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第9页
-
骨伤科中医用药 归经引经
中医用药有归经、引经之说,起源较早,在宋代已有较多的临床运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常利用某些药物对人体某些部位有较强的选择性作用,引导与其同用的药物达到特定的部位,从而提高疗效。 头颈部引经药 头后部用太阳经引药,如羌活、蔓荆子、川芎等;头两侧用少阳经引药,如柴胡、川芎、黄芩等;前额及眉棱骨用阳明经引药,如升麻、白芷、葛根、知母等;巅顶用厥阴经引药,如吴茱萸、藁本、细辛等;颈项部用白芷、葛根等。 四肢引经药 上肢用桑枝、桂枝,也可用羌活、防风引药人经;臂膀用姜黄;下肢用牛膝、海桐皮、独活,也可用木瓜、千年健、防...
-
百科全说 张境原:治疗便秘痔疮的方法
百科全说 张境原介绍治疗便秘痔疮的方法: 比较简单的方式就是,用白芝麻放在干锅(锅中不加油不加水只要加热)中炒香(白芝麻变黄) 白芝麻的服用量以自身体重为标准(即体重每一公斤,食用两克白芝麻) 早上空腹时将白芝麻反复咀嚼,直至咬啐。用加入蜂蜜的冰牛奶送服白芝麻。 坚持服用,两至三天就可以正常排便。白芝麻一定要嚼啐否则不能被消化,白芝麻的服用量以自身体重为标准(即体重每一公斤,食用两克白芝麻)加入的蜂蜜量是根据个人习惯来添加,吃蜂蜜可以润肠喝牛奶有助于送服芝麻,要冰牛奶(可以刺激肠胃反应)...
-
百科全说 肾结石 常喝柠檬汁水
百科全说 肾结石方法。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在人类孕育成形到发育壮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肾脏是通过排泄代谢废物,调节体液,分泌内分泌激素,以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使新陈代谢正常进行。一旦肾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内分泌功能率乱,免疫功能低下的现象,并可影向其它脏腑器官的生理机能,导致早衰。肾是泌尿系形成结石的主要部位,其他任何部位的结石都可以原发于肾脏,输尿管结石几乎均来自肾脏,而且肾结石比其他任何部位结石更易直接损伤肾脏,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肾结石令患者痛苦不堪,最新研究提示,常喝柠檬汁水可预防肾...
-
伤骨科用中成药新癀片
新癀片在临床应用中已获得显著疗效,其组方主要由三七、牛黄、珍珠层粉以及福建闽南地区特有的九节茶等中药组成,我们随访200例,报告如下: 损伤病机:祖国医学认为多由气血虚弱,肮脏经络衰虚,卫外不固,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或因久伤劳损,机体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于经络,外加六淫邪气犯于经络所致。现在研究表明,当机体局部受到相当于风寒湿损伤后,内环境受到干扰,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改变。首先,局部皮肤、肌肉、神经组织出现呼吸代谢障碍,PH值下降,细胞的兴奋性减弱,抵抗力也随之下降,组织日趋酸化,肌肉组织细胞中赖以维持生...
-
用冰片芒硝治外科感染
采用冰片芒硝治疗外科感染,包括丹毒、蜂窝织炎、急性乳腺炎、疖、淋巴管炎、静脉炎、阑尾周围脓肿等,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用冰片、芒硝按照l:10比例混合均匀,共研成粉。根据病灶大小、病情轻重取适量,用纱布包起置于患处,每日1~2 次,每次2~4小时。一般用药3次病症可以控制。无毒副作用。 体会:冰片味苦,性偏寒凉,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其所含有效成分龙脑、异龙脑均有抗菌作用,对炎性渗出及组织水肿均有抑制作用,能拮抗前列腺素E和控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故其抗感染的效果良好。芒硝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钠和少量的硫酸...
