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第5页
-
胃癌的治疗 自觉胃脘隐痛 佐以补益中药方
柳某,男,76岁。1984年5月15日初诊。诉中上腹胀痛半年余。去年中秋之后,自觉胃纳不馨,中上腹隐隐作痛,自服胃药未缓解,赴外院检查,作胃钡剂造影及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建议手术治疗。患者考虑到年已古稀,不愿再尝开刀之苦,转而求治于国医大师裘沛然。来诊时患者形体消瘦,面色黯滞,精神委顿,胸闷胀满,中上腹时有隐痛,嗳气频作,口渴喜饮,腹部胀满,胃纳不佳,大便量少较软。舌苔薄腻,舌质略暗,脉弦细。 诊断:(脾虚失运,湿浊内停,又兼本元亏损型)胃脘痛(西医称为胃癌)。 治则:健脾化湿,佐以补...
-
治胃癌术后诊疗思路中医方药
全国名中医刘沈林在脾胃病和消化道肿瘤研究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胃癌在治疗上,早期发现、尽早手术、术后预防复发转移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关键。刘沈林活用抑木扶土法调和肝脾、恢复中焦气机调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诊疗思路 刘沈林强调,胃癌发病本以脾胃虚弱为基础,手术之后更加耗伤气血,器官结构发生变化,脾胃受损,脾气更虚,运化不健,不能正常摄入水谷而化生气血,则正气日渐虚弱,无力抗邪,邪气在体内不断积聚化生癌毒,肿瘤易复发或者转移。预防胃癌术后患者肿瘤的复发与转移,要着眼于调动患者自身...
-
爵床对胃癌前期病变的有效性
爵床在“截断”胃癌前期病变中的作用初探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慢性萎缩 性胃炎( CAG) 及在此基础上伴发的肠化生( IM) 和上 皮内瘤变( IN) 是最常见的胃癌前期病变( PLGC) , 是从 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1 ] 。目 前西医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中医药在减缓癌变进 程、 截断或逆转萎缩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中, 我 们以爵床为主药, 治疗胃癌前期病变, 截断 CAG 向胃 癌的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介绍探讨如下。 1 爵床的功效与主治症 爵床, 为爵床...
-
刘嘉湘治疗胃癌经验
国医大师刘嘉湘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认为胃癌的病机,多为忧思过度,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结痰凝所致。病久常可因气机郁滞,血行失畅,而致瘀血内结;脾胃损伤,宿谷不化,积而化热,耗伤胃阴,亦可因气郁日久,化火伤阴;脾虚日久则可耗气伤阳,以致脾胃阳气虚,日久损伤肾阳,故产生噎嗝反胃之证,有气结、瘀血、热结、食积及脾胃虚寒之证。但气滞可出现在胃癌的任何阶段,痰气交阻大多出现在胃癌的中晚期。热结伤阴多见于胃癌晚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将胃癌分为6个证型。 分型论治...
-
胃癌术后治则处方以半夏泻心汤加减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化疗或放疗。术后或化疗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胀、腹泻、营养不良,严重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代谢紊乱。 河北省名中医张洪洲认为,胃癌患者在胃大部分切除后,贲门括约肌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胃的升降功能发生紊乱,会出现恶心、呕吐、肠鸣、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脾胃升降失司,中焦气结则心下痞,胃失和降则呕,脾失升清则肠鸣泄泻。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降逆开痞,养中气,复胃阳,治疗胃癌术后胃脘痞闷疗效确切。现总结张洪洲治验一则。...
-
辨治胃癌 中医学善用配伍虫药临证治疗
胃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胃癌发病率居世界首位,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威胁人类的生命。近年来胃癌治疗方式由大众化转变为个性化。针对患者病情,个性化治疗方式将放疗、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进行结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整体生存率。随着治疗方式的转变以及诊疗规范和新药研发的进一步推广,胃癌早期的治疗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术后复发、转移、副作用大的问题,以及晚期胃癌失去手术机会患者的治疗问题仍需要重视。中医药作为内科综合治疗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临床诊疗中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
-
胃癌前病变 采取证素辨证为本研究的辨证方法
胃癌前病变“痰”“湿”证素特征研究 胃癌前病变 (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rcinoma, PLGC) 是指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 主要包括胃黏膜的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 多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相对西医而言存在相对优势, 可使部分肠上皮化生或上皮内瘤变减轻或逆转, 对该病的临床诊疗具有积极意义, 使胃癌的药物预防成为可能。 本研究选择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存在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 (及) 上皮内瘤变...
