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风 第61页

中风 第61页

  • 交叉抱胸解手痛 三招辨别中风

    交叉抱胸解手痛 三招辨别中风

    交叉抱胸缓解手痛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手受伤后,把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就可使痛感减弱。这可能是因为,大脑本习惯了用特定区域支配左手感知左边的世界,右手感知右边的世界。当双臂交叉时,左右手都越过中线,去感知对方的领域,使大脑产生混淆感,于是削弱了痛觉刺激。杨爱群 辨别中风试试三招 家人忽然倒地,如何辨别是否中风?不妨试试以下三招: 1.查看患者是否清醒。若不清醒,则中风可能性较大,此外倘若其舌头歪向一侧则中风可能性仍较大; 2.查看患者能否说话。如果不能说话,则很可能是中风,尤其是患者心里明白,但说不出话来...

  • 治中风急症民间打灯草疗法

    治中风急症民间打灯草疗法

    “打灯草疗法”又称“灯火蘸疗法”、 “爆灯疗法”、“灯火灼疗法”、“发爆疗法”、 “出火疗法”等,其方法是用灯心草蘸麻 油(可用食用油、香油替代),点燃后打爆 一定的部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操作方法 1.准备长约10厘米的灯心草1根 (中药店有售),麻油(或花生油、菜油)少 许,1支蜡烛,1个瓷盘,1张纸。 2.让患者取适当体位,以患者舒适、...

  • 小中风的辨证论治(二)

    小中风的辨证论治(二)

    风痰上扰症见眩晕而见头重如蒙,甚者神志迷蒙,肢体发麻,或见半身不遂,胸闷恶心,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祛风豁痰、通络。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半夏、茯苓、天麻、胆南星、石菖蒲、地龙各12克,陈皮 5克,代赭石30克,白术、僵蚕各10克。 病例:路某,女,56岁, 2004年11月21日初诊。患者形体肥胖,有高血脂症6 年,经常头晕头痛,胸闷反恶。今日上午因情志不遂而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无力,语言不清,约10分钟自行恢复,当天下午又重复发作三次,持续时间亦约10分钟而来就诊。查血压130/80 毫米汞柱,舌淡、苔白腻...

  • 中医整体辨证 把握病机治中风

    中医整体辨证 把握病机治中风

      中风可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病变,现代医学通常见栓消栓,出血止血。但对既有血栓又有出血的,往往处于两难境地。而中医可以整体辨证,把握病机,随机处置。笔者今举1例如下。   吴某,男,86岁,2008年12月31日初诊。   患者10年前曾中风,经治疗生活能自理,走路行动迟缓。2008年12月21日,突然中风不语,腿软不能行动。在某省级医院诊断为:陈旧性脑梗塞,脑出血。治疗10日不见效果。遂转求中医诊治。   刻诊:患者正在输入甘露醇等药。面色红润,不能言语,神志有时不清楚,已7日不大便。笔者见其...

  • 中风病采用分期特色针刺法

    中风病采用分期特色针刺法

      中风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大体上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中风病致残率较高,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偏身麻木、言语謇涩等症状,针刺疗法对于中风后偏瘫有显著的疗效,无论是在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针刺疗法都有其特定的组方配穴,不同的针刺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

  • 吃什么防中风

    吃什么防中风

    防中风吃什么?人们会举出一堆比如香蕉、土豆及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等,有一样东西大家想不到,那就是菠菜。 菠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每100克菠菜的叶酸含量高达347微克,名列蔬菜之首。叶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是人体造血的基本原料。一旦缺乏叶酸,最明显的就是红细胞生产减少,导致巨噬细胞性贫血,其中老年患者比较多见。 菠菜中还含有铁,叶酸和铁能够促进红细胞的合成,提高血液携氧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从这个角度讲,吃菠菜能降低中风的风险。 早在2007年就有媒体发表了一篇补充叶酸预防中风的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补充叶酸能将中风...

