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 第448页

小 第448页

  • 小儿癫痫 应用虫类药治疗理论依据

    小儿癫痫 应用虫类药治疗理论依据

    马融应用虫类药治疗小儿癫痫经验总结 马融教授从事小儿脑系疾病医疗、 科研、 教学工 作30余年, 临床经验丰富, 在运用虫类药物治疗癫痫 方面有着独到见解,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 受益匪浅, 遂将其经验整理如下。 虫类药物简述 虫类药 [1] 是指药用动物的干燥全体、 除去内脏的 动物体或部分、 动物的分泌物、 排泄物、 生理或病理 产物以及虫类加工品。 其主要包括一些昆虫、 软体动 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及小型爬行动物等, 是祖国 传统医药学中动物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入 药最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 肛肠杂症小验方

    肛肠杂症小验方

    1. 外痔:鳖头骨 1个,陈醋适量。用鳖头骨磨醋,取汁抹于肛门患处, 1—2次即愈。 2.内痔:南瓜子100 克,加水煎煮,、趁热熏肛门,每天3-4次(熏药期间禁食鱼类发物)。连熏数日即愈。 3.肛裂、大便出血:白芨研末。每次服12克,日服3次。一般连服3—5天可愈。 4.脱肛:马齿苋30 克,石榴皮、五倍予各15 克,明矾9 克,煎汤熏洗。至愈。将乌龟头放瓦片上,用文火焙干(勿烧焦),研细末,每天早晚各服1 个,用治小儿脱肛,一般服 6—8个可愈。 5.急性肛门湿疹:车...

  • 治疗失眠小生六汤

    治疗失眠小生六汤

    罗仁,1952年出生,广东梅州人,医学硕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五、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参与主编《亚健康评估与干预》等专著3部,临证擅长经方合方应用,疗效显著。 组成:柴胡15g,黄芩15g,党参30g,熟地黄20g,麦冬15g,山药30g,丹皮15g,五味子10g,山萸肉20g,炙甘草5g。 用法:上药浸泡2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3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25~30分钟,取两次药液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

  • 便秘小便多失眠 理法方药是中医治病的核心

    便秘小便多失眠 理法方药是中医治病的核心

    患者,女,45岁。初诊2018年7月3日,患者诉便秘、小便多、失眠10余年。刻下见精神一般,胃纳尚可,面色缺少血色,平素怕冷,容易口渴,上楼时腰腿乏力,失眠,整个晚上都难以入眠,除了非常疲倦时,才能入睡。长期便秘,小腹闷闷不适,淡红舌,薄白水润苔,脉象无异常。平素月经提前,有血块,时月经痛。 病机分析:理法方药是中医治病的核心,唯识证无误,与选方恰当,方可愈病。关于患者“小便多,口渴”,《伤寒论》里有五苓散“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还有猪...

  • 基于络病学说从瘀论治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

    基于络病学说从瘀论治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cerebral small vessel cognitive impairment,CSVCI)是由血黏度高、血压高、血脂异常等因素影响,造成解剖终末端动静脉、微小动静脉循环障碍,继而神经影像学表现异常,脑白质或灰质显现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结合临床证候最终被认定为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临床被诊断为脑小血管病的病患中,45%的人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即有近一半的患者可能存在痴呆风险[2]。目前,临床对于脑小血管病尚无系统的诊疗方案,存在认识不足、诊断滞后、治疗不规范、药物毒...

  • 大便下血1小方

    大便下血1小方

    每次用柿饼2个,黑木耳十克,水1碗煮烂吃下,一日2次,五天痊愈。...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便
  • 巧用鸡蛋治小儿腹泻腹痛 痢疾

    巧用鸡蛋治小儿腹泻腹痛 痢疾

    小儿腹泻腹痛,用鸡蛋1枚,将小头打一小孔,放入胡椒7粒,以纸封顶,纸包煨熟,开水送服,若白酒送服更有效,胡椒吞与不吞均可。痢疾日久,赤白相间者可用醋煮鸡蛋,熟后服食。...

