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第67页
-
便血不止需手术 中医中药显奇功
2006年暑假,笔者应邀在老家的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为父老乡亲诊病。7月下旬某日,天气炎热异常,午饭毕,一亲戚突然打来电话,称其好友的亲人病危,我立马允诺前往。大约一刻钟后,车至,患者女儿介绍:患者男性,72岁,约6天前出现大便带血,血量不大,因素有痔疮,故未以为然。但到第3天时,突然便血如崩,家属急忙拨打“120”求助。入院后的3天中,虽输血八九次,但仍不及便出的量。患者病情愈来愈危重,医院每天都告知病危。第3天晚上,经内科、外科、肛肠科、心血管等多科紧急会诊,一致决定马上手术。一切准备妥当...
-
肛周感染性疾病外治法 挂线法手术方法
陈民藩对肛门直肠感染性疾病的认识 陈民藩,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中医,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中医肛肠学科重要创始人。他从事中医肛肠学科医教研工作50余年,长期担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功绩显著,成果颇丰。他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肛肠疾病防治模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本文介绍其对肛门直肠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肛门直肠周围间隙感染性疾病是肛门直肠下段周围间隙受细菌感染发生疾病的总称。陈民藩...
-
尿频夜尿多 中医的护理手段
老年人因骨折或其他慢性疾病需长期卧床者,如有尿频、夜尿多,甚至有漏尿的毛病,会给老人身心增加很重的负担。即使是行动自如的老人,尿频也会让他们不敢轻易外出。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熊洁副主任护师介绍说,骨折老人的恢复期相对较长,老年人由于肾阳不足,肺气虚衰,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故经常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淋漓不尽的现象,临床上,他们运用了二招中医的护理手段,简单容易操作,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第一招:艾灸腹部穴位。中医认为,肾主水与二阴的开阖,膀胱为洲都之官,主气化利水湿。若老人尿意频频,夜尿增...
-
中医辨治肝病类狼疮性肝炎多从虚实人手
类狼疮性肝炎 类狼疮性肝炎的病 名,是MaeKaY氏在1956 年首先提出,并认为具有 狼疮细胞现象的活动性肝 炎,同时,还能见到系统性 红斑狼疮的某些临床特征 的就确认。1962年Burner 氏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 四大诊断条件:1.血清中 有大量丙种球蛋白;2.肝 内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 胞浸润;3.几种同时存在 的病症,可以肯定一种为 自身免疫病,或至少与免 疫功能有关;4.用激素及 抗代谢药治疗有效。 不过,国内外学者对 本病是否为独立 性疾病的看法, 存在着不同意 见,一种认为本病是系统 性红斑狼疮的...
-
中医 “肾劳”治疗慢性肾衰先从调理脾胃入手
龚丽娟,女,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曾任南京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会主任。 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龚锡春师承清朝大学士、无锡名医汪艺香先生,言传身教,医技猛进,汪师曾谓:“唯锡春一人得吾真髓”。其父龚士英继承父业,擅治温病及内、妇、儿科疾病。1946年龚丽娟随父侍诊, 1950年在父亲指导下试诊,深得病家肯定、父亲赞许。1955年就学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毕业后分配于江苏省中医院工作后,跟...
-
肝硬化的医治 从虚毒瘀下手 从气血水辨证
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缓慢进行性和弥漫性肝病。西医以为以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再生结节构成导致肝小叶结构损坏和假小叶构成,使肝脏逐步变形、变硬为特征的疾病。 临床上以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丙肝)的拖延失治演变开展成肝硬化;其次是酒精性肝炎开展成酒精性肝硬化;还有胆汁淤积、血吸虫病、药物及化学毒物损害、代谢障碍、营养不良等,亦是导致肝硬化的原因。肝硬化归于中医积累、鼓胀领域,代偿期归于积累,失代偿期归于鼓胀。笔者依据多年临床经验,以为本病病机应归纳为虚(正气缺乏)、毒(乙肝、丙肝病...
-
张大宁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用药多从补肾活血化湿解毒入手
国医大师张大宁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管窥 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是在各种原发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所致。尿毒症期是其终末阶段。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尿毒症期主要治疗手段是透析和肾移植等,费用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且疗效不确定,而中医药对于其治疗具有效佳、价廉等优势。国医大师张大宁是中医肾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张大宁教授从事中医肾病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其从肾虚血瘀论治慢性肾衰,疗效颇佳,余随先生侍诊,耳濡目染,见先生屡起沉疴,今将...
-
慢性右手中指指骨骨髓炎 中医辨证方药
刘某,女,28岁,初诊日期1972年十月26日。 主诉:右手中指被机器扎伤后,局部肿痛两个多月。 现病史:右手被机器扎伤2个多月,伤后即在厂医务室治疗,2天后局部红肿热痛,曾服用“抗生素”及烤电、扩创等治疗,疼痛加。目前创口经常流脓,手指不能活动,饮食尚可,二便如常。检查右手中指第一、二节红肿,指端有窗创口呈翻花状,脓汁外渗,有臭味。疮口周围皮肤呈紫暗色,屈伸不利。X线摄片报告称:右手中指末节可见骨质缺损,边缘不整齐,轻度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脉象:沉细舌象:舌苔薄白,舌...
