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有 第51页

有 第51页

  • 周有光长寿养生经“学思、简单、大度、乐观”

    周有光长寿养生经“学思、简单、大度、乐观”

    “上帝糊涂,把我给忘了”,这是现年108岁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一句风趣俏语。周有光生于1906年,经历了清朝光绪年、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党政府时期、新中国时期至今。108岁的他,能在百年的时光里依旧保持着一颗好奇心,阅读写作,养生健身,实属不易,这是长期修养的结果。其实,年轻时代的周有光,身体素质并不算好,他曾经患过肺结核、抑郁症。而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之后,老先生至今仍健康长寿尤为可贵。走进茶寿之年,周有光的长寿养生经包含着这么四个颇具特色的词即“学思、简单、大度、乐观&r...

  • 人之有脚 犹似树之有根

    人之有脚 犹似树之有根

      如今,人们保健意识日益增强,护足保健开始受重视。许多人只知使用脚而不知保养。殊不知,人的脚象心肺一样,在人体中是很重要的角色。从医学典籍中可找到佐证: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人的双脚有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并与所有器官和腺体相连。根据中医理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点,踝关节以下,就有60多个穴位,刺激这些穴位,会改善各个器官的功能,增强血脉运行,调理脏腑,舒通经络。如大拇趾是肝、脾两经通路,可疏肝健脾,增进食欲,治肝脾...

    养生秘方 2024-03-07 17 0
  • 春困不是病 饮食有效缓解

    春困不是病 饮食有效缓解

      到了春天,很多人容易犯困,并进而担心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其实,春困不是病,通过合理饮食可以有效缓解。      春困来袭   春困其实是人体生理对季节变换产生的正常反应。寒冷的冬天,人体受到低温的影响,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相对减少,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减少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   到了春天,随着气温回升,人体的毛孔、汗腺、血管等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加快。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天气变暖后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加大,大脑的供氧量相对不足。这样一来,人...

  • 中医善怒主要与肝有关

    中医善怒主要与肝有关

      中医将容易发怒称为“善怒”,属于疾病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善怒主要与肝有关,主要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脾虚肝乘等三种证候。   肝郁气滞   主要症状:频频叹气、胸胁胀痛或串痛等。肝郁气滞症的病因多是郁闷、精神受到刺激或因精神创伤史所致。   对策:首先要通过精神养生的方法来调节神志和情志,并针对病因采取疏导的方法来进行治疗。饮食上可多吃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蓬蒿、西红柿、萝卜、橙子、柚子、柑橘、香橼、佛手等。   肝火上炎   主要症状:失眠多梦、目赤...

  • 所谓“有是证必有是方”

    所谓“有是证必有是方”

    《伤寒论》是方证对应的,112方都有相应的证候,是一种线性思维,为初学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用经方虽力求方证对应,但方证不对应时,方与病机对应,同样可以有效,这符合异病同治的道理,非如此难以拓展经方的用途。 笔者学中医,是从读《伤寒论》开始的。那是20世纪70年代,我的老师、湘雅医学院彭崇让教授要我从读《伤寒论》入手,把《伤寒论》条文背熟记牢,特别要注重那些有证有方的条文,紧扣“方证对应”这个环节;将来临床,遇到患者出现原文中相同的证候,即可运用《伤寒论》原方治疗,往往效如桴鼓。例如:患者...

    养生秘方 2024-03-07 15 0
  • “秋冻”对人体有益 但并非人人适宜

    “秋冻”对人体有益 但并非人人适宜

    “春捂秋冻”是传统养生的精髓之一,值得提倡。但同时要注意的是,“秋冻”对人体固然有益,但并非人人适宜,有四类人应当注意,尽量离“秋冻”远一点。 首先,心脑血管病人不宜秋冻 由于秋季时节气温变化大,温差、风速、气压都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气候多变,会引起人们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上升,血液黏度增大,极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症,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大忌,所以,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宜“秋冻&rdq...

