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 第152页

中医 第152页

  • 中医的学习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中医的学习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本期专家 李爱华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院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名中医,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   从事内科病房、急诊、门诊工作30余年,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疾病的诊疗,尤其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疗有深入研究。运用中医药对眩晕、失眠、便秘、汗证、虚劳等内科慢性疾病的调养、康复治...

  • 解读《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解读《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作为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编制及实施的首个关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国家级规划,《规划》注重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潜力和活力,充分激发并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首个国家级专项规划 明确中医药健康服务概念内涵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是构建中国特色健康服务体系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追求的临床中医师心中都有杆秤

    追求的临床中医师心中都有杆秤

    一日同道座谈,席间有人云:“中医治愈率、有效率实际上是不高的。”笔者认为,如果出于自谦,这样说自然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对于对自我的客观判断,就着实有待商榷了。 临床上,中医需要时时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医的基本原理,另一个是针对某科或某个特定病种的临床实践问题。 如果说中医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话,那么,针对专科专病的临床实践,就是“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脱离了实践,基本原理往往流于...

  • 中医夏季防过敏性疾病三法

    中医夏季防过敏性疾病三法

    夏季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高发 季节。中医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出现 过敏,多是由于先天禀赋异常,正气 不足,肺卫不固,以至于风、寒、燥、 火、湿等病邪入侵所致。以下是一些 中医改善过敏体质的具体方法,供参 考。 一、服玉屏风颗粒玉屏风颗粒 是由中医经典方玉屏风散转化而来, 由黄芪、防风、白术三味药配伍而成。 黄芪补气固表;白术健脾,脾胃之气 固,则卫表之气方有生化之源;防风 祛风散风,为风中之要药。三味药组 成的玉屏风颗粒具有益气、固表、止 汗之功效,对于抵抗外邪入侵,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 中医是中华文明之自然国学的最高精华

    中医是中华文明之自然国学的最高精华

    •中国医学从起源到今天,5000多年的发展可以分出阶段,但从未发生断裂;有突破和创新,但从无模式转换;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床防治一脉相承地发展至今,形成一个历史与逻辑高度统一的学术体系。 •起源于中国的和西方的自然科学的各学科的成就,到19世纪末已经全部融合了——只有中医是个例外,至今与西医学格格不入,找不到可融合的基本点。即使由政府决策和推动也不能促其融合。 •两千年前确立的理法方药体系之所以一直有效地主导临床防治至今,在于它...

  • 读《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有感

    读《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有感

    品读完国医大师朱良春的一生经历,让我思绪万千,一个人在年轻时勤奋苦读,不甘落后并立志学医济苍生,学成之后不忘父亲恩师教导,舍医赠药、开业南通、创办医院、办学、讲学各地,技不私密育后人。很多人对朱老的生活经历感到很神秘,有些不大理解,有的人说是“朱良春现象”。朱老是这样回答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有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这是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 笔者以为在”朱良春现象”中或者说在任何有所成就者的...

  • 遵循中医药自身规律规划发展

    遵循中医药自身规律规划发展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中医治未病”被列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按计划本月底将完成初稿起草工作,随后进入联席会、咨询会审定阶段。若一切顺利,最快今年10月有望对外发布规划草案。 这是记者在7月15日召开的国家中医药发展会议(珠江会议)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上获得的消息。会上,专家们畅所欲言,为“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 全链条设计成新亮点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三五”中...

  • 中医“中等水平的医生”

    中医“中等水平的医生”

    “中医”一词产生于汉代,多见于两种语境:一是见于古代文献尤其是医学文献;一是作为谚语中的词语,见于“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及相关谚语中。因去古甚远,人们对“中医”古义不太明了,甚至存有歧异,孰是孰非,让人莫衷一是。笔者立足古代文献,结合语境进行综合考释,还原其词义,望能有助于研读中医文献。 汉代医学文献中的“中医”,指“中等水平的医生”。张机《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

  • 中医之路 漫长而有韵味

    中医之路 漫长而有韵味

    也许是命中注定,我有幸能与《大学的最后一课》相遇,并与它拥有过一个真挚的心灵碰撞过程,似乎也让我那如秋枫叶般无力再亮的心有了再次灿烂的可能。书中说:“其原因固多,而大学毕业生不为社会所重视,亦其一端。其所以不为社会所重视,得分数点言之:第一,自视太高;第二,欲望过奢;第三,经验欠缺;第四,责任心薄;第五,学业荒废。以上五种缺点,在政治已上轨道之国家,鲜有暴露与发生,因政府取材恒有固定程序,而社会用人亦有一定标准。躐等倖进既不可能,而希冀非分亦无由而生。”虽说我没有大彻大悟,却有如沐春风的...