-
益胃散结汤合脾肾方加减治胃癌腹腔广泛转移
赵某某,男,69岁,北京市人。患者于2009年8月初起感上腹部不适,纳食减少,在当地对症治疗病情未减,并逐渐加重,胃脘胀痛、呃逆,进食时有梗塞感,2009年10月初去北京301医院作胃镜检查发现贲门部肿块,病理活检:(胃)低分化印戒细胞癌,部分粘液腺癌。腹部CT:腹腔多个淋巴结肿大,胰腺下方最大的3.6cm×3.8cm,考虑腹腔广泛转移癌。胸部CT:双肺大小不等结节,大的2cm×3cm,考虑双肺转移癌。诊断为:(胃)印戒细胞癌,腹腔广泛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因病情太晚不能手术。从2009年10月11日起...
-
胃癌中医医治郁仁存通过长期的临床研讨
胃癌呈现三低一高的临床特色,即前期癌确诊率低(约10%),手术切除率低(<70%),5年生计率低(约40%),彻底治愈术后复发搬运率高(约50%)。跟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开发,胃癌的化疗效果取得了必定的前进,但至今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化疗计划,原因在于总生计期延伸尚不理想,化疗还存在不良反应,由于毒性终止医治或相关死亡时有发生。郁仁存是我国闻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他着重以中医理论为辅导,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将中医医治与西医医治有机结合可显着改进医治的效果。 中医药在胃癌医治中的效果...
-
清晰中医药医治胃癌临床方针
2018第五届诺贝尔奖取得者医学峰会前不久在海口召开,同期还举办了国际肿瘤研讨高峰论坛。孙桂芝肿瘤研讨所所长王逊应邀作了“以胃癌为例谈中医药在肿瘤医治中的效果”的陈述,介绍了孙桂芝中医药医治肿瘤的研讨成果。孙桂芝“免疫医治,扶正培本”的治则和系列治法,极具临床价值 王逊不仅是遭到正规的西医科班教育于1991年结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并且出身于中医世家,深得母亲孙桂芝的以身作则,临床经验颇丰。王逊在27年的临床实践中,对肿瘤的医治深有感悟。在王逊带领下,我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孙桂芝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取得了丰...
-
治胃癌前病变 化浊解毒中医方药治则
国医大师李佃贵创立的“浊毒理论”依照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将浊毒分为“天之浊毒”“地之浊毒”“人之浊毒”,其更直接、深刻地揭示了疾病的病因和疾病发展的内在规律,将传统中医学的预防原则和现代预防医学的具体措施结合为一个整体,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和阻止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人们的养生保健提供了新思维。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上皮内瘤变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我国最新专家共识将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归类为胃癌前状态,将...
-
国医大师李济仁治胃癌经验
李济仁教授简介 李济仁。1931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歙县。皖南医学院附 属弋矾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首届国医大师。师从新安名 医张根桂。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遴选 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 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新安医学会名誉会 长。安徽省医史学会名誉会长。出版《济仁医录》等专著10 余部,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项。行医50 余载。在内、妇、儿科众多疑难杂病的临床治疗上积累了丰 富...
-
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中药方
组成:太子参10克,炒白术10克,黄芩10克,仙鹤草15克,莪术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半枝莲15克。 功能:益气健脾,清热活血。 主治:气虚血瘀,湿热郁滞,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 方解:太子参配炒白术:益气健脾,顾护后天之本,此是治病之本,为君药。黄芩配仙鹤草:黄芩善清胃热,仙鹤草清热化湿、活血,健胃补虚,两药配伍,清热泻胃之力有增,但不似芩连有苦寒败胃之弊,且仙鹤草尚于清泻之中寓固本之意;两药亦可有效抑杀幽门螺杆菌。 用莪术活血化瘀,消痞散结,与参、术相合,则消补兼...
