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胃癌 第4页

胃癌 第4页

  • 胃癌中医辨证与方药应用的文献研究

    胃癌中医辨证与方药应用的文献研究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 病率及死亡率呈整体上升趋势 [1 ] ,严重危害到了 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中医药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抑 制肿瘤生长,减轻放疗、化疗反应,增强人体免疫 力,提高生存质量,应用越来越广泛 [2 ] 。本文对 近 30 年发表的中医辨治胃癌的文献进行总结,分 析胃癌的中医证型和方药使用情况,总结中医辨治 胃癌的规律,为胃癌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资料 1. 1 检索方法 以 “胃癌”为第一检索词 , “中医”或 “方 剂”为第二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CNKI) 1...

  • 胃癌方十一

    胃癌方十一

       生牡蛎30克,炙山甲10克,木馒头12克,郁金9克,赤芍10克,丹参12克,失笑散(包)12克,夏枯草10克,石斛12克,姜半夏9克,陈皮6克,广木香6克,太子参10克。每日—剂,水煎服。    本方为上海曙光医院治疗胃癌验方,功能活血散结,理气和胃。    ...

  • 胃癌方十五

    胃癌方十五

        羚羊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威灵仙、黄芪各100克,大黄、木香各60克,核桃树枝、石斛、炮山甲、砂仁、山豆根、蜂房、马鞭草、地骨皮各5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服1丸,日3次。       本方为中医陈长义治疗胃癌中晚期方,功能解毒散结,益气养阴。    ...

  • 胃癌方六

    胃癌方六

        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2克,甘草3克,生黄芪、熟地各15克,黄精12克,白毛  藤、白花蛇舌草中30克,莲子肉15克,田三七1.5克,大枣6枚,沙参、羊肚枣各10克,枸札子9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为福州第一医院治疗胃癌验方,功能益气养阴,化瘀解毒。    ...

  • 胃癌方九

    胃癌方九

        藻、海带、丹参各15克,牡蛎、瓦楞、白花蛇舌草、铁树叶各、蒲黄炭、仙鹤草各20克,夏枯草、赤芍、白芍各12克,当归、白及各10克,青陈皮各12克,木香9克,山楂、神曲、谷芽、麦芽各15克,党参30克,甘草10克。    本方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I982.7期,功能清积散结,健胃和胃,适用于胃痛。    ...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胃癌
  • 生吃葱蒜 可防胃癌

    生吃葱蒜 可防胃癌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最低的省份,是葱蒜种植大省山东。长江以北胃癌死亡率最低的4个县中,第一位的是山东省苍山县,那里人均每年要吃掉6公斤大蒜。专家指出,这和大蒜素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人体内致癌物亚硝酸盐的含量有关。   有研究表明,多吃大蒜的人得胃癌的风险会降低60%。大蒜只有被碾碎和氧气充分结合后才会产生蒜素,而且非常不稳定,一旦遇热很快会失去作用。因此最好将大蒜碾碎生吃,或剁成蒜泥放在凉拌菜中。   主任医师 关昊...

  • 伍冀介绍导致胃癌的真正凶手 20160128养生堂视频和笔记

    伍冀介绍导致胃癌的真正凶手 20160128养生堂视频和笔记

    本页提供2016年1月28日北京卫视(BTV)养生堂节目视频在线观看和重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伍冀湘。主题是《发现胃癌的金钥匙》。主要介绍导致胃癌的真正凶手,哪些食物可以预防癌症,早期胃癌的症状等相关内容,中医中药秘方网养生堂栏目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伍冀湘:北京同仁医院院长。 您听说过没有胃的人吗?今天节目现场我们请来了一位84岁高龄,在去年刚刚做完胃全切手术的老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切除了全部的胃,胃切除后对他的身体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今天做客养生堂的专家是来自北京...