  • “百年中医史研究”由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担

    “百年中医史研究”由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担

    民国中医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中医发展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命运休戚相关,与当局中医政策密切相关;对于外来文化,一定要根据国情,予以借鉴,但不可照搬;科学有阶段性,不能等同于终极真理;中医、西医自成体系,各有优势,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西医不能作为判定中医的标准;中医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发展中医,要遵循自身规律,发挥特色优势。 近代西方科学文化传入后,我国原有学科开始脱离传统模式,向西方科学文明融会,大多数传统学科或被外来科学所取代,或被肢解成新式学科中的构件。只有中医药学,虽然遭受前所未...

  • 又是一年毕业季 中医院校校长寄语

    又是一年毕业季 中医院校校长寄语

    安徽 王键:壮志凌云开启人生新篇章 马蹄踊跃驰千里,羊角扶摇上九霄。同学们,让我们放下万般离愁别绪,壮志凌云,开启更广阔的人生新篇章。临别之际,提出三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首先,立身之本,在于做人。 要做一个正派的人。只有行得正,做得端,顶天立地,堂堂正正,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才能问心无愧、无私无畏,赢得别人的信任。 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同学们,生活中,素昧平生,赠人玫瑰,此乃小善;身为医务工作者,发大慈恻隐之心,...

  • 中医药五种资源优势互相联系

    中医药五种资源优势互相联系

    •中医药五种资源优势互相联系,其主体是“独特的卫生资源”,其根基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因为离开了医疗卫生,中医药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不会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不具备原创性的科技优势,也就不可能很好地走向未来。 •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医药必将改变人们对生命的认识,也必将影响人类对于自身健康关注的重点,通过治未病,管理健康,调理亚健康,治疗不健康,全方位养生保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201...

  • 中医养生学 简单16个字

    中医养生学 简单16个字

    中医养生学中有这样一句谚语:“汗要出透,水要喝够,便要排清,才能长寿。”简单16个字,却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朴实、科学的养生方法进行了概括。 汗要出透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够自然出汗的,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如果老憋着不出汗,时间长了,皮肤就不会呼吸了,最后就会造成代谢系统紊乱,并将皮肤的排毒功能都转到了肾和肝上。因此,炎热的夏季一定要少吹空调,让身体自然排汗。其他季节则应该多增加体育锻炼,主动让身体出汗,有利于保持人体内的温度,散发热量,有益...

  • 中医“四逆”症状一类证候

    中医“四逆”症状一类证候

    《伤寒论》中“四逆辈”所指为何?对此,医家有多种看法。如:“四逆”是一个症状,“四逆辈”指一类方剂,是用来治疗具有“四逆”症状一类证候的。 “四逆汤”当为“回逆汤” “四逆”所指,正如《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第337条所说:“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从概念上看,&l...

  • 中医医疗发展向医、教、研全面发展转型

    中医医疗发展向医、教、研全面发展转型

    在深化医改的关键阶段,公立医院改革在探索中逐步推进,分级诊疗在甘肃省已正式实施,甘肃省中医院发展面临的压力和竞争空前增强。如何才能务实高效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更好更快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群众提供更细更精更优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我就如何做好医院转型跨越,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集团化发展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粗放型、经验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模式转型 近些年来,我们重点抓了医院发展空间扩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学(专)科建设、医疗集...

  • 中医用药如用兵

    中医用药如用兵

    历代医家用药,如同战场 用兵,知己知彼,方可取胜。稍 有不慎,则会药效大打折扣,甚 而适得其反,危及生命。同时, 药物本能补偏救弊,促使机体 阴阳之平衡,但须知药物虽能 治病,亦能产生毒副作用损害 身体,犹如“水能载舟,亦能覆 舟”。尤其是辨证不确,施药不 当,对人不但无益,反而贻害无 穷,故有“用药如用兵”之说。 中药运用方面,同是热 性药,附子的热与干姜的热 不同;同是寒性的药,石膏的 寒与黄连的寒不同;同是发 散的药,桂枝的发散与麻黄 的发散不同;同是滋阴药,...

