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风 第57页

中风 第57页

  • 龟尿点患舌下治中风失语疗效满意

    龟尿点患舌下治中风失语疗效满意

      方法:取龟尿,用猪鬃或松叶刺龟鼻,尿即出,急用干净棉球取之。另法:取龟置于净盆中,以镜照之,龟见其影,则淫发失尿,急取之。用龟尿点患者舌下,并配合鼻闻。   疗效:本偏方广泛应用于中风。用于各种脑炎、脑膜炎后遗症、颅脑出血等所致的失语等,皆取得了满意疗效。   备注:本法古籍有载,《医宗金鉴·卷三十九》曰:“龟尿舌下点难言。”   引自:《四川中医》(1989年第10期)、《单味中药治病大全》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中风康复液治脑血栓和脑栓塞10例全部见效

    中风康复液治脑血栓和脑栓塞10例全部见效

      主治:脑血栓、脑栓塞所致半身不遂。   配方及用法:黄芪60~100克,丹参、川芎、桃仁、归尾、赤芍、葛根、熟地、红花、穿心莲、山楂、鸡血藤各30~50克,年膝、瓜蒌、地龙、桑寄生、防风各20~40克,水蛭、大蒜提取液各100~160克,随症加减。药用酒浸,按常规制成口服液,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3次,2个月为1疗程。血压高者配服降压药。   疗效:治疗10例,用药1~3个疗程,有效率达100%,治愈率为90%。   荐方人:湖南省同会县东门街169-11号 王文安   引自:《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  ...

  • 针刺加艾灸治中风偏瘫218例,有效率100%。

    针刺加艾灸治中风偏瘫218例,有效率100%。

      方法: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取患侧穴位:上肢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三阴交;口眼歪斜取地仓、颊车、牵正、四白、内庭、太冲,语言滞涩取哑门、风府、兼泉、通里,头晕目眩取肝俞、肾俞、风池、行间、使溪,头痛取百会、太冲、太溪、颌厌、悬颅。以针刺配合艾灸治疗15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针灸时间25分钟。   疗效:共收患者218例。其中,男性158例,女性60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73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218例中,脑溢血7例,脑血栓形成138例,脑栓塞...

  • 我用手脚穴位按摩法治中风后遗症很有效

    我用手脚穴位按摩法治中风后遗症很有效

      脚部选穴:21、22、23、24、33。(见985条图1)   按摩方法:21穴用按摩棒小头由上向下定点按压,双脚取穴,每次每脚每穴点按5分钟。22、23、24三穴要连接,用按摩棒大头从22穴斜推按至24,双脚取穴,每次每脚每三穴推按5~10分钟。最后按摩33穴,按摩棒大头由上向下点按、推按,左脚取穴,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按摩2次。   手部选穴:69、70、71、14、42。(见985条图2)      按摩方法:69、70、71三穴要连按,用食指关节角从69推按至71,双手取穴。14穴要用手指强力捏揉,左手...

  • 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中风半身不遂数十例全部有效

    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中风半身不遂数十例全部有效

      补阳还五汤配方:赤芍15克,川芎10克,当归尾20克,地龙15克,黄芪100克,桃仁10克,红花15克。黄芪桂枝五物汤配方:黄芪100克,桂枝15克,白芍20克,生姜10克,大枣15克。上二方药煎15~2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日服3次。可配再造丸之类同服,效果更佳。   疗效:治疗中风所致半身不遂患者数十例,均好转或痊愈,有效率100%。   按语:清代王清任创造的补阳还五汤和东汉张仲景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皆为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之良方。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其气,并取其力专性走行全身,以助推动诸药之力。补阳...

  • 用本药方治中风偏瘫疗效显著

    用本药方治中风偏瘫疗效显著

      偏瘫,属中风后遗症,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上述两大类病症,采用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配方及用法:虻虫、水蛭、地龙、一见喜、丹参各3克,三七2克,共研末,开水送服,每日3次。   一般轻者连续服药20天,症状消失,能进行脑力劳动和一般体力劳动,生活可完全自理;重者连服3~4个月能够治愈。   荐方人:安徽肥东县杨塘乡 张秀高   引自:1997年第11期《农村百事通》   来源:《秘验偏方大成》第982条   百姓验证:江苏...

