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之 第34页

之 第34页

  • 宝宝“人之初,本自私”吗?

    宝宝“人之初,本自私”吗?

    “我要!我要!我还要!”当提到孩子,大人们都会议论起这些口头禅。是的,孩子是自私的,只知道“要,要,要!”但是他们懂不懂得付出呢? 最近,荷兰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旗下的《进化与人类行为》杂志中发表了一项对儿童利他行为的调查,并且分析了儿童的发育情形、社会经济学环境和性别是否会对他们的付出行为以及付出的多少产生影响。 荷兰研究人员设计使用了一种方法,即所谓的“独裁者博弈”(DG)一由一个人决定其他人能获得多少。这个游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DG包含了从...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 大枣食之不当会伤身

    大枣食之不当会伤身

    大枣营养丰富,味道甜美厚爽,排毒解毒,还可以入药,更是女性补血的佳品。每天早上吃上几颗红枣,或喝一杯红枣茶,都有很好的补血效果,现在很多补血的保健品都用大枣做主要原料。枣虽然好,如果食之不当,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1.忌同食黄瓜、萝卜:萝卜含有抗坏血酸酶,黄瓜含有维生素分解酶,这两种成分都可破坏其他食物中的维生素,如果与大枣同食,会使大枣中酌维生素被破坏,养血作用下降。 2.服用维生素K时忌食: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使维生素K分解破坏,使主治疗作用降低。 3.不可同时食用动物肝脏:动物的肝脏富含铜、铁等元素,铜...

  • 少年学习之烦恼

    少年学习之烦恼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儿童青少年研究会曾经公布一个数字,目前的中国大约有86%的青少年存在感觉压力大或者压力比较大。 压力增大的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青少年压力这么大呢?大概有以下三方面: 一、学生是以学习为主所以这个压力就可能来自于社会、学校、老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压力。 二、来自于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多的家长把自己一些不可能实现的期望强加到孩子身上,也会增加孩子压力。 三、孩子自身的要求。大家知道,当前社会的竞争日趋增大,在学校时他们就要去竞争,就要比别的同学优秀。但事实上,现在的孩子从小在优越的环境...

  • 夏秋之交该吃啥

    夏秋之交该吃啥

    立秋后天气仍然很热,切勿马上进补,早餐最好喝上一碗粥,能够滋润身体,益于养生。在夏秋交替这个季节,不应过分地进补,切忌顿顿大鱼大肉。应该平补,由于天气干燥,可以吃一些清爽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蜂蜜、梨水加冰糖等。要注意平衡饮食,注意蔬菜和肉类的合理搭配。胃肠不好的人和老人小孩要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腻的食物,以免引起腹泻。老人由于脾胃功能下降,所以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而且要少食多餐,这样才不至于让胃肠负担太重。...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夏秋
  • 热燥之时当四“清”

    热燥之时当四“清”

    夏天的气候特点是“热”与“燥”,当以“凉”克之,以“清”驱之,因此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以下四“清”。 1.心要“清”: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切忌火暴脾气,遇事一蹦三跳,因躁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 2.食要“清”: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养生之道不可过极

    养生之道不可过极

    养生是为了让自己更健康,而不该给自己下紧箍咒,把自己困在五花八门的养生“咒语”里。 例如老百姓常说一句老话:“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没错,足三里的确是非常好的保健穴位,对脾胃很有好处。于是就有人整天逼着自己按摩足三里,都按出凹窝来了。“殊不知,穴位保健也有耐受性,过度使用穴位会让养生效果大打折扣。”养生专家指出,穴位保健应该是按摩一段时间,歇一段时间。 还有不少人打着健康的名义,坚持大枣一定要吃多少颗,多一颗不行,或是杂粮一定要吃够5种,少...

  • 举手之劳改善记忆力

    举手之劳改善记忆力

    人老了,好忘事。老年人要想改善记忆力,方法很多,下面四种方法简单而有效,只须举手之劳就可达到目的。 多接触大自然 美国科研人员最近发现,花一个小时到户外接触大自然,或在公园和郊外散步都能使人的记忆力提高。科学家认为,城市的娱乐和喧嚣对人具有刺激作用,损耗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在郊外散步的人短期记忆力提高了20%。这主要是大自然能让人平静和放松,并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走在空气清新的自然界中,与之互动能产生类似闭目养神的效果,这证明了户外活动能改进人的认知过程。 多唠叨 女人爱唠叨,尤其是老年女性,某种程度上帮助女性延长...

