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案 第2页
-
治激素依赖性皮炎验案
病案:陈某某,女,30岁。面部皮肤红斑,伴痒,干燥,脱屑半年。患者半年之前面部皮肤常发红斑,自行用激素类药膏外涂,涂药后好转,停药后复发,断续用药半年之久,造成依赖。面颊红斑逐渐加重,检查:而部对称性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轻度肿胀,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诊断:激素依赖性皮炎。治以清上防风汤加减。组方:黄芩、黄连、山栀、防风、荆芥、连翘、薄荷、金银花、菊花、川芎各10克,紫草、徐长卿各15克,生槐花、茅根、生薏仁各25克,白芷、甘草各5克。每天1剂,水煎服,另用白鲜皮、白花蛇舌草、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5克...
-
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病案:程襄,女,79岁。诉患带状疱疹已3个月有余,皮疹消失,但疼痛不减,晚上不能安睡。3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右胸肋、乳房、背部疼痛,即用伤湿膏外贴,3—4天后局部出现红疹、小水疱,到某诊所诊为“伤湿膏过敏”,给予皮炎平霜外搽。次日水疱增多,簇集成群,疼痛加剧如刀割,并伴寒热,遂至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经用阿昔洛韦等静脉滴注治疗,皮肤疱疹结痂脱落,但疼痛仍不止,需服用止痛药。患者表情痛苦,精神萎靡,夜寐不安,纳差,右侧胸背部可见色素沉着;舌质紫黯、苔黄腻,脉细弦。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辨证为气滞血...
-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验案举隅
反佐配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刍议 系统性红斑狼疮 (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是一种由免疫调节紊乱导致的慢性多脏器组织损 伤的免疫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不明, 严重危害人类健 康 [1 ] 。因其病情复杂, 变化多端, 涉及的脏腑错综, 故 迁延难愈。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正 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反佐配伍作为方剂中的 重要法度之一, 多应用于危急重症。临床实践发现, 辅 以反佐配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往往能达到较好的 治疗效果。本文从起源、 内涵及其在经...
-
桂枝汤治风疹验案
病例:李某,女,35岁。患者3 年来遇冷风后全身皮肤起丘疹,瘙痒难忍,常易感冒。诊见:面白,全身瘙痒,搔抓后局部起红色痕迹,时搔时消。伴长期腰痛,经常牙出血,畏风,手足冷,舌淡,苔薄白,脉缓微弦。曾用疏风养血,凉血止血之剂未能取效。拟从宣太阳抑郁之气,畅郁达表入手。方用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各12克,炙甘苹6克,生姜3 片,大枣2枚,制附子(先煎)、浮萍、白术、防风各10克,骨碎补15 克。2剂,初服覆盖棉被,令微微出汗。药后瘙痒大减,腰痛亦轻,继服 2剂,仍时有牙出血,加西洋参、黄 芪、当归、牡蛎、仙鹤草调理月余...
-
滋阴润肤软坚疏风 银屑病验案举例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常见多发的慢性皮肤病,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男女老幼皆可患病,以青壮年较多,四季圴能发生,仍以春冬多见,病程缓慢,常反复而发。其病因颇为错宗复杂,笔者在临床中据其不同症状表现,辨证用药,获效较好,将常用治法及验案举例如下。 滋阴润肤活血化瘀 此法用于治疗银屑病属于病程较长,皮损呈现疹色暗红,干燥鳞屑较多,属阴液不足,兼有血瘀症状表现。 如治孔某,男,39岁。2011年3月17日初诊。头皮、躯干、四肢发生黄豆至钱币大小暗红色皮疹,较多分布,上覆银白色鳞屑9个月余...
-
夏小军辨治小儿过敏性紫癜复发验案举隅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全身性血管炎,可影响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出现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等并发症[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HSP最严重的并发症[2]。HSP的发病人群多为10岁以下儿童,平均发病年龄为6岁[3];每10万17岁以下人群中每年有10~30例发生HSP[4,5]。HSP以春秋季节发病多见[6],发病机尚制不明确,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可自愈,但复发率仍占16.3%[7],且撤药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
治顽固性湿疹验案
湿疹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一些经常接触化学物品的人群中发病率很高,治疗也有一定的难度。根据病程和皮损特点,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3类。古代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有旋耳疮、肾囊风、四弯风、脐风等多种。 验案:曹某,男,58岁,头面部湿疹2年就诊。患者自述:2年前因染发后出现头面部丘疱疹,其形似癣,成片,痒甚。搔抓破损后流黄水,无发热。曾多方求医,经大量抗菌消炎西药、清热解毒中药,多种外用药治疗皆无效。问诊:饮食尚可,睡眠稍差,大小便正常。望诊:形体偏瘦,头皮,两耳周,两太阳穴部呈紫褐色,其上有丘疱疹。面色...
