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位 第13页

位 第13页

  • 猪肉各部位的健康吃法

    猪肉各部位的健康吃法

      猪肉的部位不同肉质也不同,烹调时有不同吃法,按照烹调的需要,猪肉各个部位做法如下:   1、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条与大排骨相连的瘦肉。肉中无筋,是猪肉中较嫩的肉,可切片、切丝、切丁,也是炸、熘、炒、爆之用最佳部位。   2、臀尖肉: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质鲜嫩,一般可代替里脊肉,多用于炸、熘、炒。   3、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为瘦肉,但肉质较老,纤维较长,一般多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   4、五花肉:是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叠起的,适于红烧、白炖和粉蒸肉等用。   5、夹心肉:位于前腿上...

  • “相火以位”与五脏相关

    “相火以位”与五脏相关

    君火、 相火二词首见于《素问·天元纪大论》中 “君火以明, 相火以位” , 对此经文, 明代医家孙一奎 在其所著《医旨绪余· 相火篇》 中解释道: “六气之中 君火为二之气, 经以热称之, 相火为三之气, 经以暑称 之, 暑与热, 皆火令也, 火为造化生息之机, 不能不动, 第不可以妄动” 。 可见, 在 《黄帝内经》一书中 “君火” 指的是六气之少阴热气, “相火” 指的是六气之少阳暑 气。...

  • 为何老人易患体位性低血压

    为何老人易患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多发的原因,多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逐渐老化,随之出现对血压反射的反应下降,血管弹性下降,神经反射也变得迟钝,以至于随着体位改变,血压的调节功能也下降,从而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这主要是原先疾病好转后,在起床肘由于循环系统不能维持稳定的血压,也不能及时出—现相应的神经反射,使维持卧位时血压的激素不能及时减低到直立位时的水平,导致人体直立时,沉积到下肢的血液不能及时回流到心脏,造成血压骤然下降。突然发生的体位性低血压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 一位富于民族气节的爱国者 傅青主

    一位富于民族气节的爱国者 傅青主

    傅青主是著名医家以及他的《女科》这部卓越的著作。他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不仅是一位医学家,而且是文学家、书画家,还是一位富于民族气节的爱国者。 傅青主(1607年-1684年),名傅山,字青竹,后改为青主,山西阳曲人。傅青主为人正直,不愿阿谀权贵,他愤而放弃了科举,专心研究学问,博览群书,终日手不释卷。他的才华和人品,深得山西督学袁继咸的赏识和器重。 1636年(崇祯九年),督学袁继咸遭到巡按史张孙振的诬陷,被捕入狱。傅青主步行千里,到京城为袁继咸申诉。终于,袁继咸的冤案得到了昭...

  • 乳腺原位癌诊治须知

    乳腺原位癌诊治须知

    乳腺原位癌又称非浸润乳腺癌,包括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指的是上皮性恶性肿瘤细胞只局限在皮肤表皮层或黏膜上皮细胞内,尚未突破基底膜呈浸润性生长,故一直被认为是早期癌。既往认为原位癌全乳切除术后一般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良好,但是近年保乳手术日益普及,鉴于其在乳腺导管内的进展倾向,似有必要考虑有别于一般乳腺癌的治疗方针。如:保持足够的断端距离,积极采取旨在预防未来复发的放射治疗等,如果术后免疫检查,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呈阳性,还需要视绝经前或绝经后的情况选择内分泌治疗。如追用三苯氧胺和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是...

