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 第186页

中医 第186页

  • 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房定亚教授

    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房定亚教授

      房定亚教授是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房定亚治疗风湿病传真》是他带领他的传承团队经过三年共同努力,对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坚持中西医结合对中医学创新发展的科研硕果。   该书所言“传真”,其意有三:一为“真知,所言所论确为真知灼见”,其学术特点和辨证思维方法,皆是长期临证实践,博学众采,勇于创新、提炼而成。二为“真实,其文朴实无华,其论真实有据”,诚如《自序》所言:“医生以疗效为本,所写...

  • 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丁泽民

    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丁泽民

      ●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中医肛肠学会并任会长18年;   ●他是我国第一个主办亚太地区结直肠医师联盟学会年会并任会议主席的中医学科带头人;   ●他是现存继承中医家学时间最长的传人,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他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为健在的中医学专家树立铜像第一人,并被誉为“国医楷模”;   ●他创建的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是我国第一个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并长期引领全国肛肠事业发展。   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丁泽民,这位95岁的老者用“上善若水...

  • 让中医药有人管、有人干、有人信

    让中医药有人管、有人干、有人信

      三有:让中医药有人管、有人干、有人信。   四大:开发领导层、引起大重视;协调各部门、争取大支持;融入大卫生、发挥大作用;动员全行业、推动大发展。   这是吉林省中医药行业同仁,在探索中医药发展中,形成的思想共识和基本经验,一经提出立刻博得吉林省上下的共识。   2014年的春天刚刚向人们走来,自吉林省传来的信息特别令人振奋:   吉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培育医药健康产业,使其成为吉林省新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吉林省政府决定将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列为2014年...

  •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行动纲领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行动纲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十二五”时期及长远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纲要,主要阐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战略目标、明确工作重点,是未来十年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行动纲领,是建立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和中医药标准化支撑体系的基本依据。   背景   标准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国家综合实力的...

  • 如何培养中医药人才

    如何培养中医药人才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书本轻实践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导致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本文从中医传承与大学生创新教育方面探讨如何培养中医药人才。   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强调的还是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因为大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这与中医传承并不矛盾。只有掌握了中医文化的精髓,才能够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但我们更应该注意强调的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同时,要从根本上改变现在中医教育中存在的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

  • 正确看待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正确看待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确立正确的健康发展观是振兴中医的基础和根本。   ●中医药的内涵和特色完全符合健康的内涵要求,注重身体的系统性和生理心理社会相互协调的良好状态,也和我们的卫生工作方针完全一致。   ●现在的问题是能否真正认同并切实落实我们的工作方针,能否正确看待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要素。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健康发展道路的基本部分和重要内容。   人常说: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这句话用在我们身上是很贴切的。我们在从事繁忙紧张业务工作的时候,对卫生计...

  • 桐庐县在确保中医药基本建设

    桐庐县在确保中医药基本建设

      2010年起,浙江省桐庐县在确保中医药基本建设和正常事业经费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设立每年投入100万元中医事业专项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滚筹使用”,用于补助中医药科研、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建设、乡镇卫生院增设中医诊疗科室和科目、中医药人才引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创建中医药服务进社区(农村)示范单位、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等7大类项目。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可申报中医事业专项项目资金补助,申报成功后可获得财政核定的项目经费。   同时,以各项资金为支撑,实施中医发展目标管理...

  • 古代中医广告史话“活幌子”

    古代中医广告史话“活幌子”

      即当场表演,当场验效,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如卖蛇药的当场被蛇咬伤,立即敷上蛇药以验药效。江湖术语“边汉”“青子图”说的也是此类幌子:“卖膏药用铁锤自打者曰边汉,卖膏药用刀自割臂者曰青子图。”(《江湖通用切口摘要》)民间流动行医售药者还往往以练武术、变戏法等表演作为招徕手段,可谓之“活幌子”。《太平广记》载:“前蜀……市内有一人弄刀枪卖药。”这些人常出售治疗跌打损伤...

