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 第65页

手 第65页

  • 中医手法治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中医手法治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是介于肱骨头与肱骨干之间的区域,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老年人肩部常见骨折之一,多发于女性。由于该部位系松、硬质骨交界处,且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加之活动反应能力减弱,跌倒后极易造成肱骨外科颈骨折。骨折一般为无移位的嵌插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患者多为间接暴力损伤如跌倒时肩部着地或肘部着地,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X线片可显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诊断容易。   临床上,此类骨折可分为三型:外展型、内收型、合并肩关节脱位型。及时采用中医正骨治疗效果好,对无移位的嵌插骨折,不需...

  • 手法治强直性脊柱炎

    手法治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症多见,但很多患者不明病因,往往和类风湿脊柱炎混淆。强直性脊柱炎实指整个脊柱变为强直、畸形,故称强直性脊柱炎或畸形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脊柱炎,最大的区别就是强直性脊柱炎没有明显的滑膜炎表现。共有的病症是韧带钙化、骨化、小关节骨性强直。强直性脊柱炎最初病变在低髂关节,有反复发作的腰痛、腰骶部麻木感,以及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坐骨神经痛,或下肢僵直运动受限。   手法治疗:嘱患者俯卧位,在腰背部沿脊柱及两侧用滚法反复治疗,然后在背部沿脊柱反复按压,再用拇指点按脊柱两侧膀胱经。嘱患者仰卧位,在髋...

  • 跟骨骨折中医正骨手法

    跟骨骨折中医正骨手法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以青壮年伤者最多,严重损伤后易遗留伤残,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常难收到显效。我院正骨科采取中医正骨手法结合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患者王某35岁,3年前不慎摔伤右足而入住该院,拍片显示右跟骨粉碎性骨折。入院后,予以我院传统的伤科黄药外敷消肿,入院后第四天予以何氏正骨手法结合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拆除外固定支架开始下地活动,术后5个月患者已可正常行走。   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由一薄层皮质骨包绕松质骨组成,同时位于...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手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手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受外伤后,纤维环破裂引起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腰腿痛等一系列神经症状。“负重劳伤”是导致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椎间盘的退变衰老是椎间盘突出的发病基础。   本病为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长春中医药大学赵文海教授指出该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肾气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结于筋脉肌骨不散,加之劳伤过度,扭闪挫跌,复致筋脉受损,经络瘀阻,不通则痛,故见腰痛如折,转摇不...

  • 防治杜绝鼠标手

    防治杜绝鼠标手

      病例:李磊(化名),男,28岁。IT职员,近两月手腕无力、手掌酸痛、手指麻木刺痛,以中指和食指明显,劳累后加重,偶发夜间痛醒,来医院就诊,问其病史,每日电脑前工作8小时以上,临床检查手腕明显压痛和放射痛,肌电图检查正中神经损伤,诊断为腕管综合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鼠标手”。   “鼠标手”,通俗而狭义地讲,就是腕管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腕掌无力酸痛伴手指麻木刺痛,以中指和食指明显。因电脑在工作生活中的高频率使用,“鼠标手”也成为继&l...

  • 手第一掌骨骨折

    手第一掌骨骨折

    手第一掌骨骨折很常见,骨折多发生于基底部。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跌倒时拇指受到纵向暴力冲击或握拳时纵向打击第一掌骨头易致此类损伤。骨折的特点是骨折线呈斜形,掌骨基底内侧形成一个三角形小骨块,小骨块保持原位,但掌骨基底其余部分向背侧及外侧移位。伤后表现为局部肿胀、高起,压按时可复平,松手后又高起,拇指活动受限。拍X线片可明确骨折。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脱位常存在复位容易但易再脱位。由于该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复位要求高,只有正骨复位后采取正确的固定方式,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复位不难。复位时给予局部麻...

  • 颈椎病揉手掌后溪穴

    颈椎病揉手掌后溪穴

    中老年人多患有颈椎病,可通过揉手掌的方法来治疗。 中医认为,颈椎病多由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以致筋骨劳伤、气血淤滞或痰淤阻络所致。手掌部的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重要穴位,并与督脉经气相通,有舒经活血、补气助阳的作用,常用来治疗头颈部和腰部的僵直、疼痛。 后溪穴位于手掌小指的掌指关节处,把手虚握成拳竖放于桌面,与桌面接触部位(掌指关节的掌纹尽头处)就是。将手掌缘抵在桌子、椅子棱部,来回揉动,每天1~2次,每次5分钟,经常练习可有效防治颈椎病。郭旭光...

