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第28页
-
中成药也有毒副作用
在日常用药中,中成药的毒副作用常被忽视。其实中成药的毒副反应,也显而易见,人们也应引起警惕和提防。 中成药的毒副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皮肤过敏症状:如内服中成药藿香正气丸、银翘解毒片、云南白药等汐r、用中药生肌散、麝香虎骨膏、狗皮膏等;注射用中成药穿心莲注射液、复方地龙注射液等。均可出现荨麻疹、药疹、全身瘙痒及剥脱性皮炎等。 2.胃肠道症状:有些人服用含大黄、地黄等制剂的中成药后,如附桂八味丸、六味地黄丸、排石冲剂等,容易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3.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头晕目...
-
夏末秋初游备些中成药
夏末秋初是旅游的黄金季节。但天气炎热,暑湿偏重,加之贪饮纳凉,易耗气伤阴,又是消化道与呼吸系统疾病多发时期。因此,外出旅游时应选带几种中成药,以备不时之需。 藿香正气水。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功效,是夏末秋初感冒、消化不良、腹泻以及食物中毒的首选中成药。特别是对于夏末秋初旅游者腹泻、胃肠型感冒或水土不服引发的厌食、恶心、呕吐等疗效尤佳。同类药还有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等。 香连丸。夏末秋初易患细菌性痢疾,香连丸对于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腹痛、呕吐、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等症有清...
-
中成药调理亚健康
当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需要进行调理,不然有向相关疾病发展的趋势。如血压或血糖长期处于正常值的最高值,有向高血压、糖尿病发展的趋势。为了方便人们用药,推荐使用一些中成药进行调理。 归脾丸 对于心脾两虚引起的体倦乏力、失眠头晕、健忘心悸都有很好的疗效,包括西医所说的神经衰弱、亚健康状态、疲劳综合征、低血压、贫血、缺血性心脏病等。 六味地黄丸由于它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对肾阴亏虚导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乏力潮热等症状,均有较好的调理作用。这个方剂由6味中药组成,如再加两味药,使用范围就更广了。如加麦冬、五味子后,就...
-
不宜与西药台用的中成药
藿香正气水 临床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慢性肠炎。据研究证明,藿香正气水能显著抑制平滑肌的活动。而吗丁啉可促进食道和胃蠕动,增加贲门括约肌的张力,松弛幽门,加速胃内容物排空,改善胃功能。藿香正气水可降低吗丁啉的作用,故两药不能合用。 牛黄解毒丸 如果您患了急性呼吸道感染,最好不要同时应用头孢菌素类药(如先锋四号、先锋六号等)与牛黄解毒丸。前者分子中含有酰胺基,能与牛黄解毒丸中石膏、牛黄中含的金属离子形成溶解度小的络合物,不宜同服。若确需合用。可将两药间隔2—3小时分服,以减少络合物的形成。 牛黄解毒片...
-
中成药治疗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是一组介于健康与疾病边缘的临床症状。其具体表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反应迟钝,失眠多梦或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焦虑,头晕头痛,心慌,胸闷等。中医根据每个人个体体质的不同进行辨证治疗,有助于阻断亚健康状态发展到疾病状态。 肝郁气滞 心情郁闷,或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善太息。兼见心悸不寐,上腹饱胀不适. 口苦,舌淡红或暗红.脉弦或细涩。治则.疏肝理气解郁。 适用中成药:柴胡疏肝散。 痰湿内生胸脘痞闷,恶心纳差,身重困倦,头晕如蒙,兼见咳嗽吐痰,大便溏薄,苔白厚腻,脉濡或滑。治则:健...
