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 第14页
-
养生顺时而养 按摩养生穴位
清明节气,天气变暖,此时也是肝脏运行最旺时期,肝气旺盛而生发,人的精神也跟着焕发,但是如果肝气生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容易损伤肝脏,导致夏季发生寒性病变,因此此时养生要注意顺时而养,不妨常按摩下面这六大养生穴位。 阳陵泉 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此穴治疗胆腑病症,在临床上常被用来作为脂肪肝治疗的要穴。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此穴作用非常广泛,长期按摩可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硬化等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对脂肪肝的防治有很大的益处,方法每天每侧按揉30~5...
-
任脉督脉上的穴位功效
任脉上的丰要穴位有24个,它们是会阴穴、曲骨穴、巾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阴交穴、神阙穴、水分穴、卜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巨阙穴、鸠尾穴、中庭穴、膻中穴、玉堂穴、紫宫穴、华盖穴、璇玑穴、天突穴、廉泉穴、承浆穴。任脉上的24个穴位中,片穴为会阴穴,末穴为承浆穴,其中2个穴位在面和颈部,其余22个分别分布在胸部、腹部、腰部。 任脉起于小腹内胞宫穴,下出会阴部,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的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
-
艾灸穴位 夏治冬病
许多虚寒性疾病易在冬季发病且不易治疗,如反复咳嗽、哮喘、腰腿疼等,夏季天气炎热,自然界阳气充盛,在治疗上述虚寒性疾病的时候,在夏季借助自然界阳气充盛的特点,采用补助阳气的中药,逼出隐藏在人体深处的寒气,从而鼓舞正气、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使虚寒性疾病在冬季时不再发生或减少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 然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到医院进行冬病夏治,而且有些人只是存在轻微的体质虚弱、阳气不足、四肢不温、免疫力低下等问题却不至于生病,或者是一吃冷食、一吹空调就肚子疼,或者是产后受凉了等,这时不妨试试自己动手,...
-
酒糟鼻穴位点刺治酒渣鼻
患者刘某,女,45岁。患酒糟鼻5年余,鼻尖及鼻两侧潮红油润,皮脂分泌多,局部发痒,平素喜食辛辣,大便秘结。查:鼻部潮红,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及毛囊孔扩大。观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诊断:酒糟鼻,证属肺肠积热。治疗方法:取穴:少商、商阳、迎香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上述穴位,以速刺使其出血,约10~15滴,日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1次,症状消失,鼻部颜色形状恢复正常。 酒糟鼻又名酒渣鼻、玫瑰痤疮,是血管运动神经失调的慢性皮肤疾病,临床上以鼻部、两颊、前额及颈部弥漫性皮肤潮红,伴发丘疹疱及毛细...
-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穴位分布图
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共有45个。它们是承泣穴、四白穴、巨髂穴、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下关穴、头维穴、人迎穴、水突穴、气舍穴、缺盆穴、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乳根穴、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滑肉门穴、天枢穴、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归来穴、气冲穴、髀关穴、伏兔穴、阴市穴、梁丘穴、犊鼻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条口穴、下巨虚穴、丰隆穴、解溪穴、冲阳穴、陷谷穴、内庭穴、厉兑穴。足阳明胃经上45个穴位中,首穴为承泣穴,末穴为厉兑穴,其中30个穴位在腹、胸部和头面部,其他15个穴位则分布在...
-
介绍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
高热(体温在39℃以上者)时,人体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紊乱,特别是小孩,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出现惊厥,需要紧急处理。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合理使用,往往有奇效。 大椎穴: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十宣穴: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
-
常见病穴位疗法的取穴技巧
慢性胃炎 主要症状 轻微恶心感、食欲不振,胃部有持续性或阵发性的疼痛。饭后上腹部有微痛感或呕吐症状。 最有疗效的穴位 合谷穴和中脘穴 注意事项 孕妇最好改用足三里穴,不用合谷穴,因为合谷穴容易引发流产。 手轻握空拳,弯曲拇指与食指,两括指尖轻触、立拳,以另手掌轻握拳外,以大拇指指腹、垂直下压即是合谷穴 取胸骨斜突与脐的中间点即是。 胃溃疡 主要症状 脸色苍白、唇浅黄、疲倦虚弱。伴有胃胀气、呕逆、嗳气或吐酸水,严重时会出现胃出血、吐血、胃穿孔和突发性昏迷。 最有疗效的穴位 神门穴和足三里穴...
