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 第83页

手 第83页

  • 手脚爱出汗是脾胃失调

    手脚爱出汗是脾胃失调

    秋季一般温度宜人,正常情况下不会出汗,但是有些人却经常手足潮湿多汗,而身体别的部位无汗,这是一种病理表现。中医认为,手足出汗一般是脾胃功能失常所致。 脾胃湿热型:手足出汗多而黏,同时伴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困而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为脾胃湿热内阻。治疗宜清热燥湿,可选用中成药平胃丸治疗,每日2次,每次6克。 脾胃阴虚型:手足出汗而手足心热,同时伴有咽燥口干、食欲不振、饥不欲食、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者,为脾胃阴虚所致。治宜滋养胃阴,可用沙参、麦冬各9克,玉竹、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脾胃气虚型...

  •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

    张锡纯诊识数脉探析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收集病情资料的重要手段, 但长期以来, 由于其“脉理精微, 在体难辨, 心中了了, 指下难明”, 临床难以掌握, 因此传承和研究脉诊, 是中医学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医学衷中参西录》系清代名医张锡纯所著, 经统计, 该书中共39首方药、69例医案涉及数脉[1]。笔者总结该书中对数脉记载, 探讨张锡纯对数脉的认识, 概述如下。 脉数主虚 1.脾阴受伤 张锡纯对数脉的理论认识, 以脾脉主和缓为出发点。认为脾脉缓大, 为太阴湿土之征...

  • 手指健康操“六经舒肤操”

    手指健康操“六经舒肤操”

    手指健康操 下肢拍打操 下肢拍打操 面部舒肤操 耳部调理操...

  • 强身健体在你“手”中

    强身健体在你“手”中

    生活中,人的双手各有六条经络通过,上面分布有数十个穴位,均与脏腑相连。加强手部的运动锻炼,经常刺激与内脏息息相通的手部穴位,对于强身健体大有裨益。 1.摩拳擦掌:手掌对手掌互擦36次至发热,使双手掌中与内脏机能有关的经络和穴位被刺激,以强化内脏功能;接着,将一手掌放至另一手背上按摩36次,完毕后,对换也做36次,以反射性地刺激头、颈、肩、眼、鼻、背等部位,对治疗肩痛、眼疲劳有益。 2.摩掌擦背:手掌对手掌互相快速摩擦30-50次,掌热后,以右手掌心向左手前臂内侧从手指末端向肘部反复推擦50-100次;然后以同样方法...

  • 保健一法:梳手心

    保健一法:梳手心

    张大爷退休后,随身常带着一把梳子,让周围人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张大爷本人的头发并不多,用不着经常梳理的。被追问多次,张大爷才道出其中的秘密:梳子是用来梳手的,这样可以少得病! 按照中医经络学说,人体最重要的十二条正经中,与手相关的有6条,手部与此相关的穴位有23个。此外,手上还分布有经外奇穴34个,“全息穴(区)”42个。也就是说,仅仅在手部就有99个穴位(区),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治疗全身疾病。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手部穴位的保健作用。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横纹中,仰掌握拳时中指尖所指处...

  • 手足常出汗服药粥可治

    手足常出汗服药粥可治

    有些老人经常手足潮湿多汗,而别 处不易出汗。中医认为这多与脾胃功能 异常有关。根据不同的证型,可以选用不 同的药粥方进行食疗。 一、湿热内阻型手足汗多而黏,伴 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困重、小便短 赤者,多为脾胃湿热内阻。治疗宜清热燥 湿。可用薏苡仁30克,猪苓、茯苓各9 克,白术10克,泽泻5克,先水煎取汁, 然后用药汁与粳米50克熬粥食用,此为 1日量,分2次吃完。连续1周。 二、胃阴虚型手足出汗多,伴有手 心发热、咽燥口干、食欲不振、饥不欲食、 大便不调者,为脾胃阴虚。治宜滋养胃阴。 取沙参、麦冬各10克...