  • 九旬名中医 养生有妙招

    九旬名中医 养生有妙招

    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周信有已年逾九旬,一向提倡养生保健、防老抗衰应从青壮年开始。他说:“在身体尚未出现衰老的异样变化之前,就应讲求养生之道,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周信有如今仍然耳聪目明,身体硬朗,并且坚持每周上五次半日门诊,热忱为病患服务。总结其养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锻炼动静结合 周信有出身于武术世家,养成了长期习武的习惯。童年每日晨起坚持练习少林拳约半小时。晚年周信有喜欢书法,每日闲暇时,挥毫半小时,能陶冶情操、抒发感情。另外,还每天练坐气功,所练坐气功方法简便易行,叫“一...

  • 中医药历史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中医药历史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2013年12月,继本报报道了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考古发现10部医书后,今年上半年本版特别策划了老官山医简系列报道,对老官山医简的内容及其是否属于“扁鹊学派”,扁鹊是何人、在中医药历史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引起了强烈反响。 中医是科学毋庸置疑 因某院士称“不太同意中医是科学”,6月26日,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李致重教授从中医软科学、科学学研究的角度,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效霞教授从医学史研究角度,分别...

  • 人体的阳气亦随着昼夜阴阳有其消长节律而消长

    人体的阳气亦随着昼夜阴阳有其消长节律而消长

    《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一日之中昼夜阴阳有其消长节律,而人体的阳气亦随着这种节律而消长。于是在生理上,则“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在病理上,则可以出现如“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r...

  • 秋梨膏并非适合所有人喝

    秋梨膏并非适合所有人喝

    秋冬季节,天气日渐干燥寒冷,不少人经常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于是,秋梨膏便成为很多人此时养生保健的必备品。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嗓子不舒服或是咳嗽时,买上两瓶秋梨膏,取一勺用温开水化开,喝下去甜丝丝的,没一点药味儿,还带着淡淡的梨香,可谓老幼皆宜。不过,专家提醒:秋梨膏并非适合所有人喝,更不能把它当作饮料随便喝。 秋梨膏是以秋梨(即秋季所产的鸭梨或雪梨)为主料,配以其他止咳、生津、润肺的药物(比如菊花、胖大海、川贝、麦冬、茯苓、贝母、蜂蜜等)加工熬制而成的膏剂,相传始于唐朝,后由《本草求原》中所载的&ldq...

  • 读《现代人看中医》有感

    读《现代人看中医》有感

    日前,《现代人看中医》一书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推出。该书受到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路志正、颜正华和刚刚公示的第二届国医大师入选者金世元和王琦的鼎力推荐。 《现代人看中医》是一本站在中医专业之外,向百姓及海外的中医爱好者们,介绍中医药及全息的科普读物。该书特别适合中医专业本科刚入学的学生,以及适合虽然是西医专业,但也想了解中医的学生。它是一本了解中医的启蒙读物。当然,对于那些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专业人士,该书的一些描述,如对于脏象与脏器的关系、气的一元论、阴阳与五行的解释等,也值得他们思考。 另外,该书呼吁将...

  • 中医是开放的 没有“纯中医”提法

    中医是开放的 没有“纯中医”提法

    在古代,中医是开放的,也就没有“纯中医”的提法。 讲“纯中医”,似乎是为了和不纯的中医比较。如果一定要从形式上有所划分的话,似乎纯中医,应该是不用现代化学合成药物、不用听诊器、不开化验单的…… 但如果以这样的标准划分,古代的中医似乎也不够纯。胡黄连、番泻叶、安息香、高丽参等药物,在名字上都能明显看出外来的痕迹。如果强调“纯”的话,这些药物在最初进入中国的时候都不能用,到如今也不会成为现代中医笔下名正言顺的中药...

  • 旴江医家著有医籍

    旴江医家著有医籍

    旴江流域,古往今来,文化鼎盛,医学繁荣。旴江医家多为先儒后医,文化素养深厚,故能深究医理,通晓各家,推陈出新,著书立说。936位旴江医家著有医籍684种,广涉医经、本草及临床诸科。 医经发挥方面。晋代张道龄著《辨灵药经》,唐代沈应善著《素问笺释》、宋代周与权著《难经辨证释疑》、李季安著《内经指要》、李晞范著《难经注解》、熊景光著《伤寒生意》,明代李梴著《医学入门》、刘钟运著《善读伤寒论》、张遂辰著《伤寒论参注》、清代喻嘉言著《尚论篇》、舒诏著《再重订伤寒集注》、谢养源著《金匮指南》、杨希闵著《伤寒论解略》、民国...

