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验案 第16页

验案 第16页

  • 《濒湖医案》佚案中运用药物外治的验案

    《濒湖医案》佚案中运用药物外治的验案

    药物外治的理论与内治理论相同,所不同的是给药的途径、用药的方法的差异。其机理主要是内病外治,上病下取,药物经皮肤经络而达到病变部位,通过皮毛、腠理、经络气血的作用,调整相关脏腑组织的疾病,发挥其整体治疗作用。清代医家徐大椿曾说:“疾病由外入内,行于经络,脏腑者,必服药驱之。若病变部位已固定,或在皮肤、筋骨之间,可用膏贴之,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将病邪提出,或散解病邪,较服药有力。” 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载的《濒湖医案》佚案中有多则运用药物外治取效的验案。可见李时珍非常...

  • 《杏林积铢·张杰临证验案辑录》漫议

    《杏林积铢·张杰临证验案辑录》漫议

    张杰教授的《杏林积铢·张杰临证验案辑录》(以下简称《杏林积铢》)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下两篇,收录医案120余则、作者经验方4则、讲座稿7篇,是作者50年从医实践的缩影,充分体现了其临床辨证思路和用药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实属难得。 治急症巧在掌握化机 中医治疗急症的功夫如何,总有人质疑,包括中医界内部的一些后学者们。事实当然是最客观的回答:不仅历代医家们已经有过万千凿凿的定论,就在张杰教授的《杏林积铢》中也有为数可观的证据。发热,急症也:有高热抽搐的5岁女婴,用...

  • 五火渊源 五火病机 五火治法 刘纯中医验案

    五火渊源 五火病机 五火治法 刘纯中医验案

    刘纯补充完善五火说 刘纯, 字宗厚, 约生于明至元六年 (1340年) , 卒于明永乐十年 (1412年) , 江苏吴陵 (现江苏省泰县、如皋一带) 人;明代著名医家、丹溪学派的传承人。著有《医经小学》《玉机微义》《杂病治例》《伤寒治例》等。其以《素问》《灵枢》《难经》理论为本, 融汇张仲景及金元诸家学说;在五志之火、肾无实不可泻及损伤专从血论、施泄于肾等中医理论上卓有建树, 承前启后, 对后世颇有影响[1]。既往研习刘纯著述甚少, 在此不特耀古以腾今, 实足光前而启后, 不致掩质埋光。《玉机微义》火门中...

  • “相对穴”艾灸临床验案举隅

    “相对穴”艾灸临床验案举隅

    相对穴[1- 2 ] 是指身体各部阴阳相对的 2 个腧穴 同时取用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如内关与外关、 悬钟与 三阴交等。此类穴一个在阴经, 一个在阳经, 同时取 用阴阳或阴阳、 表里相配, 在调节阴阳方面能够“阴 阳并治, 气血同调”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3 ] , 发挥 阴阳相济之妙用。阴阳合则身强体健, 阴阳不合则 虚损劳病。灸法是针灸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 临床上体现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在日常防病保健中 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 ] 。临床上选用...

  • 王晓燕运用和法治疗儿科疾病验案

    王晓燕运用和法治疗儿科疾病验案

    和法是通过调和阴阳、表里、寒热、升降等对立的病机矛盾关系,纠正人体之偏颇,通调人体表里、上下,平其寒热、燥湿,调其升降、开阖,使人体阴阳、脏腑气血归于和谐[1]。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言:“病有在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又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方有和阵。”将二陈汤、平胃散、六君子汤等方剂作为和法的代表方,体现了和中健脾的思想。清·汪昂在《医方集解》中提出:“和解之剂,用以分理阴阳、调和营卫。”所列的和解方剂中,除和解少阳的小柴胡...