  • 小方治慢性肠炎、腹泻

    小方治慢性肠炎、腹泻

    小麦面粉一市斤,放入小锅内炒成焦黄,每次1两左右,加入适量的白糖,用开水调匀。 早晚饭前服,服3~5天有特效。 忌吃香蕉、柿子、油腻。...

  • 治痢古方小汇

    治痢古方小汇

    深究历代的治痢 方剂,无一不是采用 活血化瘀为主的原 则。即在活血行瘀的 前提下,再根据病因 不同,配伍其他药,加 减化裁,组合成方。这 里仅举常用的几个力 剂加以说明。 芍药汤始载于 《保命集》,其方剂组 成有大黄、白芍、当 归、槟榔、木香、黄芩、 黄连、肉桂、甘草等。 方中白芍、大黄、当 归、槟榔、木香、黄芩、 黄连、肉桂均有活血 化瘀的作用。其中槟 榔、木香兼有行气宽 肠;黄芩、黄连兼有清 热燥湿;肉桂辛热反 佐黄芩、黄连之苦寒, 使以甘草调和诸药, 又配合白芍以缓急止 痛。诸药相合,共奏活 血化瘀、缓急止...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古方
  • 辨证治疗小儿泄泻案一则

    辨证治疗小儿泄泻案一则

    男,1岁零6个月。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医院予以常规退热治疗,热退后出现腹泻,后逐渐加重转为水泻,日20余次,医院续予以补液治疗,症状不减,患儿继而出现呕吐,进食减少。 刻见:低热(37.9℃),咳嗽少痰,面色萎黄,精神萎靡,饮水较多,小便量少(1天当中仅于傍晚6点左右小便1次),舌质淡,苔薄白,眼窝较凹陷,心率120次/分。 方药:大回阳饮加半夏、茯苓、人参、怀山药、肉桂各6g(碎),生甘草6g,干姜6g,生附片6g(碎),生半夏6g(碎),茯苓8g,人参须6g,怀山药12g。3剂,浓煎,加适量...

  • 解阳明腑实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解阳明腑实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腹痛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常在急性或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并发,也可见于继发肠道炎症之后,由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沿血液循环到肠系膜淋巴结而致。现在小儿罹患此疾多和暖衣、厚味有直接关系。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膏粱厚味或穿衣过厚,常使小儿肠胃积热,甚者形成阳明腑实证。纵观此证,结合小儿的特点,多表现为或以外感风寒在前复加积滞,或以内热积滞在先复加外寒,总以外寒和内热积滞互见,加之小儿稚阳之体,风寒极易化热或脾胃常易积食,临床多以阳明腑实里证表现为主。 案一 刘某,女,...

  • 仝小林从湿热论治肠上皮化生

    仝小林从湿热论治肠上皮化生

    湿热蕴结是肠上皮化生的核心病机。治疗要点:一为改善胃内湿热环境,改善黏膜生存状态,使其滋润;二为保护消化道黏膜,不局限于胃黏膜;三是仍需要继续寻找针对某一靶点的特效药。 仝小林临床常使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山茱萸为基础方治疗此病。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泻胃热,解毒利湿,二药均为甘凉之品,燥湿而不伤胃阴;山茱萸为治疗肠上皮化生的经验用药。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是非独立疾病,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合并存在,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治疗目前多从肝、脾、胃等方面论治,病机多为脾虚、胃热、血瘀,并...

  • “情绪胃”胃也有小情绪

    “情绪胃”胃也有小情绪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时,会茶饭不思;而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时,食欲倍增。可见,胃肠的功能对情绪非常敏感。其实胃是我们情绪变化的晴雨表,有人因此称之为“情绪胃”。 患者司马先生(代称)就诊诉:“最近一段时间胃老是不舒服,经常会打嗝、泛酸水,有时候一开口说话气味很重,可能是胃酸反流吧,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我不刷牙个人卫生不好呢!腹部超声、电子胃镜、消化道造影等检查全做遍了,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可那种不舒服的感觉依然存在。更严重的是,这一个月来食欲很差,...