  • 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手段

    传统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手段

      中医传统的诊断主要靠医生的主观感觉来收集病人客观表现如发热、尿赤等和主观感觉如头痛、耳鸣等完成,这种传统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在西方医学的强势跨越下,一些西医诊断方法和仪器,如神经反射试验、听诊器、体温计等逐渐被一些中医师所接受。到现在,诸如CT、B超、核磁共振等现代诊断设备已为中医院里的广大中医师普遍认可,为开阔中医师的诊断视野作出了贡献。尽管这样,在传统中医的眼里,这些洋玩艺如洪水猛兽般西化着中医,使得中医不像个中医。   中医回避现代科技条件下产生的设备、仪器之类的东西,与其悠久的...

  • 培养名中医难 难在机制

    培养名中医难 难在机制

      涂志亮曾位居爱康国宾集团管理层,在健康管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2010年他创办固生堂中医养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身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如今已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拥有5所独立医馆,专家门诊服务平台覆盖50多个城市,而且以“1+3”中医传承模式的探索引起了业内关注。   中医传承需要新平台、新模式   从健康管理到中医药服务,“华丽转身”的背后,有家庭影响。他的岳父是我国方剂学名家李政木教授,家族中多有中医业者;更有中医药行业前景的吸引,“在美国...

  • 李可老中医去世追悼会

    李可老中医去世追悼会

      生平:李可1930年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1946年中学未毕业,即投身革命,在西北野战军军校学习,同时兼任军报记者。西北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1953年蒙冤,1980年平反昭雪。在逆境中自学中医,并矢志不悔。1978年在灵石县人民医院工作。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任院长多年,1992年离休。   李可从医五十多年,多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解救病人痛苦。其一生所学,涉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特殊的年代和环境,造就了李可攻克多种疑难病的能力。   李可尤擅长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

  • 光子运动规律的中医属性的学科

    光子运动规律的中医属性的学科

      激光作为光子学的技术标志已在国内外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已取得国际公认的进展。将光子学理论与技术引入到中医学体系,将为建立符合现代科学发展水平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发挥重要作用。光子中医学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光子学的理论和技术对中医学诊断、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的方法和效应进行定性、定量或半定量研究,以揭示光子运动规律的中医属性的学科。   早在2000年,华南师范大学刘颂豪院士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共同提出,要发展“光子中医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2002年华南师范大学...

  • “突出中医特长”才是中医发展的最佳路径

    “突出中医特长”才是中医发展的最佳路径

      1982年4月16日至22日,卫生部在湖南衡阳市召开了首次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突出中医特色”的中医药工作指导方针。笔者认为,“突出中医特长”才是中医发展的最佳路径,因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并对其产生重大而积极影响的不全是“中医特色”,而是“中医特长”决定的。   特色反映事物独特表象,特长反映事物本质的独特优势   什么是“特色”?《现代汉语词典》的...

  • 研究中医国际传播势在必行

    研究中医国际传播势在必行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内外有志于中医事业人士的努力,带来了中医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和快速发展的30年。这个大发展反映在国外公众对中医使用的增加,学术界对中医兴趣的增加和一些国家政府机构对中医认可和介入的增加。同时,中医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也使我们面对新的挑战。   研究中医国际传播势在必行   近日,习近平主席在谈到中医时,提到了中医走向世界已从过去的民间地位逐渐步入主流。为了中医进一步走向世界,为了中医的国际发展,我们需要更准确地了解国外中医发展的现状,总结推广中医对外传播过程中的经验,预测可能出现的...

  • 中医服务全人类是大势所趋

    中医服务全人类是大势所趋

      ●我们必须尊重和强化中医作为东方科学的学术地位,为中医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环境;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当今信息社会和正在进入的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契机,实现在宏观整体基础上更精准地认知世界、更精确地维护人体健康和调整疾病状态。   ●“中医梦”不仅是中医人的梦,而且也必定是世界人民的健康梦。目前中医已呈现出令人瞩目的三大发展趋势:一是中医知识必将成为全人类共享的“健康知识财富”;二是中医养生必将成为现代人的“标准健康方式”;三是中...