  • 胃癌患者吃什么好?周岱翰谈食养

    胃癌患者吃什么好?周岱翰谈食养

    周岱翰,当代中医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首席教授,广东省名中医。被国务院授予“卫生事业突出贡献”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临床50年。   擅 长:治疗肝癌、肺癌、肠癌、乳腺癌等晚期癌瘤。   胃癌是指起源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部位包括贲门、胃体、幽门。胃癌的预后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年龄、组织类型有关。胃癌中医饮食调理原则为健脾益气、养胃降逆、除痰祛瘀   【推荐食疗】   鲍参圆蹄汤    [组  成]  鲜鲍鱼肉100克...

  • 胃癌是不治之症吗?

    胃癌是不治之症吗?

    胃肠道早癌早治效果好   胃肠道早癌就是早期癌变,其实用现在的医学技术,早期胃肠癌可以预防、发现,并且治疗效果较好。所以对于胃癌等癌症,早筛查,早发现,至关重要。   在身体还没有感觉到生病时,滋生的恶性肿瘤——消化道早癌,已经开始由一个癌细胞逃避了免疫细胞的监控,而“一分为二”,分裂数年后,偷偷而慢慢地“成长”起来。   消化道早癌一般不会引起身体不适,大部分患者是因为其他胃肠道疾病到医院行胃肠镜检查时“间接”被发现。这与人们缺乏筛查观念有很大关系,这其中也包括很多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多少医...

  • 远离胃癌 应从生活点滴做起!

    远离胃癌 应从生活点滴做起!

    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 胃癌位列第二  每3分钟就有 一个人因胃癌去世   更为可怕的是 我国患胃癌的人数 占全世界的40%       近五年来 胃癌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19-35岁的胃癌患者 比30年前翻了一番   胃癌来临前的4大“征兆”     1 烧心和反酸     烧心指的是胸骨下部的位置 主要因为胃里的食物 “跑”到食管像里所致   胃里分泌胃酸 所以胃里东西都是酸性 食管是碱性的...

  • 胃癌前病变病因多端 但瘀血为其主要发病机制

    胃癌前病变病因多端 但瘀血为其主要发病机制

    活血化瘀对胃癌前病变疗效的理论机制探讨 胃癌前病变(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 , 是指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 变化, 包括肠上皮化生( intestinal metaplasia, IM) 和异 型增生( dysplasia, Dys) , 常伴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GAS) 疾病。不少研究表明, 血瘀是 PLGC 的主要病机之一, 活血化瘀是治疗 PLGC 的常法, 并在一定程...

  • 胃癌前病变中医病理学概念

    胃癌前病变中医病理学概念

    沈舒文教授是陕西省首批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他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擅长脾胃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笔者将对其从“毒瘀交阻”辨治胃癌前病变的学术思想和经验进行总结和阐述。     胃癌前病变(PLGC)为病理学概念,指较易转化为癌组织的胃部病理学变化,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伴发的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及早识别和控制PLGC向胃癌发展是防治胃癌的重要途径。中医药治疗PLGC可在很大程度上逆转胃黏膜异型增...

  • 胃脘痛 胃癌医案方药

    胃脘痛 胃癌医案方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孙润雪 刘小发 娄莹莹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属于中医学中的“积聚”“噎塞”及“胃反”等范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胃脘当心痛……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灵枢·五变篇》云:“……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邪气至,蓄积留止,大秉乃起。”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胃癌,临床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胃癌医案     孙某,男性,44岁。2013年5月1日初诊。诉因于数月前饮酒后出现胃脘胀满不适,甚则...

  • 胃癌 疏肝解郁是治疗的根本

    胃癌 疏肝解郁是治疗的根本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登义     随着中医药研究不断深入,带瘤生存观念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曹建雄认为,中医治疗胃癌时健脾和胃贯穿始终,温通中腑是治疗的关键,疏肝解郁是治疗的根本,并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身得调、神得养、病得治,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健脾和胃可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李东垣曰:“若脾胃之气本弱,饮食自信,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说明了人以胃气为本,胃癌的内因...