    精品偏方 2024-03-08 11 0 情绪
  • 小儿秋季腹泻 科学增加辅食

    小儿秋季腹泻 科学增加辅食

    小儿秋季腹泻,是指每年9~11月份好发于6个月至3周岁婴儿的腹泻,其间尤以6~11月龄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引发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轮状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其间以轮状病毒最为多见,但现在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因而专家指出,小儿秋季腹泻重在防备,以下办法可供参考。 提倡母乳喂养 6~11月龄的婴儿最好以母乳喂养。母乳养分比较全面,是婴幼儿的天然食物。母乳中富含的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婴幼儿胃肠道的抗病才能。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较少得秋季腹泻,即便得了病况也会轻许多。 留意清洁卫生...

  • 小暑天调理消化道养生之道 消化道茶饮

    小暑天调理消化道养生之道 消化道茶饮

    每年七月七日左右为小暑天,历书记载“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意思是说虽然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一)气候特征 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度,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我国南方7月份进入汛期,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这就是说在这大小暑两节气里雨水多,汛、涝最多,而此时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包括台湾地区正是台风来临之际。同时,夏季又是消...

  • 经方治小儿哮喘案

    经方治小儿哮喘案

    冯世纶,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多年,先后师承于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等著名中医,临证经验丰富。多年来,潜心经方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系统整理总结了经方大师胡希恕经方研究成果,并考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发表多篇论文,其临床应用经方治疗内、妇、儿、外科等病,药简而效彰。 刘某,男,6岁,2015年7月18日初诊,哮喘病史5年。患者父母代述,该症状发于2010年11月,每年发3~5次,多发于6月和秋冬季,多因感冒引发。本次发于6月12日,每周发作一次,服汤药有效,但仍反复发作...

  • 润肺健肺小锻炼

    润肺健肺小锻炼

    首都虽美,雾霾难耐!雾霾中的PM10等大颗粒物质往往能通过咳嗽反射咳出呼吸道;但PM2.5等小颗粒物质沉积到肺中,会导致肺泡弹性降低、功能减弱,影响呼吸功能,导致身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久而久之,诱发肺纤维化,形成肺气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甚至肺癌。所以,雾霾中的PM2.5对呼吸系统的损害是最为直接和严重的,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 雾霾天应做到:外出戴棉质口罩;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水果;雾霾天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适量补充维生素D;避免在清晨锻炼,可以改为室内活动。 中医认为肺为华盖,...

  • 治疗喘证麻黄汤证 小青龙汤证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治疗喘证麻黄汤证 小青龙汤证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喘证,是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一种病症。《黄帝内经》最早记载了喘,有“喘息”“喘咳”“喘呼”“上气”等名称。喘证既是自觉证,又是他觉证。笔者临证中用《伤寒论》太阳病篇经方治疗喘证,每获良效。现分享总结如下: 《伤寒论》太阳病篇中的喘证有五: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葛根芩连汤证、麻杏甘石汤证。 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 虞坚尔“三阶序治法”辨治小儿哮喘经验

    虞坚尔“三阶序治法”辨治小儿哮喘经验

    虞坚尔 ( 1952—) ,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 导师,首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海派中医儿科大 家徐小圃流派第四代传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 儿科临床工作 30 余载,治学严谨,学验俱丰。主持编写全 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9 部,发表学术论文 175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虞坚尔在诊疗中注重三因制 宜、病证合参,处方用药轻清灵动,扶正祛邪并行 不悖,特别是在小儿哮喘的治疗中秉承徐氏儿科 “小儿以阳气为本,辨证宜严谨,...

  • 过敏性咳嗽小妙方

    过敏性咳嗽小妙方

    说起过敏性咳嗽,很多家长都不熟悉,都听说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还没有听说过过敏性咳嗽。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过敏性咳嗽。(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王钧石) 典型病例: 有一个5岁的小朋友。每年秋季即发咳嗽,近两周以来咳嗽无明显原因地再次发作。常在清晨起床和夜间3点多咳嗽,白天跑跳呼吸急促后也会咳嗽,干咳无痰声。有过敏性鼻炎史,清晨有时会打喷嚏流鼻涕,时轻时重。食欲减退,睡眠不实,脾气急躁任性,大便1-2日一次。 病例中的小朋友得的不是普通的咳嗽,而是过敏性咳...

