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案 第9页
-
温运脾阳法治慢性胃炎验案
病例:奠某,女,36 岁。胃脘痞满反复3年,加剧1月,以夜间或食后痞满为甚,或疼痛,痛势剧烈。曾多次行纤维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 西医予洛赛克及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转诊中医服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陈夏六君子汤等,症状无明显改善,偶见反酸,稍嗳气,食欲差,口淡乏味,大便溏,两手冰冷,腰酸,精神疲乏,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细无力。证属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方用附桂理中汤加味。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2克,干姜、白豆蔻、熟附子、海螵蛸、浙贝母各8 克,丁香、肉桂、炙甘草各3克。7剂,每天1剂,水煎...
-
治老人肾虚哮喘验案
病例:胡某,男, 70岁。 有哮喘病史10余年,冬春季节发作。此次反复不愈已年余。诊见患者面色晦滞,喘息抬肩,动则尤甚,痰多粘稠,胸闷,食少,便干,舌边呈紫色,苔黄白腻,脉细滑。此属肺病及肾,肾不纳气,治以纳肾平喘,降气化痰。 处方:磁石(先煎)、紫石英(先煎)各 18克,生地、山药、山萸肉、炙紫菀、炙款冬、制半夏、葶苈子、麦冬、丹参各12克,橘红、五味子、甘草各4 克。 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 药后症情改善, 喘转平,痰吐已稀。续 服14剂,纳食增,稍能 平卧,经月余后又发, 再予本方而缓解。 点评:...
-
哮喘病能根治吗 杨牧祥验案选析
哮喘病能根治吗,历代医家重视首辨虚实 杨某,女,68岁。2008年2月5日初诊。患者曾有17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每遇冬寒加重。一周前不慎感寒,出现喘息气短,吸气困难,气不得续,动则更甚,伴咳声低弱,咳痰白滑量多,畏寒自汗,面白无华,神疲乏力,舌淡瘀暗,苔白滑,脉沉细。辅助检查:双侧胸廓对称,双肺叩清音,呼吸音粗糙,在肺门部可闻及少量哨笛音,未闻及湿性罗音。X线胸片:胸膈角锐利,肺纹理增粗,未见片状阴影,提示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为喘病,证属肺肾气虚,痰阻血瘀。治以补气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喘。自拟咳喘宁方加减...
-
治高血压病眩晕加重验案
病例:彭某,女, 66岁。患高血压病6 年,经常头晕目眩,近 几天眩晕加重。1周前 突然眼黑倒地,不省人 事,约10分钟后苏醒, 醒后活动如常。现症头 目眩晕,甚则复视(视 物有重影),步行欠稳, 手足发麻,腰酸软。舌 质红暗,舌苔根黄,脉 细弦。血压:160/90 毫米汞柱,头部cT检· 查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诊断为:眩 晕,中风先兆证。辨证为阴虚阳亢,肝 风夹瘀上扰清窍。洽宜平肝潜阳,通络 化痰熄风。处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 处 方:钩藤(后下)、白芍、生龙骨(...
-
古方治头痛验案
病案:顾某某,女,24岁。发作性头痛,伴右半身抽搐,短暂意识障碍反复发作近三年。曾4次住院治疗,发作期间渐趋缩短,多次脑电图、脑血流图及颅片检查无异常发现。四天前上夜班,突然感到剧烈头痛,两侧太阳穴及前额尤甚,经治疗无效而收入本科病房,拟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癫痫待排。诊见头痛欲裂,入夜益剧,甚则四肢捶床,抱头痛哭,口干,渴饮,舌红、苔微黄而少,脉细数。予清热平肝,祛风涤痰之剂不应。细询之,知其虽口干渴饮,但小便却不多。故撇开头痛一症,但从口干渴饮,小便反不多人手,用五苓散原方: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各10克。...