  • 补中益气汤方义 肺癌胃癌术后验案举隅

    补中益气汤方义 肺癌胃癌术后验案举隅

    王晞星运用补中益气汤临证经验   王晞星教授系山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晞星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肿瘤系统疾病。本文阐述王晞星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的经验,以飨同道。   1 补中益气汤方义 补中益气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方由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组成。主治脾胃内伤不足,气虚无力升浮或下陷,虚火内生。本方立意遵循《黄帝...

  • 健脾化湿、软坚散结治胃癌术后

    健脾化湿、软坚散结治胃癌术后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疼痛与消瘦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胃癌不仅会造成消化系统损害,而且可能发生转移,影响肝肾及呼吸功能,严重者出现恶病质,最终危及生命。孙桂芝治疗胃癌,有一套有效的经验,现作如下介绍。   郭某,男,64岁,2014年3月7日来诊。胃癌术后半年,属低分化腺癌,化疗后。症见纳差,头晕,舌暗少苔,脉沉细。处方如下:广木香10g,砂仁6g,橘皮10g,清半夏10g,太子参15g,炒白术12g,茯苓15g,葛根15g,生黄芪30g,杭白芍15g,浮萍15g,六月令30g,生蒲黄1...

  • 胃癌未手术切除,中医方药,益胃散结汤加减

    胃癌未手术切除,中医方药,益胃散结汤加减

    黄某,男,74岁,湘潭市人。 患者从2008年8月起上腹疼痛,呕吐,呃逆,纳少,纳食不化,疲乏无力,经对症治疗无效于2008年11月10日在我院作胃镜检查:胃底及贲门巨大溃疡,活检病理:(胃底)高中分化腺癌。腹部CT:贲门胃底部肿块影范围5×6cm周边不清。肝、脾、胰、肾、腹腔腹膜后均未见淋巴结转移,胸部CT:双肺肺大泡,左肺条索状影(慢支)因家属考虑患者年岁高,且有慢性肺部疾患,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同意剖腹探查手术,于2009年元月21日求吾师中医治疗。 症见:慢性病容,胃脘胀痛,纳差,纳食不化,呕吐,呃逆,头晕...

  • 胃癌中医病因病机 刘友章教授临床学术思想

    胃癌中医病因病机 刘友章教授临床学术思想

    刘友章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学术思想探讨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每年因肿瘤 病变而去世的患者当中, 胃癌约占20% [1] 。 胃癌具有 发病率高, 转移率高, 病死率高 (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 30% ) 的三高特点, 而胃癌的发生、 发展需经过一个 逐步演化的的病理组织学的复杂过程。 胃癌的病理 类型大多为腺癌, 其中肠型胃癌占60%以上 [2] 。 根据 经典的Correa假说, 绝大多数肠型胃癌的形成是由正 常胃黏膜逐渐过渡至侵袭性胃腺癌的一个慢性进展 过程 [3] 。 因此, 早期干预向胃癌演变的病理...

  • 胃癌根治术后 胃脘不适纳呆腹胀 脾肾方加减

    胃癌根治术后 胃脘不适纳呆腹胀 脾肾方加减

    程某,男,67岁,长沙人。 2008年1月底,患者因易饥饿、消瘦在湘雅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于2008年2月4日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胃)中—低分化腺癌。于2008年3月6日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胃脘不适,纳呆,食后腹胀,乏力,大便溏,每日2至3次,寐欠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患者正值术后化疗期间。 中医辨证:脾肾两虚,脾胃不和。 治则:健脾和胃,补肾养血。 方药:脾肾方加减。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0g,法半夏9g,竹茹10g,紫苏梗10g,女贞子10g,枸杞子10g,菟丝子1...

