四缝穴(奇穴,第二至五指掌侧,近端第一指关节中央,每侧四穴。)针刺;2.疳积穴(位于督脉经腰俞穴下0.5寸处)挂线。 操作方法:四缝穴,用小三棱针点刺,针长2.5厘米,粗0.12厘米。点刺挤出黄白色黏液。疳积穴挂线:备用九号绣花针一根,针孔引上红丝线一根(作标记),操作时...
-
桃花病(躁郁症)指压疗法
桃花病也叫躁郁症是一种双极性的情感疾患。此种疾病的特性是躁狂发作与忧郁发作交互或混合地出现。其中躁狂发作的特性为:高昂、开阔、多话、易怒、自夸、自大、注意力分散、意念飞跃、不寻常的快乐、盲目的投资或采购、活动量增大、睡眠时间少等等。忧郁发作的特性为:心情沮丧、失去兴趣、活动力降低、食睡习惯改变、疲累无活力、自责、自杀等等。由此可知,躁郁症的朋友在情绪上的变化会很极端,可能前一周还「快乐得不得了」,下一周就忧郁得想自杀。甚或混合型的发作,更出现喜怒无常、阴情不定的特性。 桃花病(躁郁症)可以自疗 抑郁和狂躁都是一种能...
-
壮医药线点疗法
壮医药线点疗法是流传于广西壮族民间的一种点灸法。该疗法是通过以壮医秘方浸泡过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于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疏通气道、谷道、水道,调节龙路、火路气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壮医药线点疗法最常用的就是点灸法。一般医者以右手拇指、食指秉持药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1~2厘米。然后将露出的线端在酒精灯上点燃,然后吹灭明火,只留线头珠火即可。接着将线端珠火对准选定的穴位,顺着手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健而敏捷地将带有珠火的线头直接点按在预先选好的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一个穴位灸一壮。壮医药线点...
-
走罐疗法治疗背部疼痛
走罐疗法由古代拔罐疗法发展而来,为拔罐疗法中的一种,又可称为推罐疗法,现代应用较为广泛。 现在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群出现背部疼痛,这多与长期固定僵硬的姿势有关,特别是收银服务等窗口人员长期重复一种姿势,更为多见。对于这类患者,进行局部针灸效果并不理想,不妨采用走罐疗法。 走罐疗法是以杯罐作工具,在杯罐口及病变部位涂以适量润滑剂,借热力排去其中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然后,用手推动杯罐在病变部位来回滑动,从而使皮肤产生潮红或郁血现象,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
-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的原理和独特疗效
2009年3月,来自广州45岁的郭女士,患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15年。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医院治了15年,症状未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经过敏原测定,她对花粉、粉尘、海鲜等15种物质过敏,经朋友介绍,到我处求医。我给她采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配合壮药治疗。第一次治疗后,各种过敏症状就消失了,并停用各种抗过敏药物。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所有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了一年至今未见发病。 2010年1月,65岁的广西某大学教授,患有“颈椎退行性变、甲状腺肿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心肌...
-
腹针疗法——脑中风康复治疗中的奇葩
如今,腹针疗法以其疗效好,无副作用、无痛感等优势赢得了广大患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腹针疗法来治疗脑中风疾病。但是很多人对腹针疗法还不甚了解,为了让广大读者认识和了解腹针,记者特地到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神经科康复病区进行了采访。 什么是腹针: 该科主任陈晓锋介绍,简单来说,腹针就是只在腹部穴位进行针刺的方法,这一点它不同于传统针灸;腹针疗法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无痛(或是微痛)。由于腹针疗法的穴位只处于腹壁浅层,针灸疗法刺进内脏的危险性便完全不存在;不像传统针灸需要产生酸麻胀痛的针感来发挥疗效,腹针是无痛或者只...
-
中药发泡疗法集锦
发泡又称天灸、冷灸、白灸,是 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贴于穴位 或患部,使局部充血起泡,从而达到 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该法在民间 广泛流传,只要掌握得当,就可起到 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简便灵验。在 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白芥子发泡法白芥子研为 细末,用醋或姜汁调为膏状,每次用 5~10克贴于穴位上,贴敷时间为2~ 4小时。贴大椎、身柱、肺俞,用于治 疗寒哮;贴下关、颊车,用于治疗口 眼歪斜。 2.斑蝥发泡法取斑蝥适量研 为细末,另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如 黄豆大的小孔,贴在发泡部位,以暴 露穴位保护周围皮肤...
-
土家医“打火罐” 疗法
拔火罐是民间常用的一种外洽法,对多种急、慢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本法操作简便,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土家族医生也非常喜欢用拔罐来治疗疾病,他们称拔罐为 “打火罐”。 土家医常用的“打火罐” 疗法,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首先,他们用来拔罐的罐是竹罐,是用直径为2—5厘米不等的竹子,锯成3厘米左右的短桶,经过削、刮、打磨多道工序制成的。治疗时,土医先将竹罐放入沸水锅中煮几分钟,取出后甩水,并迅速吸附于患者体表肌肉丰满肥厚的部位,再用手叩击罐底部;以助其吸紧。另外还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