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位 第17页

位 第17页

  • 中医提升与西医平等地位

    中医提升与西医平等地位

    4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机关在京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强在会上强调,“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各级党组织要履行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切实把学习教育抓好、抓实、抓到位,为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政治保证。 会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树江传达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王国强对局开展“两学一做&rdqu...

  • 拔火罐 艾灸 耳穴压豆 颈椎操 穴位按摩 刮痧

    拔火罐 艾灸 耳穴压豆 颈椎操 穴位按摩 刮痧

    刮痧、拔罐、艾灸,这些中医特色的护理治疗手段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但要真正祛病解痛,更需要人们掌握一些疾病常识和基本的技能操作手法。5月10日上午,在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广场上,护士们用一场中医护理技术展示会向在场的300余位市民演示了拔火罐、艾灸、耳穴压豆、颈椎操、穴位按摩、刮痧等中医特色的护理治疗方法,用这样的方式庆祝自己的“5·12”护士节。 推拿科、骨伤科、风湿病科、肝胆脾胃科等科室的一批优秀护理骨干进行了各项护理绝活展示,从适用症、具体操作流程...

  • 揭秘1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揭秘1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中医不仅是医术,更是医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瑰宝。国医大师们传承中华国粹,并运用中医于生活中,使中医健康发展。本文为大家介绍1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邓铁涛(95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长寿秘方:一是不争名不争利,心态上凡事顺其自然。二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三是要运动,每天早上打八段锦。他推荐,“我冲凉有个秘方,冷热水交替,是相对的冷热交替。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 朱良春(94岁,江苏名中医,擅用虫药治肿瘤) 长寿秘方:...

  • 600位老人的长寿秘诀

    600位老人的长寿秘诀

    日前,美国《读者 文摘》引用一项科学 家针对600名85岁以 上的老人进行问卷调 查显示,他们的长寿 原因,除了饮食健康、 锻炼身体外,还有另 外一些秘诀。 1.每天至少大笑 5次和家人少一些 严肃,多一些诙谐;多 和朋友聊一些轻松愉 快的话题;晚上入睡 前回忆一下今天的笑 够数了吗?并下定决心明天要更多地开怀大笑。 2.找出自己的7个优点把这些优点一一列出来,记在纸上或储存在脑子里。 3.每天尝试一件新鲜事习惯用右手的人可以尝试用左手刷牙;吃完饭后换一条路散步;睡觉时换一个方向等。善于接受变化,并善于应对...

  • 老人脱肛复位

    老人脱肛复位

    有的老人由于长期便秘,大便结束后,肛门脱出,有些人情急之下便自行用手使其复位。这里介绍一种快速、合适的复位手法。 双手由臀部外侧开始,揉捏肌肉,直至肛周附近。当肌肉变得适应、松弛后.五指轻捏肛周肌肤,继续放松。然后用一手五指张开成“伞架”状,撑开肛门,另一手手心托住脱出的直肠末端,手指轻按另一端边缘,同时用力,慢慢往上顶,直到完全没入。最后撤去撑肛门的手指,反过来捏住肛周边缘,轻轻揉捏,消除不适。...

  • 老年病体位疗法 简便易行

    老年病体位疗法 简便易行

      许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颈椎病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药物主要靠肝、肾代谢,老年人代谢能力降低,容易造成药物蓄积,加重肝肾负担。不妨试试体位疗法。目前,体位疗法因简便易行而又有明确效果,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患病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病姿势,并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练习。练习前还应做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伸展运动等,以免拉伤肌肉、扭伤关节。练习时动作要缓慢、柔和,身心要完全放松,动作难度要循序渐进。若治病姿势为卧位,最好在硬板床上进行,以免腰部受伤。   腰椎间盘突出&mdash...

  • 帕金森综合症 帕金森全方位呵护治疗

    帕金森综合症 帕金森全方位呵护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被确诊后,大多会经历一段心灵创伤期,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甚至萌生厌世念头。为鼓励患者走出心理阴霾,回归社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精心主办了“携手健康·共筑希望”帕金森病患者关爱主题征文摄影活动,并且在去年为患者及其家属安排了适宜的世博会参观。历时近半年的活动于日前完满落幕。   帕金森病患者由于肌肉僵硬、运动障碍,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需要家人赋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穿衣服及鞋子帕金森病患者穿衣所需要的辅助工具不必太多,只要选择一些...