  • 胃癌反复上腹痛,胃底幽门部低分化腺癌,扶正抗癌方

    胃癌反复上腹痛,胃底幽门部低分化腺癌,扶正抗癌方

    林某,女,43岁,江门人,教师。 患者因为“反复上腹痛2年,加重伴吞咽困难三月余”于2007年3月29日-4月16日在市中心医院住院,诊断为:“胃底幽门部低分化腺癌”,并于4月3日行手术治疗,未进行化疗,要求于门诊进行中医药调理,现症见:面色苍白,乏力,纳差,腹胀,两天未解大便,舌红苔白,脉细数。 沈师辨证后认为本病总属气阴两虚,本虚标实,因此治疗上采用扶正抗癌方加减,具体方药如下:鳖甲15g(先煎),北沙参30g,麦冬10g,茯苓10g,厚朴10g,鸡内金10g,砂仁10g(后下),生谷芽30g,淮山15g,桔梗...

  • 胃癌转移的病机初探

    胃癌转移的病机初探

    胃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2 0 1 2 年,全世界有 9 5 2  0 0 0 新发胃癌病例被诊断, 7 2 3  0 0 0 例胃癌患者死亡 [ 1 ] 。我国属胃癌高发区 域,每年新发胃癌患者占世界发病人数的 4 2% , 且新发胃癌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3 0 岁以下人群中 发病率由 2 0 世纪 7 0 年代的 1 . 7% 上升至 3 . 3% 。 据初步统计,在中国大中城市男性胃癌粗死亡率 为5 2 . 2 4 / 1 0万,居恶性肿瘤发病第2位;女性为 2 9 . 2 6 / 1 0 万...

  • 上腹部不适确诊为胃癌 香砂六正人汤加减

    上腹部不适确诊为胃癌 香砂六正人汤加减

    陈某,男,57岁。湖南衡阳市人。   患者因“上腹部不适1年,伴吞咽梗阻半月”于2004年12月就诊我院,查CT示:胃贲门部肿块,考虑胃癌可能性大。胃镜示“(胃)低分解腺癌”。确诊为胃癌。于2004年12月22日在全麻下行胃贲门根治术,术后病理:胃贲门低分解腺癌。术后辅佐四周期化疗,化疗完毕后患者感乏力、精力差,于2005年3月22日求吾师中医医治。 症见:面色萎黄,乏力、厌恶,吐逆,呃逆,精力差,进食少,大小便尚调。舌淡,苔薄,脉纤细。   辨证:脾气亏虚,胃失和降。   治则:健脾益...

  • 胃癌术后中药处方

    胃癌术后中药处方

    患者杨某,男,47岁。2012年9月21日,胃癌术后一个月,见腹泻7~8次/每天,舌淡少苔,脉沉细。 处方如下:橘皮10g,竹茹10g,清半夏10g,补骨脂10g,广木香10g,砂仁10g,太子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5g,生薏仁15g,炒扁豆15g,杭白芍15g,桔梗10g,莲子肉15g,芡实米10g,诃子肉10g,生蒲黄10g,蜂房5g,血余炭10g,炮山甲10g,鳖甲10g,代赭石15g,鸡内金30g,生麦芽30g,生黄芪30g,肉桂5g,防风10g。14服。 水煎服,2天服1剂。一服药,煎汁400...

  • 中医治胃癌附医案 常用药对介绍

    中医治胃癌附医案 常用药对介绍

    尤建良治疗胃癌常用药对举隅 药对又称对药, 是治疗疾病时使用相对固定的两味 药组成, 药对虽组成简单, 但具备方剂的基本结构及主 治功效。药对并非任意的组合, 而是古今医家经过长期 的医疗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 具有确切疗效的组合, 合 理的配伍不仅能增加疗效, 而且能降低药物毒性, 反之, 不但不会增加临床疗效, 还会增加药物毒性。药对常以 相须、 相使配伍发挥协同作用, 以相畏、 相杀配伍抑制不 良反应。 尤建良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 江苏省老中医专家经 验传承指导老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硕士研究 生导师...

