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目 第11页

目 第11页

  • 寒露节气秋冻勿盲目 热水多泡脚

    寒露节气秋冻勿盲目 热水多泡脚

    本年的10月8日是阴历24节气中的“寒露”,也是第21个全国高血压日。农谚道:“吃了寒露饭,单衣汉罕见。”专家提示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必定要留意防寒保健,以防疾病缠身。 夜凉勿憋尿 卧室备“夜壶” 寒露节气不少人为了避免口干,晚上睡觉前会喝不少水。可是这样一来,夜尿的频率就会添加。一些人即便是夜里或许清晨感觉到了尿意,因为嫌起床较冷,常常下意识地憋尿持续睡,这是十分不健康的坏习惯。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

  • 清肝明目良药——菊花

    清肝明目良药——菊花

    药性: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煎服,5-9克。疏散风热宜用黄菊花,清肝明日宜用白菊花。 临床运用:①以玄参、麦冬、桔梗、菊花各5克,甘草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治疗慢性咽炎,每天1剂,10天为1疗程。②以菊黄汤(菊花、连翘、甘草各4克,黄连、金银花、栀子、荆芥各3克)加减治疗新生儿黄疸。湿热重者加茵陈、车前子、茯苓;口唇干燥者加麦冬、沙参;夜啼者加钩藤、蝉蜕;呕吐加法半夏。水煎服,每日1剂,3剂为1疗程。③以朴硝黄菊花泡液坐浴治疗炎性外痔。 方法:朴硝...

  • 《本草纲目》正名为“纲”分项叙事为“目”

    《本草纲目》正名为“纲”分项叙事为“目”

    《本草纲目》叙药时,正名为“纲”,分项叙事为“目”。 李时珍说:“诸品首以释名,正名也。次以集解,解其出产、形状、采取也。次以辨疑、正误,辨其可疑,正其谬误也。次以修治,谨炮炙也。次以气味,明性也。次以主治,录功也。次以发明,疏义也。次以附方,著用也。或欲去方,是有体无用矣。” 李时珍的具体做法是,纲:首标药物正名,大字书写(之下小字注明出处);目:下分8项(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专题叙述。...

  • 《本草纲目》根据药物功用释名

    《本草纲目》根据药物功用释名

    《本草纲目》首列“释名”专项,开药名阐释之起端。纵观本草文献,专立“释名”之项,是《本草纲目》首创,亦为《本草纲目》书名确立的重要依据,诚如《本草纲目》序云:“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本草纲目》凡例亦曰:“诸品首以释名,正名也”,此谓“正名”即明确辨证其名分,突出药物释名之主题,“释名”项将药物之名大字书写,且论述涉及内容之丰富,联系之广泛,不仅包含历代本草等书籍所...

  • 《本草纲目》作用原理 同性相从

    《本草纲目》作用原理 同性相从

    古代医家不只由本草的形、色、气、体等表象中概括出了同形相类、同色相通、同气相求、同类相召等效果原理,并且从对动物、植物甚至矿藏的固有特性的调查中,总结出了另一效果原理——同性相从。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新增了白花蛇“通治诸风”的重要功用,在解说其根据时说:“风善行数变,蛇亦善行数蜕,而花蛇又食石南,所以能彻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取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白花蛇所以能通治“破伤风,小儿风热...

  • 评《本草纲目影校对照》

    评《本草纲目影校对照》

    2018年是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本草纲目》撰成440年的时刻节点。500年前,诞生了一位巨大的博物学家李时珍。他用一生的精力,历时近30载,书稿凡三易,为全人类留下了一份挥之不去的记忆,那就是被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称为“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的我国医药学巨作《本草纲目》。成书既困难,出书亦不易。1596年,李时珍之子在将《本草纲目》进献朝廷的奏疏中说到:“甫及刻成,忽值数尽”,可见直到李时珍去世之时(1593年),《本草纲目》金陵版(金陵胡承龙刻)才正式在南...

  • 《本草纲目》辨析前人观点之正误

    《本草纲目》辨析前人观点之正误

    《本草纲目》“创造”项之论,既秉承了前贤的理论观念,亦反映了明代用药经历。其内容触及药物机理的古今沿革,药物的主治成效及医治机制,药物成效效果及特色的剖析比较,药物配伍相须相使、相反相成,关于前人观念的正误予以剖析,剖析药物的毒性与运用忌讳等,关于中药理论的开展,以及临床运用均有重要意义。 剖析前人观念之正误 剖析前人论说药物观念的正误,纠正过错,示人以正确认识。 寒苦之药,不光使人不能长生,久则气增偏胜。如《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

  • 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人右耳目不如左明”

    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人右耳目不如左明”

    “左 ”“右”之词在历史中具有两种相反的文 化蕴涵。炎黄后裔在人类文明伊始之期,以古朴的 认识论为基础,有 “尊右 ”“尊左”两种不同的礼 俗观。如从力的大小视觉认识到右手胜于左手,于 是在权势系统里 “右为上” ; 从光的明暗视觉认识 到左方为东、属阳,右方为西、属阴,于是在方位 上就有 “左为上” ,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里特有文 明的左右分野。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两个对...