  • 蘑菇可防治多种疾病 食疗全能高手

    蘑菇可防治多种疾病 食疗全能高手

    蘑菇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天天见,很多人肯定还不知道蘑菇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药食好药。民间有“蘑菇上市,太医还乡”之说,蘑菇不但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且可防治多种疾病,日常生活经常地多食用蘑菇,对健康极有益。   指导专家   邓 聪   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中西医医学硕士   速读:素中肉,抗癌又益血管   蘑菇被称为“最像肉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有“素中之肉”的美称,其营养...

  • 老人手发抖可用食疗

    老人手发抖可用食疗

    张大爷近来手经常抖动,吃饭时连菜都夹不住。不仅如此,他的头也偶尔不由自主地晃动。像他这种肢体甚至头部不受控制的抖动,西医称之为“震颧”,中医称之为“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通常震颤在情绪紧张时加重,安静时减轻,睡眠中消失。严重时会出现头与肢体都发生震颤,不能持物,吃饭都需要人喂。继而肢体不灵,行动缓慢,表情淡漠、呆滞,严重者可出现嘴角疏涎,卧床不起。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老年人由于全身脏腑功能的退化,势必会出现不同程度...

  • 佛手——常用食疗方

    佛手——常用食疗方

      佛手又名五指橘、佛手柑、九爪木,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的干燥果实。佛手果实皮色金黄,肉质白嫩,香脆甘甜。   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佛手气味辛,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煮酒饮,治痰多咳漱;煮汤,治心下气痛。”佛手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性味辛、甘、苦、温、无毒,入肝、脾、胃、肺经,有疏肝解郁、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常用于肝郁气滞、脾胃气滞和痰湿壅肺等证。药理研究表明,佛手主要含柠檬油素等香豆精类,尚含黄...

  • 预防手足口病 试试食疗方法

    预防手足口病 试试食疗方法

    手足口病 易在小儿群体中传播 九月开学季一到,手足口病也到了一个高发的季节。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一科,记者见到了许多因为手足口病来就诊的小患者。 在儿科门诊,记者采访了正在出诊的儿一科副主任医师陈宏,陈宏告诉记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好发于儿童,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和四肢末端的斑丘疹、疱疹。这些症状往往会被家长误以为水痘、疱疹性咽峡炎等。 从中医角度来讲,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二经。小儿肺脏娇嫩,不易耐受...

  • 胃癌手术后中医食疗调养

    胃癌手术后中医食疗调养

    胃癌术后,患者常常脾胃虚弱,中医通过食疗,保养脾胃,促进气血化生。中医认为“存得一分胃气,留得一份生机”。常用保养脾胃的食疗方法有以下一些。  1.食粥养胃,可用大米或小米煮粥,常常食用。适用于所有胃癌术后患者。  2.山药30克,大枣10克,薏米30克,煮粥食用。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适用于纳呆食少,倦怠神疲,少气懒言等症状患者。  3.百合15克,莲子15克,山药15克,沙参30克,煮粥食用。具有养阴和胃的功效。适用于胃脘嘈杂,口干喜饮,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舌红苔少等症状患者。  4.茯苓...

  • 夏季搭配一手清热降暑的凉茶食物

    夏季搭配一手清热降暑的凉茶食物

      指导专家   乔志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六上午。   出诊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青竹大街22号骨伤科医院专家门诊第一诊室。   记者蔡卫杨通讯员边江红   在夏季,清热降暑的凉茶、食物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但是对于一些脾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清热降暑的凉茶或者食材多数都比较寒凉,有时吃了也感觉不是很舒服,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在祛热的同时胃舒服点。   搭配教一手   鲜百合100克,绿豆250克,冰糖...

  • 自已动手治上火

    自已动手治上火

    对于热天常见的牙痛、口臭、便秘、小便黄赤等上火症状来说,可以自制一些清热药膳来治疗。 比如说,药茶的配方,以芦根、夏枯草、淡竹叶、马齿苋各10克,加水煎煮后取药汁代茶饮用,有清热利尿的功效。 食疗的配方, 选取清热利肺的鱼腥草,与鸭肉或者田鸡、鲫鱼等煲汤食用即可。但由于清热药物中含有大量的黏液质(黏多糖)成分,质地黏腻,如果过量食用,会导致食欲减退、便溏等不适,因此不可久服。或者配上陈皮、砂仁等理气健脾药物同服,则可克服以上弊端,减少对脾胃的损伤。 (张楠)...