-
老中医万远铁治中风脑病验案举例
万远铁,湖北省武汉市中医院脑 病科学术带头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 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三、四批名 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万老早年从师湖北省著名老中医叶国 芝,对中风脑病等疑难杂症有自己独 到的见解。现将万老治疗中风脑病的 经验介绍如下。 万老根据“风、火、痰、瘀”的,病理因素,将中风脑病分为以下三型进行辨证施治。 一、风火痰瘀型 表现:此型多见于形体肥胖患者,实证为主。除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主症外,多可见头晕目眩,面红耳赤,咳吐痰涎,口苦咽干等症。舌红,一苔黄腻,脉弦或弦...
-
治彻夜不眠验案
病案:林某,女,50岁。初诊主诉失 眠半年,经常彻夜不眠。现神情焦虑,疲 倦貌,患者面部色黑,眠差,甚则彻夜未 眠,虽然非常疲倦但无法入眠,需服用 艾司唑仑片方能入睡,可睡三个小时左 右,上午以及夜间自觉胸口烘热,后热 气上冲,随之汗出而解,且伴有四肢麻 木,小便短赤,大便偏溏,舌暗红,苔薄 黄,脉弦滑。诊断:失眠。辨证:阴虚内 热,热扰心神,兼有痰饮。用知柏地黄丸 加减。 处方:山药20克,山茱萸15克, 熟地12克,泽泻、丹皮、茯苓、知母、黄 柏、炙鳖甲(先煎)、陈皮各9克。水煎分 3次服,每日1剂,共7剂。...
-
温胆汤加减治疗广泛性焦虑症验案举隅
焦虑症以广泛性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 恐不安为主要特征, 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肌肉 紧张与运动性不安, 临床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 障碍两种形式。广泛性焦虑症又称慢性焦虑症, 是焦 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常缓慢起病, 以经常或持续 存在的焦虑为主要临床症状, 如过分担心、 紧张、 害怕 等 [1] 。中医将此类疾病多归于郁证、 不寐、 心悸等范畴 [2] , 可辨为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 忧郁伤神、 心脾两虚、 阴虚火旺、 胆胃不和等多种证候。西医主要采用抗焦 虑药或者抗抑郁药治疗, 但是此类药物常有...
-
国医大师治血管性痴呆验案举隅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是当代著 名的中医大家。邓老在运用中医药 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方面造诣颇深, 他采用“益气除痰活血法”治疗血管 性痴呆疗效卓著。现将邓老辨治血 管性痴呆经验介绍如下。 一、气虚为本,痰瘀为标 邓老指出血管性痴呆多发于老 年人,多为虚实夹杂。其病因可归纳 为恣食膏粱厚味,劳逸不当或七情 内伤等因素导致脾气虚弱。邓老认 为本病病位在脑,与五脏相关,尤以 脾气虚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为脾 气亏虚为本,以痰瘀痹阻脑络邪实 为标,导致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其 ’病性不外乎虚、痰...
-
治糖尿病腹泻验案
病例:刘某,女,68岁。患2 型糖尿病15年,反复发作口干、多饮、多尿,平素服用降糖中成药,病情时轻时重。3个月前出现腹泻, 3~7次/日,呈稀便,伴倦怠乏力。自汗、食少,轻微腹胀,口微干,饮水不多。腰膝酸软,夜尿频数。 在某市医院经检查诊为糖尿病腹泻,经对症治疗,疗效不佳。近半月来病情明显加重,腹泻6-10次/日而来诊。诊见面色不华,形瘦神疲,语声怯弱,舌质略暗,苔薄白,脉沉细。血糖8.9毫摩尔/升,尿糖 ++。纤维结肠镜检见粘膜充血、水肿。证属脾肾两虚之泄泻。治则:健脾补肾,降糖止泻。处方:山萸肉、丹参、芡实...
