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第58页
-
秋冬易中风急救有六招
临床发现,70%的中老年人中风发生在秋冬季。专家提醒,如果家中有中风病人,病人家属应该多了解中风的症状,中风的危险因素。同时,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院前急孜知识。 一、发现患者突然发病后,切忌慌乱,应保持镇静,切勿猛烈摇动昏迷者,这样只会使病情迅速恶化。应尽快拨打 120急救电话。 二、注意保持患者正确的体位,保持仰卧姿势,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三、保证呼吸道通畅,如果口鼻中有呕吐物应设法弄出,解开中风患者的领口、袖口、皮带、胸罩,如果中风患者佩戴有假牙也应尽早取出。 四、如...
-
简易运动预防中风
颈部运动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有利于预防中风、高血压、颈椎病。方法:不同方向柔和转动颈部,每日2~3 次,每次3~5分钟。 耸肩运动可使肩部肌肉、神经、血管得到放松,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驱动力,迫使流动迟缓的血液流向大脑,从而减少脑血管供血不足和发生脑梗塞的危险。方法:每日早晚坚持5分钟耸肩。 两脚画圈大部分中风病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足部距离心脏位置相对较远,经常活动足踝部,能够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回心血量,从而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方法:两脚画圈时要自然站立,旋踝时,其中一脚站立,另一只脚旋转,双脚交替进行...
-
中风病的防治 陈宝贵临床运用活血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它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即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病的主要原因为高血压,其他由淀粉样血管变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原因引起。陈宝贵老师在40余年临床工作中,体会到瘀血在出血性中风中具有重要地位,用活血化瘀法为主论治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显著。 病因病机 中医学在中风病的防治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学术优势,并在国际上逐渐产生一定的影响,陈宝贵认为:出血性中风属于离经之血,瘀于脑府,致使脑髓壅滞,元神被围,神明被蒙,五...
-
治疗中风 试试民间醋疗法
中风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大多留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后遗症。醋为血管活性物质,对于防治中风后遗症有着较好的效果。以醋配合药物,临床效果更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治疗中风的醋疗法吧。 黄芪参归汤 中风是脑血管病变引起急性或亚急性病的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言语蹇涩,半身不遂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变。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或明显动脉硬化者。中风为当今老年人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中风、心脏病和癌症)之一。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二大类。缺血性中风又可分为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脑栓塞。...
-
滋肝肾治愈中风
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侵入,夹痰浊流窜经络,故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络脉痹阻,气血循环不畅,故口眼歪邪,肢体拘急;肝肾阴虚,髓海不足,不能藏阴而以煦阳,内风旋炽,故而中风。疏方:山茱萸20克,石斛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8克,远志10克,天竺黄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2克,三七粉5克,赤芍10克,甘草10克,百合9克...
-
莱菔子治中风腹胀
老年人中风(即现代医学的脑卒中)后,患者长期卧床,使肠蠕动减慢,可引起肠胀气;另外,为了减轻脑水肿而使用脱水药,使尿量增多,也容易引起低钾、肠麻痹而导致腹胀。临床观察发现,中药莱菔子内服外用对卒中(中风)后腹胀有明显疗效。 将莱菔子适量文火炒黄,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取10克研为细末,以米酒调匀制饼,脐部常规消毒后,将药饼外贴于脐部,包扎固定,并时时以热水袋热熨,每12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2天后腹胀即可减轻,肠鸣音增强,排气,随之腹胀消失。 中医认为,中风(脑卒中)是由于肝脾肾亏虚、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
中风偏瘫 中医治疗用药心得
通经活络药 肝风内动后,经脉络道瘀滞,血不能充养肢体,从而出现上肢不能抬举,掌不能握,下肢不能行走,足不能步的半身瘫痪主症。治疗用通经活络之法,药用桑枝、桑寄生、天仙藤、忍冬藤、鸡血藤、海风藤、青风藤、络石藤、全蝎、蜈蚣等。其中,桑枝通利关节,善通上肢之经络,兼有祛风清热之功。桑寄生养血通络,犹善通下肢之经脉,兼有补益肝肾之效。天仙藤、忍冬藤、鸡血藤、海风藤主用通经活络,其中天仙藤尚能理气活血而利关节;鸡血藤又兼补血活血,舒筋活络,对老人、虚人、血不养筋的经络不通者尤宜;忍冬藤兼有清热通络,用于经络闭塞,风湿...