-
介绍几个常见艾灸保健穴位
艾灸哪些穴位既方便操作,又有较好的保健效果?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针灸科主治医生宋占威向市民介绍几个常见艾灸保健穴位。 神阙穴:神阙即肚脐眼,顾名思义,就是神仙居住的宫殿,可见,该位置何等重要。经常艾灸此穴,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迅速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肠胃不好、宫寒的女性,更适宜经常艾灸此穴位。一般有宫寒的女性,艾灸此穴位最好坚持半个月以上,往往会有意...
-
自行按摩穴位 有效止呃
打呃会因受冷刺激、饱餐后或消化不良等引起,这是正常现象,不算病。但是,如果打呃持续较长时间(几周以上)不缓解,与受凉、进食等无关,则为病理性呃逆。对顽固性呃逆,除尽快找到病因外,还可以自行按摩以下穴位,能够起到有效止呃效果,患者不妨一试。 攒竹穴患者平卧位或坐位,以两大拇指指腹按住攒竹穴(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先用力较轻,并呈顺时针方向按摩,逐渐加重至眼球、眼眶处有酸、麻、胀痛感后现按住该穴,一般1分钟左右即可止呃,慢者5分钟左右可见效,呃止后继续按摩3-5分钟。 鱼腰穴患者仰卧,用两手拇指同时按两个鱼...
-
缓解手脚冰凉推拿按摩3个穴位
冬天一到,许多人就会觉得手脚冰凉,其实,这多由气血不畅而来。因为冬天气温降低,寒气成为主导,人体内经脉收缩,气血运行随之减慢,血液运行不畅,手足在四肢末端更容易冰凉。 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一百下 冬天的脚都是凉的,甚至是冰的,这是很多人的常见现象,中医认为,怕冷是由于体内阳气虚弱所致,脚冷是常见表现之一。治疗脚冷,中医介绍主要在于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如果经常推拿按摩以下3个穴位,往往能有较好的疗效。 揉搓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揉...
-
春季过敏症状穴位按摩防治
很多人在春季会出现各种过敏症状,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气喘等等。 中医认为,不妨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防治过敏。在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上有许多俞穴,是体内五脏六腑的对应点,位于脊椎正中左右各旁开1.5寸,经常按压这些穴位可调节脏腑功能。加强按压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脊中旁开1.5寸处)、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改善过敏体质。一般自行按摩以每个穴位按3~5分钟为宜,有酸胀感觉即可,按摩完后再喝杯温开水,做几次深呼吸。 过敏性气喘婴幼儿、小孩气喘时,可把手掌拱起以适...
-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络穴位分布图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分布图 手少阳三焦经上的主要穴位有23个,它们是关冲穴、液门穴、中渚穴、阳池穴、外关穴、支沟穴、会宗穴、三阳络穴、四渎穴、天井穴、清冷渊穴、消泺穴、膈会穴、肩髂穴、天髂穴、天牖穴、翳风穴、瘛脉穴、颅息穴、角孙穴、耳门穴、耳和谬穴、丝竹空穴。手少阳三焦经的23个穴位中,首穴为关冲穴,末穴为丝竹空穴,其中13个穴分布在上肢背面,10个分布在颈部、耳翼后缘、眉毛外端。 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末端的关冲,沿着手臂外侧,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通过肩部,进入体内在心包处分支。一支往下到达上...
-
猪肉不同部位 药效不同
猪肉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药用价值也很高。中医认为,猪不同部位的肉,具有不同的药用功效。在购买猪肉的时候,可以根据其功效和用途,仔细挑选。 血脖 即猪耳至肩胛骨前颈肉,呈条形,肥瘦相当,韧性较强。中医认为,猪血脖有益气除烦的功效,适合做成叉烧肉、肉馅、香酥肉等。 鹰嘴 位于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中医认为,猪鹰嘴有补气血、强体肌的功效,前半部适合做成酥肉,-切肉丝、肉片,后半部适合做成过油肉、炸肉段等。 哈利巴 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着扇形骨),质老筋多。有消肿美颜的食疗功效,适合焖、炖、酱、红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