    精品偏方 2024-03-08 12 0 中风什么
  • 中医治中风的思路及治法

    中医治中风的思路及治法

      续命汤有温阳活血,宣痹通络(阳)之力,麻黄乃是主药,一味麻黄体现了中医治疗中风的整体治疗思路及治法,对于中风病,不论急性慢性,都可以应用续命汤治疗。   对于中风之疑难顽症,益气活血力尚不及,需以温阳活血、温阳宣通方能收功,亦不必拘泥于中风有寒热形证方能应用,其肢体表现尤其是肢体拘挛者亦应认为是中风六经形证,尤其是太阳经脉之气血瘀阻之证,应用续命汤及类方乃为正治。   在临床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风及其后遗症危害、加快康复,对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意义。《古今录验》续命汤及类方在唐宋以前是治疗中...

  • 郑绍周治中风后抑郁症的经验介绍

    郑绍周治中风后抑郁症的经验介绍

    郑绍周,男,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郑老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血管性痴呆等疑难杂症,现将郑老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中风后抑郁症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中风病人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甚至中风后抑郁症带来的危害比中风本身还要严重,若不及时治疗也有使中风复发的危险。 郑老把中风后抑郁症总结为痰瘀阻络、肝郁气滞型和心神失养、脾失健运型,指出在积极治疗中风病的基础上,兼以疏肝理气,补益气血。 一、痰瘀阻络。肝郁气滞型 表现...

  • 中风并腹泻车前子研细服之

    中风并腹泻车前子研细服之

      陈某,男,48岁,2008年10月9日上午来诊,患者因脑梗死出现右半身不遂已一年多,现有所好转,但右手仍欠灵活,感觉迟钝,伸舌斜,近日腹泻,一日四五次,身倦疲乏。在某医院求诊曾服西药,经治10余天,仍一日三次水样便,口干,右侧肢体软弱无力,困倦想睡,脉弦沉细,苔薄白,给予补脾益肠汤不见好转,后用车前子粉,每次5克加红糖适量温水服下,每日3次,5天后泻止便干,食欲增加,精神好转,病侧肢体稍有力。   组成车前子200克。   制法将车前子研细,过细罗收粉为药。   用法每次5克,加红糖适量温水服下...

  • 治中风半身不遂民间方

    治中风半身不遂民间方

    【疾病】中风半身不遂 【组成】炙黄芪 50克 【制法】水煎分2次送服生水蛭粉。水蛭以生用为佳,炙水蛭化瘀之力较弱。 【用法】每次用量3克(体弱者减为l—2克), 日2次, 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化瘀,治中风后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一侧肢体偏瘫,或伴失语、二便失禁等。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头部围针治中风失语症

    头部围针治中风失语症

      中风即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是指由于各种血管性原因引起的一种非外伤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局灶性神经损害的一组疾病,其中,大约1/3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各种言语障碍。失语症为中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是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种后天获得性言语障碍,多是由于损伤了与言语有关的皮质及皮质间传导通路所致。其不仅影响了患者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同时影响了患者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能力。近年来随着中风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中风后失语的康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当今医学界的艰巨任务和攻关热点,使用病灶头皮投射区围针疗法...

  • 治中风后呃逆方

    治中风后呃逆方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其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罗谦辅曰:“汗吐下解后,邪虽去而胃气已亏矣,胃气既亏,三焦因之失职,清无所归而不升,浊无所纳而不降,是以邪气留滞,伏饮为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方中以人参甘草养正补虚,姜枣和脾养胃,所以安定中州者至矣,更以代赭石之重,使之敛浮镇逆,旋覆花之辛,用以宣气涤饮,佐人参以归气于下,佐半夏以蠲饮于上,浊降痞硬可消,清升噫气自除。”笔者临床常用以此治疗中风呃逆。...

