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第19页
-
体虚感冒患者 中医调理
体虚感冒的患者,需要进行中医的调理,同时也要加强锻炼,增加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远离感冒。 体虚分两种,气虚和血虚,气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热,自汗,脱肛,子宫下垂,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为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者需补气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月经延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弱等。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体虚感冒是中医的病证名称,是以反复发...
-
儿童流感的治疗与护理 如何预防儿童流感
全国疾控中心监测结果显示,近期我国南北方均进入流感冬季流行高峰季节,各地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比例高于既往三年同期水平,流感病毒阳性检测率已达往年峰值,且仍呈上升趋势。儿童中流感样病例呈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3N2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共同流行,近期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季节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局部症状如流涕、咳嗽等往往较轻,但是它的全身症状往往很严重,多呈持续性高热,头痛、乏力等,症状持...
-
面瘫 穴位按摩 避免受凉合理膳食
近日,23岁的市民李先生运动完骑车回家,发现左边脸僵硬,喝水时嘴角漏水,看了医生才知道患了面瘫。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王乐荣说,面瘫在临床上称为面神经炎或面部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常见症状为口歪眼斜,大部分患者连抬眉、闭眼、鼓嘴等基本动作都无法完成。外界的寒冷刺激是面瘫的主要病因之一,面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为受到风寒而发生痉挛,引起神经组织水肿、受压迫、缺血,进而导致面瘫,所以秋冬季是面瘫的高发季。时下气温下降明显,秋风瑟瑟,冷风袭面,该如何预防面瘫呢?王乐荣提出以下几点建...
-
基于消法理论探讨帕金森病的治疗机制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临床上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1]。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我国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1.7%[2]。对于老年人来讲,PD在影响生命健康与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正在不断增加患者家庭与社会的负担。PD是一种慢性、无法逆转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纹状体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但引起该病变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2]。临床治疗该病主要针对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进行综合治疗,最常用的疾病缓解药物包括单胺氧化酶...
-
附子理中丸的新用途
附子理中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常用中成药,具有温中健脾的作用,附子理中丸一般为浓缩丸,家庭可自备。脾胃虚寒型的患者,表现为经常感到怕冷、手脚发凉、胃部腹部冷痛、呕吐泄泻、舌质淡、苔白,都可以服用,用量是每次8—12克,每日3次。另外,附子理中丸对以下几种疾病也有较好疗效。 1.急性胃肠炎。口服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每日服两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胃虚寒型的急性胃肠炎。 2.溃疡性结肠炎。口服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每月两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1~4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用于脾胃虚...
-
手足心热中医调理
很多人常有这样的感觉,手心经常发烫;有的人还有夏季手心热,冬季反而手心冷的特点;还有一些人手心、脚心都感觉热,甚至心里老是烦烦的,容易发脾气。在中医学中,这叫“五心烦热?,多见于阴虚、血虚和食积。前二者多发于女性,后者多为儿童。 阴虚所致手心热多见于肾阴不足,或肝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少津,严重者可出现性机能虚性亢奋。这样的患者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这一类滋阴清热的药物。 血虚所致手心热,多见于年轻女性,多伴有痛经。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夏天手心热、冬天反倒手脚冰凉。这类患者...
-
益气温阳理中丸
理中丸,又名人参丸,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著名的方剂,原书中5处涉及此方。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认为理中丸益气药有人参、白术、甘草,温阳药有干姜,方药组成决定功效是以益气为主,温阳散寒为次。 理中丸既是主治脾胃虚寒证的基础方,又是主治胸阳虚证、虚寒胸痹证、虚寒霍乱证的基础方,而主治阳虚出血证、小儿慢惊风为临床扩大应用。王付常将之用于治疗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扩张,胃下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肠炎,慢性菌痢,上消化道出血,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肠伤寒,...
-
疏肝理气软坚消瘿 主治瘿病
组成银柴胡15克,白芍14克,川芎10克,陈皮15~30克,枳壳15~30克,制香附14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夏枯草14克,青皮9克,郁金14克,生牡蛎30克,浙贝母10克,玫瑰花6克,合欢花6克,甘草9克。 功效疏肝理气,软坚消瘿。 主治瘿病,证属肝气郁滞,痰瘀互结,症见瘿部肿大,胸闷不舒,烦躁易怒,不寐多汗,消瘦乏力,胁肋胀痛,或兼脘腹胀痛,善太息,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或细滑。 用法上药除生牡蛎外加水浸泡半小时,生牡蛎加水先煎30分钟后,再加入浸泡药物共煎25分钟,两...
-
重视气机升降调畅 从调理肝脾入手
薛伯寿上世纪70年代师从中医大家蒲辅周,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通过统考进入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训班,拜薛老为师,随师侍诊,对薛老灵活运用经方四逆散治疗临床各科疾病深有感悟。 脾胃不调案 刘某,男,41岁,2010年3月10日就诊。 患者喜食肥甘厚味,近半月来出现脘腹胀满,便干不爽,周身困重,体倦乏力,失眠多梦,舌质暗红,苔薄黄而腻,脉弦细而滑,证属痰湿内阻,脾胃气滞。治宜理气化痰,调和肝脾。方用四逆散合平胃散加味。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