  • 手法治腰突症

    手法治腰突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即纤维环破裂突出症,临床多表现为腰痛、腿痛、腿麻等。为中医推拿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近年来老年人中也见发病者。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痛”、“痹症”范畴,病理因素为本虚兼风、寒、湿、热为患。笔者采用手法推拿为主兼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现述如下: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理筋整复,松懈粘连,解除压迫。加强背部、腰部、腰骶部及下肢的气血循环,使患部肌肉、神经、椎间盘气血运行正常。   常用穴位:腰夹脊、肾俞、大肠俞、居髎、环跳、...

  • 中药可治疗“鼠标手”

    中药可治疗“鼠标手”

    周运勇,桂林市中医院门诊部主任、桂林市医学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创伤性骨折、脱位,退行性膝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半月板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肩周炎,骨质增生症等。 ■药方推荐 血府逐瘀汤 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10克、赤芍10克、柴胡1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川芎6克、川牛膝10克。 用法与用量:水煎至400毫升,饭后温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 图一。不正确的鼠标使用姿势。 ■医生简介 如果...

  • “三招”帮您缓解肩、颈、手酸痛

    “三招”帮您缓解肩、颈、手酸痛

    颈椎病、腰椎病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这些病往往由一些不良生活习惯造成。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许科铭向读者介绍了“三招”,帮您缓解肩、颈、手酸痛。      键盘放低些 屏幕与眼平行   经常用电脑的人会发现,手腕、肩胛骨部位特别酸痛,然而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又离不开电脑,怎么办?医生称,把键盘放低些,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如果键盘放太高,用电脑打字时,手腕要抬起,从手腕到肩的肌肉和神经都处于紧张状态,久之,必然会引起劳损。许科铭表示,使用电...

  • 郭剑华治膝痹病 针灸手法

    郭剑华治膝痹病 针灸手法

      患者患膝痹病,双膝关节前缘饱满、胀痛,按之刺痛,行走跛行,伴腰背酸胀乏力,腰腿后侧如绳索牵系,此乃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兼瘀湿内阻。借温针艾灸温补肝肾、补益气血;电针刺激疏通经络、利水活血;手法作用腰膝,放松局部肌肉、关节得利,故症状逐渐消失。本案重在治疗时不单从局部着手,从膝到腰,腰膝同治,整体调治获效明确、快捷。   肖某某,女,58岁,教师,重庆渝中人氏。2010年6月2日初诊。   患者常年久站、久坐工作,时常自觉双膝酸软乏力。3月前登山劳累而见双膝肿痛,行走吃力。曾经某医学院教学医院骨科诊断...

  • 手法治疗陈旧性肘关节脱位

    手法治疗陈旧性肘关节脱位

      叶希贤提出应注意患者肢体功能,通过肢体功能障碍的表现,印证其为伤筋还是骨折以及损伤的严重程度。他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归纳出:屈而不伸病在筋,伸而不屈病在骨。   骨伤疾病早期以疏导气血为主,手法轻松多用揉、捏、拿等法以舒松筋络;中期存在功能障碍或畸形,多先用顺筋归位,挤、按、端、提、搬等校正手法;后期症状基本消失,为加速恢复多以调理气血、畅通经络,用推、揉、抖、滚等法。   叶希贤(1904~1978),字楚樵,男,是天津著名的中医骨伤学家,擅长伤科疾患。他自幼好学,习武,崇尚医术。先后师从屈...

  • 踝部筋伤中医治疗手法正骨理筋

    踝部筋伤中医治疗手法正骨理筋

      生活中,人们常遇到踝扭伤(俗称“崴脚”)的情况,多因失足扭挫导致踝部肿痛、活动受限。中医认为这种情况多属于踝部筋伤,治疗也多以手法正骨理筋为主。因此,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   一是要分清伤势轻重。如果扭伤之后局部剧痛,不能站立或挪步,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可能伤及骨骼,应到医院摄片诊治。   二是早期应及时处理。在受伤之后需及早进行冷敷,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并将伤肢严格制动,防止损伤加重。可用弹性绷带将足踝背伸90°,轻度外翻位包扎固定。   三是正确...