  • 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

    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

    2月28日,中纪委常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俞贵鳞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了题为《推进主体责任关键在狠抓落实,根本在敢于担当》的专题报告。 俞贵麟在报告中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关键在狠抓落实,根本在敢于担当。他强调,推进主体责任,要突出重点,常抓不懈。一要强化纪律建设,抓好纪律教育;二要推进作风建设,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正“四风”的要求;三要大力惩治腐败,坚决查处腐败问题;四要抓好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搞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

  • 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中医药救治

    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中医药救治

    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公布2014年组织开展的“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情况。结果显示,城乡养老照护和医养结合需求较大。 此次调查是我国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家庭追踪调查,旨在用数据反映中国家庭发展的基本状况,共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321个县(市、区)、1624个村(居)的32494个家庭。2014年全国开展首轮基础调查,2016年将为第一次追踪调查。 调查表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

  • 措施不到位,煤气跟着你

    措施不到位,煤气跟着你

    煤气中毒年年都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人对煤气存在种种误解。 只有烧煤才会引起中毒。凡属含碳的燃料,如汽油、煤油、木炭等,在缺氧而不能燃烧时,皆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因此也能引起煤气中毒。 室内没有煤烟味不会引起中毒。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室内没有煤烟味,不等于没有煤气。煤气中毒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炉上烤枣核、橘皮能解煤毒。在煤炉上烤这些香型物质,也只能增加室内的清香味,并不能吸收煤气和预防中毒。 装设烟筒就不会煤气中毒。其实遇大风倒烟、烟筒被烟灰或其他东西堵塞等,煤气排不出或排量少,大部分扩散在室内,也...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措施
  • 夏季当心体位改变致晕倒

    夏季当心体位改变致晕倒

    夏季,超过65岁的老年人,由于体位改变导致血压降低,容易出现眼前发黑、晕倒等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这种体位改变引发的低血压危害极大,会使得老年人的死亡率大大增加。通常表现为,在从卧位、蹲位、坐位变为直立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双下肢有针刺或烧灼感、心慌、心跳加快等,有的还会出现胸痛(心绞痛)、晕厥。如果您有上述症状,并且通过测量血压,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危险的发生。 1.夏季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夏天出汗量比较大,是...

  • 卧位踩脚站得稳

    卧位踩脚站得稳

    假如你觉得自己“最近常常站不稳,或被自己绊倒”的话,表明你的双脚已开始老化了。双脚的老化表现在脚的萎缩和硬化上。而常做使双脚伸展的运动具有防止其老化的作用。 仰卧在床上,右脚的脚尖朝内,用左脚的脚跟把右脚的脚尖按向床面,等右脚完全伸展时,立即放松。如此反复三次后,改换左脚。这套动作简单易行,每天早起、晚睡时,不妨多做几遍。持之以恒,即可推迟或者改善脚的老化。...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告诉您衰老密码隐藏在哪些部位

    告诉您衰老密码隐藏在哪些部位

    衰老是人类的大敌,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变老.除了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其实还有很多我们没有注意的衰老表现.下面这些你注意到了吗? 肠道——便秘 你没有想到?这个盘绕长达5-6米的家伙竟然是你衰老最开始的地方?医学专家指出,人体90%的疾病与肠道不洁有关,1天不排便等于吸3包烟。 肠道衰老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便秘,肠道中最高能积存约6.5公斤的宿便,大量的宿便堵塞在肠道里,使得毒素、垃圾无法及时排出甚至被肠道当作“营养”重新吸收,于是导致肤色晦暗、斑痘丛生、口臭熏人,...

  • 穴位贴敷 戒烟方

    穴位贴敷 戒烟方

    一个穴位贴敷的戒烟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取丁香、肉桂、食用味精各等份,将它们研成细末后装在瓶中备用。使用的时候取药末1克左右,加入少量白酒调成药泥,把药泥贴在合谷和甜美上,然后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我们的试验表明,贴敷3次,大多数吸烟者都会产生对烟味厌恶感。 用穴位辅助戒烟,能缓解因中断吸烟产生的焦虑等不适感,改变吸烟时产生的愉悦快感。 合谷穴、丰隆穴、尺泽穴、神门穴、甜美穴这几个穴位是戒烟者的得力助手。 该怎么用穴位辅助戒烟?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缓解因中断吸烟产生的焦虑不安、精神萎靡、流泪流涎、咽喉不适...