  • 中医药要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

    中医药要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

      中医药的发展历史体现了创新   中医药学是一门科学,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的科学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实践和实验所证实,纵观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它是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仅从中药学的发展史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如最早的本草类著作《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的医学家们在实践中研究、探索、发现的,将能用于人类治病的药物365种进行逐一介绍,总结了后汉以前的中药药物学成就。到了梁代,陶弘景又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新增药物365种,分类玉石、草、木、果、菜等类,唐代又总结了当时的药物学成就,著...

  • 中医中药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中医中药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这是中央抓住了中医药发展中的关键提出的对中医药发展的改革总要求。按照中央的改革总体设计和要求,中医药业界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行业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在找准限制中医药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出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目前,影响和制约中医药发展的最大问题,仍然是中医药的管理问题,特别是中医中药的管理分家,对中医药发展影响极大。在中医管理上,目前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地方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药的管理则十分复杂...

  • 中医药是我们的先天优势

    中医药是我们的先天优势

      中医药不仅在健康服务业四大体系里都可以起到非常的重要作用,而且毫无疑问是中国在面向世界竞争时候的一个先天优势。可能也正是基于这些角度,《意见》里专门把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作为八项任务之一。这是这八项任务里面唯一一个要求再制订专项规划的任务。   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改,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打下很好的基础,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也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这样的形势下国务院出台《意见》,可说正当其时。   《意见》把健康服务业内涵界定在直接维护和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服务活动,支撑这些...

  • 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宣传工作制度

    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宣传工作制度

      新闻宣传工作是中医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大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力度,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宣传工作制度。   一、新闻发布制度   (一)新闻发布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心工作,发布中医药新闻信息,引导舆论,满足公众知情需求,营造中医药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二)新闻发布的主要内容是:发布国家有关中医药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发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中医药行业重要...

  • 杏林文化 中医的形象代表

    杏林文化 中医的形象代表

      “杏林”因东汉建安时期名医董奉行医济世的典故而来,演化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以赞美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杏林”体现的是一种价值标准,包含着“亲、善、诚、信、中、和”等丰富的内涵,其灵魂是“道”与“德”,凡习医药者欲成为“杏林中人”,必推崇“杏林精神”。杏林文化已成为整个中医的形象代表,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现象的标志,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

  • 应该重新认识中医药

    应该重新认识中医药

      近日,网友“天真若水”在微博透露,“偶去北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听硕博士班的课,不幸又听到老师自贬中医之论,说不同中医对同一病人开出不同的处方是中医的软肋。难道吃米饭和面条都能饱肚子也是肚子的软肋?难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也是罗马的软肋?   说真的,作为一名中医师,看到这样的评论真是有些心急,一急中医发展,路向不明;二急中医师资,越来越脆弱;三急中医传承,含糊不清;四急中医理论,被西医束缚;五急中医临证,怪模怪样。   中医理论的形成和传承都是遵循自然规律和辩证唯物...

  • 中医医院文化 推崇“私人定制”

    中医医院文化 推崇“私人定制”

      ●医院文化环境建设是基于营销学、策划学、传播学的系统工程,通过统一的视觉识别设计,将医院的理念、文化和活动信息传递出去,与就诊患者建立一种双向互动式沟通关系,从而使患者对医院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   ●中医医院文化环境建设宜推崇“私人定制”理念,在深入理解医院文化的基础上,植入现代企业营销理念和设计思想,摒弃千篇一律、千家一面的模块化组装式设计,从环境调研入手进行整体规划。   ●建设一支从事和推动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队伍,形成具有开放性、参与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与机制。同时,...