  • 手脚冰冷茶饮助

    手脚冰冷茶饮助

    天气逐渐转凉,冬天的脚步也不远了,每年这个季节,气温下降,许多身体虚弱、贫血者,就容易出现感冒、手脚冰冷等症状,有些人会藉由冲泡热饮来改善,而以下两款茶饮制作简单,且饮用后可以维持身体的温暖,并促进血液循环,是冬天暖身的最佳养生茶代表: 桂圆红枣茶 做法:红枣两颗剖开,加上五六粒桂圆肉,用沸水冲开即可。 功效:桂圆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对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眩晕等有很好的效果。而红枣具补养身体、养血安神等功效。桂圆红枣茶可改善身体虚弱和贫血者的睡眠质量。 姜母茶...

  • 食佛手花粥和中又行气 苦瓜生姜饮降血糖

    食佛手花粥和中又行气 苦瓜生姜饮降血糖

    食佛手花粥 和中又行气 佛手花又名佛柑花,味 苦性微温,入肝、胃二经,具 有疏肝理气、和胃、舒筋活 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胃 气痛、食欲不振等症。佛手 花粥具有和中行气的功效, 可止呕吐、消寒痰,治胃气 疼痛。 具体方法:准备鲜佛手 花10朵,糯米、白糖各O.1 公斤,栗子50克。先将栗子 煮熟去壳,切成碎米状,佛 手花去蒂洗净;再将糯米淘 洗干净,与栗子共熬成粥, 粥熟后,撒入佛手花及白 糖,稍搅匀即可。余佩星 苦瓜生姜饮 常服降血糖 苦瓜中含有一种可以 促进人体糖分分解的生物 活性成分,它与胰岛素的...

  • 玉竹煲猪手

    玉竹煲猪手

    玉竹煲猪手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烈东门诊部主任中药师李功营 材 料 猪手2只,玉竹30g,盐、味精、火腿汁、色拉油 各适量。 做 法 将猪手洗净后,用沸水焯一下;锅内放少许色拉油、火腿汁,煮开后放入猪手,待猪手上色后,加入适量的水、玉竹、盐和味精,文火煲3-4小时,取出装盘;把煮猪手剩余的汤汁均匀的淋在猪手上即成。 功 效 猪手中含有大量的胶质和胶原蛋白,在含锌酶的作用下,能提供皮肤细胞所需要的透明质酸,使皮肤水分充足保持弹性,从而防止皮...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玉竹
  • 秋冬季节高发“家庭主妇手”

    秋冬季节高发“家庭主妇手”

      不少热爱家庭生活的主妇都喜欢把家里收拾得纤尘不染,周末休息在家就洗洗刷刷,不是抹尘擦灰,就是洗衣晒被,忙得不亦乐乎。一些有“洁癖”的主妇还爱经常洗手,一双玉手总是保持干净状态。女人爱干净是天性,但到了天气干燥的秋冬季节,这些主妇的纤纤玉手可能就要遭罪,容易患上一种被称之为指掌角化症的皮肤疾病,10个指头的皮肤出现皲裂并相继层层脱皮,甚至连指头上的螺纹也看不清,尤其是洗手后,皮肤紧绷、发痒,感受迟钝,如果自行撕扯脱皮,还会引起皮肤出血,让患者感觉不适。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

  • 《中医方药手册》铺就了我的中医之路

    《中医方药手册》铺就了我的中医之路

    我相识《中医方药手册》已经48年了。1968年我中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务农。没有学可上了,只好读小学的《山西日报》及能借来的一些有限的书籍。当时大队的一位赤脚医生祁老先生让我跟他学习中医,但当时由于从小受戏剧的熏陶,立志要做一个清官,故不愿学习中医。到了1969年,眼看升学无望,也看到了中医在治疗疾病中的显著效果,于是就在劳动之余开始自学中医,希冀自己能为群众做点什么。遂借我舅父于秦治老先生(他自学中医,为人处方治病,擅长小儿推拿)的一些中医书籍来读,并抄写部分内容。后又抄写转业在粮站工作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军官)乔重...