  • 治股骨头坏死 手足游走性疼痛方

    治股骨头坏死 手足游走性疼痛方

    调治股骨头坏死方 猪大骨、香菇、胡萝卜各适量。丹参100克.枸杞45 克。熬汤喝,每日1 剂.连服3~6个月。 (郭旭光) 治手足游走性疼痛经验 方法:取露蜂房(烧炭)1个,大蒜 30克,百草霜6克,共同捣烂,敷患处。忌生冷荤腥。 主治:手足游走性疼痛。薛萍 治腱鞘炎方 处方:大黄10克(视面积大小加减剂量)。用法:研成细粉,用白醋调和成泥糊状,敷于患处。注意白醋要随于随加,以保持大黄粉湿润。每天1次,3天为1个疗程。功效:凉血、泻热、行瘀、消肿作用,配合白醋软坚散结而止痛。主治腱...

  • 治手部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经验方

    治手部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经验方

    经验方:透骨草、伸筋草、海桐皮各20 克,苏木15克,桂枝、乳香、没药各10克,当归、川芎、桑枝各12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取药液熏洗患处,冬季患处加盖棉垫。同时做近、远侧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主动屈伸活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连用 2周。 疗效:本方治疗骨折、肌腱损伤患者拆除石膏外固定后出现关节功能障碍33例,痊愈 15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2例。...

  • 主妇手腕麻痛巧用按摩法

    主妇手腕麻痛巧用按摩法

    我是一名家庭妇女,因长期做同一动作的家务劳动而患了腕管综合征,手腕经常麻痛、活动不便。 医生说此病又称为“主妇手”,可采用家庭按摩疗法,方法为:患者取坐位,前臂及腕部垫枕放在桌子上,掌侧向上;家里人可用轻柔的滚法在前臂沿屈指肌腱方向操作3-5分钟,再用一指推法在上述部位往复治疗。这样操作10-15分钟后,再嘱患者伸出患侧的手腕,家里人先予拔伸法同时配合摇法使患者的手腕部向各个方向活动,做3-5分钟后,继续使用擦法擦腕掌部,时间大约3-5分钟。操作完后,可配合活血祛瘀、温经通络的药物如红花油等...

  • 外科手术创面不合 选择中医药

    外科手术创面不合 选择中医药

      如今外科手术日益增多,很多人遇到创面不合的情况,长时间换药和抗炎也没有效果,加重了病患的痛苦。这时候选择中医药可能事半功倍。   若是单纯气血亏虚导致创面持久不能长合,可以用生黄芪30~60克,炖农家养老母鸡,有益气养血,生肌敛疮的效果。若是合并感染,则需加用清热解毒、化湿敛疮的中药。   一位朋友的妈妈,因为胆结石、胆囊炎手术,刀口感染,渗液流水,多日不能愈合。故来电咨询。笔者嘱其购买干净药材生大黄10克,白术20克,熟附子20克,生黄芪20克,打粉后外敷,西医仅以消毒换药。后电话询问,两天后伤口...

  • 手握药糊祛腰痛

    手握药糊祛腰痛

    进入雨季,湿气较盛,此时晚上睡觉若:不注意会感受寒邪,许多老人会出现腰痛的症状。此时您也不必着急,有一招简单的方法可以祛除腰痛。 方法是用丁香、茴香、干姜、牡蛎各30克,烧成灰后混匀。用时取15克,以黄酒调成糊状,用双手各握一半药糊,握至汗出为度,隔日1次,7次为1疗程,对寒湿腰痛疗效甚好。 手是人体最为灵巧的部位,具有摄握外物、感应刺激等作用,手通过经络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相通联,而发挥其重要作用,故用芳香、温里散寒、通络止痛之剂,握于手心而取效。...