-
中风辨证分阶段用药经验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急,症见多端,变化迅速,病势重、病程长,危及生命,病死率、伤残率很高。中医中风病涵盖了西医的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意外疾病。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认真研究中风的发病机制,结合西医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理变化特点,和西医治疗脑血管意外的最新成果,总结出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分阶段用药经验如下。 急性期 重视气的固脱,善用补气药 急性期关键是判断缺血性或是出血性脑中风。门诊或住院的应做急症的常规处理,密切观察心跳、呼吸、血压、体温等生...
-
中风进行吞咽康复训练
我父亲中风后,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口眼歪斜、行走不便的症状基本消失了。但是父亲仍然无法进食和饮水,甚至连口水都咽不下,非常痛苦。请问有何治疗方法?柳州市:文勃 文读者: 你父亲这种情况属于吞咽障碍,是中风后遗症的表现。吞咽康复训练方法如下: 1、口、面和舌肌群的运动训练:①面对镜子进行紧闭口唇训练、口唇突出和旁拉训练;②进行下颌开合训练;③做舌部前伸、后缩及侧方主动运动及舌背抬高运动。 2、促进吞咽反射的寒冷刺激法:每次餐前用冰冻的棉棒角压前腭弓、后腭弓、软腭、咽后壁及舌后部,可以提高对食块的敏感度,促进吞咽反射。...
-
中风病治疗有了针康法
中风病是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的神经系统疾病,不仅给病人造成巨大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近年来,中风后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以针灸、推拿、中药为主的中医康复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上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康复理念进入我国,对中风病诊疗又有了新认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副院长、康复中心主任唐强教授课题组在中风病的临床康复治疗过程中,依据国际分期标准,将头穴丛刺针法与现代康复技术动态结合,辅以体针(传统、拮抗针法),制订出分期治疗的综合康复方案(针康法)。此方案得到国家“十一五&...
-
简单方法预防中风
要预防中风,得从下面几个方法做起: 早上慢起早上起床不要忙着坐起,提倡 4分半钟。醒来后,继续半卧半分钟,然后在床上坐半分钟,再双腿下垂靠床沿坐半分钟,最后养神3分钟后再下床活动,一共4分半钟。 稳定血压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血压波动比单纯高血压更易导致发病,与通过观察单纯高血压预测中风相比,血压波动预测中风的结果更准确。冬天的血压普遍比夏天要高,加上天寒,人们会多吃一些来御寒,而户外活动减少,都可造成血压的升高。吃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一个重要原因。低血压...
-
中医综全疗法治中风偏瘫
患中风后,大部分患者都遗留偏瘫,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痛苦和负担。目前中医以综合疗法为主,包括中医辨证施治、针刺疗法、推拿与按摩等几个方面。 1.中医辨证治疗 气虚血瘀型:症见偏枯不用,或肢体麻木,兼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面色无华,气短无力,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治宜益气活血,逐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物可用黄芪、当归、川芎、桃仁、赤芍、地龙、川牛膝、鸡血藤、木瓜、丝瓜络等。 阴虚风阳上扰型: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艰涩,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育阴潜阳,活血通络。方用天麻钩...
-
治中风偏瘫 也治并发症的经验
我先后诊治中风患者数万人,其中有一部分中风患者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又患上了其他病,如肺气肿、肺癌、肝炎、肝硬化、腹水、黄疸、胃癌、胃炎、肾炎、肾病综合征,头痛、头晕更是常见病症。这就要求脑病专家不仅能治中风偏瘫,也要有治疗并发症的经验。 田某,男,56岁,患中风偏瘫5年,左下肢活动自如,而上肢屈曲不能伸。2005年9月2日因早晨外出锻炼,回家路上突然心口绞痛,前来求治。我马上诊断:脉紧沉,手按腹部,弯着腰,面色苍白,急服一包胃寒散,十分钟后疼痛缓解,但左肢瘫仍需服瘫痪康复丹。 赵某,女,47岁...
-
中医治中风后抑郁疗效好
中风后抑郁为中风的常见病发症,属于继发性抑郁, 总体发生率高达 40%-50%,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功能恢复不良, 已成为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和中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抗抑郁药作为首选,也存在起效时间长、需逐步加量、更换药物需中间停药等问题。以中医补阳还五汤合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诊断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至少有下列四项:兴趣丧失,无愉快感;精力减退或疲乏感;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