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第452页
-
归脾汤治小儿贫血及各种出血证经验
“归脾汤”在不同医学著作中组成及剂量不尽相同,较为著名的当属《正体类要》之归脾汤和《严氏济生方》之归脾汤。《正体类要》所载归脾汤,组成为白术、当归、白茯苓、炙黄芪、龙眼肉、远志、炒酸枣仁、木香、炙甘草、人参,功能为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严氏济生方》所载归脾汤,组成为白术、茯苓(去木)、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人参、木香(不见火)、甘草(炙),功能为解郁、养脾阴。 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说...
-
宝宝感冒 小儿专用的中成药
宝宝越来越多。这一方面是因为气候变化过快,寒邪侵犯人体所致;另一方面,儿童自身的抵抗力和适应力不足,容易因寒热失调而出现伤风感冒。那么,出现感冒咳嗽以后,应该怎样给宝宝选择中成药呢? 首先,要优先选择小儿专用的中成药,这种药品有三大好处。 (1)小而专用中成药在选药时,会考虑毒烈性中药的安全性问题,进而适当不用或少用这种中药,这对于尚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孩子有好处; (2)小儿专用中成药会考虑剂型和口感等方面,一般采用口服液、颗粒剂等儿童宜用的剂型,并注意增加甜味的口感,方便宝宝服用。...
-
布鲁氏菌病发热验案 小儿急性淋巴结炎五根汤
三仁汤合小柴胡汤治布鲁氏菌病发热验案一则 患者女,53岁,2021年5月28日初诊。主诉:发热2个月,每日下午及傍晚体温升高到39℃,在当地多家医院检查及进行输液治疗,效果不佳。后到北京协和医院特需门诊检查,等待结果之余,经人介绍来笔者门诊就诊。刻下:面色萎黄,神疲懒言,偶见胸闷,口苦口黏,心情不畅,饮食不香,喜叹息,小便黄,大便正常,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湿邪阻滞,郁久化热。 治则:清热化湿,宣畅气机。 处方用三仁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g,黄芩9g,清半夏10g,...
-
老中医刘文圭治疗各种囊肿方 治疗小孩扁桃体肥大的药方
名老中医刘文圭治疗各种囊肿方: 消囊肿汤:海藻12克,白芥子10克,三棱10克,苡仁20克,桃仁10克,夏枯草20克,南星6克,赤芍12克。每日1剂水煎服,药液为600毫升,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理气行滞、活血祛痰、化瘀散结、软坚消肿。1~2个疗程B超1次,如有疗效,服药可直到肿瘤消失为止。用药3个疗程,肿瘤继续增大者为无效,可做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另做治疗。主治各种囊肿,尤其对卵巢囊肿、甲状腺囊肿效果显著,对子宫肌瘤、畸胎瘤、肝肾等囊肿也有一定的疗效。方中三棱、桃仁、赤芍理气行滞、活血祛瘀,海藻、...
-
母亲的中医小验方
母亲生在农家,长在乡村,天天与土坷垃打交道,与草木稼禾为伴,积累了不少生活小窍门,她那些保健养生、防病祛病的小验方还真不少,现在回味起来颇有情趣,蕴含着朴素的中医知识、中医文化。 小时候,我出疹子,高烧不退,疹毒不出,请了村里的赤脚医生来也没有好法子,开了药吃完也不见好。母亲从太姥姥那儿讨来了药方,到小河边铲来芦根,在山坡上采来野菊花,还到埝东那片涝洼地挖了半篮荸荠,老荷塘里掏来几节白莲藕。母亲将这几样鲜物儿凑齐了,冲洗干净,煮水给我喝,还用药水给我泡脚。连饮服加泡脚,不消几日,疹子出齐了,高烧也退了,我...
