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第10页
-
论地域中医流派的分化与拓展
近年来,地域中医流派的提法不断增多,除了 人们所熟知的新安医学、孟河医派以外,海派中 医、岭南医学、吴门医派、旴江医学、闽台中医、 钱塘医派、长安医派、龙江医派、三湘医学、川派 中医、绍派伤寒等众多中医流派也屡屡见于文献或 者出版专著,其范围大者兼跨数省,小则一市一 地,显示地域中医流派的发展出现兴盛景象。当然 亦有疑问之声,如地域中医流派的提法有无基本条 件? 如果每个或大或小的行政区域都自名一派,岂 不是多不胜数? 所谓流派,当然要具备一定的特色,若如此, 数量众多其实是好事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 &...
-
中医药专项经费 优秀医师奖 规培基地
山西省长治市自2014年起,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经费,重点用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重点专科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等。各县(市、区)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30万元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经费。 该市财政对达到标准的8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给予5万元补助,用于改善中医诊疗环境和配置中医诊疗设备;对8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每个按5万元的标准补助,用于人才培养和设备购置。 目前已累计完成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4871人,通过在线视频教学,培训乡村医生...
-
各地中医院 中医在美国 中药协会科技交流
“从美国主流医学界一开始认为针灸只不过是心理作用而已,到如今政府每年拨款数千万美元,用于支持中医的临床研究。中医在美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美国华盛顿中华医学研究所所长田小明教授谈到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历程时,犹如谈论自己的儿女般深情。随着中国传统医学越来越被主流医学界和民众认可,中医在美国已迈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中医是上世纪70年代首次进入美国民众视野的,而后受到补充替代医学发展的积极影响,中医尤其是针灸在美国有了显著发展。1998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正式成立国...
-
中医进修基地 中医护理工作示范医院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日前明确了永昌县河西堡镇西庄子村卫生室等24个中医药专病建设特色突出的乡村医疗机构为甘肃省乡村医生中医进修基地。 24个基地将在市(州)、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下,接收本辖区乡村医生进修学习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同时可跨地区接收乡村医生,进修内容侧重于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修学员须有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以上执业资格,并按国务院《乡村医生管理条例》相关要求开展业务工作。 甘肃卫生计生委要求,各地加大进修基地建设力度,为乡村医生进修学习提供必要的工作...
-
中医药宣传基地 中药饮片秩序 中医院巡查
近日,位于陕西中医学院的陕西医史博物馆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陕西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创建于1964年,1991年由陕西省文物局确定为省级博物馆,后相继又被确定为陕西省大、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中医药科普宣传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馆藏文物1700余件(套),是全国中医院校中最早独立自主建设的医史博物馆。馆藏历史文物丰富、学术水平高,在教学、科研、对外中医药文化传播及大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普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张忠田从山东省食品药...
-
首批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推广基地建设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立中医药标准研究制定、应用推广和评价反馈机制的重要举措,也为每家建设试点基地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获批成为首批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建设单位。以后,明确指导思想,确立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基地建设,切实发挥中医药标准化知识对临床工作的助推作用,取得了显著建设成效。 良好的管理机制是推进基地建设的根本保障 中医药标准起草、制定和修订的过程是对中医药学术进行整理、研究和提升的过程,对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
-
中医药宣教基地 老中医结对带徒 树立里程碑
日前,浙江省玉环县中医院开展第二批名老中医师带徒继承工作,通过师承带教,培养造就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优秀中医人才,使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得到继承和发扬。 该院确定的4位指导老师,均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与4位青年中医生结对,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等,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为全县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黄菊青) 1月20日,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邀请...