  • 艾灸穴位 改善寒性体质

    艾灸穴位 改善寒性体质

    有的女性是寒性体质,到了冬天很受罪,手脚都是冰凉的,到了经期更加痛苦。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会觉得凉,不敢使用电风扇或空调。 艾是纯阳植物,艾灸时温热并为身体补充阳气,将寒气排出体外,尤其在夏天阳气旺盛之时效果更佳。艾灸特别适合现代人调理亚健康,对女性的养生意义重大,除了可以解除月事疼痛烦恼外,还可以慢慢地解决手脚冰凉的问题,对健康具有非凡的意义。 利用艾灸选择合适的穴位,长期坚持,对于改善寒性体质具有很明显的效果。一般选择穴位为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3厘米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

  • 人体怕冷的部位有哪些

    人体怕冷的部位有哪些

    人是恒温动物,正常的体温维持在3了℃左右。数九寒天寒风刺骨,当外界气温太低时,身体热量就会散发到空气中,人就会感觉到冷。如果气温在0℃以下而又不加保温,血液往往会流动变慢,身体组织器官就会被冻坏。人体有些部位很容易冻伤,一是体表裸露的皮肤;二是人体远离心脏的区域,如双脚。寒冷会使人血管收缩,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引起一系列身体不适。 头部 鼻、口、耳是裸露的,热量很容易散发,尤其是耳朵血液供应比其他部位要少,当耳朵受到寒冷的刺激时流到耳朵上的血液就更少了,除了下方耳垂部分有脂肪组织可以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较薄...

  • 穴位上刮痧治疗“寒包火”

    穴位上刮痧治疗“寒包火”

      天气炎热,室外酷暑难耐,室内空调凉风习习,温差较大。乍冷乍热之间,人们很容易患“寒包火”型感冒。“寒包火”型感冒,首先身体由于遭受“寒气”的侵袭,引起重感冒,有的还伴有高热。高热如果退却后,由于体内的“火”与外部的寒气交织在一起,还会引起咳嗽,食欲差,迁延不愈。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宋飞认为,对于“寒包火”型感冒,中医的刮痧疗法比较适合对症治疗。可以在以下几个穴位上进行刮痧治...

  • 手腕扭伤 按摩穴位

    手腕扭伤 按摩穴位

    冬季老人在晨练时,如遇到扭伤手腕的情况,可以用穴位疗法缓解。 对照穴位图找到“大陵”、“内关”、 “合谷”和“阳溪”四个穴位。先点按“大陵” 穴200次,然后揉“内关”穴200次,最后按摩“合谷”与“阳溪”各 30次。完成之后,再按摩患侧的前臂内侧。所有按摩处都要以感觉酸胀为度,动作不要大大。 宋丽荃...

  • 手脚冰凉 中医穴位疗法

    手脚冰凉 中医穴位疗法

    有些老年人冬季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手脚冰凉是由于体内阳气虚弱所致。治疗手脚冰凉,主要在于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如果经常按摩以下三个穴位,一定会收到满意的疗效。 按揉气冲穴(大腿根里侧) 此穴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注的感觉为佳。 拍打肾腧穴 稍用力各拍打两侧肾腧穴100下。此穴可助生元阳之气,从而使得冰凉的手脚得以温煦。 按摩涌泉穴 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脚涌泉穴,然后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脚涌泉穴,搓到有热感...

  • 穴位按摩 巧治疾病

    穴位按摩 巧治疾病

    不少人一有头痛、胃痛这样的小病,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药,其实这些 “常见病”如果情况不严重,并不一定要急于吃药,通过传统的中医穴位按摩不仅可以养生保健,还能达到“按到病除”的功效。 解头痛按摩法:按压百会穴(位于头顶,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能让全身气血通畅。按压手腕的神门穴有镇定放松的效果。按揉太阳穴,则可以缓解偏头痛的困扰。如果头痛偏在前额,试着按摩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拇、食指之间凹陷中)。如果是后脑疼痛,可将双手抱头按压风池穴。 缓解眼睛疲劳按摩法...