  • 《宏济堂药目》

    《宏济堂药目》

    《宏济堂药目》于民国11年(1923年)刻制,介绍了一个世纪前当时多种流行疾病症状及治疗配方,是当时山东省内及黄河下游一带颇为知名的中药药目,在今天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与社会研究价值。药目正文前共有五篇序言,其中之一便是陆润庠做的序。 陆润庠(1841~1915年)祖籍苏州,系中医世家,清代后期状元,先后任同治、光绪两任皇帝的侍读老师,并实授过“宰相”之职。这么一位高官如何为一本药目作序呢?他们之间有什么渊源呢? 北京同仁堂在清朝初期就专门为宫殿供药,深得皇室信任。而陆润庠在...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 中医舌证纲目辨治说明

    中医舌证纲目辨治说明

    中医重参舌诊及整体辨治的疗效优势 中医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与身体机能的失调相 关, 与饮食起居、 气候变化、 社会环境及意外伤害的 影响相关, 也与心神状态的失调相关。 笔者通过观察 认为: 中医诊疗必须根据阴阳五行、 整体辨治的理法, 遵循天人相应、 心身相合的原则, 才能获得疗效的优 势。 中医上工维护人类健康必须具备高水平、 简理法、 大获益、 少代价的四大价值, 中医上工诊疗价值必然 成为中华文明造福人类的象征。 笔者通过思考认为: 辨证和施治是获得疗效优势的根本也是难题所在, 而 舌诊则是全面和准确辨证的...

  • 《本草纲目》的广泛影响力

    《本草纲目》的广泛影响力

    2010年,《本草纲目》入载《世界记忆名录》,充分反映了《本草纲目》的广泛影响力。德国著名的汉学家文树德组织了一大批中国中医药专家,对《本草纲目》进行了翔实考订,并做了一次全新的英译,以促进其在世界范围内更好、更快地传播。 皇皇巨著 影响深远 李时珍乃16世纪伟大的医药学家,在植物学研究方面亦为世界前驱。郭沫若曾为《本草纲目》两次题词,并高度评价了李时珍的贡献和《本草纲目》的成就:“李时珍是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在药物学中尤其有突出的成就。他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近两千种,具有总结性与...

  • 《本草纲目》药分部类 以部为纲 以类为目

    《本草纲目》药分部类 以部为纲 以类为目

    李时珍在长期医药研究和临床运用中,发现历代本草书中错误很多,以讹传讹,而有些疑误,诸家又争论不休,一直未得定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李时珍认为“本草一书,关系颇重”,存在的错讹如不予纠正,会误人不浅。再则,宋代《证类本草》刊行以来,已有440多年,其间有不少专业性本草和区域、地方性本草书出现,里面有大量有效且常用的药物需要收进主流本草书中,并且有许多新的重要医学理论,也当采纳、引载。还有李时珍自己多年来收集的经史百家书中有关医药资料,比前代本草书收集的更广泛、更丰富,更当充实进来...

  • 明确中医药发展的新目标

    明确中医药发展的新目标

    中医药是中国人在几千年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渐创立的一门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医学科学和文化体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然在我国医药健康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赞扬:“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这一英明论断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和...

  • 向李时珍学防疫,看《本草纲目》怎么说

    向李时珍学防疫,看《本草纲目》怎么说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武汉爆发新冠肺炎(COVID-19),并迅速在全国流行,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的不断攀升和受疫情影响国家数量的持续增加,公共卫生安全成为当下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为控制疫情蔓延,在缺乏针对性抗病毒药物的紧急情况下,中医药在第一时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防治作用,根据疾病特点及患者具体的症状体征,分期辨证施治,在预防疫病发生、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疾病转归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基础。 自古以来,中医药在疫病的防治上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湖北省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李时珍作为湖北医家的重要代表,编撰出...

  • 中医望目诊病 目诊的方法 目诊的内容

    中医望目诊病 目诊的方法 目诊的内容

    基于证素辨证的中医目诊意义探讨 望目是通过观察双目或眼睛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以诊断全身或眼部病证的方法, 属望诊范畴[1]。肝开窍于目, 且目与五脏六腑关系十分密切, 通过望目能够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可见, 望目不仅是中医眼科诊断的主要特色, 也是中医临床诊断的重要内容。 中医望目诊病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早在《灵枢·大惑论》中就指出:“睛之窠为眼, 骨之精为瞳子, 筋之精为黑睛, 血之精为络, 其窠气之精为白眼, 肌肉之精为约束”[2], 后世医家据此而发...