-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中医经验方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因此迫切需要重视对胃癌的研究和预防。胃癌有一个慢性渐进过程,常经过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典型的异型增生等过程,加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作用下,逐渐向胃癌转变。因此,阻断萎缩性胃炎的进展、逆转癌前病变是胃癌防治的关键。 萎缩性胃炎属中医“痞满”“嘈杂”范畴,临床多见虚实夹杂证。其病变过程多为慢性,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若久病失治或治疗不当,气血运行不畅,痰浊瘀血内生,胃脘疼痛逐渐加重,或...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病因病机复杂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理证实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为胃癌前期病变。胃癌前期病变病机复杂,因此抓住主要矛盾,切中病机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也是防止胃癌前期病变向胃癌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善治脾胃疾患,造诣精深,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李佃贵,现将其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审病因 明病机 全面认识疾病 李佃贵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的发生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引起。①...
-
胃癌药膳:胃癌术后饮食食谱
胃癌义分喷门癌、胃体部癌、幽门癌三种。喷门癌初期主要症状:食物进入下部食道时有异样感、剧疼,有哽塞感,轻微的心窝痛;恶化时期出现口凼下障碍,上腹部有沉重感,胃部疼痛、恶心、呕吐、人开始消瘦。胃体部癌初期主要症状:初期基本不产生症状,而在发展时出现胃部疼痛、饱满感、食欲不振、口臭、胃部有重压感、恶心、呕吐;恶化时期的症状;人体消瘦、面色不好,食欲减退、便血、吐血等。幽门癌主要症状:胃痛、呃逆、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部有重压感等。能调养胃癌药膳有如下几种: 清蒸芦笋 【配方】芦笋150克,猪瘦肉50克...
-
打嗝喝柿蒂姜茶 预防胃癌菱角薏米粥
受寒后打嗝喝柿蒂姜茶 寒冷引起的打嗝,一般喝点热水,暖 暖胃,就可以缓解。较为严重的,20分钟 都没止住,就可以喝柿蒂姜茶来治疗。 用柿蒂3个,生姜两片,加水煎煮 10分钟,温热饮服。一般喝完1剂即可 见效。柿蒂味苦、涩,性平,归胃经,有降 逆止呕的功效。生姜味辛、温,归肺、脾、 胃经,可温胃降逆。两药合用,使得胃寒 祛除,逆气得平。 施丹婷 菱角薏米粥可预防胃癌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 瘤,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中 老年人可通过食用菱角薏苡仁粥来预 防。 中医学认为,菱角有祛毒解热、健...
-
胃癌饮食疗法
经医院明确诊断,确诊为胃癌时,一定要抓紧时机进行手术,尤其是早期胃癌的效果更佳,术后3年存活率为97.8%,5年存活率为90.9%,10年存活率为61.9%。 1981年报导早期胃癌5年存活率达98%,最近报导微小胃癌5年存活率达100%,因此,早期诊断和手术才是提高胃癌治愈率的关键。 如何做到早期发现呢?凡40岁以上,以往无胃病史而出现早期消化道症状,或长期的溃疡病史而近来明显或疼痛规律性改变者,切不可轻视和忽视为一般病情,必须进行详细的检查。对有胃癌前期的病变者,如胃酸减少、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要...
-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奏吗?
有些人在接受胃镜检查被发现患有萎缩性胃炎,他们听说这个病会癌变,为此非常担心。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导致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消失的一种疾病,是一种慢性胃炎。这种病人会有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餐后较明显,同时伴有其它消化不良症状如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经胃镜和病理检查可以确诊,其中以病理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 该病病理分型有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非典型增生(异常增生)三种情况。病变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大多数资料表明,轻、中度萎缩是可逆的,而重度萎缩可逆性很...
-
老人注意三方面远离胃癌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因此,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十分小心,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预防胃癌。 饮食过咸 过咸食物是胃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英国和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爱吃过咸食物的人患胃癌的危险是其他人的两倍。人在摄入高盐食物后,胃内容物渗透压增高,这对胃黏膜可造成直接损害。高盐食物还能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而前列腺素E能提高胃黏膜抵抗力,这样就使胃黏膜易受损害而产生充血糜烂。同时,高盐及盐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