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 第22页

成 第22页

  • 中成药缓解“暖气病”各种不适

    中成药缓解“暖气病”各种不适

    冬季易犯的“暖气病”,除了调节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定期开窗通风、多喝水外,中成药也能很好地缓解因“暖气病”带来的各种不适。 对于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眼睛干涩等不适,可用生地黄30克,百合、沙参、玄参各20克,麦冬、当归、桔梗、花粉各15克,玉竹、木蝴蝶、柿霜、丹皮、杏仁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口服中成药百合丸、麦味丸。 对于牙龈红肿疼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不适,可以口服黄连丸、黄柏丸、清胃散以泻火解毒。 对于口腔溃疡,可用连翘、蒲公...

  • 国医大师的养生秘药:夏桂成

    国医大师的养生秘药:夏桂成

    国医大师夏桂成今年已八十四岁,仍然精神矍铄,奋战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每周的工作安排是上午门诊四次,查房一次,下午图书馆查阅资料或撰写稿件或著书发表。学术“高产”,风采依然,他并无养生秘药,全凭朴素的生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生活规律 合拍日月星辰 夏桂成根据《周易》所阐述的自然天、地、人之间的关系,阴阳之气总体协调人体的代谢,平衡着阴阳,使之顺应自然变化,顺应自然就会颐养天年。他非常反对不规律的作息时间让一些人夜作昼用,昼则夜寝,黑白颠倒,生活无序。他常谓之:阴阳...

  •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的新成就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的新成就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唯一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重点大学 ☆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又称中西部100所、小211工程)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单位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 ☆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 2月2...

  • 最初的“好方”固执使用 成了“坏方”

    最初的“好方”固执使用 成了“坏方”

    不明方理而取效,便容易“执方”。初用本是对证好方,但是随着时间和人体的变化,最初的“好方”已经不再适合,继续固执使用,便成了“坏方”。 方是死的(有明确的规范),但用方之理却是圆融的。执方的错误,错不在方,在用方之人,在于对用方之理的漠视。以下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不当守方时的危害。 一个例子出现在《王绵之方剂学讲稿》讲四逆散时: 1961年,在带我校第二期西学中班教学门诊时,有一个慢性肝炎病人陈某某,56岁。这次来不是看肝炎,而是精神抑...

  • 中医核心构成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医核心构成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中华文化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古今传承的优秀民族精神,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

  • 川医“无川药不成方”

    川医“无川药不成方”

      天府之国四川,自古出名医、产中药,据历史文献记载,从汉代至明清,见诸文献记载的四川医家有1000余人,影响医坛2000多年,历久不衰;川产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业内素有“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   医派纷呈 源远流长   汉代以涪翁、程高、郭玉为代表的四川医家,奠定了古蜀针灸学派。涪翁为四川绵阳人,曾撰著《针经》,开巴蜀针灸先河,影响深远。郭玉为涪翁弟子,曾任汉代太医丞。1993年在四川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了最早的汉代针灸经脉漆人;2013年在成都老管山再次出土了汉代针灸漆人和...

  • 中药可能造成的肝损害

    中药可能造成的肝损害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吃西药的副作用要大于中药,其实,无论西药还是中药,都可能引起肝损害,而中药引起的肝损害所占比例在20%以上。可以引起肝损害的中药既包括单味药,也包括很多中成药。 单味药包括黄药子、雷公藤、何首乌、苍耳子,以及疏肝理气的川楝子、用来治疗肝炎的柴胡,其他的还有番泻叶、五倍子、千里光、土三七,这些都有可能引起肝损害。 同样,中成药也可导致肝损害,如治疗骨关节病的壮骨关节丸,治疗银屑病的克银丸、消银片、消银1号汤剂等。再有,治疗皮肤病的复方青黛丸,也可能造成肝损害。消核片、增生平、华佗再造丸、...

  • 中医用相反相畏药配伍成方者比比皆是

    中医用相反相畏药配伍成方者比比皆是

      从古至今,“十八反”、“十九畏”几已成“定论”,中药从业人员必背,药房调剂人员有权限制医生使用或拒绝发药,患者也因此多有质疑。   然而,遍览中医医籍,用相反相畏药配伍成方者比比皆是,尤其是当代,临床运用越来越普遍。于是,这个问题就成为医、药、患者三方间一个常常发生的矛盾。似有必要从临床实践的角度,从医药两方面进一步论证,以求得共识。   从源头而论,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七情”配伍关系的记载,后世历代...