-
小儿中暑中医救治
夏秋季节天气仍然炎 热、平时大家说的秋老虎就 是这种情况。小朋友不注意 容易发生中暑。临床表现为 体温达39℃~40℃时,而不会 流汗;皮肤发红、发烫,并且 干燥;烦躁不安及哭吵,呼吸 和脉搏加快,接着会显得很 疲乏,甚至发生抽筋或昏迷; 有的患儿出现恶心、头晕,失 去方向感,表现得昏昏沉沉, 对外界反应较差。 当小儿发生中暑时要立 即将其移到通风、阴凉、干燥 的地方,如走廊、树阴下。让 小儿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 松开衣服。如衣服已被汗水 湿透,应及时给小儿更换干 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 调,便尽快散热,但风不...
-
小儿感冒饮食小妙方
又到了草长莺飞的季节,此时的万物皆是一副欣欣向荣的姿态,而孩子们患感冒的机率也大大增加。这个季节气候回暖、雨水较多,正是各种生物(包括各种致病菌)苏醒并快速生长繁殖的黄金时期,而且此季节的气候也容易发生骤变,所以每年的春季不管是对大人们来说,还是对小宝贝们来说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 现在孩子一旦感冒,怎么也得一周到半个月才能恢复,有的甚至迁延数月。患病期间全家老小都会绷紧神经,不敢松懈,并且严重打乱全家人的生活作息规律,影响生活质量。其实家长们只要正确认识感冒,科学护理,感冒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就算患了...
-
小儿外感发热 中药药浴
半岁的小宝1周前因受凉流涕,发热、打喷嚏,口服西药效果欠安,遂寻求中医医治。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儿科,经医生辨证后,确诊小宝为风寒型伤风,主张中药药浴医治,在继续医治5天后,小宝伤风康复。 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门诊的常见多发病,尤以婴幼儿最为多见,在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该病多由外感风邪所造成的。婴幼儿发病时症状大多较重,以发热恶寒、咳嗽、流涕为主要体现。西医在医治上以解热镇痛及对症医治为主,一起加用抗生素。因为小儿脏腑娇嫩,五脏六腑功用未完善,加用抗生素易伤及脏腑,并发生耐药性及毒副效果。...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止血以治标辨证以治本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西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促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受体激动剂等药物以及脾切除手术,这些方法虽然能有效提升血小板数量,但或因毒副作用明显,或因价格昂贵,且对于某些患者而言长期疗效欠佳、药物依赖性大,导致最终治疗效果不佳。 中医学中无此病名,据其症状,可归属于“血...
-
炙黄芪淫羊藿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经验方:炙黄芪25克,淫羊藿、仙茅、肉苁蓉、鹿角胶(烊化)、当归各12克。 加减:鼻出血者,加白茅根、侧柏叶各15克;咯血者,加仙鹤草、白及各12克,血余炭 6克;便血者,加地榆炭、槐花各10克;尿血者,加旱莲草15 克,大蓟、小蓟各10克;月经过多者,加蒲黄炭、艾叶炭、棕榈炭各8克;脾弱血虚者,加党参、匀术各10克,龙眼肉、红枣各15克;血热者,加生地12 克,赤芍、紫草、丹皮各10克;阴虚者,加服大补阴丸。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 1剂。 疗效:本方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57例,有效 (血小板计数...
-
小青龙加石膏汤外用灌肠治疗小儿外感
小青龙加石膏汤首载于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方由麻黄、桂枝、白芍、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炙甘草、石膏9味药物组成。该方是为外感风寒、内有饮邪郁结而致的咳喘证而设。笔者近年来临床用该药煎煮后灌肠,治疗小儿外感风寒、咳而喘逆,饮邪郁而化热者多例,疗效快捷,收效十分满意。现择验案2则报告如下。 典型案例一 付某,男,22个月,2018年3月28日初诊。其母代诉。该患儿于2周前,不慎外感风寒,发热恶寒(体温38.8℃),咳喘,他院诊为肺炎,收入院治疗。经治疗发热退,症状得以缓解,唯咳喘不减,...