  • 中风后遗症针灸有良效

    中风后遗症针灸有良效

    70岁的王大爷上个月因气温骤降诱发脑梗塞被送往医院急救,由于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可是左侧肢体完全偏瘫,上肢和下肢毫无知觉无法屈伸,急性抢救期过后,医生又为其安排针灸康复治疗。 医生用银针在王大爷的极泉、少海等穴位进针,以达到开窍醒神、刺激神经的目的,同时又配合电针在上肢曲池、合谷,下肢环跳、委中取穴,以增强肌肉的收缩力,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此外,医生还对偏瘫肢体进行搓揉按摩,以舒筋通络、滑利关节,配合针灸理疗康复,使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治疗十余天,王大爷的上肢可以微微屈伸,休...

  • 预防脑中风 梳头10分钟

    预防脑中风 梳头10分钟

    抗衰老,先治脑。脑是人的司令部,保护好大脑对人体的健康意义重大。脑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对付它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预防,坚持梳头就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梳头,不仅是美容化妆的需要,而且对自我保健大有益处,尤其是对脑中风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俗话说:“梳头十分钟,预防脑中风”,就是这个道理。 用梳具梳头可刺激头部经络和内脏相对应于头表的穴位,把操作时产生的生物信息,通过经络作用于头部,使头部毛孔张开、邪气外散。这样疏通经络、振奋阳气、祛瘀充氧、调理脏器,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梳头,还有神经...

  • 四逆散治 胸痹 中风

    四逆散治 胸痹 中风

      四逆散出于《伤寒论》少阴篇,由甘草(炙,味甘平)、枳实(破,水渍,炙干,味苦寒)、柴胡(味苦寒)、芍药(味酸微寒)四味药组成。本方透邪解郁,疏肝理脾,适用于少阴病。症见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肝气郁结,气机不利,阳气闭郁,不达四肢,故见手足厥冷的热厥证,此时手足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与寒厥不同。《黄帝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方中柴胡苦而发,合余药调理气机利湿热也,药虽四味,一言难尽其意。后世对此方发挥颇多,皆可参考,并认...

  • 治中风后老年痴呆方

    治中风后老年痴呆方

    “中风”史老年人常有,感觉记忆减退,健忘、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懒语、静则嗜睡、音低、易惊、语言障碍或行为改变、面色少华、左寸沉弱或濡或浮大而虚等这些老年痴呆症症状表现。这时可选用中药方防治 处方:枸杞、菊花各10克,天麻12克,地龙 15克,生地、熟地各20克,丹参 2亍克,赤芍、白芍各10克,挑仁、红花各10 克,酸枣仁、柏子仁各20克,胆南星5克,仙灵脾15克,灸远志 5克,桑寄生15 克,生牡蛎20 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 剂,50日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宜配合体育锻炼、言语疏导...

  • 中药足浴治中风后遗症

    中药足浴治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出现半身不遂的患者采用中药足浴并配合手法按摩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可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中药选用活血化瘀、理气通络药物为主:川芎、当归、木通、穿山甲各100 克。加水5000毫升,煎煮两次,合并药液后倒入盆中,温度适宜时浸泡双脚并按摩足趾和足底。为保持热度,可分次加入热水。每次浸泡30分钟,每天1次。 浸泡双足后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站于患者右侧,从臀部依次向下按摩双下肢。重点按摩穴位有环跳(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委中 (咽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承...

  • 名医治疗中风医案

    名医治疗中风医案

      【医案】太塘程晓山,程松谷从弟也。客湖州,年四十,悬壶之日,湖中亲友举贺,征妓行酒,宴乐月余。一日忽言曰:近觉两手小指及无名指掉硬不舒,亦不为用。口角一边常牵扯引动,幸为诊之。六脉皆滑大而数,浮而不敛。其体肥,其面色苍紫。予曰:据脉滑大为痰、数为热、浮为风。盖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君善饮,故多湿。近又荒于色,故真阴竭而脉浮,此手指不舒,口角牵扯,中风之症已兆也。所喜面色苍紫,其神藏,虽病犹可治。切宜戒酒色,以自保爱。为立一方,以二陈汤加滑石为君,芩连为臣,健脾消痰,撤湿热从小便出;加胆星、天麻以定其风,用竹...