-
秋冬护好鼻减少八成呼吸道疾病
天气渐冷,中老年朋友患感冒、肺炎、老慢支、哮喘、肺气肿等疾病的人数猛增。中医专家认为,鼻子是呼吸道的门户,秋冬护好鼻子可有效减少致病微生物、灰尘的侵入,减少80%的呼吸道疾病。 山西医科大学耳鼻喉研究所博士张丽芳告诉记者,我国传统医学早就认识到护鼻对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作用。宋朝医书《严氏济生方.鼻门》说:“夫鼻者,肺之所主,职司清也,调适得宜,则肺脏宣畅,清道自利。”肺司呼吸,开窍于鼻,因此鼻子又成为邪气侵袭肺脏的通道,肺部的疾病,多由口鼻吸人外邪所引起。各种邪气通过鼻窍进入肺,可导致咳嗽...
-
秋冬干燥 中成药改善体质
秋冬天气很干燥,用沙参、麦冬、玉竹、雪梨煲瘦猪肉,既有猪肉的鲜味,又有雪梨的甜味,非常清甜养人。百合红枣粥、银耳燕窝粥、银耳虫草炖瘦肉等对于阴虚体质来说也都不错。 但由于上述药物在我国备受女性推崇,大部分人都知道它们能够美容养颜,所以因为乱吃而引起月经不调、肥胖、消化不良、痤疮等病症的情况也常见。 上述滋补品,对阴虚、气阴两虚的人比较合适,但也不能多吃;而痰湿、湿热体质,以不吃为佳;瘀血体质吃了作用也不大;阳虚、气虚体质,则要再配一些理气、补气、温阳的药食,而且不能大量久服。所以, 燕窝等贵重礼品不要...
-
乌梅类中成药使用禁忌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青梅)的加工熏制品。该药材味酸,性温,归肝、脾、肺、大肠经,有敛肺止咳、生津、涩肠止泻、安蛔驱虫的功效。临床上以乌梅为主或含乌梅的中成药很多,如乌梅丸、冰霜梅苏丸、梅苏丸、金梅清暑颗粒、脾胃舒丸、乌梅冲剂、消食冲剂、胃炎宁颗粒等,使用中存在着共同的用药禁忌,应引起重视。 乌梅味酸,酸涩能敛肺、敛邪。故表邪未解,有恶寒、发热等症者不宜使用这类药物;乌梅性温,酸涩敛滞,易助热生火,导致实热、积滞。症见发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眼干涩、口渴欲饮等实热证者,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这类...
-
四类中成药可损心血管
雷公藤片:此药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的常用药物。此药可引起心动过速、心悸、胸闷、血压下降、心电图异常等症状,可对心肌造成严重损伤。老年心脏病患者最好不要用此药。 含川乌、草乌的中成药:此类药物包括大小活络丹、附子理中丸、三七伤药等,其中所含的乌头碱对心脏有毒性,疗程过长或剂量过大等有可能造成室性早搏、房颤、室性停搏等严重症状。 含蟾酥的中成药:六神丸、喉症丸、消炎解毒丸等含有蟾酥毒素,服用过量会引起心悸汽短、心动过速或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房颤、室颤、脉搏微弱等严重症状,甚至惊厥致死。...
-
服用中成药巧选药引子
服用中药时,医生常常叮嘱病人放点药引为使,其实,服用中成药时用药引送服,其效更佳。中成药组方固定,不像汤药样能随症加减,所以加点药引送服,可引药归经,增强治疗效果。现将常用药引介绍如下,供选用。 米汤 能保护胃气,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故常用于补气健脾、利膈利湿及滋补性中成药,如小米汤送服香连丸,大米汤送服八珍丸、人参养荣丸等。 藕汁 有清热止血作用,如用本品送服十灰丸、云南白药等,疗效甚佳。一般每次用半杯,约100毫升即可。 黄酒 黄酒可舒筋活络,散寒止痛,治疗腰腿痛、淤血疼痛、跌打损伤及血淤痛经、闭经等疾病的中...
