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 第12页

地 第12页

  • 原地踏步好处多多

    原地踏步好处多多

    原地踏步虽然站在原地,但是它的运动量却很大,不仅可以增加人的肺活量,更能够在运动的同时,让全身得到锻炼。比如说手臂,由于跟着上下摆动,可以缓解肩周炎。手臂得到了锻炼,腿也跟着得到了锻炼,因为每踏一步,腿都要跟着抬得很高,这一抬一放之间,腿部的血液也得到了循环。特别是对于那些腿脚经常发麻的人,能够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梁 青...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中医药文化科普游 中联道地药材多维

    中医药文化科普游 中联道地药材多维

    云南省晋宁县卫生计生局日前举办为期20天的“2015年乡村医生能西会中培训班”,全县各乡镇的50名在岗乡村医生参加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医生能西会中培养工作是一项推进晋宁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有力措施,确保接受培训的每一位乡村医生都能开展中医药服务工作。该局自2014年启动并制定了《晋宁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明确到2015年底,实现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目标。 10月23日,甘肃天水市中医医院与第四军医大学...

  • 让中医药科普占领新媒体阵地

    让中医药科普占领新媒体阵地

    日前,笔者看了一篇《健康谣言泛滥》的文章,对微信传播虚假健康养生知识的现状颇有同感,尤其是中医药健康谣言尤为泛滥。 中医药健康科普知识没有占领宣传阵地的原因众多。如,大多数中医师都忙于临床看病,每天的诊疗任务繁重,还有科研论文需要撰写,没有时间进行科普文章的写作;中医药科普文章尽管有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但并没有纳入学术业绩考核体系,不会因此在业内获得更高的声誉,进行职称评定时也不会作为一项指标;不重视科普宣传,对科普专家存有偏见,认为科普专家不如临床专家,所作所为只是辅助性工作,重要性无法与临床相比;...

  • 为接地气的高端中医培训点赞

    为接地气的高端中医培训点赞

    今年8月开始,“北京中医药大学基层医生中医学堂”开始了第一期培训班,10月9日,笔者有幸受邀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客座讲师的身份前往北京中医药大学讲课。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层医生中医学堂的成立,就是看到基层医生中医知识缺乏的局面,为了弘扬祖国传统医学,专门成立的一个以实用性和简约性为特点的培训课。这次讲课看到学员的组成,确实让我感动,这一期学员50名,有夫妻搭档来学习的,有母女医生共同来参加的,更有姐妹三人一起来学习的。不少学员不顾路程遥远,千里迢迢来学习。其中有海南省海口市的...

  • 心自从容天地宽

    心自从容天地宽

    济雨军区第一十休所里有位98岁的老红军名叫周克柳。老人家1912年出生于江西省于都,1929年参军,曾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65年离休。别看他已年近百岁,至今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行动灵便,谈笑自如。谈及他的长寿秘诀时,他说:“人到了晚年想有个好身体,就要做到‘四要’,即思想要常新,身体要常动,饮食要合理,心胸要宽阔。” 周老非常重视学习。他说:“人虽然老了,但思想不能老。”他认为,脑子要常动,动则灵,...

  • 关于保护道地中药材的规定

    关于保护道地中药材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国家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采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措施保护道地中药材。 前款所称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释义】 本条是关于保护道地中药材的规定。 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的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素有“非道地药材不处方,非道地药材不经营”的说法。由...

  • 校地合作打造名院为民生

    校地合作打造名院为民生

    多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委市政府重视中医事业发展,在该市新城中心建设了一座6.5万平米的新中医院,占地78亩,开放床位800张,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绿色园林式、生态环保型现代化品牌的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 开启校地合作新模式 2014年,枣庄市借助高铁贯通的交通区位优势,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手合作,致力于将首都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引入基层医院,倾力打造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所京外附属医院;2015年8月6日枣庄市政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合作签约,标志着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中医药地位 中医针灸师宋南华

    中医药地位 中医针灸师宋南华

    4月8日,在成都举行的2016年四川省中医药工作会暨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要求,必须把发展中医药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在推进中医药标准化、提升中医药现代化水平、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和加速国际化进程等方面下功夫。 会议召开前,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对全省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四川中医药底蕴厚重,具有特色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深受人民群众的信赖。希望全省中医药系统传承四川中医药优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为助推全省经济社...

