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 第12页
-
短暂失语中风先兆?
今年65岁张先生半年前突然出现短暂性失语,伴左侧肢体发麻,且最近频繁发作,每次发作时间、发作次数不固定,症状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后便自行缓解。由于症状持续时间短,张先生并没太在意。日前,他突然左侧肢体瘫痪,头昏严重,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被诊断为中风。 短暂性失语发病原因有两种:一是动脉严重狭窄基础上因血压波动而导致远端一过性脑缺血,血压升高时症状缓解;二是微栓塞进入脑动脉系统引起血管阻塞,因微栓塞被体内酸性物质分解或自行移动造成局部血液循环恢复,脑缺血症状缓解而消失。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越多,间歇时间越短,发生...
-
中医药迎来黄金发展期 落实为先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标志着中医药上升至国家战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多次组织学习并强调2016年中医药工作要以贯彻实施《规划纲要》为主线,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推动《规划纲要》落地落实。 河北省委、省政府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高度重视国务院《规划纲要》在河北的贯彻落实,省长张庆伟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很好地学习消化,把我省的规划搞好”。河北省卫生计生委迅速组织《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全...
-
先生对中医的情绪大反转 对我也路转粉
我的先生知道我是学中医的,但患病从来不找我看。他从小到大都没有触摸过中医药,遇到我之前也没吃过中药。我读博时,先生的眼角长了个病毒疣,他总用手抠,成果导致疣变大了,甚是影响漂亮,所以我自告奋勇要帮他医治,成果被他拒绝了。我又引荐他去找一位师兄看,相同也被拒绝了。 大概过了几个月,他每次照镜子都觉得那个疣影响漂亮,更要命的是,每个搭档见了他都要问“眼角怎么了”,这让他苦不堪言,所以就自动来跟我探问治病毒疣的事。疾病的困扰已经战胜了他对中医药的排斥,所以我带着他去找师兄治病。医治过程中...
-
把基本理论的学习与身边先进事迹的学习相结合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全民健康是强国之基。保持初心、同心协力服务群众健康,并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是现代中医人的历史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医药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人才建设是中医药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中医药事业发展急需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服务型的综合型人才。 立德树人是培育中医药综合型人才的制高点。医疗卫生服务涉及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相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变化,医德成为最根本和最直接的“传感器”,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德医风透视党风...
-
晨练之前宜先排便
中老年人晨练前要做些准备工作,如换上轻便的运动装及运动鞋,稍稍凉一点儿的白开水等,但最为重要的是上卫生间将大便排干净,清清爽爽走进晨练运动场。 如有几百克重量的粪便留在直肠内,运动起来,会使人的肛肠部位有不舒服的坠胀感,影响人在运动中的快感;而且由于运动时会出汗,身体损失水分后,会自然地从肠道中吸收一部分水分,也就是从稀软的粪便中吸收回一些水分,这有可能促使大便趋于干结不易排出。随着水分的吸收,也有可能吸收回一些存在于大便中已被分解出来的毒素。这些毒素短期内虽然不会对身体健康有明显影响,但如经常性地被吸收,则肯定对...
-
老年人跑步前先练六个动作
生活中,所有跑步者都要防受伤。老年人跑步应注意把跑步作为简单易行的生活体育。但是,老年人由于求效心切,往往忽略必要的肌力练习,结果给老年跑步者带来许多下肢疾病,如膝部疼痛、关节变形、关节半月板损伤等。 据测定,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跑10公里,按单脚每公里落地500次计算,一只脚承受的重力为600吨—900吨。老年跑步者,下肢肌力差,肌肉缺乏柔韧性,关节老化,在这样大的重力作用下,极易造成下肢疾病。因而,这就需要强化下肢肌力,提高肌肉的柔韧性,以增加肌肉的血供应量,使肌肉能持续长时间地剧烈活动。 股四头...
-
缓解胃痛先辨病因
一些胃病患者对冷空气特别敏感,一接触到冷空气,胃往往就会开始闹腾。如果患者是因为接触冷空气引发了胃痛,那么转移到温暖的环境里,再喝些热水就能很好地缓解不适。寒冷空气会使人体各组织收缩,胃也不例外,胃部收缩时,胃酸在变窄的空间里显得过多,造成了胃痛。因此喝些热水,补充热量就能很快地消除胃痛。 如果患者有胃酸反流问题,胃痛发作多因原本待在胃内的液体逆流人食道造成。当你觉得不舒服时,切勿躺下休息。保持直立状态,使胃酸待在胃内,会比躺下更舒服。当不得已要躺下睡觉时,单纯靠加高枕头缓解反流的效果并没有那么好。这时,患者可利用...