-
治婴幼儿湿疹验案
病例:黄某,女,4 岁。湿疹反复发作半年余,经多方治疗无效,遂来就诊。诊见:其前胸和后背布满小米粒大。小丘疹并糜烂渗出,夜间痒甚无法入睡,面黄少泽,食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处方:荆芥、防风、蝉蜕、苦参、地肤子、滑石、砂仁各6克,苍术、白鲜皮、川芎、当归各5克,玄参8克,神曲10克。3剂,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3天后复诊,其前胸后背湿疹面积缩小,夜间痒有所缓解,纳食可,大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继用原方10余剂,唯前胸后背散在米粒样丘 疹,夜间痒已止。继用上 方加薏苡仁10克,服用 10剂而痊愈。...
-
中医药教授杨志波 整理其银屑病验案
杨志波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临床擅于化裁萆薢渗湿汤治皮肤病、性病、前列腺炎等疾病,效如桴鼓。现整理其银屑病验案,管中窥豹,以飨读者。 某男,22岁,2012年6月15日初诊。 躯干及双下肢见红斑鳞屑3年,加重1周。患者3年前因感冒,出现散在的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蜡滴现象(+),薄膜现象(+)。曾在多家医院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其效罔然。一周前无明显诱因皮损再次加重。患者现皮损基底潮红肿胀,鳞屑较薄,瘙痒明显,因搔抓可见血痂,时有渗液,下肢较重,纳呆食少,大...
-
慢性荨麻疹中医验案举隅分析
杨志敏运用经方以扶正托透法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 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 加出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 多以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 痒为表现。反复发作≥6 周且每周发作≥2 次, 时多时 少, 时轻时重, 达数月或数年之久者, 称为慢性荨麻 疹 [1-2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是最常见的类型, 约 80% 的 患者难以找到确切的诱发因素 [3 ] , 因此各种手段未必 能发挥确切效果且并非所有患者均对常规抗过敏治疗 敏感。有研究显示 H1 组胺受体拮抗剂即使用量升级 为常规剂量的 4 倍以上...
-
张雪亮辨治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验案一则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张雪亮从事中医临床、科研、科普工作30余载,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深厚,同时博采众家,思路广阔,提倡标本辨证、名方合用,擅用经方治疗各种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张雪亮辨治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验案一则整理分析如下。 闫某,男,10岁,2018年12月8日初诊。主诉:小便不畅10年。患者出生后不久出现小便涩痛,渐至小便不通,靠尿管排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曾予数种西药内服、外用,效不显著。现尿道黏膜糜烂,反复...
-
金匮肾气汤治荨麻疹验案
颜某,女,36岁。2014年1月4日初诊。述其平时即喜热恶寒,每遇寒冷后腹部、腰、臀部、双下肢皮肤觉有凉感即开始瘙痒,抓后起大小不一淡白色丘疹团块,腹部觉有胀感,得温热后舒适且痒感明显减轻,皮疹见消,反复迁延50余天。期间某院诊断为荨麻疹,经交替内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盐酸赛庚定、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当时症状能有缓解,过后依然如故。患者体质较差,近些日来小便较频,舌质淡,苔薄,脉弱。诸症辨属肾阳不足,风寒侵袭而发。治以温补肾阳,散寒疏风。金匮肾气汤加减。 处方:熟地15克,山药10克,山茱萸12克,茯...
-
补脾摄血治紫癜验案
验案:马某,男,12岁。双上肢远端、大腿、小腿、踝足部较密集的紫红色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20余日。外院诊为过敏性紫癜,经西药常规治疗,当时紫癜有所消退,但过后不断反复再现。诊见其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述其肢体倦怠乏力,纳差,舌质淡苔白,脉弱无力。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尿常规均无异常。 辨证:脾气虚弱,固摄无权,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瘀滞于皮下呈现紫红色瘀点瘀斑。治以补脾益气摄血,佐以化瘀消斑。处方:党参、黄芪、茜草各15克,白术、茯苓、山药各10克,牛膝、赤芍、炙甘草、砂仁各9克,丹参12克,大枣3枚,水煎分3次服,每...
-
面部及鼻周反复长红痤疮验案一则
全国名中医袁长津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患,现代医学认为青春期新陈代谢旺盛,皮脂腺分泌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大量的角质层皮质脱落(死皮)与油脂、尘埃混合在一起,堵塞了皮肤毛孔,引起毛囊红肿、发炎,继而引起痤疮。女性青春期面部痤疮多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当卵巢分泌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低下时,雄激素的分泌相对增加,从而使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内细菌的感染机会增多,容易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深部炎症,出现面部痤疮。青春期痤疮属中医学“肺风粉刺”...