  • 感冒以咳嗽为主要症状 方用小儿易感阵咳方加味

    感冒以咳嗽为主要症状 方用小儿易感阵咳方加味

    孙某某,男,4岁,2014年3月26日初诊。 家长代述,患儿自幼体虚易感,每次感冒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一周前受凉感冒,复现咳嗽,咳声连连,喉中痰鸣,咳甚时出现呕吐进食物,偶见流清涕,食欲不振,纳食不馨,食后脘腹微胀,大便干,小便清长,来院检查,因支原体弱阳性,输液治疗6天,症状不减反而加重,求助中医。刻诊见患儿面色萎黄,发育一般,营养中等,咳声连续,偶闻喉中痰鸣,不知咳吐痰液,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清,偶而闻及湿性罗音,体温正常,舌质红,苔白,指纹隐现。依据舌纹症状,辨证为表虚不固,外邪乘虚而侵,肺络受邪,...

  • 小儿咳嗽望诊重在口咽 中医学对咽部望诊的认识

    小儿咳嗽望诊重在口咽 中医学对咽部望诊的认识

    咽部望诊在小儿咳嗽辨治中的应用初探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以咳嗽症状为主症的肺系疾病[1], 有外感与内伤之分, 外感咳嗽多属实证, 内伤咳嗽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2]。外邪侵袭, 上先受之, 经口鼻而入, 咽部首当其冲, 并常为容邪之所[3];小儿饮食不节, 易乳食积滞化生内热, 热邪随经上犯咽喉亦可发为咳嗽;咳嗽迁延不愈, 可伴咽部红肿等体征, 年长儿童可诉咽痒、咽痛等自觉症状。故笔者临证时必作咽部望诊, 以咽部望诊为主辨治小儿咳嗽, 而非见咳止咳, 临证实用性强, 现试述如下。 儿科望诊重在口...

  • 肺小结节 史锁芳教授主张从“郁证”“脏躁”入手积极治疗

    肺小结节 史锁芳教授主张从“郁证”“脏躁”入手积极治疗

    史锁芳运用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法治疗肺小结节经验 史锁芳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治疗肺系疾病临床研究30余载,学验俱丰,对肺小结节的研究颇有建树,兹结合临床,将史教授运用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法治疗肺小结节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肺小结节在随访期主张从“郁证”“脏躁”入手积极治疗 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肺小结节的临床检出率也逐年上升。肺小结节绝大部分属于良性病变,但35%为恶性病变[1,2,3,4,5]。肺小结节...

  • 从典型病案分析贾六金治小儿肺炎的经验

    从典型病案分析贾六金治小儿肺炎的经验

    中医无“肺炎”这一名词,按其临床表现,当属“肺炎喘嗽”,其病名首载于《麻科活人全书》,原意是指在麻疹过程中,由于热邪不清、热邪闭肺而表现出胸高、气促、喘嗽的一种证候类型(实指麻疹合并肺炎)。这里的“炎”是对热邪炽盛病机的描述,《医宗金鉴》称本病为马脾风(类似呼吸道合病毒性肺炎),有云:“暴喘俗名马脾风,胸高胀满胁作坑,鼻窍煽动神闷烦,五虎一捻服最灵。”指出了本病的主要表现及治疗方药。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贾...

  • 风寒恋肺型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小青龙汤

    风寒恋肺型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后世治外感痰喘者,多以它为主方,国医大师李佃贵对此方驾御熟练,临床医治痰多久咳,效果甚佳。 张某,男,45岁,于2018年5月13日初诊。患者于就诊前半年开始咳嗽,阵发性,夜间加剧,影响睡觉,遇冷空气、影响味加剧,咳痰量少色白,伴后背发凉,经常厚衣加身,冬季甚至夜间需穿棉背心就寝。曾多家医院就诊,服抗生素及多种中成药医治效果不佳。刻诊:咳嗽、少痰、背部怕冷、欲加衣被、咳嗽常遇冷空气、影响味等加剧,夜间重,纳食尚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 确诊:风寒恋肺型...