  • 治中风关节肿痛经验

    治中风关节肿痛经验

    经验方:千年健、川木瓜、当归尾、落得打、伸筋草、川芎各30克,忍冬藤、红花、地鳖虫各15克,丝瓜络12克。 用法:上药用干净纱布包好,放入1000毫升清水中煎煮50分钟,取药汁,将毛巾放入药汁中充分浸泡。治疗时先将药汁与毛巾加热,然后将毛巾敷于患处,湿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每次敷20—30分钟,每天2次,连用20天为1疗程。 疗效:本方治疗中风关节肿痛患者54例,显效36例,有效14例,无效4例。...

  • 治中风后言语不利方

    治中风后言语不利方

    药物与用法:茯苓100克,全蝎15克,僵蚕、郁金各50克。茯苓加姜汁1匙、竹沥1杯(100毫升)拌匀后晒干,与其他药一起共研细末。每次5克, 日3次,温开水送服,服完1料为1个疗程。 功效:祛风化痰,通窍醒脑,治中风后言语不利.头晕头痛。对其他脑部引起的言语不利,也有一定的效果。...

  • 治中风后咽神经麻痹方

    治中风后咽神经麻痹方

    处方:丹参30克,玉竹20克,瓜蒌、胆星、天竺黄、枳实、旋覆花、白果、石菖蒲各10克,黄芩、郁金、诃子、川芎、杏仁各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涤痰清热,下气利窍。用于治疗中风后咽神经麻痹,中医辨证属痰热阻络型。症见头晕耳胀,语言蹇涩,吞咽不利,进食作呛,半身不遂,舌质暗苔黄,脉弦数。 专家点评:创方者在治疗中风后咽神经麻痹时用诃子、白果、玉竹、杏仁。实践证明诃子、白果具有敛肺下气,清肺利咽止呛咳之功,意在尽快遏止呛咳,防止意外。...

  • 防中风法:练壮小腿

    防中风法:练壮小腿

    很多老年朋友常抱怨自己小腿大粗,认为是肥胖的表现,实际上小腿粗壮一些并非坏事,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小腿粗壮会降低中风的危险。一项针对6200多名65—84岁的人群调查显示,老人小腿粗是健康的表现,可使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降低29%,从而明显减少血栓与中风。目前,研究人员已把小腿周长作为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新指标,通过锻炼强壮小腿肌肉来防止中风、锻炼小腿肌肉的简单方法可分三步, 首先是原地抬脚后跟,脚尖着地,维持一段时间然后脚跟缓缓放下,反复练习;第二步在小腿上绑沙袋,重量由轻渐重,反复练习提脚跟动作;最后在...

  • 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药食方

    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药食方

    中医认为中风一病,病机常涉及心、肝、脾、肾及经络血脉,其病因以气血亏虚,内伤积损为主,即脏腑失调,阴阳偏盛,正如《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云:“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受于风湿,风湿客于身半,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尤其是中风后遗症多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为主,兼见血瘀、痰浊、阳亢之象,尤以脾虚血亏、痰瘀阻络型常见,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于五脏和经脉,脾不散精,精微不布,津凝为浊,肾为先天之本,主津液,肾气不足,蒸腾无力...

  • 多种方法配合治疗中风

    多种方法配合治疗中风

    临床实践证明,中风采取多种方法配合治疗,可收到较好效果。比如说针灸与中药治疗的配合,“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内外相扶”而起到相得益彰的治疗功效。针法与灸法的配合,“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凡病皆由血气塞滞,不得宣通,针以开道之,灸以温暖之”。对于以气血瘀滞、经脉不通为主要病机的中风偏瘫来说,采用灸法可起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温补阳气和防止发作的作用。以下是可多种疗法相互配合的具体方法。 灸法...