-
中药治愈手足口病验案
王某,女,4岁。2010年6月5日初诊。 因反复感冒来诊,现在既无咳嗽亦无发热,唯口中异味,晨起眼眵过多,口唇色红如妆,咽部充血明显,无咽痛、咽痒,扁桃体Ⅱ度肿大,上颚靠里侧有一硬币大瘀斑,颜色鲜红,但无痛感,食欲很好,纳食较多,腹部叩击呈鼓音,明显腹胀,大便干,每日1次。手心较热,舌质红,苔有剥脱。 综合患者上述表现,应属于典型的食积化热,热极化火伤阴,食积、火旺、阴伤三者并存,所以患者很容易反复感冒。鉴于患者上颚靠里侧的鲜红色出血点,笔者认为患者可能为手足口病。但患者家属说上午刚去了儿童医院找专家看...
-
小儿积滞发病机理 中医验案举隅
积滞是儿科常见病、 多发病, 近年来, 由于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小儿积滞的发病率 逐年上升。积滞不仅作为一种疾病单独存在, 而且常 可诱发其他疾病, 如发热、 咳嗽、 感冒、 泄泻、 呕吐等疾 病, 所以积滞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宋明锁主 任医师是第 5 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 工作指导老师, 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 任委员, 硕士生导师。曾师从 “山西小儿王”张刚老 先生以及脾胃病专家郝玉明主任, 全面继承二位名老 中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
常见小儿疾病的治疗经验 贺普仁教授的验案
[摘要]介绍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治疗小儿多动症、弱智、遗尿等疾病的验案。小儿多动症是阴阳失调现象,阳盛阴衰,治疗时要重视调理气血阴阳,安神宁志;小儿弱智属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故治疗要补益先天后天为主,辅以益智开窍醒神;小儿遗尿多属肾气虚弱,故治以温补肾元为主。根据不同病证,辨证论治,灵活选用贺氏针灸三通法,即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取得了较好疗效。 [关键词]贺普仁;贺氏三通法;小儿疾病 贺普仁教授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国医大师,传统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在多...
-
加味甘露消毒丹治疗小儿冒暑验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宿春竹,田春馨,景伟超,王有鹏 关键词 加味甘露消毒丹;冒暑;小儿;验案 所谓冒暑是指感受暑热之邪传入胃肠而致的疾 病,为暑病轻证。小儿冒暑为感受暑热之邪,传入胃 肠,肺失宣降、脾失升清、胃失降浊,导致咳嗽、呕吐、 腹泻等三焦症状并见。暑令感冒多易夹湿,湿热困脾, 三焦气机失调,升降失司,即为现代分型所说的感冒 夹滞证。《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而又有寻常感 受暑气,致腹痛水泻者,乃胃与大肠感邪之故,或恶心 呕吐者,乃胃口有痰饮,而又感邪之故,此皆名冒暑, 是暑病...
-
治顽固性手足心出汗验案
病例:患者,男,22岁。手足掌心出汗,以手心为甚,其状淋漓,病已10余载,不分四季,寐则汗收。醒则汗出,烦惊更甚。多次求治,均以敛汗为法,未能获效。现面临择业等压力,更为头晕心慌,失眠神疲。面色不华,舌淡,脉细而弱。 2008年5月在门诊求治,依其脉症当属阳虚自汗无疑,法当补气固卫。汗为心液,随汗而出,必耗散营血,故佐敛阴调营。 处方:党参15克,黄芪、麦冬、白芍各20克,茯神12克,五味子、附子(先煎)各10克,生牡蛎(先煎)30克,炙甘草6克。服药3剂,效果不显。 二诊:上方加熟地、柏子仁各 15克,桂枝...
-
小儿磨牙症预防调护 中医辨证论治验案
常克运用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磨牙症经验 小儿磨牙症是神经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患儿在无意识状态下出现下颌肌肉规律性伸缩咀嚼的副功能活动[1]。该病多见于夜间,故又称夜磨牙,其病因多为精神过度紧张、牙齿咬合关系不协调、神经异常等[2]。现代医学以心理与行为学疗法、药物疗法、咬合干预疗法等对症治疗为主,但个体疗效差异较大[1]。 常克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致力于儿科疾病的诊治。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见常克教授善用清热泻脾散加...
-
严苍山辨治汗证验案三则
典型案例一 刘某,男,29岁。初诊:据述初则自汗如沫,年余不止,其他一切如常,唯脉象大而应指有力,苔薄白干。此属气阴两虚。因内火妄动则亢阳逼津液而外泄,也与阳虚自汗者有别,故仿六黄汤法加减治之,以观其效。方药:黄芪皮9g,大生熟地各12g,知柏各6g(盐水炒),川连1.8g(盐水炒),五味子2.4g,当归身9g,生甘草3g,豆衣9g,浮小麦9g,煅龙牡各12g,移山人参4.5g。 二诊:脉象较和,汗出较减,改为汤丸,以资久服。黄芪皮9g,大生熟地各12g,知柏各6g,川连1.5g,龙牡各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