  • 防跌倒秘方 助您做位“不倒翁”

    防跌倒秘方 助您做位“不倒翁”

      卫生部公布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23%的男性、44%的女性因跌倒导致颅脑损伤、骨折、脾破裂等,且跌倒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防止跌倒需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下面,专家为您开出一份防跌倒处方,帮助您远离跌倒。   处方一:最好不要穿拖鞋   在穿着方面,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裤子和鞋。老年人的裤子裤腿不宜过长,穿上后不能感觉兜到鞋底。如果裤脚后部常常沾土,就已经过长了,也要避免裤子过肥或太臃肿以致容易绊倒。老年人穿的鞋子不但要具备大小适宜、穿着合脚这些基本要素,鞋后跟还应有一定的高度,...

  • 体位眩晕手法复位

    体位眩晕手法复位

    56岁的陈女士两年前经常出现眩晕,发作起来感到天旋地转、头重脚轻。她曾住了两次医院,用了大量抗眩晕药,效果却不明显。医生发现,陈女士眩晕发生时与她的体位有关,当她躺下来向右侧翻身时,眩晕就会发作。医生为她做了手法复位,这两年再未发作过。 陈女士患的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一般为外伤、耳病、年老、噪音性损伤及使用链霉素过敏等引起。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很突然,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活动有关。如躺下时若患侧耳朵向下,会出现眩晕,感到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

  • 治慢性病 体位疗法

    治慢性病 体位疗法

    休位疗法治疗慢性疾病,因其简便易行而义有明确效果,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患者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患病情况,选择不同的体位疗法,并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练习。练习前还应做些简单的热身活动,练习时动作要缓熳、柔和,身心要完全放松,动作难度要循序渐进。 腰椎问盘突出——推腰站立推腰可锻炼腰背部的肌肉群,对防治腰椎间盘突出大有帮助。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握空拳,轻推后腰部,同时向前挺胸,双腿绷直,臀后翘,头后仰,保持此姿势2 分钟后放松,连续做5~7遍,每天 1次。 高血压—&mdash...

  • 一位老年“骨刺”患者的诊疗经历

    一位老年“骨刺”患者的诊疗经历

    陆大伯右足跟疼痛两周了。每天早晨起床,就感到右足跟疼痛。行走一会后,稍稍减轻一些,但很快又痛得更加厉害。晚上洗脚,脱了鞋袜看看,足跟皮肤不红又不肿,不知是什么原因。心想,看来得去医院透视拍照,看看里面是否长了东西。 医生听陆大伯说了情况,仔细地检查他的脚。在右足跟着地的部位,用手指按了按,陆大伯痛得钻心,脚直往回缩。医生又给他验血,报告没有异常。医生同意了陆大伯的要求,让他去照足跟X光照片。照片洗出来了,大大小小的足骨看得一清二楚。医生指点给大伯看,足跟跟骨下缘朝前方,有一个象鸟嘴样的突起,医生说这就是骨刺。 陆大...

  • 身体各部位青筋暴露您的健康

    身体各部位青筋暴露您的健康

    “青筋”其实不是筋.而是血管。正常情况下,它应该是看不清楚的,可一旦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增高.它就会在皮肤表面凸起,甚至出现扭曲变色等现象。 中医专家也认为,无论人体哪个部位的青筋出现异常,都是身体报警的信号,它反映出入体可能患上了痰、湿、瘀、毒等积滞不能排泄出体外的病症。研究证实,不同部位的青筋异常会提示出不同的疾病征兆,所以,应该学会观察面部、头、手、胸腹等部位的青筋,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尽早治疗。 手部青筋 手背有青筋提示腰背部有积滞,易出现腰酸背痛,腰部肌肉紧张;小孩如果手指出...