  • 《金瓶梅》中医生诊脉开方的成药

    《金瓶梅》中医生诊脉开方的成药

      《金瓶梅》中的西门庆飞黄腾达的过程代表了中国旧社会里流氓、土豪劣绅发迹的过程。西门庆最早是在县门前开着个生药铺,就是今日的中草药房,第七十九回西门庆临死前嘱咐的话中提到生药铺的本钱达五千两银子,可见规模不小。遗憾的是书中对生药铺的描述一只字全无。   《金瓶梅》中医生为病人诊脉开方的成药有很多,其中的大多数我们仍在使用。   暖宫丸   第七十六回月娘受潘金莲的气,头疼脑胀,任医官为她诊脉,西门庆曰:“学生第三房下(孟玉楼)有些肚冷,望乞有暖宫丸药见赐来。”暖宫丸见《何子...

  • 生成论的主体思想是天人合一

    生成论的主体思想是天人合一

      中医学的人体观是“生成论”   从人体观而论,中医学为“生成论”,西医学是“构成论”。   生成论认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王冰注《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女发育之天数时称:“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形体。”援据《素问·五藏生成》篇名的启义,以生成二字阐发“生生之道”对命名的创意,...

  • 扁鹊是中医学集大成的先师

    扁鹊是中医学集大成的先师

      ●扁鹊与孔夫子一起生活在春秋末期。在老子说“道”,孔子谈“儒”的时候,扁鹊建立了中医的学术体系。扁鹊医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不是某个流派的作用,而是开宗立派的源头活水,扁鹊是中医学集大成的先师。   ●把扁鹊说成一个虚化了的人物,这是以病人的历史时代为生活坐标、以策士之言为取舍标准的不当研究方法造成的,是应该澄清的历史疑案。   《中医中药秘方网》2013年12月20日、23日,连续报道四川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考古发现10部医书,并概要介绍了这1...

  • “悬壶”逐渐成为古代行医的标志

    “悬壶”逐渐成为古代行医的标志

      标志幌,即以含蓄抽象、形式隐晦的形象暗喻某一经营项目或业种,往往可以与实物毫不相干的某一形象作为本业种的特殊标志。当然,这种行业一般也更为人们所熟悉,标志形式也更约定俗成化。   将葫芦悬挂在药铺上空作为售药的标志,可能是卖药者最早的标志幌,这种促销方式在史书中得以记载。《后汉书·方术传·费长房》云:“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椽。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惟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这在当时也是新出现的事物,以至于作为...

  • 记武威市凉州区中医院中药房主任李德成

    记武威市凉州区中医院中药房主任李德成

    今年4月的一天,笔者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医院遇见中药房主任李德成,他知道我对中药有研究,叫我到中药房去一下:“我有话跟你说。”因为离上班时间还早,药房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李德成拿出一袋中药饮片说:“这是某医药公司拿来的样品,你给把把关,看有没有假货。”我瞄了一眼,像是人参切的直片,拿上一片嚼嚼,感觉味特甜。我摇头说:“这人参有问题啊!”李德成认真地看着我说:“我也这么认为,这货肯定是假的,让公司的人赶快把这东西拿走,我们不能让假...

  • 中医把人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中医把人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颜新好大夫 以前本科的各家学说课时是124个,后来慢慢变成74个、58个,再后来变成可有可无的选修课。都说各家是理论课,其实是实实在在的临床大家的思想和经验。做教研室主任时曾经抗争,结果就像早晨的露珠一样无影无踪。各家给予的是思路与视野,而今逐渐式微,可惜了了。 @选择中医董洪涛 为什么当前有这么多的人反中医?除了为了既得利益而昧着良心之外,即是无知!之所以无知,源自西方模式的学校教育,以数理化为主,培养的是理科的形而下的唯物的思维模式。中医把人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 入秋养成中药足浴习惯

    入秋养成中药足浴习惯

      到了冬季,手脚冰凉、遇寒咳嗽、手脚皴裂等会困扰很多人。入秋养成足浴习惯,有助预防这些“小病”。   生姜祛寒   生姜属辛温解表类,祛寒解表,且毒副作用较小。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一般取15~30克生姜(约为中等大小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以不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生姜药用成分有许多小分子物质,盖上锅盖煮可以避免其挥发。半块...

  • 古之成大医者 大多属于孜孜不倦的自学派

    古之成大医者 大多属于孜孜不倦的自学派

    中医理论幽深,文辞古奥。但当代出版的各种中医系列教材和名医著作一般人都可以看懂。尽管脉学“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但可以掌握基本的浮沉迟数、弦涩细滑,结合问诊(详细的问诊可以对疾病掌握70%)、闻诊和望诊(特别是望舌),通过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对疾病大略掌握,同时具有方剂、中药和经穴基础,基本可以诊治临床常见病。事实证明,先学白话本和临床课程一定程度上可以掌握中医的精髓。随着经验和教训的不断积累,不断地去学习、临证,再进一步研究经典和中医古典原著,仍然可达到一定的造诣,甚至名...