  • 新六味治中风后遗症有奇效

    新六味治中风后遗症有奇效

      主治:脑血栓后遗症、偏瘫、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言语不清。   配方及用法:全虫60克,地龙120克,穿山甲120克,水蛭120克(生水蛭),虾壳120克,黄芪100克。上述药物干品压成细面过罗,装入胶囊,每次服2克,1日3次,白开水送下。   荐方人:黑龙江省桦南县农电局 卜相臣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通腑化痰方加减治中风30例全部有效

    通腑化痰方加减治中风30例全部有效

      主治:痰热壅阻,腑实燥结,气机逆乱所引起的急性中风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蹇涩,肢体麻木,眩晕,恶心呕吐,胸闷,喉有痰鸣,大便干结,昏蒙嗜睡,口臭口干,舌红或暗红,苔黄腻或黄白相间,脉弦滑。   配方及用法:法半夏、制南星各12克,茯苓15克,陈皮、枳实、菖蒲、栀子各9克,黄连、远志各6克,瓜蒌30克,生大黄9~15克,芒硝6~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有颅内压增高者,使用中药利水剂降颅压(茯苓30克,猪苓15克,泽泻、车前子各20克,白术12克);血压偏高加服牛黄降压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

  • 脑中风并乳腺增生案 乳痹消汤

    脑中风并乳腺增生案 乳痹消汤

      乳腺病包括两种,一是乳腺增生,二是乳腺癌,均为妇女临床较常见的疾病。   乳腺增生,是乳腺异常增殖的一种良性肿瘤,属于中医的“乳中结核”,这种增生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有一部分可转化成乳腺癌。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癌症之一,多发生在中老年妇女身上,特别容易发生在未婚或未育或丧偶者之中,年龄以40~60岁妇女居多。乳腺癌中医称为“乳岩”,朱丹溪曾指出:“妇人若不结于夫,不亲于友,忧怒郁闷,年久累积,脾气阻滞,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大为棋子,不痛...

  • 当归治血滞气型闭经与中风

    当归治血滞气型闭经与中风

    当归是一味中医最常用的补血活血药物,古有“十方九归”之说。中医认为,当归味辛、甘,性温,有补血活血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多种血虚、血瘀证。由于当归对妇女的经、带、胎、产各种疾病都有治疗效果,所以中医又称当归为“女科之圣药”。 中风身如角弓反张:当归、细辛(去苗叶)、防风(去叉)各一两半,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二两半,独活(去芦头)三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四杖。 上六味,剉如麻豆,以酒三升,煮取二升去滓。 血滞气型闭经:鸡蛋2只 当归9克。将当归加水3碗,放入煮熟去壳...

  • 子宫肌瘤曹子成验案 中风后痴呆验案

    子宫肌瘤曹子成验案 中风后痴呆验案

    曹子成运用抵当汤加减治疗验案2则 曹子成,主任医师,周口市名中医,郸城县中医院名誉院长,201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其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脑病及内科杂病,临证遣方颇有疗效。笔者有幸拜师于其门下,常侍诊抄方,收获颇多,现将其运用抵当汤治疗验案2则分享如下。 1 子宫肌瘤验案 患者,女,46岁,2016年12月21日初诊。自2016年11月患者出现月经淋漓不尽,月经夹有血块,伴有腹痛、乏力和腰酸,有时汗出,不寐。平时易生气,疑患有更...

  • 捶臀解腰痛 小动作防中风

    捶臀解腰痛 小动作防中风

    空拳捶臀缓解腰痛 空拳轻捶臀部可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致痛物质的排泄和吸收。 具体方法是:站立,弯腰45度,头微抬,眼向前看,全身放松,双手握空拳,从后面轻捶两侧臀部。刚开始时会感觉有点累,待慢慢适应,感觉没有不适后,即可加大力度,每日早晚各做1 次,每次200下(约20分钟),坚持两个月,即可见效。 需要注意的是,用空拳轻捶臀部时,手法要轻柔、均匀、和缓,力量以感到舒适为宜。 蒙月 简易小动作 轻松防中风 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突发,老人除了要坚持锻炼、健康饮食、调节情志外,还应该...