  • 一位享誉海内外的针灸大师:王居易

    一位享誉海内外的针灸大师:王居易

    人生难得一知己,   踏遍千山难寻觅;   三十年前促膝谈,   君子之交记心里。   王居易扶杖西行,噩讯传来令人肝肠寸断。一位享誉海内外的针灸大师,便这样默默地离开了。   王居易学验俱丰。他不仅是北京针灸临床经验丰富的名家,还曾任《中国针灸杂志》的主编多年。在学术思想上,王居易和笔者对中医的感悟非常贴近,因此以文会友,成了莫逆之交。在推广各自学术思想的过程中,相互学习与支持。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王居易在针灸界身居高位。笔者80年代初从事耳针研究...

  • 雷丰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

    雷丰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

    作者:俞晓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晚清的雷丰,是名医也是文人:感悟他的隐逸人生 雷丰(公元1839-1888年)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在时令病上颇有建树,且擅长针灸,行医于浙闽赣苏广大地域,兼擅诗、书、画、丝竹,是一位有蕴藉情怀的文人。雷丰所著的《灸法秘传》《时病论》流传至今。 雷丰的父亲雷焕然,字逸夫,清道光时期的人。时人谓“逸仙本闽浦布衣”,闽浦即福建浦城县,雷焕然本是福建省建宁府浦城县的一介平民。有一年,雷焕然来到繁华的衢州城谋生。按照雷丰的说法,雷焕然在衢州是先读...

  • 康熙皇帝 一位中西医结合的推行者

    康熙皇帝 一位中西医结合的推行者

    说到康熙,人们的头脑中就会涌现出这样的形象:统一了中国多民族,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奠定了清朝兴盛的基础,开创康乾盛世的大局面。其实,康熙皇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而且还是一位中西医结合的推行者。   康熙皇帝天资聪颖,对文学、历史、天文、数学、医学等都深感兴趣,而他对医学的执着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疾病的威胁。明清时代,天花肆虐中国,病死率极高,别说普通百姓面对天花只能听天由命,即便是皇室也对它无可奈何。康熙在2岁那年染上天花,经精心治疗竟然痊愈,但是脸上留下几颗稀疏的麻点。更让康熙...

  • 江友山是一位医药兼修的老中医

    江友山是一位医药兼修的老中医

    江友山是一位医药兼修的老中医,生于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十二月初十日,卒于1989年10月(市图书馆收藏的家谱),常州人氏,享年90岁。   江友山师从孟河医派名医屠士初(著名中医屠厚之侄子),25岁学成,以内科见长,1930年在局前街开设诊所。1929年,即在由武进县(民国时期常州称为武进)公款公产管理处的“夏季寿安医局”为患者施诊,并应邀在本邑长年医局坐诊。   医局属慈善医疗机构,新中国成立前,常州武进地区所创医局,以长年、寿安两局举首。自初创至停办,历时百年。人才...

  • 一位造口治疗师的独白

    一位造口治疗师的独白

    从小到大看着母亲治病救人,记不清多少个夜晚,作为“赤脚医生”的母亲单独留下幼小的我,披星戴月、跨山越岭为乡里人看急诊。不知母亲陪伴了多少个难产孕妇夜走几十里路赶往县城医院,参与挽救孕母及孩子的生命。医者的形象就这样烙印在我幼小的心灵。 1986年我毕业,留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从小受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的医者职业生涯中,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只有用心护理好每一位患者才能体现白衣天使的价值。 记得刚毕业时在骨科收治一位外伤致截瘫的无名氏大叔,虽...

  • 张锡纯是位十分谦善好学的人

    张锡纯是位十分谦善好学的人

    张锡纯是位十分谦善好学的人,他的祖父与父亲都懂得医术,对张锡纯颇有影响。 张锡纯年轻时,街坊有人患了阳明腑实证,大便燥结,难以排出。医师开的是大承气汤,但服了两剂,并未收效。在万般无奈下,请来一位当地名医刘肃亭先生。刘先生看过患者,提笔写了一味药,威灵仙三钱,煎汤服用,大便遂下,病已告愈。张锡纯对此有点疑问,服用两剂大承气汤大便不下,为何用了三钱威灵仙大便即下呢?刘先生答曰,前用大承气汤,“犹在腹中,因其脏腑之气化偶滞,药力亦随之阻滞。藉威灵仙走窜之力以触发之,则硝黄力之中止者,可陡呈其注册攻...