  • 单兆伟从瘀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撷菁

    单兆伟从瘀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撷菁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根据Correa级联学说,胃黏膜癌变是多阶段的动态演变过程,通常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胃癌前病变阶段,此阶段是胃癌转变的重要节点,具有双向转化的特点[1]。临床上常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或胃癌前期病变,伴中度以上的异型增生和不完全大肠型化生则称为胃癌前病变。而中医药对逆转胃癌前病变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具有较好的疗效[2]。胃癌前病变无特定的中医病名,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如胃脘部疼痛、痞闷等,可归于中医“痞满”“...

  • 胃癌当先防病 中医首重脾胃气机运化

    胃癌当先防病 中医首重脾胃气机运化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患者早期由于无明显不适,极易被忽视,确诊时多发展至中晚期,临床治疗疗效较差,运用中医药“治未病”思想防治该病,可明显提高疗效。   •《金匮要略》中的“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这与现代医学中胃癌的三级预防相一致。   •未病先防,即患者在胃癌癌前病变时,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则;既病防变,即确诊为胃癌的患者应攻补兼施,辨证灵活选方,以防病情加重;瘥后防复,即胃癌后期以扶正为主,防止其复发及转移。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源...

  • 自拟的活血止痛方 治疗胃癌前病变及消化道其他肿瘤

    自拟的活血止痛方 治疗胃癌前病变及消化道其他肿瘤

    国医大师李佃贵首创的浊毒理论,认为瘀血为浊毒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是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病理基础。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发现:瘀血与肿瘤的关系密切,70%~80%的癌症患者血液循环都存在微血栓(瘀血),其数量与疾病进展成正相关;有学者研究显示,肿瘤患者血液中存在明显的血黏度增加现象。通过上述叙述可以理解浊毒论中胃癌的形成机理如下:多种原因形成瘀血,其阻碍气机,瘀阻胃络,气不布津,血不养经,胃失濡养,胃液枯竭,使得腺体萎缩,久而不能自愈,黏膜受损,进而发生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最终形成胃癌。   李佃贵根据辨证...

  • 胃癌的中医深入探讨治疗方 延长带癌瘤生存时间

    胃癌的中医深入探讨治疗方 延长带癌瘤生存时间

    王晞星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癌经验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8年全球新诊断胃癌超过100万例,占所有肿瘤的8.2%[1]。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约1/3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到晚期,从而失去手术机会,西医常规治疗以化疗为主,但患者不良反应较明显,常中断治疗。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具有明显优势,能够稳定瘤体,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时间[2]。   王晞星,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第4、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肿瘤学重点学科带头人。王晞星教授从事中医药...

  • 李佃贵辨治胃癌经验

    李佃贵辨治胃癌经验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居全球肿瘤发病率第四位,癌症死亡率第二位。目前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全球水平。胃癌当属中医的“积聚”“胃脘痛”“噎嗝”“反胃”的范畴,本病预后差,进展期胃癌自然病程一般不到1年。中医药在胃癌的治疗上发挥了独特优势。多数学者认为胃癌的发生与“邪毒”有关。“邪毒”又称“癌毒”,包括了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以及转移、浸润,也包括肿瘤所在部位炎症性反应。国医大师李佃贵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对当代人们生活起居、饮食规律的观察,创造性地提出“浊毒理论”认为胃癌的发生是因为感受外邪,饮食不节...

  • 胃癌的发生 中医医案方药

    胃癌的发生 中医医案方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孙润雪 刘小发 娄莹莹     胃癌医案     患者:任某某,男性,66岁。2006年7月8日初诊。诉间断胃脘疼痛10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1997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拒按,伴烧心反酸,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胃镜示: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黏膜腺体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给予药物(具体不详)口服,症状缓解。后间断出现胃脘疼痛,口服上述药物尚能控制。1月前,突然出现上腹疼痛难忍,喜按,伴嗳气、烧心、反酸,继以药物口服药控制病...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