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第191页
-
胃脘痛中医饮食调护
本病多由饮食、情志所伤,所以在治疗上应辨证求因,施治用药。根据疾病辨证分型,提出不同的饮食调护措施。 肝胃气滞 本型患者胃脘胀痛,饱闷不适,食后尤甚痛无定处,攻撑连胁,遇情志不遂则重。嗳气频作,矢气较舒,或有恶心呕吐、泛酸;苔薄白脉沉弦。治法:疏肝和中,清和胃气。此型患者的护理宜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用食疗处方:党参15-30克,柴胡6克,陈皮3克,黄米(大米炒至焦黄)50粒,加水4碗煎1碗半代茶饮。隔天1次,连服4-6天。若泛酸者可加乌贼骨,瓦楞子以敛酸,如挟食积中脘,纳呆、脘胀闷,苔厚可加神曲、山楂、麦芽之类以...
-
中医食疗消除足跟痛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足跟为肾所主,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跟骨疼痛,所以食疗当以补益肝肾、强健筋骨为本,从根本上消除足跟痛。 以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的足跟痛.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固定不移、行走不利、行走则疼痛加剧,或伴有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肢软乏力等症状。当以补肾气,强筋壮骨为木进行医治。可选用韭菜100 克、羊肝100 克.调味品适量。将韭菜洗净,切段;羊肝洗净,切片,加水淀粉适量拌匀,锅中放植物油适量,烧热后下羊肝翻炒,待熟时,下韭菜,翻炒至熟,调味服食。每周2 次。 以肝肾阴虚...
-
上古时期中医养生发展史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果从原始群居的猿人算起,已经历了近两百万年的漫长过程。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以前,大概可分为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几个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内,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了自然界,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创造条件,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维持自己的生存与种族发展。他们懂得了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以及用语言、舞蹈等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
-
男科偏方 遗精的中医食疗
遗精指不正常的精液外流。梦交而遗者为梦遗;无梦而遗者为滑精。中医认为此症多因于虚火;责之心、肝、肾。心肝之火内动,阴虚相火妄动及湿热下迫等都可扰动精室,精液外流;肾虚精关不固,亦可使精液失摄而自遗。治宜采用有补肾、固精、壮阳、安神作用的食物疗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韭菜60克,水煎服。或糯米煮粥,加盐、油,待粥将熟时,将洗净切段的韭菜放入粥中,煮片刻至汤稠。每日温热服食2次。韭菜有温补肾阳、固精止遗作用。 2、冬虫夏草加适量冰糖隔水炖,或与桂圆、核桃仁、红枣蒸熟服用,为“秘精益气、专...
-
中医方药进行迂回治病
医者治病,在多数情 况下,是有是病,即用是 方。如风热咳嗽,用桑菊饮 疏风散热、肃降肺气;肝气 郁结,用柴胡疏肝散畅达 肝气;胃寒痛,用良附丸温 中止痛……等,即是其例。 但是,有些病证,特别是一 些内伤杂病,久病一则按 有是病,即用是方治之,其 效不著,二则按上法治之, 反而弊多利少。如阴血亏 损之病,不受滋补,补则反 见腹胀腹泻等。在此情况 下,摆脱有是病,即用是方 之束缚,并采用方药给予 迂回冶疗,就能化弊为利, 也能收到治彼愈此的效 果。这种治法,在医书里, 是屡见不鲜的。中医所...
-
中医听声音 听出月经病类型
声音来源于气的鼓动。气有盛衰,所以声音就有强弱,声音的改变往往是内脏功能强弱的体现。外邪的刺激或内脏功能的病变,有时可导致声音的异常。 女性月经病闻诊表现有这些,发声重浊,声高而粗,多属实证;发声轻清,低微细弱,多属虚证;嗳声噫气,多属胸脘不畅。呼吸较粗者,多属正气不足。 时发长吁短叹者,多为情志抑郁,胸怀不舒。如经行咳嗽,咳声重浊者,多为肺气壅盛;咳声不扬而气粗者,多属肺热;咳声低弱者,多为肺虚;咳气不畅者,多属肺气不宣。再如经行呕吐,吐声微弱,吐势徐缓者,多属虚寒;吐声壮厉,吐势较猛者,多属实热等。 中医...
-
中医遗风一直影响着前仆后继的中医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的确,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传统知识创新的优秀领域,更是维护民众健康的不竭源泉。如今中医药发展面临的问题还是继承不够,继承是中医的传统,继承符合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只有充分汲取前人的智慧,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提高。中医药文献资料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将会成为研究医学问题上疑难杂症的不竭源泉。中医药需要创新,但继承是创新的基础,而继承...
-
中医用药的药量与药效 药量与病证
常有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笔者亦如此认为,以下为笔者临床多年体会,期望能让读者得到些许体会。 药量与药效 中医用药的药量与药效是不成比例关系的,很多药物的功效会因药量大小而变化。升麻小量升阳举陷,大量则可败毒;荆芥小量十克内可疏风止痒,用至二十克乃至三十克则可发汗解表;薄荷小量有疏肝解郁之功,量大则为辛凉透表之剂;连翘常规剂量可败毒散结,为疮家圣药,大剂时则辛凉透表发汗,为温热要药;桑叶常量使用可散风清热,量大则可凉血止汗;红花小量养血,中量行血,大剂破血;枳壳、枳实量小宽中理气,大量则破气消积...
-
中医老师对学生应谆谆教诲以鼓励为主
中医师实习带教是一门艺术,是医院、科室、带教医师的重要工作,带教成效对学生发展影响深远。带教老师应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管理方式、创新的带教模式、关注带教细节,让学生在进入职业生涯前,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具备熟练的诊疗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诊疗习惯,逐渐成长为合格的中医师。 从细节做起 从学生的仪表、语言、动作等细微处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气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如穿着整洁端庄、语声和蔼亲切、动作沉着冷静……这些细节看似琐碎,但作为医生职业非拘此小节不可,因为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