  • 治中风便秘一法

    治中风便秘一法

    生大黄粉3克,以50~60 度白酒调成糊状,敷贴于肚脐处,外用敷料胶布(胶布过敏者用绷带)固定,每天于局部用50-60度白酒约5 毫升加湿1次,3-5天换药1次。以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 短期无复发为愈;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为好转。外敷给药便捷,起效快。部分病人因合并腹痛、恶心呕吐不能口服药物,用此法可解决此间题。 连续贴敷多次未见副作用及局部破溃。脐为先天元神出入之道,又为神气通行之门户。能联系全身经脉,通讨经气循行,交通过五脏六腑,调节全身经脉气血。脐部表皮角质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

  • 中风后便秘 防治有良方

    中风后便秘 防治有良方

    很多病人中风后易出现便秘,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且对疾病的康复也有负面影响。 中风病人易出现便秘,常见原因有:神经功能紊乱,不能引起排便反射的形成;长期卧床改变了原来的饮食习惯、排便习惯或排便姿势;病人体质虚弱,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排便动力不足;或由于进食过少,粪便体积不够等。 中风病人大便长期不通畅,毒素不能及时排除,易影响大脑功能的恢复。同时由于便秘,排便时费劲用力,可使血压骤升,引起再次中风。因此,中风病人不仅要预防便秘,一旦出现便秘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下面介绍几种简便的防治方法。 1、日常生活中应保持...

  • 中药治疗脑中风合并结石排石汤

    中药治疗脑中风合并结石排石汤

    张某,男,41岁,个体户,2007年5月来诊。患者体胖(108公斤),走路气喘,高血压、高血脂、蛋白尿已半年。曾于同年3月下肢瘫痪,经治好转。前几天突然腰痛难忍,尿血,昨晚阵发性下腹绞痛,急诊来院。经CT检查确诊为左肾结石,伴见肾盂积水;CT扫描:左肾有6X5mm的结石,输尿管结石,收入外科病房欲行手术治疗,但病人及家属拒绝手术。   后转出中药治疗,投以排石汤:金钱草210g,海金沙30g,鸡内金12g,决明石12g,甘草3g,川牛膝10g,石韦30g,车前子12g,云苓50g,牛膝12g,每日一剂,连...

  • 中风便秘洗“小承气"

    中风便秘洗“小承气"

    中风患者长期卧床后常常发生便秘,临床采用小承气汤外用擦洗脐周治疗中风便秘30例,简便易行,疗效确切,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所有急性中风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确诊。男22例,女8 例,平均年龄66岁,脑梗死22例,脑出血8例。患者均表现为半身不遂,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烦躁易怒,神疲少气,口苦咽燥,舌红,苔焦黄或焦黑燥裂,脉弦或沉数。中医辨为肝胃郁热18例,痰热腑实12例。 治疗方法:采用小承气汤加味:大黄9克,厚朴、枳实各10克。每剂药水煎2次,煎出药液2000毫升左右,待药液40℃时,用纱布蘸药水擦拭脐...

  • 中药星蒌承气汤灌肠治中风后便秘

    中药星蒌承气汤灌肠治中风后便秘

      信某,男,78岁。2013年4月28日就诊,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0小时。病史:患者就诊前3天与家人争吵后,反复出现头晕欲倒,未予重视,4月28日早6点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不清,就诊我院脑病科,诊为“脑梗死”。入院症见: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口角左偏,吐字不清,头晕,腹胀满,纳可,眠差,小便黄,大便干结,观其体形肥胖,面色红赤,舌质暗,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属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予抗聚,改善循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西医治疗,口服中药汤剂以通腑化痰通络为法...

  • 脑中风并黄疸 用化瘀退黄汤治疗

    脑中风并黄疸 用化瘀退黄汤治疗

      王某,男,56岁,某地区金属回收公司干部。患者于2007年11月3日因脑中风出现左半身不遂,在某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经治月余,左侧肢体仍活动受限,经服经验方瘫痪康复丹3个月,下肢可独立行走,上肢肌力Ⅱ级,仍在治疗中,复因患乙肝8年,因肚腹胀大,脘腹挛急,纳食量少,下肢浮肿,食后腹胀,小便短少,胁肋疼痛曾住院,经中西医治疗后,诸症缓解。最近其腹大如鼓,下肢浮肿,面目发黄,全身黄染,右肋下痛,肋下肿块大而坚实,胸腹壁静脉怒张,肝大在肋下1.5厘米,脾大6厘米,质地较硬。造影为食道静脉曲张。B超、肝扫描均提示:肝硬...