  • 首批甘肃省道地药材基地出炉

    首批甘肃省道地药材基地出炉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甘肃省道地药材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及甘肃省道地药材认定情况。5家企业被任命为首批甘肃省道地药材(当归)生产企业和基地。 由于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种植和储存,甘肃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美誉,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2015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88万亩,产量99万吨,均居全国第一。其中,当归、党参、黄芪等优势大宗中药材种植面积都超过50万亩,分别占全国同类品种产量的90%、60%和50%以上。...

  • 中医药基地的影响力 基层医疗 亳州药市开市

    中医药基地的影响力 基层医疗 亳州药市开市

    天津市科技奖励大会2月23日召开, 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向2015年度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获得者、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颁发奖励证书。数据显示,天津市中医药产业年产值已突破500亿元。 张伯礼带领团队连续承担了3个国家“973”项目,致力于把中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搞清楚”。同时,完成了天津市30个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研究,累计销售额超过230亿元。 通过产学研紧密的合作攻关,天津市中医药产业产值2015年超过了500亿元...

  • 祭拜医祖扁鹊 道地黄芪 中药“李鬼”金陵医派

    祭拜医祖扁鹊 道地黄芪 中药“李鬼”金陵医派

    从2016年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培训班获悉,为贯彻落实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医药发展的意见》,该省提出打破固有科研立项及管理模式,为加快中医药发展提供科研动力支撑。 该省将加大投入,增加中医药科研立项。从2016年开始,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立项由原来的两年一次、改为每年一次。截至目前,共立项中医药科技项目203项,投入经费约170万元,是该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投入最大、立项最多的一年。 该省将注重创新科研立项模式,扶持基层和青年科研。在《2016年中医药科技项目申报指南》中设立委托课题、...

  • 中医提升与西医平等地位

    中医提升与西医平等地位

    4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机关在京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强在会上强调,“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各级党组织要履行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切实把学习教育抓好、抓实、抓到位,为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政治保证。 会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树江传达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王国强对局开展“两学一做&rdqu...

  • 成立中医医联体 基层中医药新阵地

    成立中医医联体 基层中医药新阵地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举行了海派陈氏妇科流派及学术思想传承研讨会暨2015年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西医结合诊治生殖内分泌疾病的临床对策和基础研究进展》。 本次研讨会围绕生殖相关问题,总结了海派陈氏妇科临证诊治经验、特色诊疗技术及流派学术传承脉络等相关问题,为广大妇科同道提供了一个增进交流、开拓视野的机会,促进了海派陈氏妇科特色技术的推广和交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教授肖承悰肯定了龙华医院继承发展、推广弘扬海派陈氏妇科所做的工作,并对传承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 上...

  • 中医药对口帮扶要掷地有声

    中医药对口帮扶要掷地有声

    日前,为提升贫困地区中医医疗技术水平,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医疗状况,加快全民健康步伐,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中医力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制定下发了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 该计划对于中医药发展是一项重大利好的政策,笔者认为,我们一定要狠抓落实,让中医药对口帮扶掷地有声,在基层精彩绽放。 按照文件的要求,笔者认为,三级中医医院要采取驻点帮扶、人...

  • 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

    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

    •习近平在贺信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李克强在批示中指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勇担中医药振兴发展重任,适应群众健康需求日益...

  • 立足当地 切实落实指示精神

    立足当地 切实落实指示精神

    “学习了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们中医药工作者的深切期望,也更明确了发展好中医药是我们中医人的历史责任。”1月 14日,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的小组讨论中,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医管理局局长张重刚说。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支持,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为中医药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新坐标,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让传承落地 树立文化自信 “中医药能传承到今天,其生命力就在于民族文化的滋养,应该...

  • 地冻天寒 老人小心致命肺炎

    地冻天寒 老人小心致命肺炎

    采访专家 西安市第四医院呼吸科主任 陈葆青主任医师 78岁的付老,身患脑血管疾病、慢性气管炎,平时总在家,活动很少,尤其是到了冬天,几乎不出家门。前不久,因咳嗽、痰咳不出、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就诊,发现患了老年肺炎。 西安市第四医院呼吸科主任陈葆青主任医师介绍,入冬以来,患感冒、老年肺炎的老人增多,目前呼吸科病房里,七成以上都是老年性肺炎。70%-80%的老人是感冒后引起肺炎的。对老年人来说,一场肺炎往往可以致命。 老人免疫力低下最易“中招” 陈葆青主任医师介绍,老年人免...