-
摘录治疗肠系膜淋巴结核验案一则
经方善治急症,倘若方证相应,效如桴鼓。近日学习胡希恕先生医案,体悟颇多。现摘录胡希恕治疗肠系膜淋巴结核验案一则,试作解析。 治疗经过 蔡某,男,48岁。1964年11月23日初诊。 患者1962年12月诊断为胸膜炎、肠系膜淋巴结核。经治疗后长期发作腹痛、不规则发热,检查血沉快,时自汗盗汗,肠鸣矢气。今腹痛复发,已持续14日未已,在河北省保定市曾服中药10余剂不效,而来京求治。现症见午后高烧40℃,自汗、盗汗甚,腹痛剧甚,胃脘亦痛,时欲呕,苔白腻,脉沉弦紧。 胡希恕先生辨证此为太阳太阴合...
-
腹胀痛不排便3天 小承气汤验案
陈德货主任医师,现任海军总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中心特聘专家,在临证中善于运用中医四诊,突出主证,治疗以经方为主,并灵活加减化裁,临床治愈疑难病例颇多,兹举例如下: 小承气汤验案 杜某,男,75岁。 主诉:腹胀痛、不排便3天,间断喷射样呕吐1天。 患者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手术史,术后2年出现:呕吐,腹胀痛,大便不通。到急诊给予输液,腹部更胀,未坚持治疗,又于消化内科住院两周,未取得明显疗效,出院后自行使用开塞露,大便通后诸症好转。 患者5日前活动汗出后受寒,因无明显症状未引起重视。近2日腹部剧痛、...
-
腹痛便溏1年余 治肠易激综合征验案
病例:秦某,男性,36 岁。脘痞,腹痛,便溏1年余。腹痛位置不固定,肠呜,便溏,每日3~6次,便后痛减,无明显消瘦。曾服抗生素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查体无异常,经胃肠透视、结肠镜检诊为肠易激综合征。舌淡,苔白腻,脉沉弦细。 予痛泻要方:白芍 15克,白术12克,防风、陈皮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停用其它一切药物。3剂后腹痛消失,大便每日1次,先硬后溏。脘痞,舌淡红,苔黄腻,脉弦 煎分3次服。停用其它一切药物。3剂后腹痛消失,大便每日1次,先硬后溏,脘痞,舌淡红,苔黄腻,脉弦细。 改用泻心汤法:党参 15...
-
食积胃痛理气和胃 治胃痛验案
病案:朱某,男,62岁,初 诊述上腹胀痛半年,脘痞食少, 腹胀嗳气,口中粘腻,大便不爽,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素有烟酒 嗜好,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 曾口服奥关拉唑治疗。西医诊断 为慢性胃炎。中医诊断为胃痛。 证属湿热中阻,胃气上逆型。治 以清热化湿,和胃降逆。方选杏 仁滑石汤加减。处方:茵陈15 克,杏仁、滑石、郁金、法半夏、 石菖蒲、炒山楂各10克,厚朴、 橘红、通草、黄连各6克。每日 1剂,水煎分3次服。服7剂后 腹胀嗳气明显减轻,苔腻渐化, 效不更方,连服半月后不适症状 基本消失。 体会:嗜烟酒肥甘之品,...
-
治萎缩性胃炎验案 方用一贯煎加味
病例:谈某,男性,67岁。患者慢性胃炎史6年,多年不愈,饮食稍不当则胃脘隐痛不适,伴食少,易怒,口干,大便干结。诊见舌体偏小,舌红无苔,脉细弱。胃镜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胃阴不足,气机不畅,治宜滋养胃阴,理气助运,方用一贯煎加味: 白芍15克,生地、麦冬、沙参、枸杞子、当归、天花粉、佛手、香附各10克,川楝子、甘草各 6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10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大便仍干结。原方加瓜蒌仁20 克,连服20剂后胃脘隐痛消失,余症亦消失。嘱隔日服中药1剂,继服10剂以巩固疗救。3个月后复查胃镜已恢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