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第24页
-
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及舆论引导 新媒体助力中医成长
如果做好新媒体传播和舆论引导,从策略层面有以下七个方面:第一,要高度重视,专门团队负责。第二,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第三,完善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格局。第四,加强舆论阵地管理,打造中医药媒体矩阵。第五,加强正面宣传,主动舆论引导。第六,加强舆情预判,主动出击提前引导。第七,创新工作方法,实现策略升级。 中医药舆论引导有三大制度建设非常重要,当下最要紧的三件事,一定要尽快做。第一,中医药行业新闻信息及健康科普信息的规范发布制度。第二,培育中医药意见领袖并发挥舆论主体作用的制度。第三,强化主动舆论引导...
-
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可助中医诊断
红外成像技术被用于中医研究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经络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但利用红外成像技术辅助中医临床辨证的研究,尚属罕见,笔者用5年时间,潜心钻研,根据经典中医理论和现代物理理论,创立了脏腑定位,寒热秩序偏离定性的红外分析方法,把脏腑经络穴位热态与中医证候紧密联系到一起,实现了红外成像检测辅助中医临床诊断的设想,201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诊疗设备推广项目》中组织中医专家对这项技术进行技术审核,推荐该技术在中医医院推广使用。本文简单介绍这项新技术的原理、临床研究和技术优势。 红...
-
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
西学东渐以来,由于人类的疾病防治成本、健康维护成本和卫生经济运行成本过高,迫使各国政府不断推行医疗改革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次难题。特别是西医学用还原论思维方法所构建的医学范式尽管为我们最大限度地提供了选择,但由于效率低下和成本过高而凸显出了明显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在医改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医哲学思维智慧引领作用。 首先,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解放医学生产力。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学问,哲学是具体科学的灯塔,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
-
成功的中医药知识传播活动
温长路,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委员会专家、科技期刊审读专家、中国科协精品期刊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等。长期从事医学教育、临床、科研、管理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文史、政论、科普等各类文章1000余篇,出版著作60余种。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关系中医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任务。既不能将学术与文化对立起来、隔离开来,也不能宣传唯文化论,用文化淹没学术、替代学术,要解决好二者间...
-
近七成蜂胶用树胶勾兑掺假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混入自身分泌物形成的一种胶状物质。被公认为具有调节血脂、血压、血糖等保健功能。蜂胶好是好,但是产量稀少,五六万只的蜂群一年只能产100多克蜂胶,所以蜂胶又被誉为“紫色黄金”。据中国蜂产品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蜂胶每年产量约300吨。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蜂胶每年的实际销量却将近1000吨。那么这些多出来的蜂胶又是从哪冒出来的呢? 据业内知情人士介绍,真正的天然蜂胶数量稀少,提纯后每公斤售价高达700多元。而用浸泡好的“树胶”...
-
推进中成药合理应用 医药出口
推进中成药合理应用,为临床疾病治疗发挥更有效、更大的价值。围绕这一主题,2月23日,抗心律失常中成药安全合理应用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我国临床应用的中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每种中药又含有多种组分,作用机制复杂。治疗中既要考虑致病原因、疾病诊断,又要顾及辨证分型,还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专家在会上呼吁,中成药的合理应用,应突出体现在中医的辨证施治、合理配伍、联合用药等方面。临床用药首先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除此之外,还要以降低经济成本、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为目标。 论...
-
中成药质量带来安全隐患
近年来,由于部分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中药提取环节存在使用假劣药材提取物等违法违规行为,给中成药质量带来安全隐患,也为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再一次敲响警钟。 目前中成药生产的原料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中药材是指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用部位采收后经产地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是指从植、动物中制得的挥发油、油脂、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其中提取物包括以水或醇为溶剂经提取制成的流浸膏、浸膏或干浸膏、含有一类或...
-
大中药产业正在逐渐成形
近年来,我国中药产业的转变有目共睹。中药材从传统农业生产向以GAP为核心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转变,建设了一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形成了中药与农业发展的结合;中药饮片进入了GMP认证时代,大生产、机械化生产取代了小生产和手工生产,逐步建立了标准化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国家中医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相继建立了一批国家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在不断地努力中,大中药产业正在逐渐成形。 然而,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化之路却非一帆风顺。以中成药出口为例,我国中成药出口在世界份额中占比较低,8成以上市场为日韩等国...
-
膏方让调养成为一种享受
陈女士,44岁,德清人,在河南郑州做房地产生意。三年前经人介绍服用膏方,服完一料膏方后,精神好转,腰酸消除,睡眠好转,小产后出现的肥胖也得到改善。此后,每年膏方时节,都会从河南赶到杭州,配制膏方。像陈女士一样的人不在少数,吃过膏方后,每年都会想到用膏方来调补。 冬令进补用膏方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与自然息息相关。天地自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更迭,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人体精气内藏,蓄积以应对时令的寒冷,以期满足来年生发的需要。这时进补人体更能吸收营养精华,有助于体质的增强。 冬...
-
中成药的有效期问题
随着中医药制剂的不断发展,无论在剂型上,还是在数量上,今非昔比,给临床医生增加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但是中成药的有效期问题一直受相关产业链的关注,更受生产企业的重视。如今的中成药有效期2年、3年、4年不等,多数为3年,从药厂生产通过中转环节进入临床大多得半年时间,这样又缩短了使用周期。如果药房,药店又因某种原因一时又未能进入消费者手里,有效使用期又会缩短。当消费者拿到药物后看到药物有效期还有半年,多数提出要更换近期出厂的。难道过了有效期的药物就没有效果了吗? 山西太谷中药厂生产的龟龄集是传统的中成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