    养生秘方 2024-03-07 19 0 医家
  • 读《老医真言》有感

    读《老医真言》有感

    姜还是老的辣。读王辉武的《老医真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使笔者真正感到了这句话的分量。 王辉武1943年出生,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在古稀之年,将在读书、学医、行医、教学与带徒中的思考感悟,以及弟子们的跟师体会,编撰成《老医真言》一书出版发行,传递中医薪火。 全书分为读书明理、诊余杂谈、行医手记、用药如兵、验方举要、他山之石和门徒心语等7章。王辉武善于把深奥的中医学术讲得通俗易懂,读来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中医薪火贵在传承,在传...

    养生秘方 2024-03-07 16 0 有感
  • 用自来水煎药有技巧

    用自来水煎药有技巧

    煎药,可以用自来水,但是不能用生的自来水,而要用“熟”的自来水。 为了达到消毒杀菌的作用,自来水中一般都加用漂白粉,并含有一定量的余氯,而氯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同许多有机物可发生氧化反应。若是用这种水来煎中药,必然会对中药有效成分有所影响,使药效大打折扣。 介绍一个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将水烧沸即可。这是因为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其中的余氯会随水汽逐渐蒸发掉。 正确的做法是先把开水放凉,再加入药物中,浸泡约半个小时,然后置于火上煎煮,这样才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从而使药物发挥其应有的作...

  • 品《王庆其临池碎墨》有感

    品《王庆其临池碎墨》有感

    “一部素灵耗我半生心血,几多经旨受用一世临床”,这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庆其教授用以自况的一副对联,贴切地反映了他数十年浸淫于医学经典与临床的学术轨迹。如今,行将七旬的他依然精力充沛地活跃在教学、科研、临床第一线,深受业界内外敬重。 因为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我曾有幸欣赏过王庆其的书法作品,对其书法上的造诣略有所知。即便如此,见到新近出版的书法作品集《王庆其临池碎墨》(简称《碎墨》,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仍不由颇为吃惊...

  • 《伤寒论》百家争鸣有利于学术发展

    《伤寒论》百家争鸣有利于学术发展

    论及《伤寒论》很难回避六经的问题,历代学者对六经的实质说法各执一词,有以标本气化立论者、有以脏腑经络立论者,有六经地面学说、有六经阶段学说,诸家各有依据。百家争鸣有利于学术发展,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学习某一类为好,同时可以兼收别家所长。 比如以脏腑经络解释六经有其长处,记得山西学者赵明锐在其著作中论述治疗肢体偏侧疾病按少阳经部位而选择柴胡汤。 笔者在临床也曾遇一患者右侧大腿外侧麻木,舌苔黄腻,据此断为少阳湿热,经治疗而症状全失,此患者典型少阳见证不多,而参考经络辨证少阳取效。 当然也有采用六经八纲辨证一目了然...

  • 没有单独的组方理论

    没有单独的组方理论

    @中医纪元 做学问最忌纯粹为了标新而立异。没有足够的证据和理由,就不要立异。 经常有人拿着方子来问我这个方子开得怎么样?不知道治疗对象而评论方子如何从根本上说是扯淡。严格的说,没有单独的组方理论,方剂的组合都是根据病情证情来进行的。即使被很多医家赞扬为法度严谨的经方,其实也没有所谓的法度,完全是根据证情来安排药物组合的。 当你知道病人身体发生了什么,注意是真切的知道,不是名词术语里打转转,又知道药物下去以后身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作为一个中医,你心里肯定是有底的。否则,表现得自信满满,只不过是盲目自...