-
经方治小儿咳嗽验案五则
咳嗽为儿科最常见的肺系病症状,其病因病机多端,故治疗各异。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善用经方治疗多种证型的小儿咳嗽,现整理分析五则验案如下。 1. 麻杏石甘汤清宣肺热以治咳 吴某,女,9岁,因发热咳嗽气喘3天来诊。患儿服用感冒药后汗出热不解,咳嗽加重,伴气喘,痰多黏稠,不易咯出,纳差,大便干结,小便黄,苔薄黄,脉浮数。证属邪热壅肺、肺失清肃,治拟清宣肺热。方药:炙麻黄6g,杏仁4g,甘草3g,生石膏20g(先煎),浙贝母10g,炙桑白皮8g,紫苏子10g,莱菔子6g。3剂。患儿药后热退,咳嗽大减,...
-
小鼻炎大困扰 中医疗法显功效
初春冷空气刺激,鼻炎受困扰 为什么春季一降温鼻炎就发作?冷空气刺激鼻腔或是“罪魁祸首”。头为全身气血汇聚之处,鼻在头面部中央,最是阳气聚集之处,血流丰富,遇冷则凝,谓之寒凝(冷凝),寒邪伤阳,凝则不通。春季气温的变化,容易导致鼻腔血管痉挛,组织缺氧,鼻腔黏膜温度降低,纤毛的清除功能下降,对病毒的抵抗力也会下降,易导致鼻炎发作。气温的寒热变化不仅会影响到鼻炎患者,当受到冷风吹袭时,可能会使大部分人鼻腔内的黏膜血管扩张破裂出血或腺体分泌增多,出现鼻塞、流鼻涕的情况。因此,气温突降时容易...
-
小儿乳蛾扁桃体炎中医治宜分风寒分急慢
乳蛾又名喉蛾,因其形似乳头或蚕蛾而得名,根据其症状表现和发病部位,该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扁桃体炎。发生于咽喉一侧者为单蛾,发生于两侧者则为双蛾。按其发病暴久,又可分为急性乳蛾和慢性乳蛾,多见于3~6岁小儿。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主任医师对乳蛾一病辨治颇具经验,现整理如下。 急性乳蛾治分风寒、风热 风寒证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手足欠温,一侧或两侧乳蛾突起,Ⅰ~Ⅱ度肿大,色微红,或微痛或不痛,舌苔薄白、中根略厚,脉浮。此缘风寒之邪搏结咽喉发为乳蛾。方用苏羌达表汤合荆芥汤、甘桔汤加减。药用紫...
-
吴光炯原始病案 治小儿胃食管反流所引起的慢性咳嗽
全国名中医吴光炯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吴光炯医技精湛,学验颇丰。本人有幸整理吴光炯原始病案,发现吴老擅长诊治小儿肺系、脾胃系疾病,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尤其对小儿胃食管反流所引起的慢性咳嗽,临床疗效显著,兹介绍如下。 临证经验 胃食管反流所致慢性咳嗽多见于小儿,为虚实夹杂之病。虚实之间相互作用致使本病反复发作,症状时轻时重。本虚在于肺与脾胃不足,标实在于食积、痰湿及气滞互结,三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疾病初期以邪实为主,但很快转入虚实夹杂之证。李杲在《脾胃论》中说:&ldq...
-
俞景茂运用养血疏风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经验
俞景茂 ( 1942—) ,男,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 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 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50 余载,专 于钱乙学术研究,精于中医儿科各家学说,理论功底深厚, 诊治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及疑难杂症。 小儿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有 湿疹、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 休克、变应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等,这些疾病易 迁延反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其中哮喘持续状 态、过...
-
刘建汉运用小儿双解方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经验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扩散,具有季节性、流行性,发病率高,病死率低[1]。流感起病急,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2]。每年有5%~10%的成年人、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有300万~500万患者转为重症,造成25万~50万人死亡[3]。 刘建汉,教授,主任医师,为广东祈福医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十二五&rd...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分清虚实和标本缓急诊治经验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表现为病人对自身血小板抗原免疫失耐受,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与血小板生成受抑,导致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出血。病因迄今未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血小板计数提高到安全水平,降低病死率。 全国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邱健行行医58年,擅长用中医药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尤其是慢性难治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