-
拓展中医药服务 中医学院药学实践基地
《扁鹊传说故事连环画画集》日前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画集由河北省内丘县人大常委会、扁鹊文化产业园管委会牵头,内丘县文联组织编辑绘画,包括《医案传说》《地名传说》《风物传说》《神话传说》和《奇方传说》,介绍了与扁鹊、扁鹊山、扁鹊庙等有关的传说,方便对群众了解内丘扁鹊中医药文化。 本报讯 3月25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举行仪式,吸纳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正逵向该院院长郑伟达颁发常务理事单位证书并授牌。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
-
服用六味地黄丸别吃辣椒
前不久,湖南涟源市的王某,在一路边小吃店吃完一碗面,突然,感到肚子剧痛,急送医院抢救,采用灌肠洗胃,方脱离危险。 110上门怀疑是店家放毒,经调查了解,店家与王某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决不会做这样害人害已的事,110又怀疑,店家与人结仇,或同行相争下的毒,但店家却是人人称赞的老好人,从不与人相争结仇,后来,经过对王某吃过的面做检验,也查不出有毒物质,经过医生的查问,才知道,王某感觉腰痛,自己在药店买了六味地黄丸吃,然后到小吃店吃面,也没忌口,放了大量的辣椒,与药相冲,造成了肚子剧痛,被误认为中毒的现象...
-
六味地黄丸辅治阴道炎
对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来说,老年性阴道炎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多呈黄水状,严重时可脓性或血性,伴外阴瘙痒,灼热于涩。老年人常羞于启齿,延误病情;加之老年性阴道炎有异于其他阴道炎,治疗应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老年性阴道炎是由于雌激素缺乏,阴道局部抵抗力减弱所致,多见于老年妇女。对于育龄期妇女来说,雌激素是阴道的一道屏障,可使阴道上皮内糖原含量增加,分解成乳酸,起到自净作用;同时,促使道上皮增殖,增强阴道局部抵抗力。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引发本病。中医则认为本病是肾阴亏损所致。本病的关键,在于增强...
-
六味地黄丸的适应病症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家喻户晓的补肾中成药,其配方出自宋代名医钱乙。该药自古沿用至今,备受历代医家推崇,被后世誉为“补阴方药之祖”。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下列症状:腰膝酸软、骨蒸潮热、手足心热、盗汗、头晕目眩、耳鸣、口干咽痛、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多梦、皮肤粗糙、须发早白、乏力、不耐劳作等。 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制药工艺的进步,目前六味地黄丸已被制成多种剂型,如口服液、蜜丸、、水丸、浓缩丸、胶囊、冲剂等,使用更加方便。在临床上,六味地黄丸的使用面和适应病症也不断被拓宽,根据有关文献记...
-
小小地瓜 药用价值是巨大的
芋头,即红薯,亦称山薯、地瓜,饱含糖分、淀粉,所以,不管是切成片的地瓜干或者整块的地瓜,弄熟后,口感均感绵软香甜,备受乡人喜爱。 地瓜干稀饭,家乡人称为瓜干汤,上了年纪的人大都喝过,春夏之季,地瓜干早就在这之前晾晒好后收入家中,所以,地瓜干稀饭,是这两个季节的常见家常饭。把晒干的地瓜干清水洗净,水中泡软,等锅里的清水,被火灶里的玉米秸火,烧至大开时,倒入瓜干和绿豆,大火再烧开,后改用小火慢慢炖出香味,然后根据口味喜好,下入玉米面糊或荞麦面糊等,搅拌匀了,熬到饭香从锅盖缝隙里飘出为止。 地瓜干稀饭,多在春...
-
不再舍近求远地到大中医院去
据媒体报道,日前山东省卫生计生委下发通知,在全省推广乡镇卫生院住院起付线以上全报销制度。通知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住院病人起付线,制订实施方案,在试点基础上推进。 目前,相当一部分乡镇卫生院住院病床使用率不高,有的常常只有几个住院病人,不少病室、病床闲置,不同程度地浪费了乡镇医疗资源。究其根源,一是部分地区乡镇卫生院住院无相关报销优惠或减免措施;二是双向转诊在不少地方仍流于形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没有建立健全双向转诊实施细则,跟进措施并不到位。双向转诊涉及大中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的利益分配问...
-
由地三鲜联想到食物中毒
地三鲜在东北饭馆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其中的一道工序是将土豆切成片,然后把油烧至七成热后炸土豆片至焦黄。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科学家研究谷类食物(如大米、土豆)等烹饪方法时发现,淀粉类食品经过120度以上高温加热后,会生成致癌物丙烯酰胺,且含量大大超出食品安全标准。 丙烯酰胺是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品经高温加热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产生的。原料中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含量越高,产品中生成的丙烯酰胺就越多;油炸温度越高,产品中丙烯酰胺含量也相应越高。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中毒,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疲劳、嗜睡、幻觉、手指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