  • 逛逛新地方 老人更健康

    逛逛新地方 老人更健康

    专家指出,老人经常闷在家里,或总在一个区域活动,虽然比较安全,但生活容易沉闷单调,也易觉得寂寞。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多到新地方走走。 新鲜的环境,可以给老人带来新鲜感,视野也会变得更开阔。不仅如此,到了一个新地方,老人还可以锻炼眼力和记忆力。比如看到原来没见过的牌匾,念一念,把不认识的字记下来,回家查查;看到路标、车站名,分辨一下方向;没准还能看到一些新奇的、能引起自己兴趣的事物等。 老人出门更需注意安全。所以,外出前最好先和家人商量,如果只是在住所周围2—3公里之内的新地方活动,且是搭乘老人...

  • 拖地拖出腰肌劳损 切菜切出弹响指

    拖地拖出腰肌劳损 切菜切出弹响指

      母亲,是家温暖的中心。她总是在家操持家务,为家人准备美味佳肴,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然而,长期的家务劳动却让妈妈们积劳成疾。据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筋伤推拿科主任刘肖瑜介绍,临床中经常会见到患上“家务劳累病”的妈妈们,以腰肌劳损、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网球肘、弹响指、跟痛症等疾病较为常见。   拖地拖出腰肌劳损   55岁的吴妈妈爱干净,喜欢把家收拾得一尘不染,常常弯腰拖地,近年来总是觉得腰疼难忍,最近更是连睡觉时翻身都困难。到襄阳市中医医院筋伤推...

  • 古代名中医的纪念地

    古代名中医的纪念地

    医圣祠 位于河南南阳市东关温凉河畔,为纪念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修建。正院有山门、中殿、两庑,偏院有医圣井、医圣桥、秦问亭等,大门内10米许为张仲景墓。 李时珍墓 坐落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外雨湖之滨。50年代,墓冢得以重修,并增建了莲池、牌坊、拱桥、层台、花圃、六角亭、纪念碑及陈列馆等。 华佗庵 位于安徽亳州城内,此庵为后世纪念华佗所设,庵内塑有华佗像以及华佗传世验方。 华佗墓 位于江苏徐州市彭城路的华祖庙侧。因华佗常来徐州行医,明永乐年间,徐州知州杨仲节取华祖庙之土代衣冠建...

  • 天清地明 眼亮有方

    天清地明 眼亮有方

    《历书》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三侯为:一侯桐始华,二候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此时白桐花满山盛放,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躲回洞穴,而喜爱阳气的鹌鸟出来活动了。清明多雨,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彩虹。春意正浓,花事正盛。宜寻三五知交好友,一起郊游踏青。 不过像以前说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早就out了,现在很多时候“雾茫茫”。出门踏青扫墓,不免对时而呈现出的沙尘天气而&ld...

  • 名医钱乙的“地黄圆”

    名医钱乙的“地黄圆”

    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初以《颅囟方》成名于山东,行医多年,著作颇丰。 除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三卷)外,他还写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可惜均已散佚。 他不仅精通儿科,亦通其他各科,而且特别注意方药的研究。很多人都听过、吃过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知道这是著名的滋阴补肾中成药,却不知道它出自善用成药的“幼科之鼻祖”钱乙。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实际上是从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化裁而成,原称地黄圆...

  • 柳宝诒用药提倡选用地道药材

    柳宝诒用药提倡选用地道药材

    柳宝诒(1841—1902年 ),字谷孙 ,号冠群 ,又号惜余主人 ,晚清著名中医学家。医家常重医理轻药理 ,而柳氏不仅重视医理 ,也重视将医理 、药理紧密结合 ,选材地道 ,炮制精细 ,擅以不同炮制方法改变药性 、药用,以提高疗效 ,其用药制药之法更是炉火纯青 。笔者读其医案,深受启迪 。 柳宝诒用药提倡选用地道药材 ,制药讲求精益求精 ,严格按照古法对药材蒸 、炒 、炙 、煅 、酒煎 、醋炒 、土炒等制法 ,还独具匠心 ,以药材煎制药材 ,通过药性的相生相克来监制其劣性 ,增强其药性 。兹...