-
药膳强筋骨 骨科患者饮食调理
新伤期:饮食宜清淡 新伤骨科患者常伴有局部红肿热痛或 伤口感染,此时可食用些清热解毒类的食 物,比如苦瓜、西瓜、松花蛋、荸荠、番茄、芹 菜、丝瓜、绿豆、赤小豆及各类野菜。饮食宜 清淡、稀烂易于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及碳水化合物,并可兼顾患者平日饮食嗜 好,选用青菜、萝卜、稀饭(可加菜汁、肉糜 等)、藕粉等食品。饭后辅食水果,如香蕉、 苹果、柑橘之类。 恢复期:药膳强筋骨 骨折、脱位、伤筋患者进入恢复期 后,除遵医嘱服用补益肝肾类药物外,还 可酌情服用滋补肝肾的食物,如动物肾 脏、羊肉、狗肉、鳖肉、龟肉、龙...
-
中医肛肠学科疗法应用有常有变
陈民藩,教授,主任医师,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陈民藩从事中医肛肠学科医教研工作50余年,长期担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功绩卓著,成果颇丰。他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肛肠疾病防治模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本文就其应用外治法治疗肛肠疾病的心得与体会介绍如下。 疗法应用有常有变 陈民藩重视从古籍医典中吸取理论营养,也重视收集当今国内外肛肠专科的学术发展动态。他专科理论知识渊博,在临...
-
选中医治乙肝要讲科学
据《中国慢性乙旰患者生活质量指数》调研报告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已确诊的慢性乙肝病人有20()(】万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9300万人,每年有近30万人死于乙肝疾病。因此,慢性乙肝的治疗成为一大问题。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已被证实确有疗效,有些药物对于症状的改善(比如腹胀、腹痛、肝区不适等)效果十分明显。事实上,无论是西医或者中医,治疗慢性乙肝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即长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或杀灭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及肝纤维化,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慢性乙肝的终末结局(如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发生),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
-
百科全说王明勇肝胆排石法
2010-11-03 [湖南卫视] 百科全说王明勇肝胆排石法。王明勇为生机营养专家、知名膳食营养保健顾问、肝胆排石专家。 王明勇肝胆排石法(准备材料) 1,每天一升100%纯苹果汁,需共准备六天份量(一升苹果汁,需要榨12至15个苹果) 2,泻盐10克。(泻盐,就是硫酸镁,这个在药店有售) 3,冷压初榨橄榄油125毫升 4,新鲜青柠檬汁125毫升(125毫升柠檬汁大约需要4-6个青柠檬) 5,热水袋 王明勇肝胆排石法 第1至第5天:每天喝一千毫升的苹果汁 第6天: 下午1:30 :之后不吃任何东西,只能...
-
中成药治骨伤科疾病
中华跌打丸外敷治肩关节周围炎:取中华跌打丸适量,捣烂,参加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肩关节患处,部分包扎,每天换药1次,接连外敷用药7~10天可愈。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七厘散外敷治跌打损伤:取七厘散1~2支,参加白酒适量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掩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接连外敷5~7天可愈。可活血化瘀、通络、消肿止痛。 季德胜蛇药片外敷治肋软骨炎:取季德胜蛇药片5~10片,研为细末,参加60度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掩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3次,一般用药7天后痛苦即可消失。可清热解毒...
-
顾氏外科中医外科学术思想探微
顾氏外科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外科流派, 创建于 1862年。 肇始于顾云岩; 奠基于第2代传人顾筱岩 (1892年-1968年) , 被誉为 “疔疮大王” ; 腾飞于第 3代传人顾伯华(1916年-1993年) , 顾伯华是顾氏外 科最杰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又是现代中医外科学 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发展于第4代传人陆德铭、 马绍 尧、 唐汉钧、 朱培庭、 陆金根、 顾乃强等; 进一步拓 展于第5代传人阙华发、 陈红风、 刘胜、 曹永清、 李咏 梅、 张静喆等, 以专科专病诊治研究为重点, 不断拓...