  • 唐祖宣 研读经典渐成一方名医

    唐祖宣 研读经典渐成一方名医

    当人大代表34年,我提出的398件关于中医药的提案中,有60多件是提请有关部委局加大对中医药投入力度的。今年3月,我又一次提出这个问题。 关于中医药立法,从七届到十届人大会,我联合几百名代表签字写提案建议,到十一届人大时,《中医药法》被列入立法规划。 今年开两会时,我建议将《中医药法》列入今年国务院立法计划一档项目,加快审议。同时,建议全国人大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法立法工作的指导和督促,促进《中医药法》早日出台, 在法律层面保障中医药按照自身规律发展,加强制度设计、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

  • 成语与养生

    成语与养生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其中含有许多养生哲理。 积劳成疾:积劳成疾,是指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 69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疾,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曾几何时,有这样的口号: “轻伤不下火线”。换到和平年代,就是疲劳了,甚至有小病小伤了,也要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工作而坚持在岗位上。这种观念其实是要不得的。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疲劳的概念。疲劳是一种信号,它提醒你,你的机体已经超过正常负荷,应...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养生
  • 中成药祛火

    中成药祛火

    上火是中医术语,意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那么上火了吃什么中药好呢? 中医将身体内火分为五种类型,即心火(舌尖发红、反复出现口腔溃疡等)、肺火(不断干咳等呼吸系统症状)、肝火(烦躁易怒、舌边尖发红、双目发红等)、胃火(口臭、牙龈出血、便秘等)、肾虚所致的虚火旺盛 (盗汗、烦热、失眠等)。这些不同的上火症状必须用不同的药物进行调理。 祛火首选水煎中药,因为汤剂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量的增减、配伍,如上火...

  • 中医临床诊断治疗学发展得成熟

    中医临床诊断治疗学发展得成熟

    民国时期,面对西医严峻冲击和挑战的中医药界,虽然由于社会及自身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寻求自我更新发展的道路上障碍重重,有关中西医对比、争论等思潮迭起,但在清醒地认识到中西医学之间的区别和差距后,融会西医新知与时俱进,并时有创新,成为这一时期中医的一大特色。这一时期的中医学,在学科建设、基础理论、临床诊疗、中药学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西医学的内容。 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医参照近代自然科学的分类方法,对中医学科的设置和中医教材的编写采纳一些相关的西医内容。1933年,中央国医馆公布《中央国医馆整理国医药...

  • 中成药缺乏准确的辨证论治 就会大打折扣

    中成药缺乏准确的辨证论治 就会大打折扣

    中药是指以中国 传统的’医药学理论 f如四气五味、升降浮 沉、归经、补泻润燥、 配伍反畏等1为指导 来解释其作用和用 途,而用以防病、治 病、保健的药物。中成 药则是在经方和验方 的基础上,通过现代 工艺制成的方便患者 携带、服用的一系列 药物。经方和验方在 治疗疾病方面的特点 是疗效好、见效快,但 其前提是需要有准确 的辨证论治作为指 导。缺乏准确的辨证 论治,这些经方验方 的作用就会大打折 扣,甚至起到加重病 情的相反作用。 以最常见的感冒 为例,临床有很多治 疗感冒的中成药,如 感冒清热颗粒(冲...

  • 国医大师夏桂成的养生秘药

    国医大师夏桂成的养生秘药

    国医大师夏桂成今年已八十四 岁,仍然精神矍铄,奋战在医疗、教学、 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每周的工作安排 是上午门诊四次,查房一次,下午图书 馆查阅资料或撰写稿件或著书发表。 学术“高产”,风采依然,他并无特别的 养生秘药,全凭朴素的生活和崇高的 思想境界。 生活规律合拍日月星辰 夏桂成根据《周易》所阐述的自然 天、地、人之间的关系,阴阳之气总体 协调人体的代谢,平衡着阴阳,使之顺 应自然变化,顺应自然就会颐养天年。 他非常反对不规律的作息时间让一些 人夜作昼用,昼则夜寝,黑白颠倒,生 活无序...

  • 预防“小病”入秋养成中药足浴好习惯

    预防“小病”入秋养成中药足浴好习惯

    到了冬季,手脚冰凉、 遇寒咳嗽、手脚皴裂等会 困扰很多人,入秋即养成中药足浴的习惯,有助预 防这些“小病”。 生姜祛寒生姜属辛 温解表类,祛寒解表。怕冷、 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 生姜泡脚。 一般取15~30克生姜 放入锅中加小半锅水,煎 煮10分钟后,取液加入适 量冷水至水温40℃左右 (以不烫为宜)。泡脚时,水 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 搓双脚。 如泡脚用水量较多,或 怕冷症状较重,可酌情增加 姜的用量。 桂皮消肿桂皮、花椒 都是家庭常用香料,二者都 有温肾阳作用。煎水泡脚 对因肾...