  • 益生菌有何“益生”之道

    益生菌有何“益生”之道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益生菌是“当达到合适数量时,能给予宿主健康效益的活的微生物”。这是一大类对人体“友好的细菌”。随着对益生菌的研究日益深入,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在消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作用获得了医学专家的认可。 那么,益生菌是如何对人体产生保健效益的呢?肠道“环保家”肠内菌群有高度的个体差异性,它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根据个体的饮食、健康状况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菌群分阶段地发展、变化。衰老、绝经期、压力过大或服用某种药物等情况下,这种...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青年职场之迷茫

    青年职场之迷茫

    你的工作节奏太快;工作量太重;工作时间太长;责任太大;几乎不给朋友打电话;不去参加同学聚会;没有时间真正地放松;很少与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甚至连性生活都成了一种责任而非享受…… 尽管如此,你依然充满了担心——不断充电而担心落伍;企盼晋升而担心失业;渴望变化而担心变化;向往未来又不敢憧憬未来。你信奉年轻时用健康和时间换钱,年老时用钱换健康和时间的生活理念,但又发现,钱并没有赚够,而健康的体格却渐行渐远。你开始失眠、记忆力衰退、焦躁、忧虑、心悸、失眠、易怒、多疑、抑...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青年
  • 气候变暖碳之害

    气候变暖碳之害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5℃,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气候将明显变暖,随之而来的全球生态系统也将发生巨大改变,自然灾害加剧。而且气温升高,让人类生病的概率将越来越大,各种生理疾病将快速蔓延,甚至会滋生出新的疾病。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变暖给人类健康带来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疾病谱发生变化,过敏加重。研究显示,随着二氧化碳的不断排放,地球温度逐渐升高,花期会提前到来,花期提前到来以后花粉生成量增加,过敏性疾病就会变得更多...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气候
  • 睡觉之前应摘假牙

    睡觉之前应摘假牙

    大部分患者在清洁假牙的频率和方法上有误区,不少老人嫌麻烦,睡觉时也不摘假牙。他们认为,只要睡前刷了牙,就不存在卫生问题。其实,长期不摘假牙或不清洁假牙,会影响全身健康。因为假牙放进口腔中会逐渐变脏,形成菌斑,可能引起严重的口腔疾病和全身疾病。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潜在的病原菌就可能定植于假牙上。附着在假牙上的病原菌有可能向下通过口咽部进入呼吸系统,引起细菌性肺炎。此外,假牙护理不当,如假牙清洁不彻底、与口腔贴合不稳固、假牙清洁方法不当等,都将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提醒假牙配戴者,每天睡觉前一定要摘下假牙,并正确使用...

  • 花甲之龄练瑜伽

    花甲之龄练瑜伽

    我这个60岁的老头,很喜欢瑜伽。8年前,我还未到退休的年纪就因为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离开了工作岗位。我注意养生的过程中,有缘邂逅瑜伽,便一心一意的练这一门功夫了。50多岁开始练习瑜伽,骨头也很硬,身体也不柔软。但是,通过8年的练习,我和以前已经判若两人,脸色红润,双目有神,步履轻盈,思维敏捷,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实在不像一位年逾60的老人。 我觉得练习瑜伽对身体有很多益处。首先,可以强身健体。瑜伽是通过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刺激、疏通,加速身体血液循环,达到疏活筋骨、增强力量、增加肌肉弹性等目的。其次,瑜伽的很多...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人到中年之困惑

    人到中年之困惑

    有人曾经这样说,中国现在是一个离婚的高发期,现在婚姻的不稳定有两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就是刚结婚的人,因为还没有孩子,家庭的稳固性还没有形成,这时候他们的磨合期还没有通过,可能离婚率是比较高一些;还有一个就是中年人的离婚,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年人所面临的压力比较大所造成的。 人近中年,除了工作的重任外,还有沉重的家庭负担,父母的老龄化,妻子更年期的来临,丈夫由于工作原因,身体缺少锻炼,体质每况愈下,儿女上大学的费用问题,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找配偶的问题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让步人中年的人应接不暇,都可能引起中年人...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中年
  • 老中医姜通101岁养生之道

    老中医姜通101岁养生之道

    老中医姜通101岁了,身体仍然非 常健康,不仅眼睛炯炯有神,也没有高 血压、糖尿病、前列腺炎、便秘等常见的 老年问题。问及养生秘诀?他说,他的家 族个个长寿,应该是遗传好。不过,从饮 食起居可看出他养生真的有一套。 饮食清淡,饮食均衡 姜老从小养成不外食的习惯,偶尔 有应酬或亲友聚餐,也只意思意思吃一 点,如此可避免吃下过多油脂、盐分和 糖分,减少身体负担,摄取加工食品的 机会也大大降低。 姜老平时也吃得清淡,他的理论 是,浓淡合宜的饮食不但有益健康,更 能迎合大众,他也不喝十全大补汤等重 口味的药膳,而是炖...