  • 一位中医的1954年“开业执照”

    一位中医的1954年“开业执照”

    2018年秋,湖南省洞口县中医医院面向新老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征集与医院相关的老照片、老物件,欲印制一本展示医院60周年风雨历程的画册。医院退休中医师李志和拿来一张珍藏箱底的老执照。这是一张由洞口县人民政府签发的“医师临时开业执照”,发证时间是1954年,执照所有人正是李志和的父亲,1986年被湖南省卫生厅授予“名老中医”称号的李儒珍老先生。 “家父幼年学医,新中国成立前就独立门户,开办一家私人中医诊所,医名已然远播,每天前来求诊的患者很多,不仅有...

  • 许国祯就是这样的一位中医人

    许国祯就是这样的一位中医人

    中国历代都有许多这样的中医,他们默默耕耘,使得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得以广泛流传和不断发展。许国祯就是这样的一位中医人。 许国祯,山西人,字进之。他的祖辈、父辈皆通医,许国祯“尤精医术”。元世祖忽必烈尚未登基之前,许国祯是被征召进宫的医生,其母也是同时期的后厨人员。因为在中医世家耳濡目染,许国祯的母亲不仅略通医术,还做得一手好菜。对汉文化接触很少的庄圣皇太后(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的正妻、忽必烈的生母)唆鲁禾帖尼非常喜欢吃她做的菜,尤其是以羊肉为主要食材做出的菜,别有一番风味。加上许国...

  • 三位中医同诊室的岁月

    三位中医同诊室的岁月

    这张老照片现存于福建省人民医院的院史馆中,照片中的诊室是人民医院的旧址,坐落在福州市延平路12号。照片中的三位医生同在一间诊室,同时给三位患者诊病。在前排的中医叫李学耕,后面两位医生已无法判断,拍摄者、拍摄时间也已无法准确考证。这张小小的黑白照片,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首家公立医院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福建省人民医院创建于1954年12月1日。建院之初,由福建省卫生厅拨款6万元,将延平路罗宅改建而成,建筑面积为2787平方米。1954年福州市中医进修学校从鼓东路都司巷迁至此处,设立门诊部,为福建省人民医院的前...

  • 揪痧穴位的选择及定位 操作方法

    揪痧穴位的选择及定位 操作方法

    揪痧是指将中指和食指弯曲如钩状,夹揪皮肤,造成局部瘀血。这种由夹揪使皮肤出现血痕的出痧疗法,称揪痧疗法。揪痧疗法亦称拧痧疗法,民间称为“揪疙瘩”。本法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揪痧疗法灵活,可根据病情选择施治部位,颈部揪疗法操作简便,易学易懂,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一、揪痧穴位的选择及定位 1、“以痛为俞”的阿是穴思想选择穴位,即选择疼痛最明显处揪痧。 2、根据症状及穴位的主治选穴。 二、穴位的定位及主治 1、天柱穴后头骨正下方...

  • 人体阳侧面的穴位 针灸学

    人体阳侧面的穴位 针灸学

    2007年,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20 周年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上,金观源教授曾受邀与福建胡翔龙教授联合主持了“系统生物学与经络、针灸机制研究”论坛。会上金教授的演讲列举了针灸临床与经络研究中已取得实证或共识的30个核心课题,并且对其不清楚或有争议的地方做了鲜明的对比,引起了与会专家们极大的兴趣。十年过去了。当前针灸临床与科研比当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金教授自2015年底起发起全球免费招徒,网络授课,至今二期共44名徒弟来自美国、中国(含香港地区)、英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韩国等世界各地...