  • 王忆勤辨治小儿哮喘特色探析

    王忆勤辨治小儿哮喘特色探析

    王忆勤教授, 师承上海市名中医朱瑞群, 为海派徐 氏( 徐小圃先生) 儿科第三代传人。王教授行医 30 余 年,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深得徐氏儿科真传, 又形 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观点, 对中医内科、 儿科的临床研 究颇有建树、 疗效卓然, 在患者中享有很高声誉。笔者 有幸从师学习, 受益匪浅。现将王师在小儿哮喘临证 时的辨证用药特色归纳总结如下。 1 明确病因, 追溯夙根 哮喘为儿科常见病之一, 其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 小儿由于肺脏娇嫩、 肺气不足、 腠理不能被卫外之阳充 实, 故外邪较易侵袭; 同时,...

  • 姜之炎从鼻、脾论治小儿慢性咳嗽经验

    姜之炎从鼻、脾论治小儿慢性咳嗽经验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根 据病程长短, 儿童咳嗽分为急性咳嗽( 病程在 2 周以 内) 、 迁延性咳嗽( 病程在 2 ~4 周) 和慢性咳嗽( 病程超 过 4 周) [1 ] 。2013 年《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 指南》 ( 下称 《指南》 ) 中又将儿童非特异性的慢性咳嗽 分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感染后咳 嗽、 心因性咳嗽、 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过 敏性咳嗽等, 同时上述慢性咳嗽病因可互相重叠, 尤其 是上气道综合征可占到 50. 13% [2 ] 。 儿童慢...

  • 针刺肺经孔最穴治疗小儿久咳一例

    针刺肺经孔最穴治疗小儿久咳一例

    给小儿针灸,考验的是家长的决心和医生的水平。小儿支原体感染也属于儿科多发病,迁延难愈。现就针刺肺经孔最穴治疗小儿久咳一例说明。 王某某,女,5岁,辽宁沈阳人。2016年4月4日初诊。 患儿半个月前出现感冒症状,鼻流清涕,咳嗽少痰,咳声剧烈,晨起和夜晚入睡前加重,睡后平稳。查患儿咽部轻度充血,上腭色淡,体温36.8℃,腹软,二便正常,舌质红,苔白腻,脉浮。家长描述既往多次咳嗽病史,曾查为支原体感染,反复应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希舒美)治疗,也曾用中成药如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小儿咳喘灵治疗,效果一般,近...

  • 小孩咳嗽了 食疗需辨症

    小孩咳嗽了 食疗需辨症

    经常遇到病人家长问,我家小孩咳嗽了,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怎么吃能帮助咳嗽减轻?医生常常跟病人说清淡饮食,无非是粥、青菜、瘦肉这一类的,小朋友吃腻了不爱吃,大人觉得没营养,怎么办?家长很想知道在孩子咳嗽期间有没有什么食疗可以自己做。为此,记者采访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黎世明。 忌口不需过分 黎世明表示,对于经奶粉为主食的婴幼儿,不需要特地改吃粥之类的,只要不存在牛奶蛋白过敏的话,不建议更换主食。对于以米饭、面食为主食的患儿,也无须特地更换粥类饮食,青菜、肉类、淡水鱼肉,若平素不存在食...

  • 小儿咳嗽谨守病机 傅延龄擅用经方 异病同治

    小儿咳嗽谨守病机 傅延龄擅用经方 异病同治

    傅延龄应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小儿咳嗽经验 咳嗽是小儿临床常见肺系疾病,各年龄均可发病,多由过敏性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抗过敏、抗感染、镇咳对症治疗,但大部分患儿用药后疗效不明显,且小儿体质娇嫩,对药物耐受性低,为临床处方增加困难,因此及时准确诊治,开出简单味美、行而有效、无不良反应、适合小儿服用的方药是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傅延龄教授师从临床大医李培生和刘渡舟,是刘渡舟入室弟子及学术继承人,擅长用经方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显著疗效。在中医治小儿咳嗽方面,傅教...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