  • 云南深谷的宾川县 中医发展如火如荼

    云南深谷的宾川县 中医发展如火如荼

    云南宾川 文以化人培养中医铁杆粉 偏居云南深谷的宾川县,中医发展如火如荼。在该县人民医院对面的巷子里,便是李伯藩工作室。屋内围满了几十号病人,挤不下的,就站到了门外。 李伯藩原是宾川县中医医院院长。2005年退休后在家免费义务看诊。病人来此,不收一分一毫,他只开方子,至于抓药、取药由患者自行他处,概不过问。 一位患者道:“我见过不少所谓名医,看一个病人要收几十元、上百元的诊断费,还要高价卖药。开处方神秘兮兮的,使用代号,或者把字写得如天书一般。...

  • 宋贵杰倾注毕生心血从事中医事业

    宋贵杰倾注毕生心血从事中医事业

    1月22日,全国著名中医学专家、甘肃中医骨伤学科奠基人、甘肃陇中正骨学术流派杰出代表人之一,宋贵杰教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7岁。宋贵杰倾注毕生心血从事中医事业,享誉陇原。 宋贵杰教授一生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为中医骨伤科学之发展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可敬可佩!他不愧为“中医骨伤界的一面旗帜”。“案上长短书两卷,袖中冷热风几丝”是他工作生涯的真实写照。 宋贵杰教授生前是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中医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中...

  • 瑞士中医诊所

    瑞士中医诊所

    诊所运营公司化 在瑞士,中医诊所都是以商业公司的形式开办和运营的。这是一个公司林立的国度,宪法保护贸易和企业活动自由,任何人(包括外国公民)都可以开办企业或投资参股。上百人的公司在这里就算中型企业了,不少公司里里外外就一个人(称家庭公司),很多中医诊所就是这种形式。当然,中医行业也有较大的公司,如我们谈到过的MediQi和莲福。但就开办程序和要求来说,开办大的股份公司也很简单,只要公司董事会成员有一位居住在瑞士,注册资本达到10万瑞士法郎即可建立。 与国内的中医诊所不一样,瑞士中医诊...

  • 中医药事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中医药事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民国时期,中医在抗争求存中艰难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认识到中医的价值与重要性,制定了扶持中医的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措施,使中医药事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新中国成立之初,医疗卫生条件非常落后。1949年9~10月间,毛泽东为中央军委卫生部第一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题词:“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1949年11月中央卫生部成立。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毛泽东主席又为会议题词:“团结新...

  • 记甘肃省名中医

    记甘肃省名中医

    郭均甫(1901年~1977年),河南省洛阳市人,“平乐郭氏正骨”嫡系传人。曾任甘肃省中医院中医骨科负责人、兰州中医学会会长。郭均甫6岁入私塾,少儿即喜读中医典籍。16岁拜在通晓中医内外科和针灸、正骨的郭鸣岗、王宏基两位老先生门下。后又投师于当时享有盛誉的郭耀堂攻正骨学。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郭均甫深得郭氏家传理法方药和正骨绝学的真髓。青年时代,郭均甫就开始独立行医,先后到过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等地行医,1944年,到兰州开业行医。新中国成立后,郭均甫精湛的正骨医术在兰州已声...

  • 走好中医路 提升中医医术

    走好中医路 提升中医医术

    近两年,“全民阅读”连续两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李总理的讲话,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很值得我们反思,同时也给我们极大启示。 就中医药界来说,现代中医人的读书状况不容乐观。有调查显示,临床医生用心读书的人不多,尤其读中...

  • 中医调理祛湿热

    中医调理祛湿热

      在南方,很多人体内有湿热,或者是本身是湿热体质,一旦湿热引起发炎时,不少中医专家表示,这时打吊针常常没有效果。      “湿”就像身体发涝灾   人体内为什么有湿?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陈廷生表示,所谓湿,就像自然界发生涝灾一样,植物不再生长。人也是一样,有湿气的人,身体会很困重,而且会很粘滞。   湿不是水,水还可以流动,但是湿就像“烂泥巴”一样,甩也甩不干。还有就是“痰”,比湿更粘稠,是湿更进一步的变化,变成&...