  • 《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评介

    《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评介

    中医典籍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科技宝库,和它相伴而生、同步发展的中医古籍目录也以其悠久的历史、扎实的内容列居文化遗产宝座,如何继承、维护、传递这份遗产,正是我辈学人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医古典目录学概论》一书的出版,适逢其时地回应了这个问题。 该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医古籍研究工作,深知中医古籍书目在中医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书目的支撑,中医文献研究将举步维艰。修书目本身是一件铺路搭桥的工作(以便读者便捷准确地找到其所需图书),而做目录学又是给所修的“路”和&ld...

  • 前列腺患病莫盲目禁欲

    前列腺患病莫盲目禁欲

    中老年前列腺疾病患者常有性功能方面的问题,比如阳痿、早泄、血精等。于是,这些患者便认为得了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就该停止性生活。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前列腺发生炎症时,前列腺液中有很多细菌和炎症细胞。女口不进行性生活,前列腺液积聚在腺体内无法排出,会使细菌不断繁殖。在进行性生活时,前列腺液中的炎性分泌物会随射精排出,有益于炎症的减轻和康复。另一方面,如果前列腺液长期不能排出会刺激阴茎勃起和前列腺充血,反而加重尿频、盆腔疼痛等症状。 患前列腺增生症是否还能进行性生活也应辩证地看待,一方面性生活可以加重前列腺局部的充血...

  • 男性盲目壮阳危险

    男性盲目壮阳危险

    在现代医学充分发展的今天,性功能保健已从传统的肾统领一切扩展到从病理学角度综合诊治。 在患性功能障碍人群中由糖尿病引起的占33%,心血管病占25%,神经血管受伤占10%,内分泌疾病占6%,药物副作用占8%,外伤占8%,吸毒占7%,其他多发性硬化症占3%。但是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男子一旦患了性功能障碍病,便认为需补肾,以致不少人滥用“壮阳药”。 可是大量服用壮阳药后,虽然可解一时之快,但这样不仅病症不能好转,而且会引发口舌生疮、牙龈出血、口干舌燥等副作用,长期下去,还可抑制男性下丘脑&mdas...

  • 放风筝养性固志 护眼明目

    放风筝养性固志 护眼明目

      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人们通常以为放风筝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其实它还是一种进行康复治疗的方法,古人称之为“放晦气”。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里,曹雪芹借探春之名写了一首《风筝》灯谜诗:“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把放风筝的人、季节以及断线时的情节,描写得生动感人。   有关春天放风筝,曹雪芹并不吝啬笔墨,在《红楼梦》里有着刻意描绘。如在第七十回里,林黛玉放风筝的景象赫然跃入眼帘。在众人的欢闹中,黛玉的风筝放上了天...

  • 海外中医学院的目标管理模式

    海外中医学院的目标管理模式

    美国哈佛大学或者其他公立大学一般具有庞大的管理机构, 州政府、 校友捐助是他们发展运行的主要资源。在美国,中医学院普遍规模偏小,管理与经营方式大体相同。我们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量目标,包括教育目标是否实现、财务是否稳定、毕业生的考试通过率如何、就业率是否理想等。二是定性目标,包括学校的认证、学校每年执照和注册是否遇到问题。 设计教学目标 每个中医学院的教育目标都会在学校宣传品上标注出来。教育目标每年需经过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的审查。我所在的美国中医学院硕士部的教育目标,由下列七点...

  • 让中医药非遗项目“活起来”

    让中医药非遗项目“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我国璀璨的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这些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价值和意识,体现着我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近些年来,我国非常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372个,并为非遗保护工作建章立制,极大地促进了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传统医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

  • 太医院吏目是个什么官?

    太医院吏目是个什么官?

    本年是李时珍诞辰500周年,各地正在进行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不为人知的是,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也是一位医师,曾在明朝太医院任“吏目”一职,《本草纲目》十二卷“人参”条下对此有清晰记载:“考月池翁,讳言闻,字子郁,衔大医吏目”。中华老字号同仁堂的创始人乐显扬也曾任清朝太医院的吏目。那么,这个“吏目”到底是个多大的官职呢?吏目一职始设于元代,但并非太医院专用,只有在太医院才指代医官。到了清朝,吏目才渐渐成了太医院的专有职务。...