-
半成品净菜营养低
在超市里放了一整天,已经洗好切好的半成品净菜,其中营养素和保健成分的损失不可低估。生活中我们常可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切开的蔬菜放了一两个小时之后,切口处就会变色,先发红,然后变褐。这是因为细胞中的多酚类物质和酶类在切口处发生了氧化作用,就会使菜变黑。土豆、甘薯、山药、茄子等切开后变黑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研究者对菜花、西兰花、萝卜、芥蓝等十字花科蔬菜进行了实验,切了之后,在室温空气中放置6小时,抗癌物质的损失率可达75%之多。如果不切菜,把它们完整地放在冰箱中储藏7天,抗癌物质只会有少量损失。维生素C也一样,会在切菜之...
-
成语“病入膏肓”中医释疑
病入膏肓出自《左传·成公十年》里的一个典故,典故讲述了春秋时期晋景公病重,请秦国名医来治疗。在医缓还没有到来之前,晋景公做了个奇怪的梦。梦中,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孩,悄悄说话。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缓就要到了,看来我们这回是难逃了。另一个说,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医缓怎样用药,也奈何不了我们。不一会儿,秦国名医到了,查了晋景公的病,遗憾地说,这病已经进入肓之上、膏之下,药力达不到,实在是没法治了。晋景公惊奇这医缓说的和他梦境一样,视其为神医,放回秦国。不久,晋景公确实因病重而死。后...
-
服用祛火中成药别超1周
中医将身体内火分为五种类型,即心火(舌尖发红、反复出现口腔溃疡等)、肺火(不断干咳等呼吸系统症状)、肝火(烦躁易怒、舌边尖发红、双目发红等)、胃火(口臭、牙龈出血、便秘等)、肾虚所致的虚火旺盛(盗汗、烦热、失眠等)。这些不同的上火症状必须用不同的药物进行调理。 祛火首选水煎中药 祛火首选水煎中药,因为汤剂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量的增减、配伍,如上火时伴有脾胃虚寒症状,可在配药时加入温性的中药,以中和祛火中药对脾胃的伤害,而这种效果是中成药无法达到的。如果有些年轻人嫌在家煎药麻烦,也可到医院购买中药...
-
舌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中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疗效评价中舌象研究重要性探析 舌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中望诊的重要组成部 分, 舌为心之外候, 中医学上无论何种诊法均与望舌 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 能灵敏 且客观地了解人体内病邪的深浅和性质、 正气的盛 衰、 测知病情的轻重, 进而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舌象断疗效的历史渊源 中医舌诊是医家通过动态的观察患者的舌质、 舌苔及舌下络脉等变化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 其 有着相对完整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过程, 是古今医 家重要的诊疗手段。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成语“南橘北枳”释疑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邓玉霞 南橘北枳出自《晏子春秋》里的一则小故事。说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叫晏婴的丞相,聪明过人,能言善辩。他奉命出访楚国,楚王想借机设计羞辱,于是设宴欢迎。宴会正兴时,突然有几名武将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人走过宴会厅,楚王一看,故意大声问被绑的是何人,武士们齐声答是齐国人,因偷盗被绑。楚王当众对晏婴说,是不是齐国人都爱偷盗呀?晏婴心知肚明,平静从容地回答说,我听说橘子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橘子,口味甘甜;若是生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不是橘子,尽管它们的样子非常相像,但味...
-
成长儿童食用松子核桃
适宜人群:成长中的儿童 原料:松子、核桃仁、葡萄干、花生、红枣、桂圆干各50克,糯米、红豆各100克,砂糖200克。 做法:先将小红豆洗净,浸泡约4小时。将红豆、花生、核桃仁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炖2小时后相继向锅中加入糯米、红枣和桂圆干。等粥熬到细软的时候,在粥中拌入松子、葡萄干及砂糖即可食用。 点评: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儿童,合理的膳食和营养的搭配十分重要。松子、核桃仁、葡萄干、花生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助于儿童成长。另外,儿童喝的腊八粥应尽量软滑顺口,熬得比较软烂,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消化吸收,也能防止...