  • 消除产后抑郁的好帮手

    消除产后抑郁的好帮手

      研究显示,50%~75%的新妈妈都会随着孩子的出生而经历一段不稳定情绪,比如爱哭泣或心情好坏无常等,多数新妈妈症状不明显或转瞬即逝,这种情况属正常生理反应。只有10%~15%的新妈妈变得非常强烈,被现代医学称为“产后抑郁症”。专家提出,运动可以增强体质、调节内分泌、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压力、放松心情,不仅有利于孕妇顺利生育,更是消除产后抑郁的好帮手。   不过专家也提醒,系统的运动应该从孕前就开始,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运动的量和强度也应该有所不同。为此,广州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副主任...

  • 《实用中医方药手册》评介

    《实用中医方药手册》评介

    我刚开始学习中医时,没有书籍,都是借老师的书来抄写。1971年,我在书店买到了一本《实用中医方药手册》,没有具体作者署名。我如获至宝,常常秉煤油灯夜读至深更。在此后的见习实习中,我将该书装在工作衣口袋里随时查阅对照。近20年后,我才得知该书是由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王世民老师编著,最初为内部印刷。1984年出版署名王世民,后多次修订再版,迄今共印刷了62万余册,其读者面之广可想而知。 该书第一部分为方剂,按功用分类排列,主方下附有同类方剂。如解表剂,第一方为麻黄汤,其下附有三拗汤、华盖散、麻杏苡甘汤三方,每方有...

  • 国医大师王世民《实用中医方药手册》评介

    国医大师王世民《实用中医方药手册》评介

    “方不在多,心契则灵;证不难认,意会则明。”此语是明代医学家陈实功剥《陋室铭》之语品学医之妙要,可谓“世言真数开心意”。 清代末叶以来,中医界把《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汤头歌诀》和《药性赋》列为“蒙学四书”,又被称为学医“四小经典”。其中,方剂的汤头尤为重要,对其背诵,甚至终生享用。这说明学用方剂的重要性。至于作为中药的本草,也多是以方带药来学,可备见,学方之重要。 方剂是中医药理论的缩影,医家的...

  • 语言-药物-手术刀

    语言-药物-手术刀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生的语言可以成为获得患者信任、减轻患者精神负担、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无形武器。“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医生要树立整体观念,全方位管理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非常重要。中医有“用药如用兵”之说,如“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1]。当人体患病时,可...

  • 临证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临证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中医医院的病房里,查房是临床医生的主要工作。医生们在现代医学的体格检查(视、触、叩、听)与传统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间切换的同时也会有疑问:“学习中医最难的是什么?我们又缺少什么?是读经典,跟名师,还是做临床?”笔者认为,临床中最难、最重要的是一个“悟”字,而很多医生和学生欠缺的也是“悟”字。“悟”的深与浅,“悟”的多和少,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是...

  • 茯苓色白气平 秉秋天降之金气 归手太阴肺经

    茯苓色白气平 秉秋天降之金气 归手太阴肺经

    茯苓又名伏灵,寄藏于松根下之土中,其质成于阴、气摄于阳,本松木之精华,藉土气伏结而成,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小者如拳,大者直径达一尺以上,外皮多有皱褶而粗糙,呈棕褐色或黑棕色,内质洁白细腻,以体重、质坚实而大,形似鸟兽龟鳖者为良。 茯苓色白气平,秉秋天降之金气,归手太阴肺经;味淡属渗利之品,可入足太阳膀胱经。《素问·阴阳离合论》曰:“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肺主皮毛...