-
打呼噜怎么治 养生堂 幸福睡先
养生堂20120106 幸福生活睡当先 某患者经常从梦里惊醒,醒来头痛,心情不舒,白天精力不足,时常头痛,恶心,后经CT检查证实存在脑部肿瘤。 如果存在脑部肿瘤,它会对大脑皮层神经造成长时间的刺激,这也就有可能造成患者经常从梦中惊醒的情况发生。而且,醒来后会伴随头晕恶心等症状出现。当然,惊醒与脑部肿瘤不可以划等号,只是当有上述症状的时候应该引起注意,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 梦中惊醒常见的有梦的内容对人的刺激太大,比如做噩梦、从高处跌下;再如前几次讲过的梦魇等,这些都是由于梦境本身的内容带给患者心理上惊吓、紧张等造成皮...
-
徐中玉先生已逾百岁高龄 其养生之道
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大学语文》主编徐中玉先生,生于1915年,已逾百岁高龄,其养生之道也颇值得我们学习。 生活简朴,仁者风范。徐先生一生生活及其简朴,至今住在没有装修过的9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且没有一件新式的家具,用的灯也是最为简易和原始的白炽灯管,连老花镜,都是花15元钱在地摊上买来的。先生不吸烟、不饮酒,不喝茶,一些衣服总是补了又补。如此简朴的生活,令人赞叹;而他却一下子拿出100万元,捐给华东师大中文系,资助贫困学生;仁者之风,令人景仰! 饮食有节,无欲则刚。在饮食上,除了新鲜时蔬...
-
人老先护膝 防治骨关节炎
天气渐冷,很多患有骨关节炎的中老年人又开始犯病了。人们常说,人老先老腿,作为最常见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骨关节炎几乎困扰着每一位老年人,不夸张地说,有多少老年人几乎就有多少骨关节炎患者,老年性骨关节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 除此,由于现代人吃的太好、动的太少,有些爱美女性冬天穿太少,都使得骨关节炎有年轻化的趋势。 很多人认为骨关节炎是老年常见病,没有引起重视,殊不知如不引起重视其危害极大,骨关节炎并发肢体关节活动障碍,严重时会产生肢体内翻及屈曲挛缩畸形,最后出现关节病残。 人老先护膝 防治骨关节炎...
-
汪逢春先生学术见解及临床经验
【汪逢春小传】汪逢春(1884~1949),江苏苏州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毕生热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努力提携后学。一九三八年曾任国医职业公会会长,并筹办《北京医药月刊》;一九四二年在北京创办国药会馆讲习班,为培养中医人材做出了贡献。学术上擅长时令病及胃肠病,对于湿温病亦多有阐发。著作主要有《中医病理学》、《泊庐医案》等。 汪逢春,生于一八八四年五月二十九日(清·光绪十年甲申五月初五日),故于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四日(农历己丑年七月二十日)。毕生热心公益事业,尤注重培养人才,提倡在职教育。一九三...
-
忆先父蒲辅周先生的治学经验:蒲志孝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先父于光绪十四年生于四川梓潼县城西北约五里的西溪沟。弟兄姊妹七人,父亲居长。当时全家主要生活来源仅靠祖父行医供给,家境比较贫寒。先父幼时上私塾,就不得不依靠祖母娘家(何家)负担。十五岁时,他开始随祖父学医,三年后而为开业医生。 先父早年在行医的同时,颇热心于社会福利事业。当时的梓瞳地瘠民贫,老百姓一旦有了疾病,更是没奈何。于是他在一九三五年主办了让无钱的病者享受免费医疗的同济施医药社,后来又倡办了平民教养工厂。同济施医药社一直办至解放,平民教养工厂因故中途倒闭。此外,乡里间凡...
-
中医儿科大家 徐小圃先生小传
[徐小圃先生小传] 徐小圃(1887~1961),名放,上海人。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弱冠时即出而问世,并名扬沪滨。后得山阴祝味菊先土善用温阳药的经验,运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苦,用药果敢审慎,屡起沉疴。晚年医名更着,求诊者日盈门庭。积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对于中医儿科学术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徐小圃先生初受业其父杏圃公,弱冠时即悬壶问世,为当代著名的儿科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独具创见的学术思想,尤以擅用温药而名噪海上。先生能广用伤寒方以治少小疾患,由于认病辨证精确,处方善以化裁,配伍灵活,因此,经先...
-
“人老先老腿”真实不虚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眼下正值小寒,已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这时,很多有“老寒腿”的老年朋友会发现膝关节渐渐出现不适,或原有的疼痛感又加重了,行动越发困难。常言道:“人老先老腿”,可谓真实不虚。 人们的日常活动离不开膝关节,正因为它承载了太多的运动任务,所以也成了最易出现问题的部位。膝盖周围缺乏肌肉包裹,较为敏感,易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膝关节活动次数的增多,其表面软骨细胞的增生能力会越来越差,再加上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