  •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管理水平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管理水平

    近日,云南省卫生计生委举办全省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培训班,总结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开展以来的成效经验,提高全省各州(市)、县(区、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管理水平。 据了解,目前不少地方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水平还不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如有些地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负责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的无中医专业人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也是由相关人员替代实施,导致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不到位;有些地方涉及儿童、孕产妇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指导由妇幼保健院相...

  • 中风康复 项目宜简

    中风康复 项目宜简

    不少老年人脑中风后,家人为了让其早日康复,常常让其进行项目复杂的康复治疗。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不利于中风患者的康复。 因为老年人多难以耐受大的训练强度。如果中风后康复治疗项目复杂,势必会减少主要训练内容的训练量。在康复期,活动量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重点进行基本动作训练,尽快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康复活动中,要充分利用支具、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有利于老年患者尽早活动和活动的安全。 此外,还要最大程度地预防、控制影响康复的因素,如伴发病、并发症、睡眠、营养、情绪、环境等,以利于脑卒中患...

  • 糖尿病的早期预防 必检项目

    糖尿病的早期预防 必检项目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今年发表了——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专冢撰写的论文,指出中国现有1.4S亿入处于糖尿病前期,比例达15.5%。此外更糟糕的是,约有5成左右的患者在发病前期对自己的情况并不能很好了解,对于这部分人群如能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关于糖尿病的早期预防是必检项目,专家进行详细介绍与建议: 1.血糖:反映瞬间血糖值,是很理想的监测手段。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高,意味着基础胰岛素分泌能力差,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能力强。餐后血糖高...

  • 102岁的虞华可老人 耳聪目明头脑灵活

    102岁的虞华可老人 耳聪目明头脑灵活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但凡每天早起的人都会发现,只要天上没有刮风下雨,在镇政府广场上,总能准时看到虞华可老人练拳的身影。虽然老人的身手不能给人以疾风暴雨般的快感,但缓慢中不失沉稳,犹如一棵百年老树蕴藏着底气。 102岁的虞华可老人,至今耳聪目明,头脑灵活,是社区里名副其实的“明星”,可谓是妇孺皆知。在这里,只要问到老寿星,人人都知道是虞华可。在社区人眼里,虞华可老人就像一道独特的风景,总是让人感慨生命的顽强,感慨生命不可预知的魅力。 虞华可老人的知名,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年纪,还...

  • 慢病患者适合什么项目的运动

    慢病患者适合什么项目的运动

    慢跑、健步走、太极拳、骑自行车、爬山、冬泳……都是不错的有氧运动,但是未必适合每一位老年人,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运动切勿盲目。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关节炎、颈椎病等老年病患病几率增高,这些老人们是否可以带病锻炼,他们适合什么项目的运动,最好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先咨询医生。 心血管患者 应选择较温和的运动,高强度运动会导致心率明显增快,血压大幅度升高,极易发生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严重心脑血管病。有明显心血管病的患者,应在16~18时左右活动。清晨起床...

  • 左韬“醒神明目法”五轮明目法“消翳明目法”

    左韬“醒神明目法”五轮明目法“消翳明目法”

    “谢谢,左韬教授!您的‘七步明目疗法’让我的‘黄斑变性’明显改善了。您让我对中医又有了新的认识!”王先生说。这位患者所提及的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左韬。 左韬,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传承其父母中西医眼科五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从事眼科医教研工作20余年,独创了一系列完整的、规范的中西汇通疗法,治疗黄斑部病变、视神经萎缩、葡萄膜炎、重度近视、弱视、干眼症等,效果显著。她负责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

  • 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咸中院士

    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咸中院士

    “人活一生就要对人类作出贡献,更重要的是,医者要将中医药国粹这一中华民族的富贵财富世代传承,造福于人民,肩负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的担当和责任!” “患者的病痛就是医者和中医药工作者的心痛,为民众解除疾痛是世代传承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意义所在!中医药国粹的财富不能从我们手中失传!”“我之所以至今仍坚守在诊疗第一线,就是要实现将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给世代后生,为民众安享高质量的生活!” 9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咸中不仅是...

  • 记天津市非遗项目韩氏芒针疗法第七代传承人韩永海

    记天津市非遗项目韩氏芒针疗法第七代传承人韩永海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患者需要,我就要义无反顾地伸出一名医生的援手,做与死亡和疾患抗争的人,将韩氏芒针疗法世代传承是我毕生的信念!”70岁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韩氏芒针疗法第七代传承人韩永海真切地说出了他传承发扬济世医术的赤诚心声。 苦练针法数十载 韩永海介绍,芒针细如麦芒,故名芒针。芒针与普通针具不同,具有细、长、软的特点,这意味着施针难度很大,对施针者的手法与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在我五六岁的时候,爷爷给我一根针,指导我每天练习。”韩永海自幼就...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