  • 按摩进补 手法刺激经络穴位

    按摩进补 手法刺激经络穴位

    按摩进补,就是用手法刺激有关的经络穴位,从而达到扶正固本,祛病延年的目的。 具体方法如下: 1、两手中指指腹着力,分别摩擦鼻子的两侧,从鼻翼至鼻根,来回摩擦,直到鼻翼两侧发热。 2、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整个耳廓,用力搓擦,搓至发热。 3、用舌尖反复卷摩牙龈内外,直至满口生津,并将津液咽下。 4、手掌微屈,手指自然并拢,轻轻拍击胸部,双手交替进行。 5、用单手或双手重叠放在腹部,再按摩脐部、小腹部,最后反复按摩整个腹部。 6、双手掌小鱼际分别...

  • 这个穴位真的那么神奇吗?一起来看看

    这个穴位真的那么神奇吗?一起来看看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所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左传》 “病入膏肓”源于《左传》中的一段典故。晋景公患了病,太医经过诊断,对景公说:“病入膏肓,药物已无济于事,无法治了。”后来景公不...

  • 多雨季节祛湿 记住六个穴位

    多雨季节祛湿 记住六个穴位

    最近南方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人体很容易受湿邪侵袭,如果不及时祛除体内湿气,很容易诱发疾病。中医专家指出,刮痧是一种很好的祛湿方法,常刮身体的6个穴位,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血海穴】屈膝,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将腿伸直时,膝盖内侧有一个凹陷,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功效可以辅助治疗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1.5寸。 功效中医认为“湿必生痰”,此穴可以化...

  • 刮痧需辨证 刮痧部位的选择

    刮痧需辨证 刮痧部位的选择

    □ 陶广正 中国中医科学院 痧症泛指传统中医意义的霍乱等热性病而皮肤出现痧疹者,多为瘟疫。中医儿科有痧、痘、惊、疳四大症,其中的痧就是此类。 痧是中医学专有名称 现代医家陈聪荣编著的《中医儿科学》“风疹”节下云:“风疹,或称风痧,古称瘾疹。是小儿的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多见于五岁以下乳幼儿,大多流行于冬春季之间。”由此可知,瘾疹乃是痧的最早名称。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云:“风强则为瘾疹。”明朝聂久吾《痘疹论》曰:...

  • 肝火上炎头目 按身上的几个穴位

    肝火上炎头目 按身上的几个穴位

    中医认为肝火旺盛主要由心情积郁、肝气郁滞所致,若肝火上炎头目,会引起头痛、视物模糊等不适;若肝火扰心,会引起心烦、失眠、梦多等不适;若肝火犯胃,会引起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等不适。其实,按按身上的几个穴位,也许能轻松解决问题,患者不妨试试。 1、肝火上炎:太冲+率谷+百会+神庭 太阳穴位于目外眦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按摩太阳穴可以止头痛、消除疲劳、提神醒脑。 率谷穴位于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主治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按摩该穴时,用双手大拇指的指关节垂直用力上下推压、按揉,并配合缓慢的咀嚼动作,使...

  • 什么是“穴位埋线”升级版“针灸”

    什么是“穴位埋线”升级版“针灸”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埋线减肥,有时在针灸推拿门诊看到有人在做的时候脑子里总会产生很多疑惑,到底“穴位埋线”这种疗法有用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副主任、主任中医师陈兴华介绍,穴位埋线可不只对减肥有用,对于一些特定的疾病都有改善的作用。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副主任、主任中医师 陈兴华 速读:什么是“穴位埋线”呢? 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植在相应穴位中,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

  • 《黄帝内经》经络病位思想探源

    《黄帝内经》经络病位思想探源

    “望而知之谓之神”, 望而知其病变层次, 故可为之神矣!时下中医之望诊研究多停留于局部诊断, 而缺乏一种疾病传变层次的系统性构建, 而《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内经》) 中早有记载, 今追溯经典, 希冀整理构建《内经》经络病位望诊系统, 望同道斧正。 中医学有自己清晰的经络病位思维模型, 从《内经》的体例编排上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医学经络病位思维模型, 如:《素问·皮部论》《素问·经络论》《灵枢·经脉》《灵枢·经水》《灵枢&...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