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第40页
- 
	
	荷叶药膳清热解暑 教你应对酷暑中医认为荷叶具有消热清暑、生津止渴的功效,是消暑利湿、升阳止血的良药。尤其是新鲜荷叶消热清暑力更强,非常适用于暑热、口干、头晕头痛、小便灼热以及暑湿泄泻等病症。下面介绍几款荷叶药膳共选用。 ●荷叶粉蒸肉取新鲜荷叶5张,猪瘦肉250克,大米250克,精盐、酱油、淀粉等各适量。先将大米洗净后捣成米粉,再将猪瘦肉切成厚片,加入酱油、淀粉等搅拌均匀备用;荷叶洗净裁成10块,把肉和米粉包入荷叶内,卷成长方形,放入蒸笼中蒸30分钟即可食用。夏季食用,具有健脾养胃、升清降浊和降血脂之功效。 ●荷叶莲子粥取鲜荷叶1张,莲子、芡实各... 
- 
	
	甘蔬萝卜汤 清热除烦渴甘蔗具有清热、清生津、润燥的 功效,常被用于热病伤津、心烦口 渴、高热不退、肺燥咳嗽、大便干 结等病症的治疗。甘蔗还具有和 胃下气之功,对消化不良、反胃呕 吐、吞咽不适等症状有缓解、改 善、消除和治疗的作用。 取甘蔗0.2公斤,鲜白萝卜 0.15公斤。两者皆剁碎,加水煮至 萝,\熟烂,去渣取汁,随量饮用。 二者同用,可奏清热除烦、解酒毒 和化食下气之效。适用于酒食过 度;烦热面赤、呕逆少食等。 温馨提示:甘蔗属甜腻甘寒之品,多食久食则蕴痰、生湿、化火,故脾胃虚寒、胃脘中满者不宜食用,肥胖之人也应限食。另外,发霉... 
- 
	
	入秋后吃梨好季节 静心解渴清肺润燥入秋后,正是吃梨的好季节。在风干秋燥的午后吃上一个,不仅静心解渴,还能清肺润燥。但您知道品种各异的梨都有哪些特点吗? 最解腻:鸭梨。它肉质细脆多汁,香甜,耐贮藏。鸭梨果实呈倒卵形,顶部有鸭头状凸起。一般鸭梨果皮是黄绿色,贮藏后呈淡黄色。套袋栽培的果实为黄白色,也称为水晶鸭梨或水晶梨。鸭梨糖度较低,清甜爽口,吃完油腻的东西,想吃点水果解解腻,选它准没错。以河北泊头、山东阳信的最有名。 最养生:雪花梨。雪花梨果肉洁白似雪如霜,又因梨花洁白无瑕,酷似雪花,故称为雪花梨。常见的梨中,它的个头最大,每个能达到35... 
- 
	
	研究清宫医案中时方的应用时方是相对于经方而言,实寓时下之方、时令之方之义,又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时方,概指唐宋以后的方剂,率多历代名家名方。狭义时方,一般指金元以后医家创制的方剂,尤以温病学家所创制方剂为代表。前者如《千金》温胆汤、《局方》藿香正气散;后者如吴又可之达原饮、吴鞠通之桑菊饮等等,不胜枚举。从方剂学发展史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诊治范围,时方方剂都远远超过经方方剂。 研究清宫医案中时方的应用,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不少唐宋金元时期的时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方剂,如温胆汤、犀角地黄汤、香苏散、泻白散、清暑益气汤... 
- 
	
	春节煲一锅滋润又能清热祛火的汤春节期间,很多人吃得不但油腻,而且数量较多,加之经常熬夜,很容易上火。煲一锅滋润又能清热祛火的汤,既能灭掉体内的“火”,还能补充体液,滋润身体。 冬瓜荷叶汤 材料:冬瓜1~2斤,荷叶两大块,瘦肉半斤。 功能:冬瓜以利水祛湿见称,瓜味鲜甜。荷叶清热解毒,除烦通窍,加瘦肉、冬瓜成汤,有荷叶香味、瘦肉鲜味、瓜之甜味,十分可口。 制作方法:冬瓜洗净连皮切块,荷叶洗净扎好,瘦肉切成块,齐入煲,放六碗水,煲两小时即可。 南瓜海带汤 材料:食物:南瓜1斤,海带4两,瘦肉2两。 功能:南瓜味甘、性寒,含维... 
- 
	