  • 杨道文临床验案举隅

    杨道文临床验案举隅

    杨道文是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科主任医师,北京市朝阳区中医药专家下基层暨学术经验继承工程指导导师。笔者有幸成为杨道文第六批学术经验继承学员。现将杨道文临证验案三则总结如下。 医案一 鲍某,男,73岁。喘息3年,痰少色白,动则加重,负重时明显,平时不爬楼梯,下肢无浮肿,纳可,无反酸,大便可,小便可。舌质暗,苔厚腻,脉结代。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余年。平日口服氨茶碱片0.1g,每日2次。否认前列腺增生病史。 诊断:(肺肾气虚、痰瘀内阻型)肺胀病。 治则:宣肺纳肾,化痰行瘀。...

  • 黄连茯苓汤治顽固性寒证验案辨析

    黄连茯苓汤治顽固性寒证验案辨析

    笔者跟诊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学用五运六气理论,临床用三因司天方治疗疑难杂证,时获良效。现记录一则医案于下,意在通过病案及讨论,加深对运气理论的认识。 患者许某,女,1956年12月22日(丙申终之气)出生。 2021年6月18日初诊:全身怕冷十余年加重半年。患者头之巅顶部怕冷甚,夏季亦需戴帽眠时须盖物,今年怕冷尤甚,颈胸部不能吹一丝风,肩胛部易受凉酸痛,眠时手腕部亦怕冷,须盖严实,胃胀,不可食冷亦不可食油腻,晚饭进食极少,大便不成形,口干,汗出多,头晕,头昏,胸闷,尿频,饮水后短时...

  • 陈潮祖用经方治杂病验案三则

    陈潮祖用经方治杂病验案三则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陈潮祖是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他临床治病,善于把握病机,依法处方,用药看似平常,却每能获良效,有独到之处。临证尤擅运用经方,或单投,或合用,或师其法而随证加减,颇为精彩。今精选数例,以示治验之妙。 温经汤治腹痛案 沈某某,女,31岁。2001年10月18日初诊。患者自诉常于凌晨6点半左右,屋外噪音一起即绕脐腹痛、发胀,已1年多。反复发作,每次腹痛即大便,大便次数增多,严重影响睡眠,以致情绪不佳。近1年来,多次寻中西医治疗,西医检查B超、CT、肝功能、...

  • 中医病机准确辨识意义思路“识机”验案

    中医病机准确辨识意义思路“识机”验案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之枢机。“识机”为临床诊疗之核心环节,上承“辨证”,下启“论治”。有必要将“识机”从“辨证”中分离出来,彰显“识机”的独立性和重要性。 •“识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凝练“基本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一般规律;二是抓住“主要病机”,即疾...

  • 高仲山治杂病验案三则

    高仲山治杂病验案三则

    高仲山(1910—1986),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近代黑龙江省“四大名医”之首。他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家学渊源,独树一帜,开创龙江医派之先河。笔者有幸侍诊于高老左右,聆听教诲,耳濡目染,获益良多。兹摘其治验三则,以飨同道。 瘟黄 柴某某,男,35岁,1960年3月22日初诊。患者曾于1960年3月17日午夜,因意识不清7~8小时而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治疗。经检查,西医诊为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黄色肝萎缩、肝昏迷。患者曾自述5日前突感全身不适,发热恶寒,至午...

  • 屉布烧灰外用治紫外线过敏验案一则

    屉布烧灰外用治紫外线过敏验案一则

    张德俊云:顷年和倅余杭人将赴官,因蒸降真木犀香,自开甑,面扑甑上,为热气所熏,面即浮肿,口眼皆为之闭,更数医不能治,最后一医云:古无此证,请以意疗之。于是取僧寺久用炊布烧灰存性,随敷随消,不半日而愈。盖以炊布受汤上气多,反用以出汤毒,亦犹以盐水取咸味耳,医者之智亦可喜。(王璆《是斋百一选方》) 炊布,我们通常叫屉布,日受热气熏蒸,而有耐受之能,故不畏热气来伤,即可消化热气也。以此来治疗热气烫伤,可谓颇具巧思。不知道这“最后一医”姓甚名谁,但他一定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医者。当我在《〈奇症...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