  • 医者的仁爱之心 医者的宽容之心

    医者的仁爱之心 医者的宽容之心

    陈华尧:重症病人的“保护神” 作为一名临床医师,陈华尧牢固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治病救人的能力和本领,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德修养。作为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及主任,不断强化科室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塑立良好的医护形象,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努力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者的仁爱之心 曾经有一位重症胰腺炎病人,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时候已出现多脏器衰竭,病人生命要依靠各种仪器及药物维持。病人...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手术之前无需“大补”

    手术之前无需“大补”

    有的人认为,应该在术前“大补特补”,以为身体储存能量。但事实上,手术不同,加上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术前准备和饮食要求也各有不同。手术前确实应有充足、合理的营养,增强体力和免疫功能,以承受手术对人体的伤害、利于术后恢复。但术前胡吃海塞一顿是不好的,这样会增加胃肠负担、使肝胆超负荷运转;进食过多,若排不干净,胀大的肠管会增加腹部手术的难度,一旦弄破肠管,还会污染腹腔。 通常,医生会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准备。如腹部手术病人,术前1—2天改为流食,术前1天禁食,术前4-...

  • 北大大瑞候仁之的养生之道

    北大大瑞候仁之的养生之道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柳哲 初春的一个周末,我重返久别的燕南园!当我漫步在北大校园,不禁想起了北大资深教授、百岁人瑞侯仁之先生。 说起侯仁之,在北大和地学界,几乎无人不晓!他是地学界泰斗、中科院院士、北大资深教授。他出生于1911年12 月6日,祖籍山东恩县。北大的百岁寿星,可谓屈指可数!侯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侯先生夫妇,双双如此长寿,到底有什么秘诀呢? 原北大中文系张兴根先生与侯先生是忘年交,他们已有三四十年的交情,他深知侯先生的长寿之道。他说:“侯先生长寿的关键,我觉得有五条: 一是夫...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孟子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患了7年的慢性病,用3年的陈艾就可治好。以艾叶为主要成分的艾附暖宫丸、当归调经丸、乌金丸等时至今日仍广泛使用。 ●脚气艾叶中含有挥发油,有活血、消肿、止痛、收敛、止痒,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其外用可治疗多种皮肤病。将艾叶用木棒打成细软熟艾,缝制成3-5毫米厚的鞋垫,对于防治脚气很有好处。 ●湿疹用艾叶30克煎水放凉后外洗患处,有止痒收敛、减少湿疹糜烂渗水作用。 ●寻常疣用艾叶做成艾绒,搽拭疣体,每日数次,治疗寻常疣,坚持数日,疣体...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小儿保健之艾灸疗法

    小儿保健之艾灸疗法

    我们曾为大家介绍过35个常用的保健穴位,在这些穴位中,每个都有它特定的功效。然而,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如果只通过针灸某个单一的穴位往往达不到最好的保健治疗作用,只有通过穴位间的联合应用,才能增强疗效。下面我们将分期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保健灸法和一些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敬请关注。 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脏腑的功能还不够健全,中医称之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历代医家对小儿保健都根据这一生理特点提出了许多保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取穴】 (1)强身...

  • 针灸止痛之谜

    针灸止痛之谜

    长期以来,针灸疗法一直困扰着西方的医学专家,这并不奇怪。针灸理论认为,有一种叫做“气” 的无形生命能量在人体14条经脉中往复运行,而病痛是由于气的阻滞和失衡所引发的。针灸师相信,在人体一些特定的点上插入细针,就能帮助经脉畅通,从而治疗一切疾病。 听上去有点像天方夜谭,但针灸确实能对人体产生作用。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针灸似乎能安抚脑部掌管痛觉的区域,并激活那些涉及休息和康复功能的脑部区域。超声技术显示,针灸能增强治疗部位的血液循环。 科学家还发现,古代中医理论与现代解剖学之间存在相似之处。...