  • 长寿养生生姜茶 肚脐却大有用处

    长寿养生生姜茶 肚脐却大有用处

      湖南省株洲市的甘德珍老人,现已103岁高龄,虽满头白发,但修剪得很精神,面色红润,皱纹也不多,看上去不过80岁左右。   “我这辈子都没进过医院!”老人自豪地告诉笔者。一旁的儿媳妇陈安定却笑说她是在“吹牛”。陈安定告诉笔者,婆婆唯一一次入院记录是在前年,因为得了白内障。对于小病小痛,她一贯都是不看医生也不打针吃药,慢慢自然痊愈。   这么好的身体难道是吃了什么补品?陈安定笑着把“补品”端出来,竟然是一碗刚切好的生姜丝!老人很爱喝...

  • 有益身心 养生秘诀

    有益身心 养生秘诀

    马英九为其颁发敬老状,新北市市长朱立伦赞他是“最健康、最年轻、最快乐的人瑞”。看到宋发栋老人在台北的公园里虎虎生风地打拳,谁都不敢相信他已经 105岁,更不敢想他还有一个台湾拳界 “现代张三丰”的江湖名号,这位闽侯子弟以自己的生命传奇将养生秘诀现身说法,在两岸赢得了普遍的尊敬。 从闽侯南屿镇迁居到台湾新北市已经快70年了,宋发栋仍然习惯用福州话和太太交流,每年他还要回一次老家探亲。在机场办入境手续时,工作人员往往都要用惊奇的目光打量他老半天,因为护照上他的出生日期是...

  • 方有执

    方有执

    方有执(1523~1594 年),字中行,号九山山人,安徽歙县人,明代伤寒学家。因妻子、子女五人病死,于是他发奋学医,尤精伤寒,推崇张仲景。他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改动,成无已注解,颠倒错乱又多,于是经过二十年逐条考订,撰成《伤寒论条辨》。他在书中,着重阐释了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之源,并重新整理《伤寒论》条文。 方有执首倡《伤寒论》错简重订之说,认为六经辨证以太阳为纲,对太阳病又提出风寒营卫之说,此论,即后世所谓“三纲鼎立”之说。他把风寒伤营卫作为整个太阳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来认...

    养生秘方 2024-03-07 15 0
  • 读《实用中医保健丛书》有感

    读《实用中医保健丛书》有感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健教授顺应时代的呼唤、满足百姓的需求、传播科学理念,率领数十名临床一线专家精心编写了一套《实用中医保健丛书》,已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发行,并被安徽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评为2014年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 传播中医保健知识 刘健担任总主编的这套《实用中医保健丛书》,将防治疾病的中医保健知识引入寻常百姓家,让人民群众通过生活调理、饮食调护、中医食疗等方法及早地预防、发现和治疗疾病,享受医学科学的成果,让千百万个家庭掌握防治疾病的中医药保健知识。 本套丛书分《呼吸病中医保健》、《...

  • 读《博雅斋札记》有感

    读《博雅斋札记》有感

    我曾经拜读过北京中医药大学魏雅君教授此前的文集,而且也写过序文。我对她优美的文字和坦诚的激情,以及常常流淌出的哲思,印象颇深。古今中外,有不少医者是优秀乃至伟大的文艺家。外国的事情我知道的极少,但我知道俄国伟大的作家契诃夫就是一位医生,他的许多名篇都是在出诊的路上构思而成。假如没有这种经历,他不可能那样深入细致地了解俄国地主、贵族和知识分子的心态,就不可能有《万尼亚舅舅》等影响世界戏剧的剧作;假如没有他乘马车路过草原出诊的经验,他就不会写出“草原深深地喘了一口气……&rdqu...

    养生秘方 2024-03-07 14 0 有感
  • 传播中医造福更多人 李有缘

    传播中医造福更多人 李有缘

    李有缘,男,1972年出生于河北省宁晋县,执业医师,创办经营“李源草医堂”。他用“抓脉症、定病机、选主方、配部位引经药”的方法,施于临床每获佳效;曾发表学术文章数十篇,整理、编著出版《宋俊生临证得失录》、《草医堂临证传薪》等中医著作;在家传验方的基础上,整理创立“滋润包扎疗法”用于治疗烧烫伤;2013年当选为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常务委员。 循着中药香,走进河北省宁晋县天宝东街,“李源草医堂”的牌匾在形...