  • 补虚中成药 止咳中成药

    补虚中成药 止咳中成药

    补 虚 中 成 药 如 何 选 一是药品质量首先应到医院药 房或正规药店购买。能保证其质量。 二是咨询中医消费者在服用一 段时间补药后,应注意观察自身病证 或其他的一些变化,特别是年长者或 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应及时联系咨询 中医师。 三是阅读说明书消费者在服 用补药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 书,注意服用方法、时间、注意事项、 禁忌证等。 四是积累医药知识中医治病讲 求辨证施治。 气虚多指肺脾气虚,症见倦怠无 力,少气懒言、动则气促汗出等,可选 用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生脉饮、 健脾丸等。 血虚可见头晕眼...

  • 让蔬菜成为处方药

    让蔬菜成为处方药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一些地方已经将菠菜、甜菜等写进了医生的处方,旨在抗击低收入家庭的肥胖症。我们也不妨借鉴此种方法。营养专家表示,应该天天有水果,顿顿有蔬菜。专家提醒,吃蔬菜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每人每天保证吃300—500克,最好在5种以上。根、茎、叶、花、果和菌藻类,每天摄入的种类越多越好,特别是菌藻类,如蘑菇、黑木耳等,最好每天都有。从数量上说,每100克生的蔬菜做熟后,大概相当于一个网球大小的量,所以每天吃5个网球大小的熟蔬菜,就相当于吃了500克生蔬菜。 吃蔬菜遵循“彩虹效...

  • 中成药特殊服用方法服用

    中成药特殊服用方法服用

    一般人服中成药,只知道用白开水送服。殊不知,中成药有其特殊因素的方剂特征,故有相当一部分中成药要用特殊服用方法服用,才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黄酒送服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病、脑卒中(中风)四肢活动不便的疾病,中成药如云南白药、华佗再造丸等可以用黄酒送服。黄酒的通经活血、散寒的作用,对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有消肿、止痛作用。 生姜汤送服治疗脾胃虚寒、呃逆等的药物,如藿香正气丸、香砂养胃丸等可以用姜汤送服,姜具有散寒、温胃,能加强降逆止呕的功效,对风寒引起的感冒,采用姜汤更好。 淡盐水送服治疗肾阴虚的中成药如...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作者简介:   诸国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名誉会长。对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颇有研究,曾发表“一枝高竹独当风——论陆广莘医学思想”等论文。   ●把陆广莘的学术经历和中医学的坎坷命运联系起来考察,知人论世,陆广莘医学思想不仅是他个人60余年学术生涯培育出来的丰硕之果,而且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历史舞台上的满山红叶。   ●陆广莘医学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生生之道,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生物学、环境生态科学、传统医学、现代...

  • 中成药使用常见误区

    中成药使用常见误区

      中成药以其疗效确切、应用方便、易于携带保存而深受欢迎。由于中成药品种繁多、剂型复杂、配方不同、疗效有别,若用之得当,可迅速奏效;反之,轻则浪费药品或贻误病情,重则损伤机体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中成药使用常见误区   不辨证,随意选药。以感冒为例,在中医上分风寒、风热等不同证型,感冒清热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双黄连用于风热感冒,而不是见感冒就可用感冒清热颗粒或双黄连;还有许多人发现自己“上火”了,就自行服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殊不知“火”亦有实火和虚火之分,还有虚实...

  • 别让中医下社区成一纸空文

    别让中医下社区成一纸空文

    据调查了解,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医疗业务水平不高,医技力量还比较薄弱,加上没有医疗特色,没有名医、专家,服务水平跟不上,社区卫生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病人纷纷流向大中医院。尽管各地相继开展了大中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及其医生晋升前必须到基层工作一年以上的活动,但往往都是到农村乡镇卫生院,很少到城市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往往被忽略,很少有大中医院医生定期坐诊。 如何提升城市社区中医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疗服务功能是值得迫切思考的问题。说实在的,大中医院医生定时下社区比到农村更具有可操作...

  • 中医骨伤应成立独立学科

    中医骨伤应成立独立学科

      “走出去”当务之急是制定标准   据了解,中医骨伤学科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唐宋医学中就有骨伤分科,有“金疡”、“接骨”、“正骨”、“伤科”等不同称谓。现今骨伤学科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市场需求很大,因其疗法简便易行、见效快广受欢迎。孙树椿告诉记者:“在国内,500张病床以上的骨伤专科医院大概有十余家,但供不应求,床位远远不够。”   中医骨伤学科的发...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