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第9页
- 
	
	产后恶露不尽50天 路志正辨证方王某,女,37岁,2014年6月14日初诊。 患者主诉产后恶露不尽50天。患者于4月25日剖腹产一健康龙凤双胎后,恶漏一直不断,至42天时突然出现出血量增加,颜色鲜红,渐至暗红,现仍有恶露,伴下腹隐痛,平时汗出如滴,以自汗为主,纳呆,近日出现胃脘部胀痛,食后痛甚,空腹疼痛减轻,夜寐尚可,时伴有腰膝痛,二便调,四肢关节疼痛,伴右侧偏头痛,望其面色萎黄,精神欠充,舌体胖、舌质暗红、苔薄白微滑,诊其脉细、尺稍弱。 路志正辨证后认为,证属气阴不足,冲任不调,治宜益气养阴,和胃畅中,佐以止血活血为法。... 
- 
	
	治滑胎处方以傅氏安奠二天汤四年前,有男子深夜造访,求医甚急,诉其妻怀妊六月,忽然腹痛破水,小产在即,岌岌可危,求医心切溢于言表。笔者前往,观患者卧床、面黄,诉小腹有下坠感,伴腰酸,下行水浆之物;既往曾有两次小产,均为妊娠五月左右。舌红苔白,六脉俱虚。证属脾肾双亏,系胎无力,处方以傅氏安奠二天汤。 组方:人参30克,熟地30克,焦术30克,山茱萸15克,炒山药15克,枸杞6克,炒扁豆6克,杜仲9克,甘草3克。水煎立服,3剂。 3日后复诊:服药后一切尚好,破水已停,只感少腹不适,继以原方加生黄芪30克,升麻3克,以图升举。嘱服药5剂,并... 
- 
	
	产妇夏天坐好月子 气温高湿度大对于以前的人来说,女人坐月子要遵守种种不成文的风俗习惯,要不然会留下月子病,尽管现在已经更新了许多科学方法,但新妈妈也要十分谨慎,特别是在夏天,气温高,湿度大,产妇坐月子应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通风换气调节室温 经常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论是对新妈妈的康复还是对宝宝的健康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通风不要对流,以免受凉。最好的方法是新妈妈在一个房间,打开另一个房间的窗户,这样整个房间的空气都清新。 天气炎热适当开空调 夏天天气炎热,因为不能对着风扇吹,可以开空调适当降室温,室内温度最... 
- 
	
	基于玄府-天癸学说论治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 ( primary dysmenorrhea,PD) 即 功能性痛经,是指月经期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严重 者可伴随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则昏 厥 [1 ] 。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前列腺素和白细胞 介素增高所引起的子宫平滑肌收缩、痉挛,子宫血 流量减少,外周神经对疼痛的高敏性是其发病的主 要机制 [2 ] 。本病好发于 15 ~ 25 岁及初潮后 6 个月 至两年内女性,是女性青春期常见疾病之一,发病 率为 42% ~90%,其中重度 PD 约占 18%。PD 属 于中医学 “经行腹痛... 
- 
	
	舒经通络治痹证 朝天椒泡酒天津读者李女士荐方: 取50克朝天椒,洗净,用60度白酒1000毫升浸泡,放置10天以上(时间越长越好)。用时首先要将患部洗净,然后用棉签蘸药酒反复擦拭,晚间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各擦1次。1周时间即可见效。 国家药典委员会白晓菊副研究员点评:风湿属于中医的痹证。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 对于痹证,首先要辨清风寒湿痹与热痹的不同。热痹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为特点,多见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虽有关节酸痛,但局部无红肿灼热。其中以关节疼痛游走不定... 
- 
	
	伏天治肩周炎四法姜葱泥外敷:取老姜、洋葱各250克,捣烂如泥,用小火炒热后加50度以上白酒再炒片刻。睡前趁热(以能忍受为度)敷在患处,再用纱布包紧,用胶布固定。第二天早上取下,到晚上再炒热继续敷,一剂药可用3个晚上。 热盐熨烫:将大粒盐(即粗盐)500克炒热,装入布口袋捆结实(不要让盐粒掉出),放在肩部熨烫,每次20分钟。 摇扇:摇扇子是一种需要手指、腕和局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的上肢运动。在天热的时候经常摇扇,可使上肢关节肌肉得到锻炼,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各关节协调配合的灵活性。摇扇可以远离电风扇、空调,并使肩关节得到... 
- 
	
	癃闭不通用天真丹天真丹出自《医学发明》,原方组成为沉香、巴戟(酒浸,去心)、茴香(盐炒香,去盐用)、萆薢(酒浸,炒)、胡芦巴(炒香)、破故纸(炒香)、杜仲(炒去丝)、牵牛(盐炒香黑,去盐)、琥珀各30克,肉桂15克。上十味,共为细末,用原浸药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80丸,空腹时温酒下。笔者临床用治下焦阳惫,癃闭不通确有良效 刘某某,男,60岁。2003年9月10日初诊。突然小便不通,小腹胀急,不能触近,已第2天。气息短促,不能平卧,烦躁不寐,时作干恶,心腹胀闷,不能饮食,小便涓涓不畅,赤涩刺痛,大便不解,偶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