  • 郭剑华治颈项强痛伴右上肢胀痛手指麻木

    郭剑华治颈项强痛伴右上肢胀痛手指麻木

      患者长期颈项强痛伴右上肢胀痛,手指麻木反复发作,近来加重。舌质淡,苔薄白根微腻,舌边尖有瘀点,脉细涩。四诊合参,为项痹病(颈椎病),属气虚血瘀,筋脉失养。治以补益气血、活血通络,方证相应,故疗效较好。   吴某某,男,49岁,2012年4月28日初诊。   患者因“颈项强痛伴右上肢胀痛手指麻木5年余,加重5天”前来就诊。患者诉体质素弱,长期从事伏案工作。长期颈项强痛不适,右上肢胀痛,右小指及无名指麻木,同时伴有倦怠疲乏、少气懒言、面色不华等症状,每因久坐伏案劳累或受凉后症状加...

  • 手法治疗腰扭伤

    手法治疗腰扭伤

    腰部扭伤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多因负重时姿势不正确,突然改变腰部体位,或者长时间蹲、坐,突然起立等原因引起。有部分患者扭伤后当日尚能勉强维持行走,次日症状加重,直至卧床,此病如不及时治疗,拖延日久则演变为慢性腰肌劳损,加大治疗难度。 祖国医学认为, “腰者,一身主要,俯仰转侧无不由之”。导致腰痛病因多为气滞血瘀。我国民间流传一种简单的操作手法,是通过对腰扭伤、骨错缝进行自身牵引及外力整复下将其还纳归位的方法,对于治疗腰部急性扭伤有良效。 该方法需在家人帮助下共同完成,首先患者蹲下,两手臂向...

  • 介绍“三招”缓解肩、颈、手酸痛

    介绍“三招”缓解肩、颈、手酸痛

    颈椎病、腰椎病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这些病往往由一些不良生活习惯造成。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许科铭向读者介绍了“三招”,帮您缓解肩、颈、手酸痛。 键盘放低些 屏幕与眼平行 经常用电脑的人会发现,手腕、肩胛骨部位特别酸痛,然而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又离不开电脑,怎么办?医生称,把键盘放低些,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如果键盘放太高,用电脑打字时,手腕要抬起,从手腕到肩的肌肉和神经都处于紧张状态,久之,必然会引起劳损。许科铭表示,使用电脑的正确方式是,手臂自然放松,手腕抬起...

  • 坐骨神经痛 采用小针刀配合手法

    坐骨神经痛 采用小针刀配合手法

    坐骨神经痛多因感受风寒湿邪,邪气痹阻经络,不痛则通,亦可因急慢性扭挫伤或劳损引起。笔者在骨伤科门诊采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慢性、服药不佳的坐骨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 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在压痛点即臀部梨状肌投影线的中外1/3处做一标记。常规安尔碘消毒后,戴无菌手套,持消毒小针刀,刀刃与梨状肌走形一致,根据患者胖瘦程度进针约5~200px,当诉有酸胀疼痛时,即达病变部位。一般先纵形疏通剥离粘连,然后再横行剥离2~3下,即可出针。注意进针时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下肢触电样感,如出现应提针约25px,刀口稍...

  • 骶髂关节骨错缝 治疗手法 典型病例

    骶髂关节骨错缝 治疗手法 典型病例

    骶髂关节骨错缝又称骶髂关节半脱位,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因暴力损伤所致,如突然跌倒单侧臀部着地、单侧跳跃、下蹲位承重站立时扭伤等,此外,女性在妊娠期和产后,因内分泌的作用,可使关节周围的肌筋、韧带等产生撕裂,也易产生错缝。伤后表现为骶髂关节处臀外上方疼痛,行走呈跛行,弯腰、翻身、仰卧等均可引起疼痛,自觉下肢有延长和缩短。 治疗手法 临床上分为前错缝和后错缝,正确采用中医手法治疗收效快。 前错缝手法:采用拔伸屈曲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站在患者伤侧身后,左手握住患肢踝部,右手扶在...

  • 腰三横突综合征手法治疗

    腰三横突综合征手法治疗

      腰三横突综合征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也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是因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组织的损伤,造成慢性腰痛,出现以第三腰椎横突处明显压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症状多表现为腰部疼痛及同侧肌紧张或痉挛,腰部及臀部弥散性疼痛,有时可向大腿后侧乃至腘窝处扩散。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尤以体力劳动者常见。因其可影响邻近的神经纤维,故常伴有下肢疼痛,腰部活动不利,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生活。   本病临床治疗方法颇多,疗效各异。西医主要以物理疗法、局部封闭等方法治疗,中医则采用针灸、拔罐、手法、针刀等方法治疗,除少数因病情严重且经保守治疗无...