  • 中风后尿失禁 临床采用艾灸治疗

    中风后尿失禁 临床采用艾灸治疗

    中风后尿失禁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 症,可导致尿路感染、皮肤损伤、压疮等,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给患者 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中风后尿失禁多见 于虚证、寒证,由肾气不足,脾气亏虚,膀 胱不能约束,气化无权而开阖失司所致。 临床采用艾灸治疗本病93例,收到满意 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93例均为脑病科住院患者,均为中 风后尿失禁,其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 6l~84周岁,病程6~21天。 二、治疗方法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患者仰卧位, 腹部放松,给予艾灸治疗。取神阙穴(脐中 央)、气海穴(下...

  • 老人防中风常做三动作

    老人防中风常做三动作

    按摩颈部: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两侧,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然后双手十指交叉置于脑后,左右来回擦至发热。而后,可以配合一些转头活动,头前俯时脖子尽量前伸,左右转时幅度不宜过大,做10个来回即可;或可取站立姿势,两手紧贴大腿两侧,下肢不动,头转向左侧时,上身旋向右侧,头转向右侧时,上身旋向左侧,共做lO次。然后身体不动,头用力左旋并尽量后仰,上看左上方5秒钟,复原后,再换方向做。 运动肩部:双手放在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肩先由后向前旋转1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10次,接下来做双肩上提、放下的反复运动,每次耸肩尽量使肌...

  • 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

    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

    中风后遗症为突发性的急性脑血管病,多为高血压或脑血栓所引起,不少患者经救治虽存活下来,但却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工作能力,表现为半身不遂、手足瘫痪、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现将几种常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成药介绍如下,患者可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选用。 大活络丹:有活血通络、温经散寒等多种功效。常用于治疗中风痰厥而致的瘫痪、手足萎软痹痛、筋脉拘急、腰腿疼痛,以及跌倒损伤、行走不便等,每次服3克,每日两次,有良好效果。经临床观察资料表明,大活络丹具有抗凝血、抗脑血栓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具有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和肢体营养的作用...

  • 中医治疗中风先兆

    中医治疗中风先兆

      中风先兆乃中风病之轻证,与中风病有大致相同的病机,虽错综复杂,其核心为气血亏虚,内风挟痰浊瘀血,上扰清窍,横逆四肢,致脑窍闭塞。其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眩晕、肢体麻木、一过性言语不利、偏身无力、视物黑朦、倦怠嗜卧、步履不稳等。中医辨证用药能有效治疗中风先兆,降低中风发生率,主要分以下四型进行治疗。   肝阳化风   证见眩晕欲仆,头胀头痛,肢体麻木或一过性瘫软,急燥易怒,面赤耳鸣,舌红脉弦。治以平肝熄风,选镇肝熄风汤加减:白芍、赤芍、天冬、生龙牡、枸杞、当归、夏枯草、桑寄生、白蒺黎、珍珠母、钩藤、怀牛膝、...

  • 中风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风的中医辨证治疗

      史某某,女,76岁,2011年9月3日初诊。面白略胖而虚,虚汗较多,肉松。头晕、前额痛5~6年,全身发麻,左侧肢体(上下肢)麻木明显,右侧脸易汗出(左侧不明显),纳可,眠可,二便调,不乏力,有时口干,舌光红无苔,自述有老胃病,脉沉偏弱,左脉细弦。自诉心脏不好,曾因心肌缺血而住院治疗,现不胸闷。患者于1年前曾做脑部CT,未发现问题。根据患者的情况,断为中风或中风先兆,故按中风论治。予补阳还五汤:黄芪5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赤芍10克,地龙10克,石斛10克。6剂,水...

  • 中风的膳食调理

    中风的膳食调理

    1.生萝卜、韭菜、菖蒲各等份,共捣烂取汁,调白矾水及蜜糖灌食。用于治疗中风失语。 2.芹菜适量,洗净后捣烂取汁,每次服 3~4汤匙。每日3次,连服7日。用于治疗中风。 3.竹沥3克,生姜汁数滴,和匀,用调羹频灌。用于治疗中风不省人事、痰涎上涌。 4.花生皮20克,桃仁15克,水煎服。每日2~3次。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 5.芹菜100克,生姜30克,洗净,切片,挤汁服。每日1~2次。用于治疗中风半鸟不遂。 6.花生皮20克,槐花10克,水煎服,每日2次。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 7.嫩桑皮10克,槐枝20...