  • 要学好中医学 首先要学好国学

    要学好中医学 首先要学好国学

    余与任应秋先生有“三同”之谊,同窗、同行、同党也。任老是我在“上海中国医学院”求学时的学长,此为一同;20世纪40年代,重庆周福生先生创办《华西医药杂志》,聘请任老担任主编,总理其事,我被聘为“特约编辑”,故时有书信往返,切磋探讨得益甚多,此为二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先后参加了中国农工民主党,都曾担任过农工党中央委员,所以又是同党同志。 余曾多次与任老在学术会议上相遇于宾馆,得以把晤畅叙,甚感愉悦。清晨与会同道散步晨练,每见任...

  • 中医专家谈饮食养生

    中医专家谈饮食养生

    春节的餐桌如何吃得更健康,这足一个幸福的烦恼,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专家金国梁是如何过节养生的呢? 家人团圆共餐,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每年过年,金国梁和兄弟姐妹们就会回到绍兴老家一起过年,这个习惯已经坚持10多年了。在他看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享用美食的同时,过问彼此的一年收获,在浓浓的亲情中抚慰过去一年的身心疲惫,这就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一般都是我们几个兄弟请几个姐妹吃,全部都是自己烧。七大家子的人要摆上七八桌,两个煤气灶同时开起来,加上两只大煤饼炉,一只小煤饼炉,5口锅同时开烧。老人小孩在一起...

  • 中医特色融入社区 传播中医文化

    中医特色融入社区 传播中医文化

    近年来,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汉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础的问题,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创建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契机,大力实施社区中医药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积极向社区居民推广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社区中医药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居民健康指数不断提高。 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汉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特色鲜明的中医综合服务区,规范设置了中医诊室、中医康复理疗室、中药房、中医...

  • 中医按摩手法提神更健康

    中医按摩手法提神更健康

    精彩的奥运赛事上演,为不错过中国健儿夺冠的每一瞬间,忠实的体育迷也会不顾7个小时的时差,熬夜观看比赛。还有不少人选择一边吃夜宵提神,一边欣赏比赛,专家提醒,午夜时分,过多的饮食会增加人体胃肠道和心脑血管负担,选择水果和清茶,结合中医按摩手法提神更健康。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戴光明教授介绍说,钾在人体内能够帮助维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功能,但它不能在体内储存很多时间,熬夜犯困也与人体内钾的过量消耗有关。而生活中常见的香蕉含有极易为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还富含钾。所以,对于熬夜看比赛的人,吃几根香蕉可以...

  • 刘绍武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刘绍武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刘绍武(1907-2004),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山西省中医学会理事,三部六病学说创始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真正特立杰出的人,决不屑走人家已走过的旧路。 刘绍武说过:“学术无古今、无中外、无你我,以是者为是,非者为非,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学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不分古今、中外、你我,以是者为是,非者为非,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治学就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常新常进,前不同于古人,自古人来,而能发展古人;后...

  • 中医把人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中医把人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颜新好大夫 以前本科的各家学说课时是124个,后来慢慢变成74个、58个,再后来变成可有可无的选修课。都说各家是理论课,其实是实实在在的临床大家的思想和经验。做教研室主任时曾经抗争,结果就像早晨的露珠一样无影无踪。各家给予的是思路与视野,而今逐渐式微,可惜了了。 @选择中医董洪涛 为什么当前有这么多的人反中医?除了为了既得利益而昧着良心之外,即是无知!之所以无知,源自西方模式的学校教育,以数理化为主,培养的是理科的形而下的唯物的思维模式。中医把人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 对于古代神秘中医的探索

    对于古代神秘中医的探索

      随着西医进入中国,以其见效快的优点逐渐成为主流,中医却一步步退居幕后。现在的年轻人,甚至是一些老年人对于中医都不能说是非常了解。但是在我国的很多古装剧中,仍然可以看见过去中医的辉煌,或是说人们对于神秘中医的探索。其中有很多角色命悬一线,但是几碗药、几颗药丸或一瓶药粉,不手术、不动刀就救回来的场景,让人们不禁要问:“古代的药真的这么神奇吗?”   指导专家   叶凤英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中药师   舒痕胶除疤待证关键没得卖   剧情回放:在《甄嬛传》...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