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养生秘方正文

中药发泡疗法集锦

发泡又称天灸、冷灸、白灸,是 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贴于穴位 或患部,使局部充血起泡,从而达到 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该法在民间 广泛流传,只要掌握得当,就可起到 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简便灵验。在 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白芥子发泡法白芥子研为 细末,用醋或姜汁调为膏状,每次用 5~10克贴于穴位上,贴敷时间为2~ 4小时。贴大椎、身柱、肺俞,用于治 疗寒哮;贴下关、颊车,用于治疗口 眼歪斜。

2.斑蝥发泡法取斑蝥适量研 为细末,另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如 黄豆大的小孔,贴在发泡部位,以暴 露穴位保护周围皮肤,冉将药粉少许置于 穴位处,外覆胶布固定即可,以局部起泡为 度。临床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白癜风、关 节疼痛、黄疸、胃痛等症。

3.南星发泡法将新鲜天南星捣烂敷 脐上,外用绷带缚牢,一晚后解开,以皮肤 起水泡即可。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肝炎。

4.白降丹发泡法取白降丹极少许放 于适宜的穴位,外贴黑膏药,24小时取下, 以皮肤起水泡即可。主要用于治疗坐骨神 经痛、肩周炎。

5.瓦楞子发泡法瓦楞子1个(洗净、 灭菌),黄芥末2克,益肝散1克(青黛4 份,甜瓜蒂2份,冰片1份)。将上药末混 匀,用陈醋调成糊状,放在瓦楞子壳内,倒 扣于臂膈穴,用绷带胶布固定,24小时后 取下,2周1次,左右臂交替用药,3次为1 疗程。主要用于治疗乙肝。

6.大蒜发泡法雄黄粉6克,独蒜头1 个,共捣烂为泥,搓为丸状,放于合谷穴,盖 上纱布,再以胶布固定,24小时后起泡。用于 冶疗咽喉肿痛。也可单用蒜泥外敷合谷穴、 涌泉穴,治疗扁桃体炎、鼻衄等。(待续) (郑丽娜)
温馨提示

本站所有偏方秘方,请在专业的中医、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文链接:http://www.zuchuanmifang.cn/mifang/10003.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