  • 止血 指掐穴位

    止血 指掐穴位

    鼻出血,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引起的咯血,女子产后大出血及经期崩漏出血,除了用药物治疗外,用指掐穴位的方法也能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本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大止血组合,疗效很好,其中组合1-2适用于鼻出血,组合3-4适用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引起的咯血,组合5适用于女子产后大出血及经期崩漏出血。 止血组合1 组成合谷、中魁。 定位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中魁——手背,中指近端指节中点。 适应症鼻部因撞伤出血,或小儿&ld...

  • 扰动五黄位 坏事跟着来

    扰动五黄位 坏事跟着来

      房间不够客厅搭床   五黄位宜静不宜动   作为2010年“每周一宅”活动的最后一位幸运读者,颜女士对于广西钦天杨公文化联盟家居文化团队及记者一行的到来做了非常热情的接待,她家大约10平米的客厅在容纳了八九个人之后,显得有些狭窄。而当颜女士将客厅一块布帘掀开后,我们才发现,客厅的狭窄原来另有原因。      布局败笔   房间不够客厅搭床   颜女士家的客厅有一面布帘,掀开布帘,里面居然是一个约3平方米的小隔间,隔间里面摆了一张单人床。这个空间虽然不大,但是也占据了客厅一定的面积。而重要...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耳道红肿热痛 穴位疗法

    耳道红肿热痛 穴位疗法

    耳道红肿热痛多是由少阳经热盛所致。手少阳经起于关冲穴,上行头部,绕耳,到赞竹;足少阳胆经起于丝竹空穴,绕耳,从头部下行至足窍阴。在服药同时,按摩手足少阳经肘膝以下穴位,能治疗耳道红肿热痛。 取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天井,足窍阴、侠溪、地五会、足临泣、丘墟、阳陵泉。手足少阳经各选其中3~5个穴位。每次按摩2~3个穴位1~3分钟。重复3~5次。 左耳红肿推拿右侧穴位,右耳红肿推拿左侧穴位。力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按摩5~10下可用力按一下。...

  • 穴位贴敷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穴位贴敷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所面对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家事,还要挤出时间来学习新知识,为自己充电,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从而导致身体透支。此外,由于过于繁忙,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健康状况,加之没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业余爱好日益减少,因而不能有效地调节自己,放松身心,从而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 1988年正式命名的一种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长期持续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为主要表现,常伴有低热、头痛、咽喉痛、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痛...

  • 止血指掐穴位

    止血指掐穴位

    止血组合3 组成 孔最、鱼际、(足)肺部反射区。 定位 孔最——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鱼际——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足)肺反射区——(见下图)。 适应症 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引起的咯血。 操作说明 孔最、鱼际用拇指腹按压60-120遍;(足)肺部反射区以拇指弯曲向外侧刮推10遍。 解释 孔最、鱼际都是手太阴肺经穴,是治疗咯血的要穴,按压刺激孔最、鱼际两穴,可反射性地引起肺部毛细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 穴位按摩 强壮身体

    穴位按摩 强壮身体

      自我按摩就是运用自己的双手,在体表部位或穴位进行按摩,以期强壮身体,自我保健。   头部洗脸面。用双手摩擦生热,顺鼻两旁、眼圈、前额及耳旁做洗脸状,轻轻按摩25~36次;揉头皮。以两手指插到头发表皮上,轻轻来回交叉揉动25~36次;抚颈项。双手交叉抱头颈,头稍后仰,双手来回轻轻摩擦18~26次。功效:可使头脑清醒。   眼部按太阳穴。手掌擦热按摩太阳穴,顺逆转各9次;揉眼眶。大拇指基部擦热,绕眼眶周围运转,顺逆转各9次;捏鼻梁。食指按两眉中间玄关处。中指与拇指捏着眼内角,捏揉15~20次。功效:防治...

  • 穴位贴药“冬病夏治”

    穴位贴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根据“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使用药物内服和外用等方法,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预防和治疗冬天或受寒后容易发作的顽固性疾病。在冬季或受寒后易患病者多属于平素脾肾阳虚、正气不足,这些人因受夏季阳气隆盛的影响与促动,和人体阳气在夏季处于一年中变化的峰值,虚阳有欲动而趋于好转的态势,体内寒凝之气也因此易于解除,乘其势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佳效...