  • 中风先兆期临床常用方剂

    中风先兆期临床常用方剂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把脑中风的发生与发展分为三期三型论治,即中风先兆,中风期(闭症、脱症、闭脱兼症型),恢复期(阳虚型),根据各期各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均可取的较好的疗效。这里,我们谈谈对急性脑中风治疗的3个认识问题。   1.关于脑出血的手术指征,我们认为,在CT诊断下,出血量25毫升以上,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对于这样的病情,这个时候,手术是首选的有效方法,我们要客观对待病情,不要强调保守治疗就是效果好。中医要采取“三不”原则,即不与西医争病人,不拖延手术时间,也不放弃中医治疗。手...

  • 夏季也需防中风

    夏季也需防中风

      中风为中医四大难证之首,多见中老年人,四季均可发病,临床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不昏倒而仅以口眼歪斜为主症,又称脑卒中,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中风发病时间有规律性,一年之中发病高峰期为冬季;然而临床所见夏季中风发病也不少见。   为什么夏季也易发中风,应该怎样预防夏季中风呢?本报记者采访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二科主任滕秀英。“夏季中风与时令密切相关,预防应顺应时令,从饮食起居、情志、体育锻炼等方面做起。”滕秀英告诉记者。...

  • 高允旺扶阳法治中风要明辨闭证脱证

    高允旺扶阳法治中风要明辨闭证脱证

      中风治疗要明辨闭证、脱证,因为闭脱显示不同的病机,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详细说明之。   中风闭证指脑窍闭塞,人事不知,昏迷不醒,闭证分热闭、寒闭,热闭宜凉开,寒闭宜温开。   热闭除昏迷不醒、喉中痰鸣外,还有面赤体硬,呼吸气粗,大便秘结,牙关紧闭。笔者一般用三化汤(枳实10克,大黄10克,厚朴10克,羌活5克),已故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对脑中风72小时内不适宜手术者,必先投三化汤加蒲黄、桃仁煎服,并口服安宫牛黄丸,日服3粒,间隔8小时1粒。   寒闭,表现为昏迷不醒,痰声辘辘之外,还多见面色苍...

  • 常饮橘皮水可预防中风

    常饮橘皮水可预防中风

    橘子中的多种有机酸和维生素对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等生理机能有好处,尤其对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更为相宜。橘皮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能维持毛细血管的韧性,可防止血管破裂出血和渗血。它与维生素C配合,可增加维生素C 对坏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患有血管硬化和维生素C缺乏的人,非常适宜用橘子皮泡水作为日常饮料。橘子还含有较高的抗氧化剂成分,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的生长。 但要注意,橘子虽好,也不可多吃,每天吃 1~3个即可。吃多就会“上火”,从而促发口腔炎、牙周炎等症状,也会引起“橘...

  • 治半身不遂 防治中风

    治半身不遂 防治中风

      对于中风的防治,一是对中风先兆期要早防早治,减少发病率,二是对急性期要有好措施,不留或减少后遗症,三是在恢复期制订有效方案,把致残率减低到最底水平。   恢复期偏瘫是重要的临床表现,还有失语,语言不利,大小便失禁,记忆力减退,生活不能自理等等。   笔者在长期实践中发现,脑中风引起的偏瘫患者,大部分表现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多用温热回阳、补肾荣脑、温热气血、补气活血、醒脑开窍之法,及用大剂附子、麻黄、吴茱萸温热通脉行血,协调阴阳,畅通经络,往往收到满意效果。兹举病案说明之。   桑某,男,63岁,...

  • 饮老姜茶防脑中风

    饮老姜茶防脑中风

    民问偏方“老姜茶”有一定的预防脑中风作用。特别是平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只要平时比较怕冷,不易上火;体质偏于虚寒者,皆可酌情饮用。 做法:每日清晨取生姜片3~5片f3~6 克),用200毫升的开水冲泡,20分钟后趁温热饮用。 马庆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