  • 中药熏洗治中风后手足肿胀

    中药熏洗治中风后手足肿胀

    中风后遗症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手足肿胀等。对中风后手足肿胀,采用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取透骨草、穿山甲各30克,急性子、片姜黄、荆三棱、莪术、汉防己、威灵仙、红花各15克,水煎取汁500毫升,熏洗患手、患足,每次30分钟,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间隔2-3日行下一疗程,连续2-3个疗程。 中风后患侧手足肿胀,可能系大脑运动前区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或传导束受损,使血管之运动神经麻痹,末梢血流增加所致,临床无特效疗法。中医认为,本病多为痰淤阻络、脉络不遂、血液运行不畅所致,方中诸药活血化淤、祛风通络、行气...

  • 中风先兆方药

    中风先兆方药

      中风死亡率高,幸运存活者也多留有后遗症,如何能降低中风的发病率,笔者认为早预防、早治疗至关重要。中风常先有头痛、头涨、头晕、手足麻木、面部肌肉抽动、口眼歪斜等先兆表现,临床中笔者常用以下方药治疗中风先兆。   桑钩汤   组成:桑寄生12克,钩藤15克,竹茹6克,陈皮12克,半夏10克,茯苓12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按剂量配齐,水煎半小时,每次煎汤液300毫升,分2次服用,10剂为1个疗程。   熄风汤   组成:全蝎10克,天麻10克,天南星10克,白僵蚕10克,陈皮6克。   用法:上药水煎,每日1...

  • 音乐治疗中风

    音乐治疗中风

    中风发病急,后遗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芬兰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如果给中风病人每天听几小时他喜爱的音乐,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研究人员挑选了在实验前一周中风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3 组:第一组病人每天至少花两个小时听音乐——大多数人选择英语或芬兰语流行歌曲;第二组病人每天听不配音乐的有声读物;第三组病人什么都不听。实验对象随后接受一系列感官和心理测试;并分别在3个月和6个月后再次接受测试。3 个月后的测试结果表明,60% 听音乐的病人语言能...

  • 玄参治疗中风及积聚经验

    玄参治疗中风及积聚经验

      玄参,又名元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味苦、咸而性寒,入肾经。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临床多用于以下三个方面:斑疹,发热,神情躁扰,舌质红绛等热入营血者;烦热口渴,夜寐不安,骨蒸潮热,津枯消渴,便秘等阴虚者;咽喉火欣赤肿痛及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瘿瘤等。《神农本草经》曰,“主腹中寒热积聚”、《名医别录》载“主暴中凡”,见解确高一筹,其后本草书对此缺少细言,故专门阐述于后。   暴中风者,有因于内,亦有因于外者。属真阴不足,水不涵木而致者,本品咸寒养阴,益水以滋...

  • 中风之分型论治

    中风之分型论治

      中风病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都很高,不仅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振华根据历代医家不同见解,结合临床实践观察,积多年的临床研究认为,该病形成主要是内因为主,先由机体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某些诱因而致气血逆乱,经络不畅而发病。其病理形成与心、肝、脾、肾有关,病变重的常波及有关脏腑,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因此,临床辨证常以中脏腑、中经络进行分辨。凡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继而出现偏瘫不语者为中脏腑;凡不经昏迷,突然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者为中经络。中经络在临床上宜...

  • 中医治中风导致偏瘫

    中医治中风导致偏瘫

    因中风或其它原因导致偏瘫后,患者往往痛苦不堪,甚至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家里人也感觉很受累。因此,偏瘫后的康复锻炼很重要。我曾接手许多偏瘫患者,他们在我的指导下,病情基本上都有好转。我教他们的方法主要是锻炼上肢和中药熏洗。 上肢锻炼分成四个步骤,正好可以锻炼到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这四个部位。 指关节锻炼法 人中风后,肌肉就会变得紧张,因此五指多攥在一起。患者可以每天用健手(健康一侧的手)的五指交叉叉入患手(瘫痪一侧的手)的五指中,并用健手向前推,使患手的五指张开。这样可以活动指关节。 腕关节锻炼法 健手的五指...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