  • 所有的饼中 最爱吃手做的麦饼

    所有的饼中 最爱吃手做的麦饼

    母亲最擅长做饼,各式的饼。从小吃到大,我都没有吃腻过。 所有的饼中,我最爱吃母亲亲手做的麦饼。麦饼分好多种。豆腐麦饼、腌菜麦饼、霉干菜麦饼、海带丝麦饼……总之一句话,用什么材料做馅就叫什么麦饼。其中,我喜欢吃霉干菜麦饼和肉丸糊麦饼。新麦登场,麦香扑鼻。母亲先拌好馅,瘦肉丝和霉干菜拌在一起,霉干菜要多一些。拌匀了馅,就和面,新麦和出的面,软硬合度,筋道柔软,揪好剂子,然后用手掌拍扁,拿起一个,把馅放入,合口,放锅里烙。油不须多,一点点就够了。火不要大,要有耐心慢慢烙熟。这样的饼...

  • 甩手键身疗慢性病

    甩手键身疗慢性病

    甩手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健身方法,主要作用是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同时,甩手对一般的慢性气管炎、肠胃病、高血压病和神经衰弱等也有效果。 一、甩手健身法的基本动作 预备姿势:穿宽松衣服,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身体正直,目视前方。颈部放松,面部自然放松带微笑,唇齿自然轻轻闭合,舌自然松平;两肩松沉,两臂自然下垂。腕部放松,十指自然舒展分开,掌心微凹向内;脚掌放平踏实。 摆臂动作要领:全身松静1—2分钟,待心平气和时开始做摆臂动作。两臂向前摆时,不要向上甩起,以拇指高度不超过脐部水平高...

  • 撞双拳手不抖

    撞双拳手不抖

    一些老人由于患病的原因,两只手抖个不停,吃饭、写字、干点精细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专家建议,这种情况下,可做些手部锻炼,以缓解症状。 手部运动尤其有助于健脑。如搓擦两手、手攥四指、四指攥拇指、两手握拳轻轻相撞都是很好的方式。撞拳时,应用一手的拇指端和另一手的小指端上下对碰,各碰撞20次左右。撞击时,力度要适中,尽量使肌肉互相碰撞,避免骨骼碰撞产生痛感。...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颈部酸痛用手牵引

    颈部酸痛用手牵引

    双手十指交叉合拢,举过头顶,置于枕颈部,之后将头后仰,双手逐渐用力向头顶方向持续牵引5—10秒,如此连续3~4次,即可起到缓解椎间隙内压力的作用,从而缓解颈部酸痛。 此种疗法的原理是利用双手向上牵引之力,使椎间隙拉开,这样既可使后突的髓核能稍许还纳,也可以改变椎间关节的列线,从而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但本法对于椎管狭窄,尤其是伴有黄韧带肥厚者不适用,因其可加剧黄韧带突向椎管内的程度而使症状加重。...

  • 便后洗手防尿路感染

    便后洗手防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为15%—20%。老年人易发生尿路感染,与老年期生理特点、器官的退行性变、免疫功能和应激能力下降,以及合并有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 任何细菌侵入尿路均可能引起尿路感染,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约占60%—80%;其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偶尔还可由真菌、病毒、寄生虫等致病。上述导致老人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来自肠道平时就有的致病菌,或平素寄生在肠道内的条件致病菌。对于首次发生尿路感染,出现无症状细菌尿...

  • 手指健身五法

    手指健身五法

    旋转拇指: 如果感到体力不足,不妨试着让拇指作360度旋转。旋转时必须让拇指的指尖尽量画圆形。起初也许会感到不顺,但反复进行几次以后,拇指就会有节奏地旋转,而且觉得心情舒畅。一般让拇指按顺时针的方向及逆时针的方向各自旋转1—2分钟即可。 自我握手: 左右手掌靠拢在一起交替对握,关键在于右手拇指要有意识地用劲抓住左手的小鱼际,左手拇指抓住右手的小鱼际。紧握3秒钟后双手分开。左右相互紧握5~6次。 手指交叉: 当感到大脑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时,不妨把双手手指交叉地扭在一起。某只手拇指在上交叉一会儿后,再换...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