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第2页
-
使用归脾汤治疗心悸不寐 水肿胃癌术后化疗所致虚损等杂病
归脾汤出自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由人参、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大枣、生姜组成,本方为养心与益脾并进之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能。方中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可补气生血、养心益脾;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益气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补益心脾;茯神、酸枣仁宁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气血药腻滞碍胃。诸药合用有益气健脾、补血养心、安神定志、摄血止血之功,主治心脾两虚之眩晕、心悸、失眠、虚劳、健忘以及脾不统血等各种血证。临床以心悸失眠、食少...
-
饮食养生汇视频和笔记20160514 张文彭介绍肺癌胃癌如何调理
本页提供2016年5月14日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张文彭。主题是《癌症阻击战》。主要介绍肺癌、胃癌以及卵巢癌如何调理,癌酒香蘑菇虾的制作方法等相关内容,中医中药秘方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癌症是一个让无数人闻风丧胆的词,它犹如一条猛蛇一般,侵蚀着人们的健康。2015年,我国估计有429.2万个癌症新发病例,癌症死亡病例为281.4万,平均每天超过7500人死于癌症。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
-
中医临床治疗胃癌 用枳壳白术配伍良好疗效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约有17万例死于胃癌,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有2万例以上新发胃癌患者,并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齐元富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工作30余年,对恶性肿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治疗胃癌时在健脾理气、化痰祛瘀基础上尤其善用枳壳白术配伍,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胃癌是常见的癌肿之一,属于中医学噎膈、反胃、积聚、伏梁、心腹痞等范畴。如《素问·腹中论》说:“...
-
胃癌——规范化治疗提高患者存活率
在广西,肺癌和肝癌是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癌症,但很多市民却不知道,排在第三位的就是胃癌。而且胃癌很容易产生侵袭转移,所以,早预防、早诊断及规范的治疗胃癌就显得尤为重要。 名医简介 陈俊强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办公室主任,胃肠腺体外科副主任。广西医师协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广西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总干事,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西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广西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
-
胃癌并淋巴结转移 孙桂芝医案处方详解
王某某,男,74岁,2006年11月1日初诊。胃癌根治术后5个月。病理:低分化腺癌,侵蚀胃壁全层达外周脂肪,淋巴结3/3,切缘(-),网膜(-)。草酸铂+希罗达化疗4周期,白细胞3.40×109/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刻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胃纳差,口服化疗药时感烧心,腹不胀,眠可,大便干结,2日1次,小便黄,口渴,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 辨治要点:胃热炽盛,肠燥便秘,挟肝阳上亢及血瘀;复经手术与化疗,胃气已伤。治疗原则为清热毒,潜肝阳,益气阴,散瘀血,和胃气。遣方如下: 处方...
-
朴炳奎调补脾肾法治疗胃癌学术经验
朴炳奎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享 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朴教 授擅长胃癌、肺癌、大肠癌、肝癌等疾病的中西 医结合诊疗,临床经验丰富,笔者将朴教授临床 辨证治疗胃癌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朴教授指出,古代虽无胃癌之名称,但类似 胃癌症状的描述很多。如汉代张仲景在 《金匮要 略》中描述 :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 名曰胃反” 。元代朱丹溪对噎嗝的描述 : “其槁在 上,近咽之下,水饮可引,良久复出,名之曰 膈。 ”明代张景岳提出 “食入反...
-
胃癌根治术后的中医辨证分型专方专药
本文综述了胃癌根治术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专方专药防治复发转移、中药抗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机制等方面研究进展,为建立胃癌规范化的中医辨证分型及评价体系提供思路。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胃癌发病率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4。在日本,胃癌是最常见的肿瘤,并在男、女性死亡率中占第2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包括术前化放疗、术后化放疗、生物免疫治疗、基因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胃癌根治术后辅助联合放化疗可以提高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现已将其推荐作为美国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术后肿瘤复发转移仍是导致...
-
胃癌的中医治疗详解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胃幽门区,其次是胃小弯及贲门部。按癌肿形态可分为肿块型、溃疡型和浸润型。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腹部肿块等。属中医学“胃脘痛”、“症积”、“反胃” 等病症的范畴。 [诊断] 1.临床上早期表现为上腹胀满不适或隐痛,厌恶肉类食物,不明原因疲倦;消瘦、恶心、呕吐、便血,晚期表现为恶病质、锁骨二淋巴结肿大、腹部肿块。 2.胃X线检查有钡影残缺、癌性龛影和狭窄或梗阻。 3.胃镜检查可直接窥视癌变的形态,并作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治疗] 1.辨证施治 (1)肝胃...
-
于扶正祛邪间以中草药调理胃癌低分化腺癌术后
王××,男,56岁,2006年1月18日初诊。胃癌术后4个月,低分化腺癌,部分黏液细胞癌,侵入黏膜下层,部分达浅肌层,淋巴结转移:2/34。术后化疗2周期(紫杉醇+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残胃有炎症。血分析正常,CEA:5.3μg /L,CA242:20.39 U/mL。刻诊: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自诉周身关节疼痛,手指麻木,胃纳欠佳,乏力。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 辨治要点:胃热素盛,积热蕴毒,致生癌变;手术不久,复加化疗,气血损伤,中气亏欠,幸尚在盛年,体质尚可,于扶正祛邪间以中草药调理: ...
-
治胃癌呕吐验方
芦根60克(鲜品尤佳,剂量加倍),薏苡仁、大米各50克,竹茹10 克。将芦根、竹茹同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煎30分钟,滤渣取药汁待用。将薏苡仁、大米淘洗干净,薏苡仁先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再放人大米并对入药汁煮成药粥,早晚2次分服。此粥具有清热生津降逆的功效。 芦根味甘,性寒,具有清热生津、止呕除烦之功效,对胃癌患者出现胃热呕吐者有良好疗效:薏苡仁对胃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竹茹可清热、除烦、止呕。与大米同煮成药粥,可清胃热、提高抗癌能力,并更好地发挥止呕吐的治疗作用。此药膳验方适用于胃癌患者...
-
胃癌术后处方 软坚散结之法图之
吴××,男,37岁,2007年1月8日初诊。胃体小弯溃疡癌术后3月余,病理:低分化腺癌,达全层,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纳后倾倒综合征。形体消瘦,纳差乏力,食欲欠佳,口不渴,二便调,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无力。 辨治要点:胃有痰瘀热结,术后正气已伤,遵健脾益肾,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法图之。 处方:生黄芪30克,杭白芍15克,枸杞子15克,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广木香10克,砂仁10克,生蒲黄10克,白芷10克,露蜂房5克,血余炭10克,龟板15克,虎杖15克,藤梨根15克,白花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