	蔊菜 清肺化痰 止咳平每100克蔊菜含蛋白质3.2克、脂肪O.3克、粗纤维1.3克、胡萝卜素4.15 毫克、维生素B20.6毫克、维生素c9.8毫克、钾30 毫克、钙28.9毫克、磷4.63 毫克、铁0.47毫克,还含有蔊菜素、蔊菜酰胺等成分。 常食蔊菜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蔊菜所含的薄菜素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对痰热咳嗽、支气管哮喘有治疗作用。蔊菜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可作为痈、疮、疖、感冒等病的辅助食疗。另外,蔊菜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健胃理气,常用于腹内积滞、大便... 
- 
	
	清宫中药代茶饮方代茶饮(茶药)即以药物或药物加茶叶,共煎或以开水冲泡以饮用。代茶饮始于唐,盛于宋,成熟于清代。清代宫廷中对代茶饮备受推崇,常应用于防治疾病、病后调理、养生保健。清宫代茶饮常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选用中药代茶饮方,使其更加切中病证,提高疗效。 清宫代茶饮大致可分为九种:疏风解表类代茶饮、止嗽类代茶饮、除湿类代茶饮、消导类代茶饮、祛暑类代茶饮、温中类代茶饮、安神类代茶饮、补益类代茶饮。药引用药多为轻灵之品。解表药其中尤以桑叶、菊花更为常用;清热药常用天花粉、竹叶、青果等;祛湿药常用苍术、广藿香、泽泻、灯芯... 
- 
	
	《清太医院医家研究》三大特色编者按: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自上世纪80年代始,对清代宫廷原始医案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相继有一系列研究成果问世。由杨叔禹教授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清太医院医家研究》一书,对清宫医案又进一步做了梳理和选析。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们对清代宫廷医药档案的研究,已历经三十余年。先后出版了《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清宫医案研究》《清宫配方集成》等多种著作,向世人展示了清宫诊疗的原貌。皇室患者位尊体贵,医家医技精湛,其医案深有挖掘之价值。难得杨叔禹教授沉迷于此,心有灵犀,对清宫医案的研究兴趣盎然,锲而不舍,历数年而... 
- 
	
	孙树椿教授新作《清宫正骨手法图谱》中国中医科学院孙树椿教授新作《清宫正骨手法图谱》问世了。作为他的学生,当我接到老师亲自签名赐予我的书时,内心非常感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坐下来认真拜读后,感触颇深。老师能把纷繁复杂的学术专著写得这么易懂、易看、易学,非常人所能为。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领域的一枝奇葩,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部分,其中的正骨手法可以说是骨伤科学的灵魂。作为孙老的学生,我们都知道老师手法之精湛,正像骨伤前辈李同生教授所言:“孙君尝施神奇妙手,起沉疴于顷刻,诚杏林之翘首... 
- 
	
	裴永清养生语录 不能重饮食而轻情绪调养裴永清,1943年生,著名中医专家,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医界首届硕士研究生,师承著名中医大家刘渡舟教授。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2年度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专著与合著10余部,其代表作是《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擅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包括过敏性)、心脑血管疾病治疗。 作为中医界首届硕士研究生,年过七旬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专家裴永清可谓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随着在临床中接触到越来越多被某些养生节目推荐的所谓食疗方、保健方法误导的患者,裴永清逐渐对如何... 
- 
	
	少私 清静 寡欲 乐观庄子,本名庄周,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哲学家,84岁寿终,可以说是古代的老寿星。他终生不仕,一直过着贫困生活,有时甚至以编织草鞋为生。他的哲学著作《庄子》,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庄子主张“无为”,顺其自然,同时强调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他的长寿和养生经验与他的哲学观念是紧密相联的。 庄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他的人生态度,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少私、清静、寡欲、乐观。他生活艰辛,“衣大布而补之”,有时借米糊口。对这些他都抱无所谓的态度。他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唁。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