  • 手指麻木 夹握木板

    手指麻木 夹握木板

    选用一长方形木板,长6—7厘米、宽4~5厘米、厚 1厘米左右,也可根据自己手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锻炼时把木板握于手掌内。可以横握,也可以直握。横握进行近侧指间关节的锻炼,直握以进行远侧指间关节的锻炼,每日可经常拿在手中随时捏握。此法可以有效防治因颈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 颈椎病患者的手指麻木有一定的特征性,或是桡侧(拇指、食指或合并中指),或是尺侧(小指、无名指或合并中指),或是5个手指,有时不仅指尖发麻、感受觉迟钝,甚至累及前臂上臂,同时常伴有握力降低的现象。颈椎病的骨刺和小关节不稳定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

  • 中药熏洗治“鼠标手”疗效好

    中药熏洗治“鼠标手”疗效好

    近年来,随着IT产业的发展,腕管综合症(民间俗称“鼠标手”)患者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该病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迫,而造成大鱼际肌无力和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的疼痛、麻木及进行性大鱼际肌萎缩。多见于手及腕部过度应用者,特别是在电脑前工作或学习,握鼠标的手握拳屈腕,指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长期反复与腕横韧带来回摩擦更易损伤,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 以中药熏洗治疗腕管综合征23例,收到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诊治23例,男性9例,女性14例;年龄32~65岁,平均48.3岁;右侧...

  • 治跟骨骨刺 手腕腱鞘炎偏方

    治跟骨骨刺 手腕腱鞘炎偏方

    治跟骨骨刺经验 方法:取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杜仲、川牛膝、红花、当归、威灵仙各10克,川芎6 克,细辛3克,米醋0.25公斤。上药加水煎后,去渣加米醋,泡脚,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主治:跟骨骨刺,症见足后跟痛,行走时痛甚,x线片示跟骨骨刺。 蒋剑 治手腕腱鞘炎经验 方法:取新磺片6—12片 (视面积大小而定),研粉,用陈醋适量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敷药面积要大于病灶周边1厘米,厚度0.5厘米,上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持湿度,然后再用 2~3层纱布包好,胶布固定,24 小时换药1次,3日为1个...

  • 活血通络 史洪亮治肩手综合征方

    活血通络 史洪亮治肩手综合征方

    治肩手综合征(痰热瘀滞)方 处方:丹参、桑枝各20克,桃仁、枳实、丹皮、胆南星、黄芩、竹茹、天麻、钩藤、菊花、生地、沙参、夜交藤各10克,酸枣仁、元胡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消肿止痛。用于治疗肩手综合征,中医辨证属痰热瘀滞型。症见患肢肩部、手指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手指伸直、屈伸受限,多伴有烦躁易怒,痰多而黏,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创方者:史洪亮 治肩手综合征(痰瘀阻络)方 处方:法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竹茹、石菖蒲、郁金、桂枝、天麻、钩藤...

  • 随时随地颈椎病徒手操

    随时随地颈椎病徒手操

    由于颈椎病病程较长,保守治疗很难完全治愈,很多患者容易失去信心,治疗常常半途而废。除了到医院治疗,颈椎病有很多自我锻炼方法,且简单易行,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徒手操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具体有如下6个动作: 与项争力两肘屈曲,双手十指交叉抱头于后枕部,两腿分开与肩宽。头用力后仰,双手同时给头一定的阻力。坚持10秒放松2秒,重复12-16次。 回头望月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腿微曲,左手上举,手掌置头后,右手背置腰背后,上体前倾45°,左右旋转,头随旋转向后上方做望月状,重复6-8次。...

  • 落枕了怎么办? 按压手背

    落枕了怎么办? 按压手背

    秋季落枕的老人特别多,好多都是由于晚上着凉、颈部感受风寒所致。患者经常是头天晚上睡觉时脖子还好好的,但一觉醒来。便发现脖子酸痛,不能转动,令人十分痛苦。这时,只要你按摩手背的落枕穴,就可以缓解脖子疼痛。 落枕穴位于人体的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按压时,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较大力气来回按压,以感觉酸、麻、胀为宜。双侧都要按压,每侧按2分钟左看,1天2次,一般一两天就可以缓解。...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