  • 韩国最早有记载的医学就是中医学

    韩国最早有记载的医学就是中医学

    这些年里我多次到过韩国,韩国变化日新月异。然而,无论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历史是不可更改的。传统医药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我们通过韩医药来来看看韩国吧。 从传统医药的发展史上看,日本和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医学主要源自于中国传统医学。此后,各自在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韩国最早有记载的医学就是中医学。1613年,韩国人许浚编写的《东医宝鉴》问世,“东医学”一词成为韩国传统医学的特定名称。《东医宝鉴》约三分之二的内容源于中国的古医书,作者还标明了出处。该书分为内景篇(内科)、外形篇(外...

  • 中药怎么使用最有效

    中药怎么使用最有效

    中药用法讲究多 中药不像西药,只需分时、分量,它在煎煮方法、服法、用量、服用时间、服用温度等方面都有讲究。 首先,服用中药有温度要求。中医将外感风寒、寒邪犯胃引起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归入寒证,要热服药汁,才能达到趋除风寒、健脾温中的目的。而用寒凉药治热性病证,如肺炎、支气管炎、风热感冒等疾病出现的口干、舌红、便秘等,宜凉服或冷服。对于一般的汤剂,如滋补类中药,温服即可。 其次,服药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性来定。一般情况下,补药宜饭前服,驱虫药与泻下药宜在空腹时服,对胃肠刺激性的药物及其他一般性的药物宜在饭...

  • 读《全息汤新励》有感

    读《全息汤新励》有感

    面对全国农村基层优秀中医薛振声所著的《全息汤新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笔者思索许久。10年前他将毕生心血“全息汤”公诸于世,为我们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临床医生可在症状复杂,头绪繁多,辨证有一定困难的时候试一试。 10年来,他每日坐在狭小的诊室里问病处方,下班后又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思考求索,继续磨砺全息汤这柄宝剑。 薛振声说:“全息汤不能包治百病。”他所运用的整体观和系统疗法脱胎于辨证施治,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传统的辨证施治;整体观和系统疗...

  • 有关扁鹊的记载很多

    有关扁鹊的记载很多

    笔者曾撰文认为,“扁鹊”是秦越人的私人名号,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他与孔子一起生活在春秋末期。(《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1月24日三版)由于历史上对扁鹊的记载很多,所以在阅读和研究这些文字的时候,要仔细加以辨别,否则就会陷入混乱疑惑的怪圈。 “人物真实”的记载“故事未必真实” 扁鹊是先秦时期的“超级明星”人物,有关扁鹊的记载很多,拿他说事的故事也很多,不认真辨别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列子·汤问...

  • “春捂秋冻”有学问

    “春捂秋冻”有学问

      “春捂秋冻”是一种养生方法。所谓“秋冻”,是指秋天不要急着添厚衣,有意识地进行耐寒锻炼,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力。但是“秋冻”也不能冻得瑟瑟发抖,要想“冻”出健康,这里还大有学问。      穿厚衣莫急但要护体   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星表示,从气候上来说,初秋时暑热未消,气温仍高,显然“冻冻”无妨。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时气温下降,虽凉却不寒,...

    养生秘方 2024-03-07 16 0
  • 气功具有医疗与养生的双重作

    气功具有医疗与养生的双重作

      理从摄养   即气功的理论主要随从各家的摄生保健学说,尽管气功具有医疗与养生的双重作用,但其医疗作用长于补虚而逊于泻实,气功疗法中的其他常用治法,也直接或间接与补虚有关,这与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十分吻合,故古代各家摄生保健说,如主动、主静及保精、调气、食养、药饵等的理论与实践,很大程度上一直影响和指导着气功活动的开展和气功学术的发展,其中尤以动形、静神、调气学说与气功的关系最为密切。   主动,即主张通过运动来保养人体之形体(以动养形)。这种学说的依据是,形体是生命的依托、精神的宅宇,形体动则气血流通。...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