  • 面带微笑地开启了中医基础理论之课

    面带微笑地开启了中医基础理论之课

    迈入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堂课是尚晓玲老师的中医基础理论课。尚老师和我想象中的老中医不太一样,想象中的老中医,是一个闭着眼睛,左手捋着胡须,右手的三个手指搭着诊脉,张口就是之乎者也。随着第一节上课铃声的响起,尚晓玲拎着公文包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行云流水般地换好白大褂,带好话筒,面带微笑地开启了中医基础理论之课。 没开课前,我自己翻了翻书,“阴阳五行”让我摸不着头脑,那些相生相克的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摸不着,晦涩拗口的中医经典让我越看越泄气。然而这些消极的想法,随着第一堂中医理论课的...

  • 山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医家地理

    山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医家地理

    清代山东中医医家地理分布 山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更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历来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 素称“齐鲁之邦”[1]。清代是山东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清朝承袭明制, 改山东布政司为山东省, 定都北京之后, 山东省临界直隶, 靠近京师, 为近畿省份, 成为连接政治、经济中心的纽带, 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因此, 清代山东中医发展兴盛, 涌现出了以黄元御为代表的众多杰出中医医家。本研究在收集和整理清代山东中医医家的基...

  • 朱普生创造性地继承中医学遗产

    朱普生创造性地继承中医学遗产

    朱普生(1888—1971),原名银银,后更名为普生,取普济众生之意,江苏省江阴市璜土镇人。1903年,朱普生到江阴西石桥拜伤科老中医赵和明先生为师,研习中医骨伤科,随赵和明习医十余年,勤奋好学,深得先师秘传。朱普生1920年开始在于江阴、西石桥等地应诊行医,1930年举家迁至常州北大街府东巷悬壶行医,定期参加常州慈善医疗机构寿安医局、长年医局等处义诊,1956年任常州中医院副院长。 由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撰并于2019年出版的《常州史稿》记载:“常州本土也涌现出中医代表人物,如擅...

  • 刘晓萌:让人生在抗疫阵地熠熠生辉

    刘晓萌:让人生在抗疫阵地熠熠生辉

    新冠疫情,武汉告急;白衣执甲,凯旋而归;战疫宣讲,不辱使命,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她始终遵循南丁格尔的精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先后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护士和先进个人。2019年岁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武汉,她不惧艰险,主动请缨,迎难而上,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与担当。她就是天津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天津中医药大学武清中医院主管护师刘晓萌。 大年三十晚上,刘晓萌刚下夜班在家准备吃年夜饭,突然接到科室群里护士长发的通知: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组建天津医疗救援队奔赴武汉驰援。接到通知后,她沉默了片刻...

  • 人体有4个地方最脏

    人体有4个地方最脏

      家里的卫生死角要经常清理,身体的卫生死角也不能落下。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人体有4个地方最脏。        1.头皮。研究发现,每平方厘米的头皮上约有100万个微生物,其中最多的是毛囊脂螨,他们喜欢把家安在头皮的表皮层之内,三五成群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齐心协力地靠吸吮皮脂腺分泌的脂质为生,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脱发。想要与它们抗争,除了勤洗头,每天早晚最好用梳子梳梳头发,这样能刺激头皮,让其通风。      2.口腔。口腔是食物的必经之地,但你知道吗,...

  • 中医注重的是内养 快乐地瘦下来

    中医注重的是内养 快乐地瘦下来

    食疗能“百病皆除”中医讲五谷为养,蔬果为助,就是说人体主要是靠五谷来维持,蔬菜水果是辅助五谷杂粮的。中医养生分内养和外养,内养养的是精、气、神,外养就是皮肉、筋骨。中医特别注重的是内养,而现在的养生专家,讲的都是外养,比如怎么吃?怎么锻炼?如果内养出了问题,用吃的方法来解决,是无稽之谈。 “依葫芦画瓢”养生中医强调治病要“因证而异”、养生要“因人而异”,切忌“依葫芦画瓢”。每个人的体质...

  • 清明各地习俗大全,看看有你的家乡没?

    清明各地习俗大全,看看有你的家乡没?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 清明冷食、郊游是基本主题。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1 河北 在河北的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有谚语道:「清明不戴柳...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