  • 如何培养中医优秀人才

    如何培养中医优秀人才

      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更是愈来愈被世界人民所关注和重视。然而值现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之际,古老的中医学却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为此,如何培养中医优秀人才,搞好现代中医教育便成为中医界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笔者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它携以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为深厚底蕴,揉合了儒、道、佛等人文哲学思想的影响,并从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气象等自然学科中吸取了丰...

  • 中医药理论指导体系有待建立

    中医药理论指导体系有待建立

      2012年我国中药工业产值高于化学药制剂和生物医药工业产值。总体来看,中药工业产值在医药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较大,构成了中国特有的医药行业结构,而中药工业产值还能保持较快增长,笔者认为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推动。   发展有动因   一是刚性需求。在实现了全民参保的基础上,国家提出逐步提高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到“十二五”末,人均筹资水平将是“十一五”末的2倍多。国家还将提高个人缴费水平,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和费用支付比例,继续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

      编者按:从当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到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十几年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杨金生总共提交了近百件提案,其中不少被采纳。这篇原载于人民政协报、原题为《一件提案一份真情》的文章,叙述了他对作为政协委员提提案的认识。他认为,作为政协委员应认真学习,实地调查,胸怀大局,提几件有分量的提案,这才对得起这份荣誉和责任;提提案不是心血来潮,也不能道听途说或随便在网上搜罗些资料就成文,要有的放矢地建言献策。而要做到这一点确实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   政协委员提提案要胸怀全局,站得...

  • 王永钧 追求中医人“仁、和、精、诚”

    王永钧 追求中医人“仁、和、精、诚”

      著名肾脏病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永钧,虽已入耄耋,但仍然坚守在中医临床、科教第一线。这位清瘦、和气、医术精湛的杏林老人,总是能给患者以希望和力量。   因为他,使成千上万的肾病患者有了健康和欢乐,使无数疑难重症病人转危为安,为患者家庭带来了幸福。   他不仅继承了中医传统精粹,而且不断开拓创新。   他闯出了一条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新路,使杭州市中医院肾病科蜚声海内外。   从医生涯闪光之路   如果不是60余年前那场病,王永钧或许不会当医生。   1...

  • 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正式挂牌

    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正式挂牌

      2013年6月24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在我院正式挂牌。分院的成立,既是对以往成绩的肯定与鼓励,也为我院今后更快更好的发展搭建了上升通道和新的平台。把握分院建设的大好时机,提升单位整体实力,创造新的辉煌,这已经成为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有鉴于此,回顾历史,分析现状,找准薄弱环节寻求优化调整方案,并不断践行推进分院建设应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   历史与现状   我院是江苏省唯一一所专业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省级机构。建院50多年来,在历届院领导班子和几代研究院人的不懈努力下,多...

  • 北京中医医院“明医馆”

    北京中医医院“明医馆”

      2014年4月2日上午,汇集了80多位名老中医的北京中医医院“明医馆”正式运行。这是中医界的喜事,有感而发,以记盛况。   岁当甲午,时值清明,   京畿盛事,明医馆成,   德润苍生,福泽杏林,   感此怀想,以文志铭。      昔我中华,医道源长,   一画开天,判列阴阳,   研制九针,以拯夭枉,   辨证五行,力阻夭亡,   防疫祛病,救死扶伤。   杏林春暖,橘井泉香,   前人著述,后辈弘扬。   近世国弱,医道崇洋,...

  •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

    11月16日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获悉,正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的,该项名录的建立有助于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提升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中医针灸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

  • 中医与书法

    中医与书法

      学医时常听老师有句话挂在嘴边:“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意思是,一个好医生除了要具备好的“手艺”之外,还要有好的“笔头”、“口头”、和“派头”。其中,字写得好是第一要紧的事情。有些病人,先看处方、病历写得好不好,来判断医生水平高不高。所以,我暗暗下定决心,学医之余,一定要把字练好。我渐渐地爱上了书法,书法帮我打开艺术之门,陶冶性情,益于身心,还能以书会友,丰富业余生活。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