-
外科病内治过程中的用药特色
丁甘仁外科医案内治用药特色初探 丁甘仁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中医教育家, 也是孟河医派的代表人物。丁氏宗伤寒而重温病[1], 在其外科医案中, 很多奇险重久之病症记载精详, 不仅体现于其对家藏或传世的外科外治方药的运用, 在对外科病内治过程中的遣方用药中也独具匠心。本文将丁甘仁医案著作中收集的外科医案, 从辨证选药、论病选药、据症选药、常用药对4个方面探析其外科病内治过程中的用药特色。 资料与方法 1.文献来源《丁甘仁临证医集》[2]、《孟河丁甘仁医案》[3]、《丁氏百病医方大全》[4]中所载...
-
中医外科临床思维备要
中医外科学是一门研究以人体体表或局部症状为 主的外科疾病证治规律的临床主干学科。其在长期的 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思维 模式。临床思维对临床诊疗决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目前, 在中医外科的临床诊 疗工作中, 存在以西医思维诊治疾病的现象, 导致中医 学术思维日见淡化、 异化, 进而影响了临床疗效 [1 ] 。 《千金翼方》 载 : “医者, 意也, 善于用意, 即为良 医。 ” 其强调诊治疾病, 贵在思维 [2 ] 。《临证指南医案》 将中医临床思...
-
邹本贵治疗骨科损伤初期经验撷萃
邹本贵,教授,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现任山西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委员、山西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中医药学会副主任委员。其从事中医临床骨伤治疗30余年,善采经方之长,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根据三期辨证原则治疗骨科损伤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根据损伤的发展过程,将其分为初、中、后三期。一般伤后1~2周为损伤初期,组织瘀血肿胀,治疗以活血祛瘀为主;伤后3~6周为损伤中期,瘀阻尚未除尽,疼痛减而未止,治疗以活血化瘀、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伤后7周后为损伤后期,瘀肿已消,治...
-
施杞论中医骨内科学的建设与发展
中医骨伤科经历代医家的充实和提高, 至今已发 展为一门具有经典理论和丰富临床内容的完整学科, 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为人类的健康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类的寿命得以 延长, 骨伤科疾病谱随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各种慢 性筋骨病逐渐成为了主要病种。施杞教授根据五十余 年从事慢性筋骨病临床、 教学、 科研工作的经验, 认为 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医骨内科学, 不仅有其可行性 和必要性, 更有其迫切性, 以便使中医骨伤科的内容在 原有基础上更为丰富和完整, 并能更好地指导中医骨 伤科的临床实践...
-
严蔚冰“中医导引学”之伤科学术思想撮要
严蔚冰,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市非遗坐姿八段锦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医导引学教研负责人,福建中医药大学“修园班”导师,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所长。严蔚冰教授自幼习文练武,天资聪慧,先后师从上海国术名家唐金元、朱鑫祥、卢俊海等,学练南拳、心意六合拳和迷踪门的套路,结识诸多功夫名家并结缘中医,一直致力于“中医导引”的挖掘、整理、研究及其传承和普及[1]。笔者有幸在严蔚冰教授门下短暂学习,听其...
-
刘柏龄治骨伤科疾病验案解析
国医大师刘柏龄长期致力于骨伤疑难病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聆听敦诲,作为刘柏龄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的负责人,现将刘柏龄的宝贵经验、医案整理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补肾益脾壮骨治疗骨质疏松案 李某,女,55岁,退休职员。1999年5月15日初诊。诉腰背痛2年余。无明显诱因,自觉晨僵现象明显,四肢沉重,乏力,腰背酸痛,时轻时重,近1个月症状加重。50岁绝经。服过大量钙片等,无明显效果。诊查:轻度驼背,活动轻度受限,脊柱广泛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X线片示:脊柱(胸腰段)后凸变形,各椎体...
-
药食双管齐下 科学调降血脂
近30年来,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研究发现,血脂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据统计,我国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高达18.6%。照此估算,我国现有高脂血症患者2.5亿。然而,由于血脂升高本身没有任何症状,患者需要去医院化验才能知晓,且其导致的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故非常容易被忽视。还有许多患者明明知道自己患有高血脂症,却迟迟不愿意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