  • 心情不好常按两穴位

    心情不好常按两穴位

    日本医学专家发现,用植物芳香油揉搓身体的芳香按摩疗法,能够缓解不良情绪。人在心情不好时,大脑前额叶血流减少,代谢功能减弱。按摩之后前额叶功能出现了恢复的征兆。 揉关元 中医认为,关元位于任脉,具有调节情绪、促进消化、纠正内分泌紊乱的作用。将两手重叠按在关元穴上,顺、逆时针各转50圈,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每日1次。关元穴位于小腹肚脐垂直向下三寸处,即肚脐下四横指处。是四大养生穴位之一(其他三穴为足三里、膏盲穴、百劳穴)。 按压曲泉穴 有助于改善不良情绪。方法如下,屈曲右膝关节,将拇指置于膝内侧皱折处,穴位正好在膝关节...

  • 人体穴位治病防病法

    人体穴位治病防病法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小药箱”,所谓人体自带的小药箱,就是人身体中某些特殊的穴位,通过不同的刺激方法能激发其生理功能,起到类似药物的治疗作用。这个人体药箱是生命和免疫系统自有的,若能掌握开启它的方法,就可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小腿内侧的复溜穴(六味地黄丸)   主要治疗:腰膝酸软、耳鸣耳聋、潮热盗汗、足跟痛等症状。脾胃虚弱的人服用六味地黄丸后易产生腹泻、消化不良、腹胀等不良反应。   刺激小腿内侧的复溜穴,具有滋阴补肾的效果。每次揉按2~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 掉下巴的自我复位

    掉下巴的自我复位

    有些中老年人在打哈欠、高歌、呕吐或咬大块硬物等张大口时,下巴超越了关节结节而不能自行回复原位,导致口半开,闭不住也张不开,口水直流,言语不清,咀嚼、吞咽障碍,民间称为“掉下巴”。这里介绍一种自己让下巴复位的方法。 双手掌托住下巴,朝上。拇指放在耳朵下面的下巴窝内,食指放在耳朵后下方的窝内,另外三指放在耳门前。五指揉捏附近肌肉,使放松,动作要缓慢、柔和。然后两手捧住下巴,轻轻摇动,以不感觉疼痛为宜。自觉能适应后,掌根突然用力朝上顶下巴,拇指往上抵,即可使之复位。...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自我
  • 人到中年 轻松养好五部位

    人到中年 轻松养好五部位

      人们都认为白发和皱纹是衰老的早期迹象,实际上,人体一些部位在外表变老之前,就开始衰退了。因此,对于保健是越早越好,一般认为35岁以后开始系统的保健比较合适。   护肤 每天按15分钟三阴交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很多人花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却眼睁睁地看着衰老爬上自己的脸庞和身体。   其实,三阴交穴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年轻,延缓衰老,保证女人的魅力。 每天晚上5 ~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气血畅通,会面色红润,白里透红,睡眠踏实,皮肤和肌肉不垮不松。   养...

  • 穴位按摩消除眼疾症状

    穴位按摩消除眼疾症状

    眼睛疲劳或视物不清,往往使人感到头晕,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通过点按眼睛周围穴位或与眼病有关的经络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宣通气血,调节眼肌的目的,从而解除眼肌疲劳,消除眼疾症状,使眼睛变得明亮。 患者坐位,闭目,医者以拇指指腹点按睛明、四白、承泣、瞳子醪穴各1分钟,用补法,再以拇指与食指点按双侧风池穴五分钟,力量逐渐加大,使患者感到穴位深部产生酸胀感,最后掐商阳、少泽,点按合谷穴,每穴1分钟,用泻法。治疗后令患者睁开眼睛,视物可立即明亮。 先点穴:先点睛明,用拇、食两指端先按后揉睛明穴36次。再点攒竹,用拇、食...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