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秋燥
-
清除秋燥咳嗽食疗方
秋季风干气燥,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尤其易引起燥咳。燥咳的表现为干咳不止,无痰或少痰,痰难咯出,痰中带血丝,并伴有口干咽痛、喉痒、声音嘶哑、舌红少津等症状。推荐几款有助于清除燥咳的食疗方,中老年人及急、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不妨一试。 蔗汁粥 新鲜甘蔗500克,去皮榨汁备用。取粳米50克,煮成粥后兑人蔗汁60毫升,再用文火煮沸,调匀即可食用。 蜂蜜萝卜汁 白萝卜500 克,洗净去皮切碎,用洁净纱布包好榨出汁,每次取60毫升加蜂蜜一匙,调匀吞服,1口3 次,连服3~5天。 川贝炖雪梨 取雪梨一只洗净,横断切开,去核...
-
自己家庭制备饮品除秋燥
除秋燥可以自己家庭制备饮品,下面推荐5种方案。 1.秋梨水:用大鸭梨两个,带皮洗净后切成碎块,水煎熬制,食梨饮汤; 2.木耳芝麻水:用黑木耳5克,温水泡发,黑芝麻10克先炒香,再将两样放在锅内,加水煎熬,加白糖调味,分次食用; 3.荸荠豆浆汤:豆浆1000毫升,荸荠汁100毫升,混匀,加白糖适量,煮沸饮用; 4.菊花茶:将白菊花10克放入杯中汤,加白糖适量,倒入沸水,加盖泡3-5分钟,当茶饮用,每天一杯; 5.麦冬茶:用麦冬30克,煎水代茶饮用,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是秋季防治秋燥的良好保...
-
中药百合二冬除秋燥
百合→秋燥伴失眠、多梦者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百合煮粥是最常用的抗燥良方,具体方法是:取百合30克(洗净切碎),糯米50克,加水400毫升,同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适量,早晚温热服食,尤适宜秋燥伴失眠、多梦者。对于舌红、心烦、鼻出血者,煮粥时可加莲子30克。 二冬→秋燥伴便秘者 二冬即天门冬和麦门冬,在抗燥药膳中,通便润肠的效果显著。可取天门冬、麦门冬各40克,放入砂锅内,先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然后煎煮20分钟,取煎液后,加温水再煮,如此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再...
-
三鲜汁除秋燥
秋季干燥,很多人感觉燥热不适,出现了鼻腔烘热、咽干口燥、心烦不安等症状。以下验方可缓解秋季干燥引起的不适。 鲜藕500克,鲜梨250克,鲜百合30克。将鲜藕洗净、去皮、切碎,鲜梨(去核)切碎,鲜百合洗净、剥开,切碎,放入家用榨汁机中,搅打成浆汁。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后(也可不过滤),倒入容器即成。每日分数次空腹饮用。 此方具有清肺生津,止渴除烦之功效。鲜藕可清肺火、通便秘,鲜梨能生津止渴,鲜百合能养阴、除烦、安神。三味合用,对于秋季干燥时鼻腔烘热、鼻干咽干、喉中痒痛、涕中带血、心胸烦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不适症状...
-
三大消火穴除秋燥
秋季天气干燥,人们易上火。事实上,人体本身自带三大祛火穴位,每天坚持按摩,就能起到除秋燥的作用。 按脚背防失眠。太冲穴在脚背上,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肝火旺表现为头晕、易怒、口干舌燥、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 揉脚底治口臭。内庭穴在脚底,在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