  • 百岁学人侯仁之养生之道

    百岁学人侯仁之养生之道

      说起百岁学人侯仁之,在北大和地学界,几乎无人不晓。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大资深教授,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曾经评价侯仁之“是中国学术成果最丰厚、最富有激情的地理学家之一,是当代地理学的世界级领导人物”。   侯仁之在理论和方法上发展了现代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开创了“城市历史地理”和“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系统揭示了几个类型的城市发展规律特点及其地理条件,为有关城市规划做出了贡献,最重要的成果反映在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

  • 振法疗疾 古已有之

    振法疗疾 古已有之

    在我国古代振动疗法被广泛运用于养生保健。如古人常用的“叩齿”动作,就属于振法,牙齿有节律地振动能使牙龈中的血管扩张,牙床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达到固齿的效果。又如我国古老的“捶背”保健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干金方》中指出:“手足怕冷的人,可以从上至下捶打,打热便休。”捶背是用空拳、掌根或掌侧有节奏地拍打或叩击背部,能“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可见捶背是一种十分有益于健康的“振动疗法”。 振...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苗族医药传承之路

    苗族医药传承之路

    由于苗族是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古老民族,千百年来,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或宗教活动等形式使其世代相传。 ●口头传承苗族医药的口头传承是靠苗语世代相传的,如苗族古歌、诗歌、谚语传说、故事等多种语言形式。如贵州一带苗族民间流传的“龟精的传说”、“福哥的故事”、“文先果的传说”等等。正是通过千古吟唱传诵,才能使苗医流传至今,成为当今仍具有较强临床活力的民族医药学。 ●宗教活动是特殊载体我国部分苗族信仰基督教,但大部分苗族同胞中还保持着以...

  • 谚语中的养生之道

    谚语中的养生之道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谚语往往对保健有很好的诠释,以下就与你分享一些对健康有益的谚语。 运动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饭后散步,不进药铺;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卫生是妙药,锻炼是金丹;人怕不动,脑怕不用;一日舞几舞,活到九十五等。这些谚语告诉我们要勤劳动、多运动,才能保持健康长寿。 生活习惯不抽烟、少饮酒、活到九十九;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这些谚语往往是前人的实践经验所总结出来的,又是对今人的谆谆教诲。 物候养生春不减衣,秋不加帽;冬不蒙首,春不露背;头对风,...

  • 浅析五禽戏之“虎戏”

    浅析五禽戏之“虎戏”

    五禽戏是我国一种传统健身方法,据说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造,由模仿5种动物虎、鹿、熊、猿、鸟的动作组成,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五禽戏蕴含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理论,既有整体的健身养生作用,又有每一戏的特定功效,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从本期起,本版将分期具体介绍,敬请关注。——编者 虎戏包括“虎扑”(两手在身体两侧向上、向前、向下划弧及上举、前伸)和&...

  • 解放军“国医名师”的养生之道

    解放军“国医名师”的养生之道

    黄世林生于1933年,是解放军第 210医院中医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解放军中医药“国医名师”。黄世林虽已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者,但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声音洪亮,走路挺拔,自己开车上下班,球场上偶尔还能见其身影。问起他的养生之道,回答只有两字: 没有。 黄世林解释道,没有就是无限的有。他说,养生很简单,平常生活中顺应自然,生活有序;修德养心,淡泊明志;身脑勤动,防微杜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养生的真谛,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豁达之理养...

  • 养心是心理平衡之道

    养心是心理平衡之道

    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淡虚无”,即保持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可见,“养心”就是心理平衡之道,也是健康长寿之道。 德者养心 “积善成德”,德的核心是做善事。中医认为德高者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可见,道德修养不仅是品质的要求,而且是养生的手段。 仁者养心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基本思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

  • 养生之“根”重在“修德”

    养生之“根”重在“修德”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思想家都把修炼德行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孟子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

  • 中医针灸疗法的特色之一

    中医针灸疗法的特色之一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出自《素问·宝命全形论》,其强调“治神”是针刺的关键。这种治神为先的原则,是中医针灸疗法的特色之一,同时也反映了中医疾病诊疗观中以人为本的治疗思想。以下从其产生、精神实质等方面进行论述。   产生   《内经》中“神”的概念十分丰富。《灵枢·天年》云:“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本...

  • 肾为先天之本 穴位按摩补之

    肾为先天之本 穴位按摩补之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如果觉得食补、运动都过于麻烦,不妨试试简单、有效的穴位按摩法。   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揉按方法:太溪穴位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