-
治颈椎病兼手指麻木 加减处方
处方:葛根、黄芪各20克 当归、地龙、白芍、五灵脂(包 煎)、泽兰各10克,川芎、钩藤各 12克,蜈蚣1条,天麻7克,丹 参15克。 加减:兼手指麻木,加羌活 8克,鸡血藤、夜交藤各15克 兼恶心、呕吐,加法半夏、竹茹 炒白术各10克,天南星5克,生 姜6克;痛甚,重用葛根至30 克,秦艽12克;肝肾亏虚,加续 断、炒杜仲各12克;风寒痹阻型 加防风、独活、荆芥、羌活各10 克;血瘀重,加水蛭3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 次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 用5—6个疗程。 功效主治:补气养血,祛风...
-
筋伤介绍 罗氏正筋八法手法特点及理论探讨
罗氏正筋八法理论探讨及应用 中医正骨手法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罗氏正骨法”作为中医正骨疗法的重要分支,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罗素兰(以下尊称罗老)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罗氏正骨法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罗老自幼跟随祖母罗有明学习正骨技术,深刻领悟并掌握罗氏正骨法的手法精髓,她不仅重视人才的培养,同时还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根据疾病谱的改变,不断进行理论与手法创新。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和手法经验总结,凝练出罗氏正筋八法,着力解决筋...
-
疏筋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CAS) 是 由于颈椎椎间盘变性或突出、慢性劳损、外伤等 因素,造成局部组织痉挛刺激和压迫椎动脉或者 周围的交感神经,使椎动脉痉挛、狭窄,造成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的以头晕、恶心、呕吐 及颈部僵硬不适为主症的疾病 [1 ] 。手法治疗 CAS 疗效确切,因患者以眩晕症状为主,手法操作不 当容易引起眩晕症状加重,增加患者痛苦,如何 避免手法治疗过程中加重症状是临床中研究的热 点。笔者从 2016 年 3 月—2017 年 2 月采用疏筋整 复...
-
腰椎不适:手三里穴、肩井穴、后溪穴
颈肩/腰椎不适——手三里穴、肩井穴、后溪穴 长期伏案工作或者经常打电脑、驾车的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颈、肩、背以及肘、腕部容易出现疲劳不适症状。这主要是因为颈背部以及上肢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肌肉组织紧张,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不注意保暖,易受到风寒邪气侵袭,从而使颈背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按摩或敲击以下穴位,会有不错的疗效。 手三里 :位于肘弯曲成直角,在肘横纹尽头两指宽处。敲击方法:左手握空心拳敲击右手臂的手三里,不要用力过大。每次敲击100下左右,敲击中可有意...
-
颈肩背痛拍打治疗手法 捏筋辅助手法
现在坐办公室工作的人越来越多,经常有人反映工作久了,身心疲惫,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辗转反侧,时间一长还出现颈肩背部酸疼发紧甚至麻木,睡眠质量进一步降低。其实这种失眠往往是因为平时持续工作时间长,姿势不当,导致胸椎小关节紊乱,身体又得不到足够的锻炼和放松,影响了交感神经,从而造成了失眠。 程女士,54岁,年轻时从事会计工作,常年伏案工作,十几年前开始出现了失眠症状,入睡困难。有时明明很困,眼皮沉重,但就是睡不着,勉强入睡后总是1、2个小时就醒,睡眠质量很差,醒后总感觉颈肩部和后背酸痛发紧,背后像背了重物一...
-
骨折手术治疗后配合饮食调理
有些骨折需要手术复位固定, 患者在采取手术治疗后,若能配合 饮食调理,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一、早期主要症状:精神疲 倦,面色苍白,口干口苦,纳食不香, 术后局部肿胀疼痛明显,舌淡红,苔 白,脉弦。以补气渗湿,活血祛瘀为 食疗原则。 田七煲鸡汤 田七20克,鸡1 只(去皮),瘦猪肉0.1公斤,生姜3 片。先将田七片置锅中加少许油慢 火稍炒至微黄,压碎;鸡去尾部,洗 净、切块;瘦猪肉洗净切块。上料与 生姜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2500毫 升,旺火煮沸后改小火煲两小时,调 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每周食用 2~3次...
-
腰突症的中医分型辨治用药经验 手法经验
刘海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 刘海起教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 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之华山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 作室带头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推 广基地特邀专家, 中华中医学术流派联盟骨伤分盟理 事长, 辽宁省孙华山骨伤研究院院长, 辽宁省手法诊疗 研究会会长。刘老从医 40 余载, 有着丰富的临床经 验, 擅长治疗骨伤科各类疾病, 尤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突症) 有独到见解。现将刘海起教授诊疗腰突症 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1 腰突症的中医病名范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